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动物解剖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73400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验动物解剖台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解剖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验动物解剖台。



背景技术:

解剖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而实验动物解剖与生命科学紧密联系,是医学研究、药理学研究、药物急慢毒性实验和教学研究所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同时也是理解理论知识最好的方式。

解剖台无疑是解剖所必须的解剖设备,现有的解剖台通常为固定结构,功能单一,解剖时存在诸多不便,我们在使用中发现其存在如下缺陷:1、解剖台通常为固定结构,占地面积大,且解剖台面高度不可调;2、解剖产生的血液、体液等易流到解剖台外,造成地面及设备的污染,影响解剖人员的正常工作,且清理不方便;3、大多解剖台无固定结构;4、解剖浸泡过的动物尸体时会产生难闻的异味,且容易滋生细菌,污染环境;5、解剖时解剖器械不方便放置,需吊液解剖时额外的工具车占用操作空间,解剖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验动物解剖台,能随时清理解剖污物及异味,方便解剖器械使用及存放,清洁环保且使用便捷。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实验动物解剖台,包括底架、锁止万向轮、X形升降架、液压机、液压杆、脚踏控制器、工作台、照明装置、吊液装置、固定装置、器械托盘、透明玻璃板、凹槽、支承杆、负压风机、排气室、储液抽屉、紫外线照射灯;所述底架与所述工作台平行设置,所述底架一端内侧设有滑槽,所述工作台一端也设有滑槽,所述底架上固定有一固定杆;所述锁止万向轮有四个,且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架末端;所述X形升降架分为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第三连接端和第四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于所述底架一端的滑槽内滑动设置,所述第二连接端与底架另一端转动铰接,所述第三连接端于所述工作台一端的滑槽内滑动设置,所述第四连接端与工作台另一端转动铰接,所述X形升降架一侧固定有一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设置于铰接点上方;所述液压机与所述底架上的固定杆转动铰接,所述液压杆一端连接所述液压机,另一端与所述X形升降架转动铰接,所述脚踏控制器位于所述底架一侧,所述脚踏控制器与所述液压机连接;所述工作台一端设有照明装置,另一端设有吊液装置;所述工作台台面设有若干通孔,所述工作台台面上设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有两组且对应设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凸起、凸轮构件和L形固定杆;所述固定凸起固定安装在所述工作台台面上,所述凸轮构件与所述固定凸起铰接,所述L形固定杆位于所述凸轮构件下方;所述工作台空腔下部设有器械托盘,所述器械托盘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工作台两侧,所述器械托盘于工作台空腔内抽拉设置;所述工作台台面下连接有透明玻璃板,所述透明玻璃板向中间倾斜有一角度且于中间下凹形成一凹槽,倾斜角度为5到15度之间,所述凹槽底部设有若干通孔且固接有一支承杆,所述支撑杆上端设有一负压风机,所述负压风机于凹槽内设置;所述凹槽下方设有排气室,所述排气室连接所述工作台下方,所述排气室侧壁设有若干通气孔,所述排气室下部设有储液抽屉,所述储液抽屉与所述排气室抽拉设置;所述紫外线照射灯有四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透明玻璃板下方。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工作台台面高度低于台沿高度。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照明装置包括伸缩竖杆、伸缩横杆和照明灯;所述伸缩竖杆末端设有伸缩横杆,所述伸缩横杆一端与所述伸缩竖杆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有照明灯。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工作台另一端设有一插孔,所述吊液装置包括锁紧螺栓、吊液杆和L形置杆钩;所述锁紧螺栓与所述插孔对应设置,使用时,所述吊液杆活动插装于所述插孔内,所述吊液杆利用所述锁紧螺栓紧固,所述L形置杆钩位于所述工作台一侧,所述L形置杆钩有两个且位于同一高度。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工作台空腔内对应设有滑道,所述器械托盘两侧设置有滑道槽且末端设有挡板,所述器械托盘与所述工作台滑动配合。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排气室底部内侧设有滑道,所述储液抽屉两侧设有滑道槽,所述储液抽屉与所述排气室滑动配合。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排气室内壁设有过滤棉。

