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服用辅助用胶状物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81535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剂服用辅助用胶状物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高龄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以及幼童等具有吞咽困难的患者增多。这些患者服药困难,有时会出现药剂残留于口中未能完全下咽或者堵塞在喉部等情况,从而影响预期治疗效果。针对此类患者,各种服药辅助剂被陆续研究出来并推向市场。对吞咽困难者来说,发生呛咽是一个大问题。进食食物或者水分时如果发生呛咽,一旦进入支气管、肺部后就有可能引起呛入性肺炎。服药时吞咽辅助剂等被口腔内的水分浸湿,经过喉部时引起呛咽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药剂服用辅助物的构成物在专利文献1和2中有所记载。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药剂吞咽辅助用饮料。在实施例1中,调制了一种相对于总重量为100份,琼脂、刺槐豆胶、果胶、卡拉胶、黄原胶各占0.01—0.2份的胶状物,该胶状物的硬度为46.6g/c㎡。然而对其解离水、附着性、凝聚性等性质并未记载。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一种以使用颗粒状的胶状物为特征的吞咽辅助剂,可包裹各种剂型的药剂并达到期望大小,极易服用。在实施例中,记载了使用1:1比例的黄原胶和刺槐豆胶,使用海藻酸钠和蒟蒻,使用海藻酸钠和羧甲基纤维素钠。实施例1的胶状物在过筛使之粒状化前的硬度为80,000n/㎡,极硬,另外,还记载了将颗粒剂包裹于内部的该胶状物为近似球状块,颗粒剂未曾从胶状物中流出。综上所述,专利文献2中的胶状物坚硬,呈块状,因此不易被具有吞咽困难的患者服用。日本厚生劳动省颁布了针对吞咽困难者专用食品的「关于特殊用途食品的表示许可等」的公告(食安发第0212001号:平成21年/2009年2月12日)。本公告将原有公告中的高龄者修正为具有吞咽困难者,就“吞咽困难者食品表示许可基准”,许可基准i、ii和iii记载如下。【表1】根据本公告,一般认为满足许可基准i的为最佳,然而“吞咽困难者用食品表示许可基准”中没有针对药剂服用辅助剂及吞咽困难者用食品在被搅碎状态下使用的任何相关记载。此外,上述基准中也不包括针对解离水的基准。非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这样一段对问题“q11.食用胶状物和粉碎状的胶状物时应注意什么?”的回答,其内容如下:食用固体物时应咀嚼,先将整块的食物嚼碎,形成“食块”,再送入喉中。胶状物也是同样,先将一整块放在勺子上并送入口中,然后咀嚼。若不形成食块,而是在口腔内呈分散状,则容易呛入,推荐使用“丸饮法”。另外,为了不将胶状物搅碎,也可使用“薄片法”,用勺子平行地舀取胶状物,然后形成丸状后饮服。若将胶状物搅碎,如果其凝聚性低,胶状物则在口腔中分散,可能导致呛咽。此外,发生解离水后被分离出来的水分也可导致呛咽。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一种硬度适中,不分散,解离水少,附着性低的吞咽用胶状物。但是,由于该胶状物的硬度只有600—2000n/㎡,不满足“吞咽困难者用食品表示许可基准i”。