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28573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内窥镜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具有能够采用多种把持形态的操作部的内窥镜。



背景技术:

以往,内窥镜用于通过将细长的插入部插入到体腔等被检体内来观察被检体内的对象部位或者根据需要使用插入于处置器具通道内的处置器具进行各种处置。

作为这种内窥镜,从前端侧依次配设有前端部、弯曲部以及挠性管部的柔性镜被广泛使用。在将这样的柔性镜的插入部向被检体内插入的情况下,手术人员等一边使用一只手把持操作部一边使用另一只手把持挠性管部而将插入部向被检体内压入。此时,手术人员等使用把持着操作部的手而对配设在该操作部上的操作旋钮进行操作,从而能够使弯曲部向期望的方向弯曲。

另外,例如在进行以泌尿器官或鼻腔等为对象的内窥镜下的观察或处置的情况下,将插入部从大致水平方向插入到横躺着的患者等被检体内。为了提高针对这样的对象部位的插入性,例如在日本特开2009-189684号公报中公开了如下的呈大致l字型的操作部:使设置于操作部(操作把持部)的把持部相对于操作部主体(操作部)的延伸方向倾斜规定的角度而从该操作部主体的基端侧延伸。并且,在日本特开2009-189684号公报的技术中,在把持部的基端设置有沿着该把持部的延伸方向延伸的防折部,利用该防折部来保护通用缆线的一端侧。

然而,在像上述的日本特开2009-189684号公报所公开的技术那样将操作部形成为l字型的情况下,由于硬质的把持部和防折部以相对于操作部主体的延伸方向具有规定的角度的方式延伸,因此有可能难以将内窥镜紧凑地收纳在收纳壳体或灭菌装置的清洗槽等内。

并且,在将操作部屈曲形成为l字型的情况下,操作部的重心位置有离开把持部的倾向,当像这样重心位置离开把持部时,有可能给对把持部进行把持的手术人员等的手腕带来负担等,从而难以确保良好的把持性和操作性。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兼顾紧凑的收纳性以及良好的把持性和操作性的内窥镜。



技术实现要素: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内窥镜具有:操作部主体,其与插入部的基端侧连接设置;后把持部,其与所述操作部主体的基端侧连接设置,沿着第二长度轴延伸,该第二长度轴是相对于所述操作部主体所延伸的第一长度轴屈曲的方向;缆线部,其从所述后把持部的基端侧延伸;管部,其在所述后把持部的基端侧包覆所述缆线部;以及可动连结部,其以能够将所述管部的方向变更为包含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在内的多个方向的方式将所述管部与所述后把持部的基端侧连结起来,所述第一方向指向所述后把持部相对于所述操作部主体的屈曲方向的内侧,所述第二方向指向所述后把持部相对于所述操作部主体的屈曲方向的外侧。

附图说明

图1是内窥镜系统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使通用缆线指向第一方向的内窥镜的侧视图。

图3是使通用缆线指向第二方向的内窥镜的侧视图。

图4是示出后把持部的内部构造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5是沿着图4的v-v线的剖视图。

图6是沿着图4的vi-vi线的剖视图。

图7是示出在把持后把持部时的优选的把持例的说明图。

图8是示出在把持前把持部时的优选的把持例的说明图。

图9是示出将内窥镜收纳于清洗装置的清洗槽内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0涉及第一变形例,是内窥镜的后视图。

图11涉及第二变形例,是内窥镜的侧视图。

图12涉及第三变形例,是内窥镜的后视图。

图13涉及第三变形例,是内窥镜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附图涉及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图1是内窥镜系统的概略结构图,图2是使通用缆线指向第一方向的内窥镜的侧视图,图3是使通用缆线指向第二方向的内窥镜的侧视图,图4是示出后把持部的内部构造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5是沿着图4的v-v线的剖视图,图6是沿着图4的vi-vi线的剖视图,图7是示出在把持后把持部时的优选的把持例的说明图,图8是示出在把持前把持部时的优选的把持例的说明图,图9是示出将内窥镜收纳于清洗装置的清洗槽内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所示的内窥镜系统1构成为具有:内窥镜2;光源装置3,其向内窥镜2提供照明光;包含照相机控制单元(ccu)在内的视频处理器4,其对内窥镜2所拍摄的影像信号进行图像处理;以及监视器5,其对从视频处理器4输出的影像信号进行显示。

