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00425发布日期:2018-08-04 15:36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美容器。



背景技术:

以往,提出了通过滚轮按压皮肤等来实现按摩效果的各种美容器。作为这种美容器的例子,专利文献1公开了包括滚轮单元的美容器,滚轮单元具有两个滚轮。在该滚轮单元中,滚轮由滚轮轴的两端分别可旋转地支撑,与此同时滚轮单元通过滚轮单元轴可旋转地在安装在手柄上。并且,滚轮轴位于滚轮单元轴的延长线上,与此同时滚轮轴垂直于滚轮单元轴。通过这样的结构,当两个滚轮接触皮肤表面时,滚轮单元通过滚轮单元轴根据皮肤表面指向的方向旋转。因此,使得两个滚轮可以沿着皮肤表面滚动,而不用握住手柄并大幅度扭转手腕。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175984号公报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揭示的结构中,如上所述,两端具有滚轮的滚轮轴位于滚轮单元轴的延长线上。因此,难以确保如下轨迹长度(trail length),在行进方向上,皮肤表面的与滚轮的接触区域的中心位置和滚轮单元轴的延长线和皮肤表面的交点位置之间的距离。因此,滚轮的直线行近稳定性低,难以让滚轮在接触面向各个方向的皮肤表面的状态下顺利滚动,使用性差,使用感觉也容易恶化。另一方面,通过将手柄相对于皮肤表面充分放低,增大滚轮单元轴和皮肤表面法线之间的角度,即卡斯特角(Caster angle),从而确保轨迹长度,可以提高直线行进稳定性。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滚轮对皮肤表面的按压力容易减小,因此难以获得足够的按摩效果。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背景所创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使用、可以得到良好的使用感觉的同时实现高按摩效果的美容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美容器,其包括:手柄;滚轮单元,可旋转地设置有两个滚轮;及滚轮单元轴,介于该滚轮单元和该手柄之间,相对于该手柄可旋转地支撑该滚轮单元,从该滚轮单元轴的轴线方向观察时,该滚轮单元轴的轴线位于远离穿过该两个滚轮的两个重心的虚拟直线的位置。

发明效果

根据上述美容器,从滚轮单元轴的轴线方向观察时,滚轮的重心位于偏离滚轮单元轴的轴线的位置上。因此,当滚轮接触皮肤表面时,即便没有过渡放低手柄来增大卡斯特角,也可以增加轨迹长度。因此,可以提高滚轮的直线行进稳定性,容易使滚轮沿着面向各方向的皮肤表面直线行进,而不需要大幅扭转手腕。因此,易于使用的同时使用感觉良好。另外,由于不需要将手柄相对于皮肤表面过渡放低,从而可以维持滚轮对皮肤表面的按压力。其结果,发挥高按摩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易于使用、可以得到良好的使用感觉的同时实现高按摩效果的美容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美容器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Ⅱ-Ⅱ位置的局部截面侧面图。