另外,关于解离水,其实施例中没有定量的数值,只是凭感觉进行评判,其解离水程度并不具体明确。同时,专利文献3中没有对药剂服用辅助及吞咽困难者用食品在搅碎状态下性质的任何相关记载。【已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特许3257983【专利文献2】特开2004-43333【专利文献3】特开2010-88422【非专利文献】【非专利文献1】nutritioncare2014春季增刊,第66页,メディカ出版技术实现要素:【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如上所述,若将药剂服用辅助物的解离水考虑在内,以上均不是对吞咽困难者适用的辅助物。如果药剂服用辅助物的组成物解离水过多,分离出来的水可引起呛咽。通常口腔内的咀嚼是无意识的,因此咀嚼组成物时会加剧水分的分离,导致呛咽发生的可能进一步增大。组成物在口腔内如果不凝集而是分散开来,分散状的组成物也可引起呛咽。另一方面,如果不是同时咀嚼组成物和药剂,而是采用不咀嚼整体吞服的丸饮法,对吞咽困难者来说比较困难。因此,本发明研究的课题是要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一种令药剂服用者在没有任何负担的状态下,轻松又高效地将药剂送入消化器官,同时降低因解离水或因组成物呈分散状而导致呛咽发生率的药剂服用辅助用胶状物。【解决课题的方法】本发明的发明者们认为使药剂不残存在喉部而被高效地输送到消化道的最好方法就是用切碎的胶状物包裹药剂的方法。目前,在日本国内市场销售的吞咽辅助用胶状物有三种(商品a—c),分别对这三种胶状物在切碎的状态下测定其硬度、附着性、凝聚性和解离水量(方法参照后述实验1)。结果显示,这三种商品的硬度均在1000n/㎡以下,附着性均在80j/m3以下,凝聚性均为0.6以上。因此,商品a—c在被切碎的状态下,不符合「吞咽困难者用食品表示许可基准」下的许可基准ⅰ,仅勉强符合许可基准ⅲ,发明者们认为它们对药剂的服用辅助效果不好。另外,商品a—c的解离水量分别为5wt%、1.3wt%和0wt%,商品a在切碎状态下的胶状物解离水量不够低,存在呛咽的可能性。故此,针对切碎后的胶状物的物理性质,为解决上述课题,降低呛咽的发生率,须使解离水降为极低,为了不让切碎的胶状物分散,须要增高其凝聚性,还须要调整其附着性,使其在适当范围,确保胶状物不附着在喉部和食道中,稳定地将其它药剂包裹其中,并调整其硬度,使其能够顺畅地移动而不阻塞在喉部和食道中。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发明者们在对药剂服用辅助用胶状物反复试验论证后,最终完成本发明。本发明以低甲氧基果胶(lm果胶)为主要成分,与其它成分的胶凝剂混合,即使在发生意外的情况下也可解决上述课题,基本不产生解离水,凝聚性高,硬度和附着性适度,药剂不残留于喉部和食管,可高效地被输送到消化器官。以下为本发明。[1]药剂服用辅助用胶状物包括含lm果胶、琼脂、其它多糖类增稠剂的胶凝剂以及胶凝剂促进剂。lm果胶含量为药剂服用辅助用胶状物的1—3wt%。将该药剂服用辅助用胶状物切碎后形成的胶状物在20±2℃下的物理性质表现为:硬度2000—6000n/㎡,附着性200—500j/m3,凝聚性0.2—0.6。将该药剂服用辅助用胶状物切碎10分钟后的胶状物的解离水量是该药剂服用辅助用胶状物的3wt%以下。([1]中记载的药剂服用辅助用胶状物不仅能充分满足吞咽困难者用食品表示许可基准ⅱ,而且解离水足够少。)[2]与上述相同的lm果胶含量为药剂服用辅助用胶状物的1.2—2.2wt%。将该药剂服用辅助用胶状物切碎后形成的胶状物在20±2℃下的物理性质表现为:硬度在2500—6000n/㎡,附着性在200—400j/m3,凝聚性是0.2—0.6。