图1~图3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2例如是泌尿器官用的内窥镜。该内窥镜2构成为具有:长条的插入部10,其能够插入到被检体内的对象部位;操作部11,其与插入部10的基端侧连接设置;以及作为缆线部的通用缆线12,其从操作部11延伸。

插入部10是从前端侧依次连接设置硬质的前端部15、弯曲部16、具有挠性的挠性管部17而构成主要部分的。

在前端部15内保持有内置有ccd、cmos等摄像元件的摄像单元,该摄像单元与贯穿插入于插入部10内的信号线电连接。并且,在前端部15内保持有照明光学系统,该照明光学系统与贯穿插入于插入部10内的光导束光学连接。并且,在前端部15上开设有处置器具通道口,该处置器具通道口与贯穿插入于插入部10内的处置器具通道连通(都未图示)。

弯曲部16例如能够根据在操作部11中进行的弯曲操作而仅向上下(up/down)这两个方向弯曲。另外,弯曲部16也可以构成为能够向上下(up/down)和左右(left/right)这四个方向弯曲。

挠性管部17由能够被动地弯曲的具有挠性的管状部件构成。

如图2、3所示,操作部11构成为具有:操作部主体20,其与插入部10的基端侧连接设置;前端旋转部21,其插装在插入部10与操作部主体20之间;以及后把持部22,其与操作部主体20的基端侧连接设置。

操作部主体20例如由呈大致椭圆筒形状的部件构成,沿着被设定为与插入部10的插入轴o同轴的第一长度轴o1延伸。

在该操作部主体20的前端侧的区域设定有前把持部25作为用于供手术人员等沿着插入轴o方向把持操作部11的第一把持部。

并且,在操作部主体20的基端侧设置有用于对弯曲部16进行弯曲操作的弯曲操作杆26。弯曲操作杆26例如呈悬臂的l型形状,是由杆部26a和位于该杆部26a的自由端侧的搭指部26b一体形成的,杆部26a的固定端侧被操作部主体20的侧部轴支承。该弯曲操作杆26与设置于操作部主体20内的公知的线牵引机构(未图示)连结。由此,当对弯曲操作杆26进行转动操作时,贯穿插入于插入部10内的线被牵引或松弛,从而使弯曲部16进行弯曲动作。

而且,在操作部主体20的基端侧,在夹着该操作部主体20与搭指部26b相反的一侧的部位设置有突起状的搭指部27。

前端旋转部21的前端侧经由防折部30与插入部10的基端侧连接设置。

并且,在前端旋转部21的侧部突出设置有处置器具插入口31,该处置器具插入口31在前端旋转部21的内部与处置器具通道连通。

而且,前端旋转部21的基端侧经由旋转机构32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操作部主体20的前端侧连结。这里,本实施方式的旋转机构32例如能够使前端旋转部21绕着操作部主体20的第一长度轴o1在180°的转动范围内转动。通过该前端旋转部21的转动,使处置器具插入口31与插入部10一体地转动,从而处置器具插入口31能够根据操作部11的把持状态而变更到最佳的位置(参照图2、3)。另外,基于该旋转机构32的转动范围不限于180°,例如也可以设定为360°以下的任意的角度范围。

后把持部22例如由呈大致椭圆筒形状的部件构成,沿着第二长度轴o2延伸,该第二长度轴o2是相对于第一长度轴o1屈曲的方向。

在本实施方式中,后把持部22例如以使第二长度轴o2相对于第一长度轴o1的劣角侧所成的角度α为105°的钝角的方式屈曲配置于操作部主体20的基端侧。由此,后把持部22作为能够在与前把持部25不同的方向上把持操作部11的第二把持部发挥功能。

在该情况下,为了在把持前把持部25或后把持部22中的任意一个的情况下都能够实现同等的操作性的弯曲操作,弯曲操作杆26以在处于没有进行弯曲操作的中立状态时搭指部26b位于第一长度轴o1与第二长度轴o2的优角侧所成的角度β的大致中央的方式向操作部主体20与后把持部22的屈曲方向外侧突出。另一方面,搭指部27以向第一长度轴o1与第二长度轴o2的劣角侧所成的角度α的大致中央突出的方式配置在操作部主体20与后把持部22的屈曲方向内侧。

