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人体扫描装置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58567阅读:444来源:国知局
三维人体扫描装置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康、运动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三维人体扫描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人体的各块骨骼通过骨关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并附着肌肉,构成人体的支架。关节是骨与骨之间藉纤维结缔组织、软骨或骨相连,形成的结构。人们的一举一动都离不开关节,关节的主要功能是运动。

当人们长期采用不正确的姿势时,例如坐姿、站姿、睡姿等,骨骼或者关节会发生变形,从而造成健康隐患。因此可以通过扫描人体的骨骼和关节来检测人体的形态,进而可以提早发现健康隐患,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避免人体健康状况的进一步恶化。

目前通常采用手持式的扫描仪检测人体的形态,具体的检测过程如下:被测人员按照要求的姿势站立在指定位置,检测人员通过手持扫描仪对被测人员的指定部位进行扫描,扫描过程中,检测人员需要控制手持式扫描仪沿固定扫描路径移动。

然而,检测人员通过手持扫描仪对被测人员进行扫描时,检测人员通过手持的方式很难保证手持扫描仪在移动时不发生晃动,很难保证手持扫描仪准确地沿固定扫描路径移动,也即很难保证手持扫描仪在扫描过程中的移动稳定性,进而影响扫描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维人体扫描装置及系统,以解决检测人员通过手持扫描仪对被测人员进行扫描时,很难保证手持扫描仪在扫描过程中的移动稳定性,进而影响扫描结果的准确性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三维人体扫描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固定件和至少一个骨骼扫描仪,所述固定件与所述骨骼扫描仪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件上设置有预设轨道,所述骨骼扫描仪沿所述预设轨道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扫描人体内的指定骨关节,得到所述指定骨关节的位置数据,所述指定骨关节包括肩关节、肘关节、颈椎、胸椎、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中的一个或多个。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装置包括第一固定件和第一骨骼扫描仪,所述第一骨骼扫描仪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件上;所述第一固定件上设置有第一轨道,所述第一骨骼扫描仪在所述第一轨道上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扫描人体的肩关节、肘关节、颈椎、胸椎中的一个或多个,得到人体站立时被扫描的骨关节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位置数据。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固定件和至少一个第二骨骼扫描仪,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第二骨骼扫描仪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件上设置有第二轨道,所述第二骨骼扫描仪通过所述连接杆沿所述第二轨道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扫描人体的所述指定骨关节,得到人体站立时所述指定骨关节的高度数据。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轨道为直线轨道,所述第一骨骼扫描仪在所述直线轨道上做直线运动。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二轨道为环形轨道,所述第二骨骼扫描仪通过所述连接杆沿所述第二轨道做圆周运动。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连接杆为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用于在所述第二骨骼扫描仪运动过程中伸长或缩短。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装置包括两个所述第二固定件和两个所述第二骨骼扫描仪,各个所述第二固定件与各个所述第二骨骼扫描仪一一对应,并与对应的所述第二骨骼扫描仪通过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第一个所述第二骨骼扫描仪在移动过程中扫描人体的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中的一个或多个,得到人体站立时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中的一个或多个的高度数据;第二个所述第二骨骼扫描仪在移动过程中扫描人体的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中的一个或多个,得到人体站立时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中的一个或多个的高度数据。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控制器,以及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骨骼扫描仪连接;所述控制器向所述传动机构发送驱动指令,所述传动机构接收所述驱动指令,驱动所述骨骼扫描仪沿所述预设轨道移动。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骨骼扫描仪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将扫描得到的所述指定骨关节的位置数据发送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位置数据,并将所述位置数据发送至终端设备。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三维人体扫描系统,包括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三维人体扫描装置,还包括上述的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所述位置数据,显示所述位置数据和所述位置数据对应的检测结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骨骼扫描仪沿固定件上设置的预设轨道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扫描人体内指定骨关节的位置数据。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三维人体扫描装置及系统对被测人员进行骨关节扫描,由于骨骼扫描仪沿固定件上设置的预设轨道移动,骨骼扫描仪在移动过程中不会发生晃动,可以准确地沿固定扫描路径移动,进而可以保证骨骼扫描仪在扫描过程中的移动稳定性,扫描结果的准确性高。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三维人体扫描装置的模块组成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三维人体扫描装置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三维人体扫描装置的第一骨骼扫描仪的扫描图像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三维人体扫描装置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三维人体扫描系统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标:10-三维人体扫描装置;