图3是实施例1的美容器的前视图。

图4是实施例1的滚轮单元的分解斜视图。

图5是图2的V-V线位置的截面图。

图6是实施例1的拆卸滚轮及顶盖的状态下的滚轮单元的正面斜视图。

图7是实施例1的滚轮单元轴及垫圈的斜视图。

图8是实施例1的美容器的俯视图。

图9是实施例1的美容器的前视图。

图10是实施例1的局部截面侧面图。

图11是实施例2的美容器的俯视图。

图12是图11的XII-XII位置的局部截面侧面图。

图13是实施例3的美容器的俯视图。

图14是图13的XIV-XIV位置的截面图。

图15是实施例4的美容器的俯视图。

图16是实施例4的美容器的侧面图。

图17是图15的XVII-XVII位置的局部截面侧面图。

图18是实施例4的滚轮单元的前视图。

图19是实施例4的滚轮单元的分解斜视图。

图20是图16的XX-XX线位置的截面图。

图21是实施例5的美容器的俯视图。

图22是实施例5的美容器的侧面图。

图23是实施例5的美容器的前视图。

图24是实施例2的美容器的俯视图。

图25是实施例3的美容器的俯视图。

图26是实施例6的美容器的俯视图。

图27的(a)是表示实施例6的美容器的第一使用模式的侧面图,(b)是表示实施例6的美容器的第二使用模式的侧面图。

图28是表示实施例6的美容器的第三使用模式的仰视图。

图29是表示实施例4的美容器的使用状态的仰视图。

图30是实施例7的美容器的俯视图。

图31是实施例7的美容器的前视图。

图32是实施例8的美容器的俯视图。

图33是实施例5的美容器的俯视图。

图34是实施例9的美容器的斜视图。

图35是实施例9的美容器的俯视图。

图36是实施例9的美容器的前视图。

图37是实施例9的美容器的侧面图。

图38是图35的XXXVIII-XXXVIII线位置的截面图。

图39是图35的XXXIX-XXXIX线位置的截面图。

图40是实施例9的美容器的分解斜视图。

图41是实施例9的滚轮单元的前视图。

图42是说明实施例9的美容器的使用例的示意图。

图43是说明实施例9的美容器的使用例的示意图。

图44是说明实施例9的美容器的使用例的示意图。

图45是说明实施例9的美容器的使用例的示意图。

图46是说明实施例9的美容器的使用例的示意图。

图47是说明实施例9的美容器的使用例的示意图。

图48是说明实施例9的美容器的使用例的示意图。

图49是说明实施例9的美容器的使用例的示意图。

图50是说明实施例9的美容器的使用例的示意图。

图51是说明实施例9的美容器的使用例的示意图。

图52是说明实施例9的美容器的使用例的示意图。

图53是变形例的滚轮的斜视图。

图54是实施例10的美容器的俯视图。

图55是实施例10的美容器的侧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中,滚轮的重心意味着滚轮的几何重心。

优选地,该滚轮单元包括被设置成前端张开的一对滚轮轴,各自的前端可旋转地支撑该滚轮。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滚轮的旋转轴的一对滚轮轴被布置成前面扩散状,因此可以通过一对滚轮拾取皮肤表面,发挥高按摩效果。另外,因为滚轮和皮肤表面的紧贴性进一步提高,所以滚轮单元通过滚轮单元轴容易旋转,从而维持滚轮和皮肤表面的紧贴状态。其结果,提高该美容器沿着皮肤表面移动时的滚轮的跟随性。

该滚轮单元轴的基端侧和该手柄连接,该滚轮单元轴的前端侧和该滚轮单元连接,

优选地,该一对滚轮轴位于同一平面上,并且相对于该滚轮单元轴的轴线倾斜。在这种情况下,一对滚轮贴紧皮肤表面的状态下,将其移动到平行于皮肤表面的方向上的滚轮单元轴的前端侧,从而可以通过一对滚轮按压皮肤表面。于是,通过将一对滚轮移动到平行于皮肤表面的方向上的滚轮单元轴的与前端侧相对的基端侧,可以拾取皮肤表面。因此,可以通过按压和拾取皮肤表面来获得按摩放松的效果,发挥更高一层的按摩效果。

优选地,包括至少一对该滚轮单元。在这种情况下,包括至少四个滚轮,并且这些滚轮可以相互配合按摩放松皮肤表面,因此发挥更高一层的按摩效果。

优选地,该一对滚轮单元对称地设置在该手柄的中心轴上。在这种情况下,握住手柄时容易使各滚轮与皮肤表面相接触,因此易于使用的同时提高按摩效果。

优选地,包括至少两对该滚轮单元。在这种情况下,至少8个滚轮可以相互配合按摩放松皮肤表面,因此发挥更高一层的按摩效果。

实施例

(实施例1)

下面将描述该美容器的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实施例1的美容器1包括手柄12、滚轮单元20及滚轮单元轴30。

两个滚轮271、272可旋转地设置在滚轮单元20上。

滚轮单元轴30介于滚轮单元20和手柄12之间,并且相对于手柄12可旋转地支撑滚轮单元20。

再者,如图3所示,从滚轮单元轴30的轴线方向P观察时,滚轮单元轴30的轴线303位于远离虚拟直线GL的位置,虚拟直线GL通过两个滚轮271、272的两个重心G1、G2。

以下,对本实施例的美容器1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美容器1包括大致棒状的手柄12、位于手柄12的纵向前端侧Y1的滚轮单元20。如图2所示,手柄12包括基体13、第一盖体14及第二盖体15。环状的密封件17被一体化并固定在基体13的整个外周缘上。密封件17上形成有可与第一盖体14的开口内周缘卡合的唇部17a。于是,第一盖体14和第二盖体15安装在基体13上,密封件17的唇部17a被第一盖体14的开口内周缘压接,从而防止水从第一盖体14和第二盖体15之间的间隙进入手柄12内部。因此,防止水到达手柄12内部的在基体13内设置的电子部件。

如图1~图3所示,手柄12的纵向Y的前端侧Y 1设置有滚轮单元20。滚轮单元20包括两个滚轮271、272。滚轮271、272分别设置在一对滚轮轴211、212的前端211a、212a。

