可调节尿失禁悬吊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93750阅读:496来源:国知局
可调节尿失禁悬吊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避免移位,松紧度可调节,操作简单的可体外调节尿失禁悬吊器。



背景技术:

女性压力尿失禁是指当腹压增高时随尿液不自主从尿道漏出的现象,导致腹内增高的主要原因有大哭、咳嗽、运动、大喷嚏、抬重物,甚至坐位变为立位,女性压力尿失禁多发在中年女性,发病的原因主要是分娩导致盆底肌肉损伤,尿道缺少有效支撑,发生尿道移位,再者雌激素水平降低,尿道闭合障碍,另外,女性尿道较短也是易患尿失禁的重要因素之一。尿失禁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社交活动,心理健康,甚至性生活都有很大的影响。

目前,女性尿失禁的治疗方法有多种,其中,无张力吊带手术是目前治疗女性压力尿失禁的主要方法之一,TVT、TVT-O、TVT-A、TOT等是类似悬吊带术的特殊术式,在尿道中段放置一条特制的聚丙烯网带,该网带可以直接粘附于固定在组织上,平时无张力,腹压增加时网带在尿道中段形成压力而使得漏尿得到控制,它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手术时间短,操作简便的优点。

以TVT为例,现有技术中TVT网带为长45厘米的,宽1厘米的网带,成分为聚丙烯,网带的两侧边有特质的倒刺,增加其盆底组织中的摩擦力,网带的两头分别为长30厘米,直径为5毫米的穿刺器,手术中,穿刺器通过阴道前壁切口,网带最终置于尿道中段。实际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和缺陷。

现有技术中的TVT网带穿刺完毕后,TVT网带形成两个游离的自由端,两个游离端无固定作用点,仅依靠网带上编织的倒刺与组织间的摩擦力固定网带,网带可能会移位且不具有体外调节松紧的功能,当压力性尿失禁复发时,只能选择再次手术。

综上所述,亟需一种避免移位,松紧度可调节,操作简单的可体外调节尿失禁悬吊器。此悬吊术可治疗轻度至重度压力性尿失禁。而关于这种悬吊器目前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避免移位,松紧度可调节,操作简单的可体外调节尿失禁悬吊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避免移位,松紧度可调节,操作简单的可体外调节尿失禁悬吊器,所述尿失禁悬吊器包括尿道中段网带,第一牵拉定位线,第二牵拉定位线;所述的尿道中段网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牵拉定位线,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牵拉定位线;所述的第一牵拉定位线另一端套接在第一收纳环上;所述的第二牵拉定位线另一端套接在第二收纳环上;所述的第二收拉环的端部设有螺杆,所述螺杆穿设在第一固定体中,并穿出第一固定体;所述螺杆的外端部设有螺丝刀旋转接口;所述螺杆上设有外螺纹,第一固定体中的通孔设有内螺纹;所述的第一固定体上还设有凸块;所述凸块嵌合在第二固定体的凸块腔中;所述的第二固定体对应设置有收纳环空腔;所述的第一固定体设有第一半圆孔和第二半圆孔,对应的第二固定体设有第一半圆孔和第二半圆孔。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收纳环和第二收纳环为一体式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收纳环和第二收纳环共轴线分布。

优选地,所述的收纳环空腔的长度大于第一收纳环和第二收纳环的长度之和。

优选地,所述的尿道中段网带采用聚丙烯材料制造而成,尿道中段网带上设有倒刺。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牵拉定位线和第二牵拉定位线均为封闭的环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固定体和第二固定体两端为弧形面,中间为直形面。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固定体上的第一半圆孔与第二固定体上的第一半圆孔组合形成第一圆孔,该第一圆孔外径为第一腹壁牵拉条外径的2倍。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固定体上的第二半圆孔与第二固定体上的第二半圆孔组合形成第二圆孔,该第二圆孔外径为第二腹壁牵拉条外径的2倍。

优选地,所述的凸块共有4个。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避免移位,松紧度可调节,操作简单的可体外调节尿失禁悬吊器,使得患者的尿道中段能够得到有效的支撑,帮助尿道回复到正常的解剖位置;可调节尿失禁悬吊器可根据压力性尿失禁发展程度的变化,体外调节吊带的松紧度,精准化个体治疗,避免再次手术的风险;

2、体外可调节装置有利于精准的调节尿道网带的松紧度;