将该药剂服用辅助用胶状物切碎10分钟后的胶状物的解离水量是该药剂服用辅助用胶状物的1wt%以下。([2]中记载的药剂服用辅助用胶状物满足吞咽困难者用食品表示许可基准ⅰ,而且解离水极低。即使是吞咽困难者也可服用,无需担心发生呛咽。)[3]与[1]和[2]中记载的药剂服用辅助用胶状物相同,其中琼脂含量为药剂服用辅助用胶状物的0.1—0.5wt%,其它多糖类增稠剂的含量为0.1—1wt%。[4]上述[1]—[3]任一项记载的药剂服用辅助用胶状物,其它多糖类增稠剂均是由从刺槐豆胶、黄原胶、阿拉伯胶、卡拉胶、结冷胶、塔拉胶、瓜尔胶、藻酸、藻酸盐、金合欢树胶以及罗望子胶中选取的一种或多种制得。[5]而且,[1]—[4]任一项记载的药剂服用辅助用胶状物都含有机酸或有机酸盐,ph值在3以上4以下。[6][5]中记载的药剂服用辅助用胶状物的制造方法是向含有lm果胶、琼脂和其它多糖类增稠剂的胶凝剂、胶凝剂促进剂、必要的其它任意成分的水溶液中添加有机酸或/和有机酸盐,使该水溶液的ph值高于3低于4,然后使之胶凝化。[7][5]中记载的药剂服用辅助用胶状物基础上加入有甜味剂。[8]上述[7]记载的药剂服用辅助用胶状物的甜味剂可以是糖类甜味剂中的糖醇类或者是非糖类甜味剂。[9]上述[8]记载的药剂服用辅助用胶状物的糖醇类甜味剂是由从麦芽糖醇、山梨糖醇及木糖醇中选取的一种或多种制成。【发明的效果】由于本发明的药剂服用辅助用胶状物是在被切碎后用于辅助药剂服用的,因此在测定解离水、硬度、附着性以及凝聚性是否适合药剂服用时,本发明测定的对象是药剂服用辅助用胶状物被切碎后的胶状物。本发明的药剂服用辅助胶状物即便在被切碎后,其解离水量仍然极低。在口腔内咀嚼本发明的药剂服用辅助胶状物时,经内视镜检查的结果表明几乎没有水分流向喉部。这样一来,无论是解离水产生的水分还是咀嚼时口腔内自然产生的水分都几乎为零,由水分引起的呛咽可能性极低。另外,虽然本发明的药剂服用辅助用胶状物被切碎,但是其凝聚性高,因而,药剂服用辅助用胶状物不会在口腔内分散,引起呛咽的危险得到降低。同时,本发明的药剂服用辅助用胶状物被切碎后,仍具有恰当的附着性,对药剂来说,该附着性使得药剂服用辅助用胶状物可以恰当地包裹药剂,另一方面,对喉部和食道来说,该附着性也使得药剂服用辅助用胶状物不会附着粘连其中,而且,本发明的药剂服用辅助胶状物在切碎后仍具有适当的硬度,不会堵塞在喉部和食道中,而是经过喉部和食道被顺利地运送到消化器官。综上所述,在服用药剂时如使用本发明的药剂服用辅助胶状物,其在细碎状态下产生的解离水少,凝聚性高并且有适中的附着性和硬度,符合吞咽困难者用食品表示许可基准ⅰ或ⅱ,不必再使用痛苦的丸饮吞服法,发生呛咽的可能性低,药剂不会残留在喉部而是被高效地输送至消化器官。具体实施方式1.药剂服用辅助用胶状物本发明的“药剂服用辅助用胶状物”含有含lm果胶、琼脂以及其它多糖类增稠剂的胶凝剂和胶凝剂促进剂。对lm果胶来说,只要是在钙离子等胶凝化促进剂的作用下可实现胶凝化的物质均可。比如,使用脱脂方法的酸处理类型以及碱处理类型都可以使用,但酸处理的类型更好。理想的lm果胶是,比如,酯化度在26%—34%,酰胺化度在15%—22%;酯化度在28%—34%,酰胺化度在15%—20%更佳,酯化度在28%—33%,酰胺化度在15%—22%的极佳。lm果胶是本发明药剂服用辅助用胶状物欲达到所需硬度的主要成分。同时,使用lm果胶也可提高附着性和抑制发生解离水。lm果胶的含量占本发明药剂服用辅助用胶状物1—3wt%。如其含量低于1wt%,则硬度不足且不能抑制解离水。相反,如其含量大于3wt%,则附着性过大,不适合辅助药剂服用。1.1—2.5wt%为佳,1.2—2.2wt%更佳,1.3—2.1wt%极佳。关于琼脂,使用市场上销售的产品即可。