并且,在弯曲操作杆26的附近,在后把持部22的背面上设置有凹部28,在该凹部28内设置有各种内窥镜功能的开关类29。

通用缆线12是在内部贯穿插入有从前端侧穿过插入部10的内部到达操作部11进而从操作部11延伸的各种信号线和光导等的复合缆线。并且,也可以贯穿插入有从送气送水装置(未图示)延伸的送气送水用管等。

该通用缆线12从后把持部22的基端侧延伸。并且,在通用缆线12的延伸端设置有能够与光源装置3连接的内窥镜连接器35。而且,信号缆线36a从内窥镜连接器35的侧面部延伸,在该信号缆线36a的延伸端设置有能够与视频处理器4连接的电连接器部36b。

这里,在后把持部22的基端侧设置有防折部40作为包覆通用缆线12的管部。在本实施方式中,该防折部40用于通过逐渐改变包覆通用缆线12的区域的硬度来防止通用缆线12的后把持部22侧的弯折等。因此,防折部40被设定为后把持部22侧的硬度高(即,是硬质的),越朝向通用缆线12露出的延伸端侧硬度越低(即,越柔软)。

该防折部40经由可动连结部41与后把持部22的基端侧连结。而且,通过夹着可动连结部41,防折部40的方向能够变更为第一方向(参照图2)和第二方向(参照图3),该第一方向指向后把持部22相对于操作部主体20的屈曲方向的内侧,该第二方向指向后把持部22相对于操作部主体20的屈曲方向的外侧。

在该情况下,第一方向优选为例如相对于后把持部22的第二长度轴o2的方向向屈曲方向的内侧倾斜20度至40度的范围,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方向相对于第二长度轴o2的倾斜角度θ1被设定为约35度。

并且,第二方向优选为例如相对于后把持部22的第二长度轴o2的方向向屈曲方向的外侧倾斜80度以上,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方向相对于第二长度轴o2的倾斜角度θ2被设定为约90度。由此,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二方向例如被设定为在±15度左右的误差范围内与第一长度轴o1大致平行的方向。

接下来,具体地对后把持部22与可动连结部41的连结构造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在后把持部22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引导筒45,该引导筒45用于供从操作部主体20侧延伸的各种信号线、光导以及送气送水管等缆线类贯穿插入。

并且,在后把持部22的基端侧开设有开口部22a,该开口部22a面对固定设置在引导筒45的基端侧的托架46。

并且,在开口部22a内配设有呈大致圆筒形状的轴部件47。在轴部件47的外周部设置有外向凸缘47a,该外向凸缘47a被螺钉48(参照图5)紧固于托架46,从而将轴部件47保持于后把持部22内。

另一方面,在可动连结部41的内部设置有与轴部件47的外周侧嵌合的外筒部件50。并且,在轴部件47的内周侧嵌合有内筒部件51。在内筒部件51的端部设置有能够与轴部件的端面卡合的卡合部51a,该内筒部件51被螺钉52紧固于外筒部件50(参照图6)。由此,可动连结部41按照能够以轴部件47的中心轴为转动轴o3进行转动的方式与后把持部22连结。

在该情况下,由于将第二方向的倾斜角度θ2设定得比第一方向的倾斜角度θ1大,因此转动轴o3被设定为相对于第二长度轴o2向屈曲方向外侧倾斜。

并且,为了规定可动连结部41的转动范围,在轴部件47的外向凸缘47a上设置有止动销49。另一方面,在外筒部件50上设置有指向轴部件47的外向凸缘47a的突起部50a。而且,从该突起部50a的一侧与止动销49抵接的旋转位置到突起部50a的另一侧与止动销49抵接的旋转位置的范围被规定为可动连结部41的转动范围。