3、第一牵拉定位线和第二牵拉定位线均为封闭的环形结构,从而使得尿道中段网带为双线的分布方式,这样尿道中段网带端部具有两个方向作用力,可避免尿道中段网带在牵拉或者松紧度调节时扭曲;

4、所述的第一固定体和第二固定体两端为弧形面,中间为直形面,该形状方式能够很好的固定在腹部上,不易移位;

5、第一固定体和第二固定体为可拆卸的连接方式,配合手术过程的需要,便于第一牵拉定位线以及第二牵拉定位线从阴道前壁开口置入,并在耻骨上腹壁开口穿出,从而实现在体外进行调节固定;

6、第一固定体和第二固定体连接时,形成第一圆孔以及第二圆孔,将双线的分布方式收纳卡紧成单线的方式,有利于将第一牵拉定位线收纳在第一收纳环上,将第二牵拉定位线收纳在第二收纳环上;

7、螺杆的端部设有螺丝刀旋转接口,经皮配的螺丝刀插入即能实现松紧度调节,操作简单;

8、螺杆与第一固定体是通过螺纹连接,螺纹锁紧作用,使得第一收纳环,第二收纳环以及螺杆保持平衡;同时通过螺丝刀旋转的弧度量,得到实现松紧度的调节量,使得松紧度的调节可控。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调节尿失禁悬吊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调节尿失禁悬吊器部分拆卸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第一固定体与螺杆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第二固定体机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1.尿道中段网带 11.第一牵拉定位线

12.第二牵拉定位线 13.第一收纳环

14.第二收纳环 15.螺杆

16.螺丝刀旋转接口 17.第一固定体

18.第二固定体 171.凸块

172.凸块空腔 181.收纳环空腔

161.第一半圆孔 162.第二半圆孔

请参照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调节尿失禁悬吊器的结构示意图。一种可调节尿失禁悬吊器,所述可调节尿失禁悬吊器包括尿道中段网带1,第一牵拉定位线11,第二牵拉定位线12;所述的尿道中段网带1一端固定连接第一牵拉定位线11,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牵拉定位线12。

请参照图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调节尿失禁悬吊器部分拆卸结构示意图。所述的第一牵拉定位线11另一端套接在第一收纳环13上;所述的第二牵拉定位线12另一端套接在第二收纳环14上;所述的第一收纳环13和第二收纳环14为一体式连接,第一收纳环13和第二收纳环14共轴线分布;

请参照图3,图3是第一固定体17与螺杆15连接结构示意图。所述的第二收拉环的端部设有螺杆15,所述螺杆15穿设在第一固定体17中,并穿出第一固定体17;所述螺杆15的外端部设有螺丝刀旋转接口16;所述螺杆15上设有外螺纹,第一固定体17中的通孔设有内螺纹;所述的第一固定体17上还设有凸块171,优选凸块171共有4个;

请参照图4,图4是第二固定体18机结构示意图。所述凸块171嵌合在第二固定体18的凸块空腔172中;所述的第二固定体18对应设置有收纳环空腔181,其收纳环空腔181的长度大于第一收纳环13和第二收纳环14的长度之和;所述的第一固定体17设有第一半圆孔161和第二半圆孔162,对应的第二固定体18设有第一半圆孔161和第二半圆孔162。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尿道中段网带1采用聚丙烯材料制造而成,尿道中段网带1上设有倒刺,其倒刺可增加摩擦力,具有防止尿道中段网带1移动位的作用;尿道中段网带1仅仅对应在人体尿道中段位置,并没有向外延伸至腹壁以及腹壁切口处,这样有利于精准的调节尿道网带的松紧度,因传统的TVT网带除了尿道中段部,还包括在两端延伸腹壁部,这样才调节松紧度时,直接作用的是在腹壁部,而对尿道中段部则没有很好的调节效果。

第一牵拉定位线11一端与尿道中段网带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收纳环13活动连接,第二牵拉定位线12一端与尿道中段网带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收纳环14活动连接,在使用状态下,可先将第一牵拉定位线11从第一收纳环13分离出来,将第二牵拉定位线12从第二收纳环14上分离出来,然后在配合穿针,经阴道前壁开口置入,然后将第一牵拉定位线11和第二牵拉定位线12从两个腹壁切口穿出,最后将穿出的第一牵拉定位线11套接在第一收纳环13上,将穿出的第二牵拉定位线12套接在第二收纳环14上。