再者,如图4、图5所示,一对滚轮轴211、212分别插入形成在单元基座23的一对圆筒部231、232中。一对滚轮轴211、212的基端211b、212b分别从圆筒部231、232露出。一对滚轮轴211、212的基端211b、212b处设有直径缩小的收缩部213、214,在收缩部213、214的基端侧形成有相比收缩部213、214直径增大的防脱头部215、216。

如图6所示,在单元基座23中,轴架22设置在一对圆筒部231、232之间。如图4、图6所示,轴架22的两端形成有用于按压一对滚轮轴211、212的收缩部213、214的半圆筒状的按压部221、222。再者,如图6所示,两一对滚轮轴211、212的收缩部213、214被轴架22的按压部221、222按压的状态下,轴架22通过螺钉224(参照图4)被固定到单元基座23及后述的后侧单元盖242。因此,如图5所示,每对滚轮轴211、212在嵌入单元基座23的支撑筒231、232的状态下被支撑,防止脱落。再者,如图4所示,单元基座23被前侧单元盖241和后侧单元盖242所覆盖。前侧单元盖241和后侧单元盖242上分别形成有半圆筒状的支撑筒盖部241a、241b、242a、242b,并且覆盖一对支撑筒231、232。

如图4、图5所示,由合成树脂制成的圆筒状的帽25被套在支撑筒盖部241a、241b、242a、242b上。通过帽25密封支撑筒盖部241a、241b、242a、242b及支撑筒231、232的同时防止滚轮轴211、212晃动。另外,通过帽25确保滚轮单元20和后述的滚轮271、272的外表面之间的电绝缘性。

如图4所示,滚轮轴211、212上安装有轴承40。轴承40由合成树脂制成并具有圆筒状。关于轴承40,如图4、图5所示,其内部被插入滚轮轴211、212,通过安装在滚轮轴211、212的前端211a、212a的止动环41并藉由轴承垫片42固定,以防止脱落。轴承40的整个外表面被施予金属电镀,以确保轴承40和滚轮轴211、212之间的导电,轴承40的整个外表面包含表里两面。另外,代替金属电镀,轴承40可以由导电树脂制成,以确保两者之间的导电。

如图4、图5所示,轴承40的外周面上形成有朝径向外侧突出的卡合爪43。如图5所示,后述的滚轮271、272的段差部281与卡合爪43相卡合。另外,轴承40的端部形成有朝径向外侧Y 1直径增大的直径扩大部44。另外,段差部281位于卡合爪43和直径扩大部44之间。段差部281抵靠卡合爪43和直径扩大部44并夹在两者之间。因此,滚轮271、272相对于滚轮轴211、212定位,并减少滚轮271、272的晃动。

如图4、图5所示,滚轮271、272藉由设置在滚轮轴211、212上的轴承40并与轴承40一起可旋转地支撑在滚轮轴211、212上。如图5所示,滚轮271、272由合成树脂制的芯部件261、被嵌入芯部件261的前端内周的合成树脂制的盖部件262、覆盖芯部件261及盖部件262的外周的合成树脂制的外覆盖部件263构成。外覆盖部件263的外表面被施予导电金属电镀作为导电部,以确保与轴承40之间的导电。芯部件261内侧形成有用于插入并配置轴承40的空间282。另外,空间282的内壁面上形成有可与卡合爪43卡合的段差部281。轴承40插入并配置在空间282内,卡合爪43与段差部281卡合,从而防止滚轮271、272相对于轴承40脱落。因此,滚轮271、272被设置成分别覆盖一对滚轮轴211、212的前端211a、212a。

如图6所示,滚轮单元20上形成有用于连接滚轮单元轴30的轴安装部233。滚轮单元轴30大致是棒状。轴安装部233大致是圆筒状,其内部被插入如图7所示的滚轮单元轴30的前端301。如图7所示,滚轮单元轴30的前端301形成有其外周面刻有螺纹的外螺纹部304。在外螺纹部304的基端侧P2,将滚轮单元轴30的外周面的直径缩小的同时切除一部分,从而形成有D字型部305。

再者,如图4、图6所示,轴安装部233中被插入滚轮单元轴30,并且外螺纹部304和D字型部305从轴安装部233突出,以便安装垫圈31及螺母32。如图7所示,垫圈31的内部形状沿着D字型部305呈D字型,并且垫圈31的厚度和D字型部305的高度基本相同。因此,滚轮单元轴30可旋转地固定到轴安装部233,防止其脱落。再者,垫圈31的内部形状沿着D字型部305呈D字型,因此即便让滚轮271、272旋转,垫圈31也不会随其旋转。因此,滚轮271、272的旋转力不会传递到螺母32,从而防止伴随滚轮271、272的旋转所引起的螺母32的松动。另外,如图2所示,形成在轴架22上的凸片223与滚轮单元轴30的前端面301a接触。因此,确保了滚轮单元轴30和轴架22的导电。