添加琼脂的目的是增加药剂服用辅助用胶状物的硬度,同时使其容易被切碎。琼脂的含量以本发明的药剂服用辅助用胶状物的0.1—0.5wt%为宜,大于0.1wt%可充分达到前述效果,而超过0.5wt%有可能加大解离水。0.2—0.4wt%更佳,0.25—0.35wt%最为理想。关于[其它多糖类增稠剂],比如,可使用刺槐豆胶、黄原胶、阿拉伯胶、卡拉胶、结冷胶、塔拉胶、瓜尔胶、藻酸、藻酸盐、金合欢树胶、罗望子胶或者它们的混合物。刺槐豆胶和黄原胶的混合物较为理想。当使用两种成分时,要以适合的比例进行混合。如1:9—9:1,3:7—7:3更佳。使用其它多糖类增稠剂的目的是为了减少解离水,同时提高硬度和附着性。其含量相对本发明的药剂服用辅助用胶状物在0.1%—1wt%为宜。虽然大于0.1wt%可充分实现前述期望得到的效果,但含量超过1wt%有可能出现硬度和附着性过高的情况。0.2—0.7wt%更佳,0.3—0.5wt%最好。关于胶凝化促进剂,可提供钙离子的物质均可。比如,乳酸钙、磷酸三钙、氯化钙、葡萄糖酸钙、磷酸氢钙、磷酸二氢钙、磷酸三氢钙、碳酸钙、硫酸钙等。也可使用以上物质的混合物。较为理想的凝胶化促进剂是乳酸钙。使用胶凝化促进剂的目的是将lm果胶胶凝化。因此为了使lm果胶达到预期的凝胶状态,其加入量要适当。如使用乳酸钙作为胶凝化促进剂,其含量相对于本发明的药剂服用辅助用胶状物应在0.05—0.5wt%。含量大于0.05wt%,可以适宜的速度推进胶凝化,超过0.5wt%,胶凝化的促进效果已达饱和,没有太大意义。含量为0.1—0.3wt%更佳,含量为0.15—0.25wt%最佳。在本发明的药剂服用辅助用胶状物中还可添加其它成分,比如,着色剂、甜味剂、香料、稳定剂、酒精类、天然果汁、有机酸和有机酸盐等。甜味剂可选用砂糖、低聚糖、麦芽糖醇、赤藓糖、山梨糖醇、木糖醇、阿斯巴甜(注册商标)、安赛蜜钾、蔗糖素、甜叶菊等。有机酸或/和有机酸盐的作用是将药剂服用辅助用胶状物的ph值调节至大于3小于4,以3.3—3.9为宜,3.5—3.8更好,只要是可食用的均可。理想的有机酸有,比如,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琥珀酸、抗坏血酸、葡萄糖酸、安息香酸等。其中柠檬酸最好。有机酸盐比较理想的有,比如上文列举的有机酸盐的碱盐(如:钠盐、钙盐等)。本发明的药剂服用辅助用胶状物是在切碎后与药剂服用。因此,适合服药的硬度、附着性以及凝聚性的测定都是在将本发明的药剂服用辅助用胶状物切碎后,在20±2℃的条件下进行的。其测定方法如后述实施例,是根据「关于特别用途食品表示许可等」中有关通告(食安发第0212001号文件:平成21年2月12日)记载的测定方法进行测定、确认的。本发明的药剂服用辅助用胶状物被切碎后形成的胶状物在20±2℃下的硬度为2000—6000n/㎡,2500—6000n/㎡更佳,2700—5000n/㎡最好。本发明的药剂服用辅助用胶状物被切碎后形成的胶状物在20±2℃下的附着性为200—500j/m3,200—400j/m3更佳,230—350j/m3最佳。本发明的药剂服用辅助用胶状物被切碎后形成的胶状物在20±2℃下的凝聚性为0.2—0.6,0.3—0.5更佳。lm果胶、琼脂和其它多糖类增稠剂的含量可在前文提到的范围内恰当适宜地增减,所以本发明的药剂服用辅助用胶状物被切碎后形成的胶状物在20±2℃下的硬度、附着性和凝聚性也可较容易地被随之调整。本发明的药剂服用辅助用胶状物被细切形成的胶状物在被切10分钟后,解离水相对于药剂服用辅助用胶状物的重量百分比在3%以下。解离水在2%以下为更佳,在1%以下更好,低于0.5%,特别是低于0.2%最为理想。细切胶状物的方法与后面介绍的试验例相同。之所以以细切10分钟后为基准是因为当服用者通过按压包装容器外部的方式将内含其中的药剂服用辅助用胶状物细切碾碎后与药剂混合直到服用的时间通常是在10分钟以内。