第一牵拉定位线11和第二牵拉定位线12均为封闭的环形结构,从而使得尿道中段网带1为双线的分布方式,这样尿道中段网带1端部具有两个方向作用力,可避免尿道中段网带1在牵拉或者松紧度调节时扭曲,因尿道中段网带1为柔性,倘若端部只有一个方向的力,很容易引起尿道中段网带1扭曲。

所述的第一固定体17和第二固定体18两端为弧形面,中间为直形面,该形状方式能够很好的固定在腹部上,不易移位;第一固定体17和第二固定体18为可拆卸设计,通过第一固定体17上的凸块171和第一收纳环13分别第二固定体18上的凸块171以及收纳环空腔181配合,从而将第一固定体17和第二固定体18连接在一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第一固定体17设有第一半圆孔161和第二半圆孔162,对应的第二固定体18设有第一半圆孔161和第二半圆孔162,第一固定体17和第二固定体18在连接状态时,第一固定体17上的第一半圆孔161与第二固定体18上的第一半圆孔161组合形成第一圆孔,该第一圆孔外径为第一腹壁牵拉条外径的2倍,其第一圆孔用于将第一牵引腹壁条的双线分布方式收纳成单线方式,这样有利于将第一牵拉定位线11收纳在第一收纳环13上;第一固定体17上的第二半圆孔162与第二固定体18上的第二半圆孔162组合形成第二圆孔,该第二圆孔外径为第二腹壁牵拉条外径的2倍,其第二圆孔用于将第二牵引腹壁条的双线分布方式收纳卡紧成单线方式,这样有利于将第二牵拉定位线12收纳在第二收纳环14上;

螺杆15的端部设有螺丝刀旋转接口16,当插入匹配的螺丝刀,就能控制螺杆15转动,螺杆15与第二收纳环14以及第一收纳环13为一体式连接,使得第一收纳环13和第二收纳环14能够转动,从而将第一牵拉定位线11收纳在第一收纳环13上,将第二牵拉定位线12收纳在第二收纳环14上;螺杆15与第一固定体17为螺纹连接,即能实现螺纹锁紧,因此,当第一收纳环13受到第一牵拉定位线11的牵引力,以及第二拉环受到第二牵拉定位线12的牵引力时,螺杆15的螺纹锁紧作用,使得第一收纳环13,第二收纳环14以及螺杆15保持平衡;同时通过螺丝刀旋转的弧度量,得到实现松紧度的调节量,使得松紧度的调节可控。

第一腹壁牵引条11和第二腹壁牵引条12固定后埋藏与皮下,具有保护作者,可避免感染。若需要调整松紧时,仅在局麻下切开皮肤及少量皮下组织即可进行。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调节尿失禁悬吊器,避免移位,松紧度可调节,操作简单,使得患者的尿道中段能够得到有效的支撑,帮助尿道回复到正常的位置;可调节尿失禁悬吊器可根据压力性尿失禁发展程度的变化,体外调节吊带的松紧度,精准化个体治疗,避免再次手术的风险;尿道中段网带1仅仅对应在人体尿道中段位置,并没有向外延伸至腹壁以及腹壁切口处,这样有利于精准的调节尿道网带的松紧度;第一牵拉定位线11和第二牵拉定位线12均为封闭的环形结构,从而使得尿道中段网带1为双线的分布方式,这样尿道中段网带1端部具有两个方向作用力,可避免尿道中段网带1在牵拉或者松紧度调节时扭曲;所述的第一固定体17和第二固定体18两端为弧形面,中间为直形面,该形状方式能够很好的固定在腹部上,不易移位;第一固定体17和第二固定体18为可拆卸的连接方式,配合手术过程的需要,便于第一牵拉定位线11以及第二牵拉定位线12从阴道前壁开口置入,并在耻骨上腹壁开口穿出,从而实现在体外进行调节固定;第一固定体17和第二固定体18连接时,形成第一圆孔以及第二圆孔,将双线的分布方式收纳卡紧成单线的方式,有利于将第一牵拉定位线11收纳在第一收纳环13上,将第二牵拉定位线12收纳在第二收纳环14上;螺杆15的端部设有螺丝刀旋转接口16,经皮配的螺丝刀插入即能实现松紧度调节,操作简单;螺杆15与第一固定体17是通过螺纹连接,螺纹锁紧作用,使得第一收纳环13,第二收纳环14以及螺杆15保持平衡;同时通过螺丝刀旋转的弧度量,得到实现松紧度的调节量,使得松紧度的调节可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方法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