作为一种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照明灯与所述伸缩横杆铰接且设有一灯罩。

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种实验动物解剖台,包括底架、锁止万向轮、X形升降架、液压机、液压杆、脚踏控制器、工作台、照明装置、吊液装置、固定凸起、凸轮构件、L形固定杆、器械托盘、透明玻璃板、凹槽、支承杆、负压风机、排气室、储液抽屉、紫外线照射灯;底架与工作台水平设置,底架末端固定连接有锁止万向轮,X形升降架连接底架与工作台,液压机与底架转动铰接,液压杆一端连接液压机,另一端与X形升降架可转动铰接,脚踏控制器与液压机连接;工作台一端设置有照明装置,另一端设置有吊液装置,工作台两侧设有器械托盘,器械托盘与工作台内腔抽拉设置,工作台台面上设有两组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凸起、凸轮构件和L形固定杆,工作台台面上设有若干通孔,工作台台面下连接有透明玻璃板,透明玻璃板向中间倾斜有一角度且于中间下凹形成一凹槽,凹槽底部设有若干通孔且固接有一支承杆,支撑杆上端设有一负压风机,凹槽下方设有排气室,排气室侧壁设有若干通气孔,排气室下部设有储液抽屉,储液抽屉与排气室抽拉设置,紫外线照射灯有四个且分别设置于透明玻璃板下方。基于以上改进,底架末端设有的锁止万向轮可方便解剖台搬运与移动,解剖使用时又可锁止不动,方便使用;利用X形升降架能够实现工作台高度的调整,利用液压机、液压杆和脚踏控制器的结构,使得使用者只需踩踏脚踏控制器便能控制工作台的升降来调整合适的解剖台高度,使用简单方便;工作台一端设有的照明装置能够方便在光线暗的环境下进行解剖,另一端设有的吊液装置使得需要吊液的解剖实验更加方便;工作台两侧设有可抽拉的器械托盘,方便解剖者放置解剖器具,且不用时可将器械托盘推放于工作台内,不需额外的工具车来占用解剖空间,为解剖操作提供了便利;工作台面上设有的固定装置采用凸轮构件的结构方式进行固定,能够根据解剖动物的大小灵活的调节固定,且固定时只需将凸轮构件的末端按下便能将L形固定杆固定,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台台面设有若干通孔,使得解剖时产生的血液、体液等能够及时通过通孔流出,不致因积在工作台面上而影响解剖操作,且将血液、体液及时排出避免了细菌滋生;工作台台面下连接有透明玻璃板,且透明玻璃板向中间倾斜有一角度,使得流下的血液、体液集中流向凹槽,最终储集到储液抽屉中集中处理;透明玻璃板下设有的紫外线照射灯能够对流下的血液、体液等进行消毒、杀菌;凹槽内设有的负压风机能够将解剖时产生的有毒气体及异味通过通孔吸到工作台下方,避免有毒气体及异味对解剖者产生伤害跟影响,更加利于解剖者解剖操作;解剖完成后,只需抽出储液抽屉将废液集中处理即可,操作方便简单;透明玻璃板下设有的紫外线照射灯等够对流下的血液、体液、气体等进行消毒,达到清洁环保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中,工作台台面高度低于台沿高度。基于以上改进,在进行解剖操作时,由于台沿高于工作台台面,使得解剖产生的血液、体液等不会流出工作台,不致污染周围环境。

本实用新型中,照明装置包括伸缩竖杆、伸缩横杆和照明灯;伸缩竖杆末端设有伸缩横杆,伸缩横杆一端与伸缩竖杆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有照明灯,照明灯与伸缩横杆铰接且设有一灯罩。基于以上改进,伸缩竖杆使得照明灯能够竖向调节高度,伸缩竖杆使得照明灯能够横向调节长度,方便将照明灯移动到所需的解剖位置,照明灯与伸缩横杆铰接,方便调节照明灯照射到解剖台另一端较远的位置,照明灯设有的灯罩使得照明效果较好。

本实用新型中,吊液装置包括锁紧螺栓、吊液杆和L形置杆钩;使用时,吊液杆活动插装于插孔内,吊液杆利用锁紧螺栓紧固,两L形置杆钩位于工作台一侧且高度一致。基于以上改进,解剖需要吊液时,可将吊液杆插于插孔内,调整好需要的高度,利用锁紧螺栓紧固,不需要吊液时,可将吊液杆卸下放置在两L形置杆钩上,不占用额外的空间,利用锁紧螺栓的结构使得安装与拆卸方便且操作简单,L形置杆钩避免吊液杆掉落。

本实用新型中,工作台空腔内对应设有滑道,器械托盘两侧设置有滑道槽且末端设有挡板,器械托盘与工作台滑动配合。基于以上改进,采用滑道槽滑动配合的结构,方便器械托盘于工作台空腔内抽出使用,且末端设有的挡板避免了器械托盘完全推入工作台空腔内。