2.药剂服用辅助用胶状物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药剂服用辅助用胶状物是通过向含lm果胶、琼脂及其它多糖类增稠剂的胶凝剂、胶凝剂促进剂以及其它任意必要成分的水溶液中添加有机酸或有机酸盐,并将其ph值调整控制在3以上4以下,然后使其胶凝化的方法制造的。配制含lm果胶、琼脂和其它多糖类增稠剂的胶凝剂、胶凝促进剂以及其它任意所需成分的水溶液时,可从溶解温度高的物质开始顺序使其溶解,这样利于抑制物质的分解。比如在将琼脂、lm果胶、刺槐豆胶和黄原胶溶解在加热的水中时,可按照琼脂、刺槐豆胶、黄原胶、lm果胶的顺序进行溶解。同时,为促进溶解,可提前将lm果胶、胶凝剂促进剂及增稠剂与多糖类充分混合,然后再将混合物溶解在水中,溶解完全之后,最好充分进行脱气泡处理,完成后,在得到的水溶液中添加有机酸和/或有机酸盐,以调节溶液ph值,使其大于3小于4,能达到3.3—3.9为佳,3.5—3.8更佳。然后,将最终得到的胶状物溶液放入容器静置冷却至室温,并在冰箱中保存。3.药剂服用辅助用胶状物的使用方法本发明的药剂服用辅助用胶状物是在被切碎后用于药剂服用。关于切碎方法,比如,可将药剂服用辅助用胶状物放入一定直径的孔式磨碎器,通过压板切压的方法将其切碎,或者将药剂服用辅助用胶状物装在药袋中,用剪刀沿一定宽度剪开药袋,形成破口,然后从外部按压药袋以磨碎药袋内部的药剂服用辅助用胶状物。上述孔式磨碎器的直径和剪药袋的宽度在4—15mm,7—13mm更好。磨碎的药剂服用辅助用胶状物与一种或者几种药剂混合后被一起服用。也可将药剂服用辅助用胶状物分包使用,然后与一种或几种药剂一起服用。【实施例】下面通过本发明的实施例、试验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以下试验例和实施例。本试验例使用以下方法实施测定。a.胶状物的切碎方法用药匙从容器中盛取200g胶状物后,将其填充在孔径为2mm的切碎器内,用压板按压,最后收集到不锈钢容器内。用药匙从不锈钢容器中取出切碎后的胶状物,放入储存容器,再将该储存容器放入20±2℃的保温箱内保存30分钟。b.切碎后的胶状物的物理性质(硬度、附着性、凝聚性)的测定方法以日本厚生劳动省颁布的「关于特别用途食品表示许可等」(食安发第0212001号)之“吞咽困难者用食品的试验方法”为基准,测定被切碎后的胶状物的物理性质(硬度、附着性、凝聚性)。具体测定方法如下:用药匙将上述a方法制得的胶状物取出,放入两个直径40mm,高15mm的器皿并填满高度。然后将器皿底部向试验台的台面等物上碰触10次,以排出胶状物中的空气。再用裁纸刀将器皿上边缘露出的多余胶状物去除,之后将器皿放入一个密闭容器,在温度为20℃的保温箱中储存30分钟。这两个器皿中的一个器皿专门用作温度测定,当测定其它器皿的胶状物温度时,该器皿的温度保证在20℃。两个器皿中的另一个器皿使用直线运动后可测定物质压应力的装置,使用直径20mm,高8mm的树脂活塞,压缩速度为10mm/sec,压缩间隙5mm,压缩两次。测定项目为硬度、附着性、凝聚性和胶状物的重量,上述测定结束后,需确定胶状物的温度是在20℃。<测定装置>山电制rheonerⅱcreepmeterre2-33005c(桌上记录仪:re-3305-3n,模拟输出改造装置:re2-op20c)活塞:l50+l17+no.56<测定值>蠕变仪按照以下方法进行设定。胶状物的试验料的厚度固定在15mm,在测定开始前不可接触胶状物试验料,不进行厚度自动测定。失真度在66.7%不变。测定开始时灵敏度设定为0.02n/3次。a2测定开始时灵敏度为0.02n/2次。c.