11-固定件;111-第一固定件;112-第二固定件;

12-预设轨道;121-第一轨道;122-第二轨道;

13-骨骼扫描仪;131-第一骨骼扫描仪;1311-肩关节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点;1312-两脚中心确定的直线;1313-头顶中心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点;132-第二骨骼扫描仪;

14-连接杆;15-控制器;16-传动机构;20-终端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目前检测人员通过手持扫描仪对被测人员进行扫描时,检测人员通过手持的方式很难保证手持扫描仪在移动时不发生晃动,很难保证手持扫描仪准确地沿固定扫描路径移动,也即很难保证手持扫描仪在扫描过程中的移动稳定性,进而影响扫描结果的准确性。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三维人体扫描装置及系统,可以保证骨骼扫描仪在扫描过程中的移动稳定性,扫描结果的准确性高。

为便于对本实施例进行理解,首先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三维人体扫描装置进行详细介绍。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三维人体扫描装置的模块组成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三维人体扫描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固定件11和至少一个骨骼扫描仪13,固定件11与骨骼扫描仪13固定连接。固定件11上设置有预设轨道12,骨骼扫描仪13固定于设立位置,或者沿预设轨道12移动,并在固定位置或者移动过程中扫描人体内的指定骨关节,得到该指定骨关节的位置数据,从而确认人体姿态是否正常。其中,指定骨关节包括肩关节、肘关节、颈椎、胸椎、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中的一个或多个。鉴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三维人体扫描装置可以实现人体各个骨关节的扫描,因此本实用新型对指定骨关节不做具体限制,即指定骨关节不限于上述的骨关节。

具体地,各个上述固定件11可以通过两个立柱分别固定于一定的高度,以方便地对人体各个骨关节进行扫描。各个上述固定件11也可以通过立体的镂空框架固定于一定的高度,还可以通过半封闭壳体固定于一定的高度,例如圆柱形的镂空框架或者设有入口的长方体。进一步地,可以根据被测人员的身高调整各个固定件11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骨骼扫描仪沿固定件上设置的预设轨道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扫描人体内指定骨关节的位置数据。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三维人体扫描装置对被测人员进行骨关节扫描,由于骨骼扫描仪沿固定件上设置的预设轨道移动,骨骼扫描仪在移动过程中不会发生晃动,可以准确地沿固定扫描路径移动,进而可以保证骨骼扫描仪在扫描过程中的移动稳定性,扫描结果的准确性高。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三维人体扫描装置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上述装置包括第一固定件111和第一骨骼扫描仪131,第一骨骼扫描仪131固定在第一固定件111上。第一固定件111上设置有第一轨道121,第一骨骼扫描仪131在第一轨道121上固定或者移动,并在固定位置或者移动过程中扫描人体的肩关节、肘关节、颈椎、胸椎中的一个或多个,得到人体站立时被扫描的骨关节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位置数据。

其中,投影位置数据指的是肩关节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的位置数据。具体地,第一固定件111通过圆柱形的镂空框架固定于被测人员头顶上方,第一骨骼扫描仪131可通过由上自下的扫描,查看人体两个肩关节、头顶中心和两脚中心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从而检测人体是否有前后倾斜情况。