本实用新型中,排气室内壁设有过滤棉。基于以上改进,气流经过排气室排出时,过滤棉能够起到过滤的作用,减小了对解剖室内的环境污染。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实现解剖面高度可调的基础上,避免了解剖血液、体液等流出,且能够对其消毒并集中处理,减小了解剖有毒、异味气体对解剖者的影响,另外设有的固定装置方便了解剖操作,满足了实验动物解剖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装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固定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架;2-锁止万向轮;3-X形升降架;4-液压机;5-液压杆;6-脚踏控制器;7-工作台;8-伸缩竖杆;9-伸缩横杆;10-照明灯;11-插孔;12-锁紧螺栓;13-吊液杆;14-L形置杆钩;15-固定凸起;16-凸轮构件;17-L形固定杆;18-器械托盘;19-透明玻璃板;20-凹槽;21-支承杆;22-负压风机;23-排气室;24-储液抽屉;25-过滤棉;26-紫外线照射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是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实验动物解剖台,包括底架1、锁止万向轮2、X形升降架3、液压机4、液压杆5、脚踏控制器6、工作台7、照明装置、吊液装置、固定凸起15、凸轮构件16、L形固定杆17、器械托盘18、透明玻璃板19、凹槽20、支承杆21、负压风机22、排气室23、储液抽屉24、紫外线照射灯26;底架1与工作台7平行设置,底架1一端内侧设有滑槽,工作台7一端也设有滑槽;锁止万向轮2有四个,且分别固定安装在底架1末端;X形升降架3分为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第三连接端和第四连接端,第一连接端于底架1一端的滑槽内滑动设置,第二连接端与底架1另一端转动铰接,第三连接端于工作台7一端的滑槽内滑动设置,第四连接端与工作台7另一端转动铰接;液压机4与底架1转动铰接,液压杆5一端连接液压机4,另一端与X形升降架3转动铰接,脚踏控制器6位于底架1一侧,脚踏控制器6与液压机4连接;工作台7一端设有照明装置,另一端设有吊液装置;工作台7台面高度低于台沿高度,工作台7台面设有若干通孔,工作台7台面上设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有两组且对应设置;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凸起15、凸轮构件16和L形固定杆17;固定凸起15固定安装在工作台7台面上,凸轮构件16与固定凸起15铰接,L形固定杆17位于凸轮构件16下方;工作台7空腔下部设有器械托盘18,器械托盘18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工作台7两侧,工作台7空腔内对应设有滑道,器械托盘18两侧设置有滑道槽且末端设有挡板,器械托盘18与工作台7滑动配合,器械托盘18于工作台7空腔内抽拉设置;工作台7台面下连接有透明玻璃板19,透明玻璃板19向中间倾斜有一角度且于中间下凹形成一凹槽20,凹槽20底部设有若干通孔且固接有一支承杆21,支撑杆上端设有一负压风机22,负压风机22于凹槽20内设置;凹槽20下方设有排气室23,排气室23连接工作台7下方,排气室23侧壁设有若干通气孔且排气室23内壁设有过滤棉25,排气室23下部设有储液抽屉24,排气室23底部内侧设有滑道,储液抽屉24两侧设有滑道槽,储液抽屉24与排气室23滑动配合,储液抽屉24与排气室23抽拉设置;紫外线照射灯26有四个且分别设置于透明玻璃板19下方。

使用时,可以通过脚踩脚踏控制器6的两端来控制工作台7高度的升降,将工作台7高度调整好后,将需要解剖的实验动物放置到解剖台上,根据解剖动物的大小调整固定结构并将其固定;将器械托盘18从工作台7空腔内抽出,并将解剖器具放置到解剖托盘上;解剖时,解剖产生的血液、体液等会通过工作台7台面上的通孔及时流下,设有一倾斜角度的透明玻璃板19使得流下的血液、体液等通过其凹槽20底部的通孔流到储液抽屉24中储存,以便集中处理;血液、体液等经过透明玻璃板19时,设置于透明玻璃板19下方的紫外线照射灯26能够对其进行杀菌、消毒;设置于凹槽20中的负压风机22能够将解剖时的有毒气体和异味吸走,并通过排气室23侧壁上设有的过滤棉25过滤后,经排气孔排出,同时设有的负压风机22也使得解剖产生的血液、体液及时从工作台7台面上吸走;储存到储液抽屉24中的废液可以将储液抽屉24抽出集中处理,操作简单方便;设置于底杆端部的锁止万向轮2可方便解剖台搬运与移动,解剖使用时,将锁止万向轮2锁止不动。

工作台7一端设置有照明装置,另一端设置有吊液装置;照明装置包括伸缩竖杆8、伸缩横杆9和照明灯10;伸缩竖杆8末端设有伸缩横杆9,伸缩横杆9一端与伸缩竖杆8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有照明灯10。照明灯10与伸缩横杆9铰接且设有一灯罩;工作台7另一端设有一插孔11,吊液装置包括锁紧螺栓12、吊液杆13和L形置杆钩14;锁紧螺栓12与插孔11对应设置,使用时,吊液杆13活动插装于插孔11内,吊液杆13利用锁紧螺栓12紧固,L形置杆钩14位于工作台7一侧,L形置杆钩14有两个且位于同一高度。解剖需要照明灯10照明时,可拉伸伸缩竖杆8和伸缩横杆9来调节照明位置,需要时,可转动照明灯10调节照明的方向,方便解剖操作;需要吊液解剖时,将吊液杆13插入插孔11内,调节好所需吊液高度后用锁紧螺栓12紧固,使用完后,松开锁紧螺栓12,将吊液杆13拔出放置到L形置杆钩14上。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凸起15、凸轮构件16和L形固定杆17;固定凸起15固定安装在工作台7台面上,凸轮构件16与固定凸起15铰接,L形固定杆17位于凸轮构件16下方可活动伸缩;需要固定解剖实验动物时,根据动物的大小调节L形固定杆17将解剖动物加紧后,将凸轮构件16末端按下便可实现固定加紧,解剖完后,将凸轮构件16末端抬起便可解除固定,操作简单方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