解离水量的测定方法在漏斗架上放一个直径60mm的玻璃漏斗,再在该玻璃漏斗上放一个将标准聚乙烯网(1英寸20网格的标准品)裁剪融着后得到的合适尺寸的聚乙烯网。漏斗滴嘴的下方放置计量器和电子天平。将上述a制得的被切碎后的胶状物25g放到聚乙烯网上,30分钟后,每2到10分钟记录一次滴下水的重量。切碎10分钟后的解离水量以其相对该药剂服用辅助用胶状物的重量百分比进行计算。实验1.药剂服用辅助用胶状物的配制(1)将表2中记载的成分按照表2中记载的量进行混合制成1kg的胶状物溶液,然后将溶液胶凝化,以这种方法制得实验例1—6、比较例1和2中的药剂服用辅助用胶状物。【表2】单位:wt%甜味剂:白砂糖、还原麦芽糖糖浆以及木糖醇具体的配制方法是,向反应容器中加水,加热至60-90℃,然后将表2中所列的各成分按顺序加入并使其溶解。加入时,lm果胶、刺槐豆胶和黄原胶与一部分上述甜味剂混合,然后将该混合物加到水溶液中。此后,再在水溶液中添加柠檬酸,使水溶液的ph值达到3.7,最后脱气泡处理,制成1kg的胶状物溶液。将该制得的胶状物溶液在60℃的温度下填充到指定容器后,在5℃的条件下放置贮藏,即得到药剂服用辅助用胶状物。试验例1.市场上销售的吞咽辅助用胶状物在切碎状态下的物理性质目前,在日本市场销售的吞咽辅助用胶状物有三种(商品a—c),经测定,它们被切碎后的硬度、附着性、凝聚性以及解离水量结果如表3所示。【表3】三种市场上销售的商品硬度都在1000n/㎡以下,附着性都在80j/m3以下,凝聚性都在0.6以上。根据这些测定值可知,这三种商品均不符合“吞咽困难者用食品表示许可基准”中许可基准ⅰ的标准,仅勉强达到许可基准ⅱ的要求,因此,考虑其吞咽辅助效果不高。另外,这三种商品的解离水量从商品a到c分别为5wt%、1.3wt%和0wt%,其中商品a在切碎状态下的解离水较多。根据以上内容得出以下结论:这三种市场上销售的药剂服用辅助商品的服用辅助效果不佳。试验例2.实验1中配制的胶状物的物理性质本试验对实验1中制成的胶状物在被切碎状态下的硬度、附着性、凝聚性以及解离水量进行测定。结果如表4所示。【表4】实施例1—6的胶状物硬度为2000—6000n/㎡,附着性为200—500j/m3,凝聚性为0.2—0.6,10分钟后的解离水量很小。其中实施例2—5的胶状物硬度为2500—6000n/㎡,附着性为200—400j/m3,凝聚性为0.2—0.6,10分钟后的解离水量基本为零。因此,实施例1—6的胶状物适合用作药剂服用辅助剂,尤其是实施例2—5的胶状物。另一方面,比较例1和2中的胶状物硬度未达2000n/㎡,附着性未达200j/m3,解离水较多。实验2.药剂服用辅助用胶状物的配制(2)将表5中记载的各成分按照表5记载的量混合,制成1kg胶状物溶液,然后将该溶液胶凝化,制得实施例7—15和比较例3—5的药剂服用辅助用胶状物。具体的配制方法与实验1相同。在实施例7—9和实施例12、13中,刺槐豆胶和黄明胶的总量保持在0.4不变,而刺槐豆胶与黄明胶的相对含量有所变化,刺槐豆胶含量分别为黄明胶含量的1,1.5,3,1/1.5,1/3倍。实施例10和11不添加黄明胶,刺槐豆胶的添加量分别为0.4和0.2。相反,比较例3和4不添加刺槐豆胶,黄明胶的添加量分别为0.4和0.2。而比较例5既不添加刺槐豆胶也不添加黄明胶。刺槐豆胶和黄明胶之外的成分与实验1的实施例2相同。实施例14在不添加刺槐豆胶和黄明胶的同时,lm果胶的含量增加了0.4wt%,达到1.7wt%。实施例15不添加琼脂。甜味剂全部使用白砂糖(2.5wt%)、还原麦芽糖浆(4.5wt%)和木糖醇(5.2wt%)的混合物。【表5】单位:wt%甜味剂:白砂糖(2.5)、麦芽糖醇(4.5)和木糖醇(5.2)试验例3.实验2配制的胶状物的物理性质对实验2配制的胶状物在被切碎的状态下的硬度、附着性、凝聚性和解离水量进行测定,结果如表6和表7所示。