正常人体在站立时,两个肩关节、头顶中心和两脚中心应当处于同一平面内,若不在同一平面内,则可能是由于身体结构或疾病等造成的。但是人体是否有前后倾斜情况很难通过肉眼观察到,因此需要通过第一骨骼扫描仪131扫描确定。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三维人体扫描装置的第一骨骼扫描仪的扫描图像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装置底部设置有两个脚印,被测人员站立在脚印处进行检测,通过两个脚印的中心确定一条直线,即两脚中心确定的直线1312,若头顶中心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点1313在两脚中心确定的直线1312上,则确定被测人员已站直身体;然后检测两个肩关节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点1311到两脚中心确定的直线1312的距离,若该距离均为0,即两个肩关节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点1311均在两脚中心确定的直线1312上,则说明两个肩关节与头顶中心和两脚中心均处于同一平面内,无前后倾斜问题,若该距离均大于0,则说明两个肩关节与头顶中心和两脚中心均不在同一平面内,存在前后倾斜问题;进一步地,可以根据该距离确定人体的前后倾斜程度。

比如,当任意一个肩关节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点1311距离两脚中心确定的直线1312的距离大于预定数值,如预定数值为2毫米,检测到左侧肩关节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点1311距离两脚中心确定的直线1312的距离为5毫米时,确定用户的站姿不标准,推断用户脊柱变形较大,可能有驼背情况。

优选地,第一轨道121为直线轨道,第一骨骼扫描仪131在该直线轨道上固定或者做直线运动,该直线轨道便于加工,且能够方便的扫描到左右两个肩关节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位置数据。具体地,第一固定件111可以为一个滑杆,第一轨道121为该滑杆的中间部分,这样可以节约制作第一固定件111的材料。

进一步地,上述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固定件112和至少一个第二骨骼扫描仪132,第二固定件112与第二骨骼扫描仪132通过连接杆14固定连接。第二固定件112上设置有第二轨道122,第二骨骼扫描仪132通过连接杆14固定或者沿第二轨道122移动,并在固定位置或者移动过程中扫描人体的指定骨关节,得到人体站立时指定骨关节的高度数据。第二固定件112通过圆柱形的镂空框架固定,使得第二骨骼扫描仪132可以扫描到被测人员的指定骨关节。

优选地,连接杆14为伸缩杆,该伸缩杆可以在第二骨骼扫描仪132运动过程中伸长或缩短。具体地,可以根据被测用户的身高调整伸缩杆的长度,以扩大第二骨骼扫描仪132扫描的范围。

优选地,第二轨道122为环形轨道,第二骨骼扫描仪132通过连接杆14固定或者沿第二轨道122做圆周运动。第二轨道122采用环形轨道,第二骨骼扫描仪132可以更全面、更方便地扫描到被测人员周身各个骨关节的位置数据,且获得的位置数据更加准确。具体地,第二固定件112的中间为环形轨道,通过两个横杆连接环形轨道和圆柱形的镂空框架,这样可以节约制作第二固定件112的材料。

更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该装置包括两个第二固定件112和两个第二骨骼扫描仪132,各个第二固定件112与各个第二骨骼扫描仪132一一对应,并与对应的第二骨骼扫描仪132通过连接杆14固定连接。第一个第二骨骼扫描仪132处于被测人员上肢对应的高度,在固定位置或者移动过程中扫描人体的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中的一个或多个,得到人体站立时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中的一个或多个的高度数据;第二个第二骨骼扫描仪132处于被测人员下肢对应的高度,在固定位置或者移动过程中扫描人体的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中的一个或多个,得到人体站立时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中的一个或多个的高度数据。通过左右肩关节的高度差可以发现被测人员是否有高低肩的问题,高低肩不但影响美观,还可能发展成严重的畸形,并可能影响心肺功能;通过左右肘关节的高度差可以发现被测人员存在可能的人体功能障碍;通过左右腕关节的高度差可以发现被测人员体姿是否正常;通过左右髋关节的高度差发现查看被测人员是否有髋关节高低不平的问题,髋关节高低不平可能导致走路有瘸腿的情况,对股骨头磨损更严重;通过左右膝关节、踝关节的高度差可以发现被测人员存在体姿、功能障碍等问题。