另外,在后把持部22与可动连结部41的滑动部和可动连结部41与防折部40的接合部等处适当插装有用于确保它们的水密的o型环55。

接下来,参照图7、图8对在把持这样构成的内窥镜2时的优选的把持例进行说明。

例如,在手术人员等像图7所述那样以使操作部主体20(第一长度轴o1)大致水平的方式对后把持部22进行把持的情况下,通过对可动连结部41进行转动操作而使防折部40指向第二方向。另外,在这样的把持方法中,为了从把持后把持部22的手的上方进行处置器具等的操作,通过转动前端旋转部21而将处置器具插入口31配置在屈曲方向的外侧(以第一长度轴o1为基准,与后把持部22相反的一侧)。

而且,通过使防折部40朝向第二方向,通用缆线12以后把持部22相对于操作部主体20的屈曲方向的外侧为起点向下方延伸,操作部11的重心c位于后把持部22的第二长度轴o2的附近。

因此,能够抑制对把持操作部11的手作用不必要的力矩,从而能够减轻给手腕等带来的负担、实现良好的把持性。

此外,由于能够抑制对把持操作部11的手作用不必要的力矩,因此容易将操作部主体20维持在水平方向上。因此,能够防止在从操作部11到被检体的区间内插入部10(挠性管部17)不必要地挠曲,能够使弯曲部16以良好的响应性响应于对弯曲操作杆26的操作而进行弯曲动作。即,能够抑制因插入部10不必要地挠曲而引起贯穿插入于该插入部10内的线产生非期望的张力或挠曲等,能够抑制弯曲部16响应于对弯曲操作杆26的操作而进行弯曲动作的响应性降低。

并且,由于能够防止插入部10不必要地挠曲,因此能够期待提高在对插入部10进行扭转操作时朝向前端侧的扭矩追随性,进而提高插入部10的耐久性。

并且,由于防折部40沿着把持后把持部22的手的前臂延伸,因此能够使通用缆线12以紧靠该前臂的附近为起点延伸。

因此,即使当在手术中等改变操作部11的方向的情况等时,也能够容易地布置通用缆线12,从而实现更好的操作性。即,例如当在手术中等使操作部11的姿势以第一长度轴o1为中心旋转的情况下,也不容易使通用缆线12乱套。因此,能够防止通用缆线12与手术人员的腹部等接触,从而能够预防由于通用缆线12内的断线等引起的故障。

与此相对,例如,在像图7中双点划线所示那样不插装可动连结部而使防折部40指向第二长度轴o2方向的情况下,操作部11的重心c’离开第二长度轴o2。因此,对把持操作部11的手作用了不必要的力矩,从而给手腕等带来负担。此外,由于操作部主体20因产生的力矩很难维持在水平方向上,因此容易在从操作部11到被检体的区间内使插入部10产生不必要的挠曲,使弯曲部16响应于对弯曲操作杆26的操作的弯曲动作变得缓慢。除此之外,很有可能因插入部10的挠曲而引起例如在对插入部10进行扭转操作时扭矩追随性朝向前端侧而降低、插入部10的耐久性降低等。并且,由于防折部40离开把持后把持部22的手的前臂,因此通用缆线12以从该前臂离开的位置为起点延伸,从而难以布置通用缆线12。

接下来,例如,在像图8所示那样手术人员等以使操作部主体20(第一长度轴o1)大致垂直的方式对前把持部25进行把持的情况下,通过对可动连结部41进行转动操作而使防折部40指向第二方向。另外,在这样的把持方法中,为了从把持前把持部25的手的前方进行处置器具等的操作,通过转动前端旋转部21而将处置器具插入口31配置在屈曲方向的内侧(以第一长度轴o1为基准,与后把持部22相同的一侧)。

由此,通用缆线12从后把持部22的屈曲方向的外侧经由把持着前把持部25的手的手腕附近而向下方延伸,操作部11的重心c位于前把持部25的第一长度轴o1的附近。

因此,能够防止对把持操作部11的手作用不必要的力矩,从而能够减轻给手腕等带来的负担、实现良好的把持性。

此外,由于能够抑制对把持操作部11的手作用不必要的力矩,因此容易将操作部主体20维持在垂直方向上。因此,能够防止在从操作部11到被检体的区间内插入部10(挠性管部17)不必要地挠曲,能够使弯曲部16以良好的响应性响应于对弯曲操作杆26的操作而进行弯曲动作。