其中的解离水量项分别是在10分钟后和30分钟后各进行一次测定。刺槐豆胶相对于黄明胶的重量比在3—1/3范围内变化(实施例7—9,实施例12,13)的胶状物的硬度为2519—2878n/㎡,附着性为246—287j/m3,凝聚性为0.44—0.47,ph值为3.57—3.68。解离水量在10分钟后不超过0.1wt%,在30分钟后不超过2.2wt%,都非常少。因而证明实施例7—9和实施例12、13的胶状物适合用于药剂的服用辅助剂。不添加黄明胶,只添加0.4wt%刺槐豆胶的胶状物(实施例10),其硬度为2742n/㎡,凝聚性为0.48,ph值为3.67,10分钟后的解离水量为0,30分钟后的解离水量为0.8wt%,这些性质都表现良好,但是其附着性为368j/m3,偏高,容易附着在口腔和牙齿上。不添加黄明胶,将刺槐豆胶的添加量减少0.2wt%的胶状物(实施例11),其硬度为2237n/㎡,硬度不足,10分钟后的解离水量为0.8wt%,30分钟后的解离水量为3.9wt%,解离水量过大,容易产生解离水。不添加刺槐豆胶而仅添加黄明胶0.4wt%的胶状物(比较例3)解离水较少,但硬度仅为1360n/㎡,硬度不足,凝聚性为0.79,具有高弹性,对喉部的抵抗感较大,附着性较高,为472j/m3,因而容易附着在口腔和牙齿上。黄明胶添加量减少0.2wt%的胶状物(比较例4),其硬度更小,凝聚性高,为0.74,对喉部有抵抗感,附着性为357j/m3,较高,容易附着在口腔和牙齿上。【表6】刺槐豆胶和黄明胶均无添加的胶状物(比较例5),其硬度为1623n/㎡,硬度非常不足,10分钟后的解离水量为2.8wt%,30分钟后的解离水量为7.4wt%,解离水较大。刺槐豆胶和黄明胶均无添加而将果胶含量增大到1.7wt%的胶状物(实施例14),其硬度、附着性、凝聚性、解离水量的测定结果良好,但是,在食物味道的评定中,结果是甜味和酸味感均过强。不添加琼脂的胶状物(实施例15),其硬度、附着性、解离水量的测定结果良好,但是凝聚性为0.54,偏高,对咽喉部的抵抗感较大。【表7】比较例5实施例14实施例15硬度(n/㎡)162328832596附着性(j/m3)236280250凝聚性0.510.480.5410分钟后的解离水(重量%)2.80.00.030分钟后的解离水(重量%)7.41.40.0ph值3.653.683.68实验3.药剂服用辅助用胶状物的配制(3)实验1和实验2的甜味剂使用白砂糖、还原麦芽糖糖浆(麦芽糖醇)和木糖醇的混合物,而实验3的甜味剂与之不同。将表8记载的各成分按照表8记载的量混合制成胶状物溶液,然后将该溶液胶凝化,得到未添加甜味剂的比较例6的胶状物及添加了各种甜味剂的实施例16—25的胶状物。具体的配制方法与实验1和实验2的方法相同。实施例17—21使用的甜味剂麦芽糖醇、山梨糖醇、赤藓糖醇和木糖醇属于糖系甜味剂中的糖醇类,实施例22—25使用的甜叶菊、阿斯巴甜(注册商标)、乙酰氨基磺酸钾(俗称安赛蜜)、三氯蔗糖(蔗糖素)均不属于糖系甜味剂。为提高胶状物(果胶)的贮存性需加入0.3wt%的ph值调整剂柠檬酸,将胶状物溶液的ph值调整在大于3小于4的范围,同时为降低柠檬酸的酸味,还加入了一定的甜味剂。加入11wt%的白砂糖可恰到好处地中和掉酸味,若加入其它甜味剂,应以此为标准,进行添加量的调整,以达到同样的酸甜中和效果。【表8】单位:wt%试验例4.实验3配制的胶状物的物理性质经测定,实验3配制的各胶状物在被切碎状态下的硬度、附着性、凝聚性、解离水量及ph值结果如表9所示。其中解离水量分别在10分钟和30分钟后各进行一次测定。【表9】比较例6(未添加甜味剂)的胶状物在10分钟后的解离水为3.1wt%,解离水较多,不适宜用作药剂服用辅助剂。实施例16(白砂糖)的胶状物的硬度和附着性比比较例6大,凝聚性与ph值与之近似,10分钟后的解离水量为1.8wt%,比比较例6少,可以用作药剂服用辅助剂。