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返流扩张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47332阅读:560来源:国知局
防返流扩张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烧伤整形外科医疗器件技术领域,特别属于烧伤整形外科临床上使用的一种器械。



背景技术:

目前皮肤扩张器在整形外科中应用较为广泛,但是在临床应用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其中之一就是扩张器的注射壶部分在注水时反复穿刺,有可能发生漏水情况,针头过粗或者操作不当更易导致漏水,导致扩张器扩张效果降低,甚至导致无法注水扩张,造成治疗失败。为解决此类问题,已有将扩张器注射壶部分加厚的设计,加厚之后的注射壶虽然可以一定程度减少漏水情况的发生,但是在注射壶置入人体后,局部突出明显,可引起不适,甚至可导致表面皮肤坏死破溃;而且加厚之后的注射壶由于失去扁平的形状,容易发生置入后翻转,导致无法正常注水。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返流扩张器,在注射壶和扩张器之间的连接管处增加单向瓣膜,在注水时由注射壶方向水流压力将瓣膜打开,水流进入扩张器;在注水结束后,由扩张器方向水流压力将瓣膜关闭,防止水流进入注射壶,避免发生注射壶漏水。

本实用新型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返流扩张器,包括扩张器注射壶1、连接导管2和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水囊3,其特征在于:

扩张器注射壶1与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水囊3通过连接导管2相连;

在连接导管2内设置防返流瓣膜4。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进一步包括以下优选方案:

所述防返流瓣膜4为单向膜瓣。

在防返流瓣膜4位于扩张器注射壶1一侧的连接导管2内设置一流通阀5,所述流通阀5的为中间开口的圆周形,流通阀5的外侧周壁与连接导管2内周壁密闭接触,在防返流瓣膜4关闭时,防返流瓣膜4密封流通阀5的中间开口。

在防返流瓣膜4位于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水囊3一侧的连接导管2内设置一限位块6,所述限位块6为倒三角形状,固定在防返流瓣膜4的固定端,在防返流瓣膜4打开最大角度时,防返流瓣膜4与限位块6的斜面贴合。

扩张注射壶1为扁平形状。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注水结束后,由扩张器方向水流压力将瓣膜关闭,防止水流进入注射壶,避免发生注射壶漏水,在解决注射壶漏水问题后,即可适当降低注射壶厚度,其扁平的形状可避免注射壶翻转,而且可以减轻患者局部不适,避免表面皮肤受压坏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返流扩张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注水时防返流导管内单向瓣膜打开情况示意图;

图3为注水后防返流导管内单向瓣膜关闭情况示意图。

其中,1为注射壶,2为连接导管,3为皮肤软组织扩张器,4为单向瓣膜,5为流通阀,6为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介绍。

请参阅图1,防返流扩张器,包括扩张器注射壶1、连接导管2和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水囊3,在连接导管2内设置防返流瓣膜4。

如图2所示,防返流瓣膜4位于扩张器注射壶1一侧的连接导管2内,设置一流通阀5,所述流通阀5的为中间开口的圆周形,流通阀5的外侧周壁与连接导管2内周壁密闭接触,防返流瓣膜4可向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水囊3一侧打开。

在防返流瓣膜4位于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水囊3一侧的连接导管2内设置一限位块6,所述限位块6为倒三角形状,固定在防返流瓣膜4的固定端,在防返流瓣膜4打开最大角度时,防返流瓣膜4与限位块6的斜面贴合。

如图3所示,在防返流瓣膜4关闭时,防返流瓣膜4密封流通阀5的中间开口。

本实用新型的防反流扩张器,在注射壶和扩张器之间的连接管处增加单向瓣膜,在注水时由注射壶方向水流压力将瓣膜打开,水流进入扩张器;在注水结束后,由扩张器方向水流压力将瓣膜关闭,防止水流进入注射壶,避免发生注射壶漏水。在解决注射壶漏水问题后,即可适当降低注射壶厚度,其扁平的形状可避免注射壶翻转,而且可以减轻患者局部不适,避免表面皮肤受压坏死。而且可以使用普通针头进行穿刺注水,而不会发生注射壶漏水,保证注水扩张效果。

普通扩张器注水时需要使用26G(0.45#)针头,使用的针头越粗发生漏水的几率越大。患者自行注水或至普通医疗机构进行注水时,如未使用26G(0.45#)针头,经常会造成注射壶处漏水,影响治疗效果或造成治疗失败。在连接管处增加防返流瓣膜,可以完全防止注射壶处漏水,保证治疗效果,方便患者自行注水或至就近医疗机构进行注水。

扩张器注射壶正面为一定厚度的硅胶,硅胶越厚,穿刺后发生漏水的几率就越低,但较厚的扩张器注射壶置入皮下后,会对表层皮肤造成一定压力,甚至造成表面皮肤受压坏死。另外,普通的扩张器注射壶为圆形薄片,其扁平形状有利于其保持注水面向上,不至于发生翻转。而增加扩张器注射壶正面硅胶厚度,可使其丧失扁平外形,不利于保持注水面向上,一旦发生注射壶翻转,则会造成扩张器无法注水,导致治疗失败。在增加防返流瓣膜后,扩张器注射壶不会发生漏水,即可减少其表面硅胶的厚度,恢复其扁平的外形,可避免注射壶翻转,而且可以减轻患者局部不适,避免表面皮肤受压坏死。而且可以使用普通针头进行穿刺注水,而不会发生注射壶漏水,保证注水扩张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