并且,通过使通用缆线12经由把持操作部11的手的附近,即使当在手术中等改变操作部11的方向的情况等时,也能够容易地布置通用缆线12,从而实现更良好的操作性。即,例如当在手术中等使操作部11的姿势以第一长度轴o1为中心旋转的情况下,也不容易使通用缆线12乱套。并且,由于通用缆线12穿过把持操作部11的手的附近,因此能够防止通用缆线12误与插入部10接触。

与此相对,例如,在像图8中双点划线所示那样不插装可动连结部而使防折部40指向第二长度轴o2方向的情况下,操作部11的重心c’离开第一长度轴o1。因此,对把持操作部11的手作用了不必要的力矩,从而给手腕等带来负担。此外,由于操作部主体20因产生的力矩很难维持在垂直方向上,因此容易在从操作部11到被检体的区间内使插入部10产生不必要的挠曲,使弯曲部16响应于对弯曲操作杆26的操作的弯曲动作变得缓慢。除此之外,很有可能因插入部10的挠曲而引起例如在对插入部10进行扭转操作时扭矩追随性朝向前端侧而降低、插入部10的耐久性降低等。并且,由于通用缆线12经由操作部11的前方而延伸,因此很难布置通用缆线12,进而针对处置器具插入口31的作业性降低。

接下来,参照图9对收纳这样构成的内窥镜2时的优选的收纳例进行说明。

例如,如图9所示,在要将内窥镜2收纳于清洗机的清洗槽60内的情况下,通过对可动连结部41进行转动操作而使防折部40指向第一方向。另外,在该情况下,例如通过转动前端旋转部21而将处置器具插入口31配置在屈曲方向的内侧。

由此,能够防止清洗槽60的壁面等与防折部40发生干涉,与防折部40指向第二长度轴o2方向或者第二方向的情况(参照图9中的双点划线)等相比,能够将内窥镜2紧凑地收纳在清洗槽60内。

根据这样的实施方式,内窥镜2具有沿着第二长度轴o2延伸的后把持部22,该第二长度轴o2是相对于操作部主体20所延伸的第一长度轴o1屈曲的方向,其中,将包覆从后把持部22的基端侧延伸的通用缆线12的防折部40经由可动连结部41与后把持部22的基端侧连结,能够通过可动连结部41而将防折部40的方向变更为指向后把持部22相对于操作部主体20的屈曲方向的内侧的第一方向和指向后把持部22相对于操作部主体20的屈曲方向的外侧的第二方向,由此能够兼顾紧凑的收纳性以及良好的把持性和操作性。

这里,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通过可动连结部41而将防折部40的方向变更为指向后把持部22的屈曲方向的内侧的第一方向和指向后把持部22的屈曲方向的外侧的第二方向的一例进行了说明,但也能够变更为其他方向。例如,也可以如图10所示,将防折部40的方向变更为指向后把持部22的屈曲方向的外侧并且向屈曲方向的侧方倾斜的第三方向。通过将防折部40的方向变更为这样的第三方向,不仅能够实现上述的各效果,还能够有效地抑制把持后把持部22的手和手臂与防折部40和通用缆线12发生干涉。并且,在光源装置3和视频处理器4例如配置在手术人员的侧方的情况下,也能够使防折部40朝向光源装置3和视频处理器4的方向。由此,能够使通用缆线12通过与光源装置3和视频处理器4的最短距离。因此,能够预防当在手术中使操作部11进退或者扭转时通用缆线12的长度不足而不易操作的情况。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使防折部40绕着从后把持部22的基端延伸的转动轴o3转动的可动连结部41的结构的一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代替该可动连结部41,例如像图11所示那样采用由所谓的鹅颈管等柔性管构成的可动连结部65。另外,为了简化说明,在图11所示的例子中,以可动连结部65露出到外部的方式示出,但为了确保操作部11内的水密性,可动连结部65的外侧是被橡胶管等包覆着的。

并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使防折部40绕着从后把持部22的基端延伸的转动轴o3转动的可动连结部41的结构的一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代替该可动连结部41,例如像图12、13所示那样采用使防折部40绕着与第二长度轴o2垂直的转动轴o4转动的可动连结部66。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以上进行了说明的实施方式和各变形例,能够进行各种变形或变更,这些也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本申请是以2015年12月17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特愿2015-246017号作为优先权主张的基础而申请的,上述的公开内容被引用于本申请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