实施例7—12(糖醇)的胶状物硬度范围为2778—3547n/㎡,附着性范围为274—346j/m3,凝聚性范围为0.44—0.46,ph值范围为3.57—3.74。硬度与比较例6的胶状物相比更硬。实施例17(甜味剂:麦芽糖醇)、实施例18(甜味剂:山梨糖醇)、实施例20(甜味剂:赤藓糖醇)、实施例21(甜味剂:白砂糖、麦芽糖醇和木糖醇的混合物)的胶状物解离水量在10分钟为1wt%以下,很少。实施例18、20、21的胶状物在10分钟后的解离水量为0,即使是在30分钟后的解离水量也在1wt%以下,极少。因而可知,添加麦芽糖醇、山梨糖醇、赤藓糖醇、木糖醇,配合lm果胶的胶状物的硬度增大,解离水减少。实施例17—21的胶状物适合用作药剂服用辅助剂,实施例18和实施例20的胶状物辅助效果更佳。实施例22—25的胶状物硬度为2255—2628n/㎡,硬度较大,附着性为242—263j/m3,凝聚性为0.44—0.47,ph值为3.65—3.75。10分钟后的解离水量大于1wt%,虽然解离水较少,但是和实施例17—21的胶状物相比还是略逊一筹。实验4.胶状物的食块形成性和水中分解性理想的状态是,药剂服用辅助用胶状物像胶囊包裹着药剂,从口腔和喉部进入到食道,像柔软性适度的食块一样移动到胃部,而后在胃部的水分作用下快速分解并释放出药剂。对实验2和实验3得到的多种胶状物以及市场上销售的商品d的食块形成性和水中分解性进行测定,测定结果显示在表10中。商品d的胶状物物理性质测定值分别为硬度700n/㎡,附着性119.1j/m3,凝聚性0.54,10分钟后的解离水量3.8wt%,ph值3.7。食块形成性可通过将10g胶状物的试验料从50cm的高度落下,通过其下落后变形扩散的半径(扩散半径)来判断食块形成的强弱。扩散半径越小则食块形成性越强,扩散半径越大则食块形成性越弱。水中分解性可通过在盛有300ml水的锥形烧杯中加入转子,在300rpm转速的搅拌下,向其中投放10g胶状物试验料,然后算出分解成3mm以下的食块需要多少时间(秒sec)的方法测得。【表10】比较例3虽然搅拌了5分钟,但由于剩余了一块小豆大小的胶状物残渣,因此分解时间记为5分钟以上。符合吞咽困难者食品表示许可基准ⅰ规定的物理性质的实施例7和实施例15其食块形成的能力较强,在水中分解的时间也较短。如比较例5、实施例19以及商品d这样解离水较多的胶状物其食块形成力较弱。另外,比较例5中这种硬度不足2000n/㎡的胶状物在水中分解的时间也较长。像比较例3中硬度不足2000n/㎡,凝聚性大于0.6,附着性大于400j/m3的胶状物在水中的分解时间会极长。事实证明接近吞咽困难者食品表示许可基准ⅰ规定的物理性质,而且解离水少的胶状物,其食块形成性优,水中分解的速度也快。实验5.胶状物的长期稳定性将实验2中叙述说明的实施例7所制得的胶状物用阻隔性高的胶片密封制成样品并长期放置于室内,之后进行评定试验,得出以下结果。密封胶片由三层组成,阻隔性好的pet层做外层,防潮性好的尼龙层做中间层,内层是密封性好的聚乙烯层。将两张这样的密封胶片内层聚乙烯层相对,中间夹放胶状物,四周热封,做成样品。23个月后,该样品的硬度、附着性、凝聚性与最初值比较,变化程度控制在10%—7%。解离水量在23个月后与样品最初时的解离水量相同。本次公开的实施例示出了各个问题要点,发明者们认为它应该是全面的。上述的说明不应看作本发明的范围,专利请求的范围中记入的请求项包括其中涉及的变化例视为本发明的发明范围。【工业生产上的使用可能性】通过本发明,可提供一种呛咽的可能性低、药剂不残留于喉部,而是被高效地输送至消化器官的药剂服用辅助用胶状物及其生产制造方法。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