优选地,多个骨骼扫描仪13同时运行,从人体的上、下、前、后、左和右等多维度对人体进行扫描,记录人体骨关节的位置数据以及表层和深层姿态,扫描结果更加全面、准确,从而可以全面地发现人体的姿态问题,方便为下一步的改善、治疗以及人体发育趋势提出建议,有利于被测人员的日后身体健康和疾病预防。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三维人体扫描装置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第一固定件111和第二固定件112为空心板状结构,第一轨道121和第二轨道122设置在空心板状结构的内部。采用这种结构的三维人体扫描装置,在各个骨骼扫描仪13沿着相应的预设轨道12移动扫描时,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扫描更加稳定。

为了提高扫描速度和扫描精度的可控性,上述装置还包括控制器,以及与该控制器连接的传动机构,该传动机构与骨骼扫描仪13连接。在扫描前,被测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扫描速度或者扫描精度;当开始进行扫描时,该控制器根据已确定的扫描速度或者扫描精度向该传动机构发送驱动指令,该传动机构接收该驱动指令,并驱动骨骼扫描仪13以预定的扫描速度或者扫描精度沿预设轨道12移动。具体地,该传动机构可以为步进电机,可以驱动骨骼扫描仪13匀速移动,使得扫描结果更加准确。进一步地,控制器还可以控制该传动机构调整各个固定件11的高度,以使骨骼扫描仪13更好的对不同身高的被测人员进行扫描。进一步地,当连接杆14为伸缩杆时,控制器还可以控制该传动机构在扫描过程中调整连接杆14的长度,使得连接杆14在第二骨骼扫描仪132运动过程中伸长或缩短。

进一步地,骨骼扫描仪13与控制器连接,可以将扫描得到的指定骨关节的位置数据发送至该控制器。控制器接收骨骼扫描仪13发送的位置数据,并将该位置数据发送至终端设备。具体地,在扫描过程中或者扫描结束后,骨骼扫描仪13将扫描得到的位置数据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并发送该位置数据至终端设备。采用这种方式输出扫描结果,可以省去人工导出骨骼扫描仪13扫描得到的位置数据等操作步骤,从而可以节省时间和人力成本。

采用上述装置对被测人员进行三维骨骼扫描的具体过程如下:

进行检测前,控制器根据在指定位置站立被测人员的身高,通过传动机构,调整第一固定件111和两个第二固定件112的高度,以使各个骨骼扫描仪13可以扫描到被测人员的指定骨关节,其中,指定位置为该装置设置的脚印处。进行检测时,各个骨骼扫描仪13分别对被测人员的指定骨关节进行扫描,同时控制器通过传动机构使各个骨骼扫描仪13分别沿各个固定件11的预设轨道12移动。在扫描过程中或者扫描结束后,骨骼扫描仪13将扫描得到的位置数据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并发送该位置数据至终端设备。

基于上述分析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三维人体扫描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骨骼扫描仪沿固定件上设置的预设轨道移动,可以保证骨骼扫描仪在扫描过程中的移动稳定性,扫描结果的准确性高;(2)多个骨骼扫描仪同时运行,从人体的上、下、前、后、左和右等多维度对人体进行扫描,扫描结果更加全面、准确;(3)固定件采用空心板状结构,各个骨骼扫描仪沿着相应的预设轨道移动扫描时,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扫描更加稳定;(4)传动机构可以驱动骨骼扫描仪以预定的扫描速度或者扫描精度沿预设轨道移动,提高了扫描速度和扫描精度的可控性;(5)通过骨骼扫描仪和控制器将扫描得到的位置数据发送至终端设备,可以省去人工导出该位置数据等操作步骤,从而可以节省时间和人力成本。

实施例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三维人体扫描系统的结构组成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三维人体扫描系统,包括上述实施例一的三维人体扫描装置10,还包括上述的终端设备20。终端设备20用于接收控制器15发送的位置数据,显示该位置数据和该位置数据对应的检测结果。

具体地,上述终端设备20包括电脑。各个骨骼扫描仪13分别对被测人员的指定骨关节进行扫描,同时控制器15通过传动机构16使各个骨骼扫描仪13分别沿各个固定件11的预设轨道12移动。在扫描过程中或者扫描结束后,骨骼扫描仪13将扫描得到的位置数据发送至控制器15,控制器15接收并发送该位置数据至终端设备20。终端设备20接收控制器15发送的位置数据,与标准数据对比后,给出与该位置数据对应的检测结果,并显示该位置数据和检测结果。进一步地,终端设备20根据检测结果给出并显示与检测结果对应的改善建议。

例如,通过第一骨骼扫描仪131可以检测人体是否有前后倾斜问题,检测结果包括标准、正常和危险,其中标准为无前后倾斜问题,正常为存在轻微前后倾斜问题,危险为存在严重前后倾斜问题。若检测出左右肩关节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位置到两脚中心确定的直线1312的距离均为0毫米,即左右两肩的投影在两脚中心确定的直线1312上,则检测结果为:标准,建议继续保持;若左右肩关节的投影位置到两脚中心确定的直线1312的距离均在大于0毫米小于等于2毫米范围内,则检测结果为:正常,建议注意自我纠正,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若左右肩关节的投影位置到两脚中心确定的直线1312的距离均大于2毫米,则检测结果为:危险,建议进行医疗矫正;若左右肩关节的投影位置到两脚中心确定的直线1312的距离分别属于上述三种情况中的两种情况时,则分别确定左右肩关节的检测结果。若左右肩关节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位置在两脚中心确定的直线1312的前方则确定身体前倾,若左右肩关节的投影位置在两脚中心确定的直线1312的后方则确定身体后倾。例如,左右肩关节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位置在两脚中心确定的直线1312的前方,且与两脚中心确定的直线1312的距离分别为1毫米和3毫米,则检测结果为:左肩关节正常,轻微前倾,右肩关节危险,严重前倾。

通过第一个第二骨骼扫描仪132可以检测被测人员是否有高低肩的问题,检测结果包括标准、正常和危险,其中标准为无高低肩问题,正常为存在轻微高低肩问题,危险为存在严重高低肩问题。若检测出左右肩关节的高度差小于等于2毫米,则检测结果为:标准,建议保持;若检测出左右肩关节的高度差大于2毫米小于等于5毫米,则检测结果为:正常,建议注意自我纠正,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若检测出左右肩关节的高度差大于5毫米,则检测结果为:危险,建议尽快就医。

通过第二个第二骨骼扫描仪132可以检测检测被测人员是否有髋关节高低不平的问题,检测结果包括标准、正常和危险,其中标准为无髋关节高低不平的问题,正常为存在轻微髋关节高低不平的问题,危险为存在严重髋关节高低不平的问题。若检测出左右髋关节的高度差为0毫米,则检测结果为:标准,建议保持;若检测出左右髋关节的高度差在大于0毫米小于等于2毫米范围内,则检测结果为:正常,建议注意自我纠正,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若检测出左右髋关节的高度差大于2毫米,则检测结果为:危险,建议进行医疗矫正。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骨骼扫描仪沿固定件上设置的预设轨道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扫描人体内指定骨关节的位置数据。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三维人体扫描系统对被测人员进行骨关节扫描,由于骨骼扫描仪沿固定件上设置的预设轨道移动,骨骼扫描仪在移动过程中不会发生晃动,可以准确地沿固定扫描路径移动,进而可以保证骨骼扫描仪在扫描过程中的移动稳定性,扫描结果的准确性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三维人体扫描系统,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三维人体扫描装置具有相同的技术特征,所以也能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三维人体扫描装置及系统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程序代码包括的指令可用于执行前面方法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具体实现可参见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和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