如图2所示,滚轮单元轴30的基端302形成有螺孔302a。手柄12的前端内部形成有筒状的滚轮单元轴安装部121,其内表面具有沿滚轮单元轴30的基端302的侧面的形状。再者,在滚轮单元轴30的基端302位于滚轮单元轴安装部121的内侧的状态下,将螺钉122拧入螺孔302a,因此滚轮单元轴30通过螺钉固定到滚轮单元轴安装部121。也就是说,滚轮单元轴30的前端301侧连接到滚轮单元20,滚轮单元轴30的基端302侧连接到手柄12的前端12a。以这种方式,滚轮单元20可旋转地安装到手柄12的前端12a上。再者,如图7所示,滚轮单元轴30的基端302形成有切口面302b,把基端302的侧面切除一部分,由此形成切口面302b。因此,防止滚轮单元轴30的基端302在滚轮单元轴安装部121内旋转,并且防止螺钉122松动。

再者,如图2和图4所示,滚轮单元轴30穿过作为扭簧的弹簧33。如图2所示,作为弹簧33的一个端部的第一端部331与形成在单元基座23上的第一弹簧卡合部234卡合。另一方面,作为弹簧33的另一端部的第二端部332与形成在手柄12前端12a内部的第二弹簧卡合部125卡合。因此,滚轮单元20被赋能以便返回到既定的初始位置。在本实施例中,滚轮单元20能够以既定的初始位置为基准在-90°~90°范围内旋转。

如图2所示,滚轮单元轴30相对于手柄12的纵向Y倾斜,以便从滚轮单元轴30的基端302到前端301朝向手柄12的纵向Y的前端侧Y1。在本实施例中,滚轮单元轴30和手柄12的纵向Y上的轴线15之间的角度α为125°。

如图5所示,一对滚轮轴211、212位于同一平面S上(参照图2)。再者,如图2所示,滚轮轴211、212相对于滚轮单元轴30的轴线303倾斜。如图5所示,一对滚轮轴211、212由轴架22保持,使得前端211a、212a张开。在本实施例中,同一平面上的一对滚轮轴211、212之间的角度β为80°。

如图3所示,从滚轮单元轴30的轴线303的方向P(参见图2)观察时,滚轮单元轴30的轴线303位于远离虚拟直线GL的位置,虚拟直线GL通过一对滚轮271、272的重心G 1、G 2。也就是说,轴线303和虚拟直线GL不相交。

如图1及图3所示,在手柄12的上表面中,第一盖体14上形成有通孔51。由透明的合成树脂制成的受光透镜52通过图未示的密封材料嵌在通孔51中。在受光透镜52的内侧(手柄12的内部),图未示的太阳能电池板配置在基体13上。该太阳能电池板的正负输出端子连接到手柄12外表面的导电部及滚轮单元轴30。密封材料防止水进入手柄12内部。

如图2所示,使用本实施例的美容器1时,握住手柄12使滚轮271(272)接触皮肤表面60的状态下,使其沿手柄12的纵向Y移动。再者,皮肤表面60上的与滚轮271的接触区域的中心位置61和滚轮单元轴30的旋转轴303与皮肤表面60的交点位置62之间的距离是轨迹长度TL。

接下来,对本实施例的美容器1的作用效果进行详细说明。

根据本实施例的美容器1,从滚轮单元轴30的轴线方向P观察时,滚轮271、272的重心G 1、G 2位于偏离滚轮单元轴30的轴线303的位置。因此,当滚轮271、272接触皮肤表面60时,即便没有过渡放低手柄12,也可以增加轨迹长度TL。因此,可以提高滚轮271、272的直线行进稳定性,容易使滚轮271、272沿着面向各方向的皮肤表面60直线行进,而不需要大幅扭转手腕。因此,易于使用的同时使用感觉良好。另外,由于不需要将手柄12相对于皮肤表面60过渡放低,从而可以维持滚轮271、272对皮肤表面60的按压力。其结果,发挥高按摩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滚轮单元20包括一对滚轮轴211、212,一对滚轮轴211、212被设置成其前端211a、212a张开,且各自的前端211a、212a可旋转地支撑滚轮271、272。因此,作为滚轮271、272的旋转轴的一对滚轮轴211、212被布置成前面扩散状,从而可以通过一对滚轮271、272拾取皮肤表面60,发挥高按摩效果。另外,滚轮271、272和皮肤表面60之间的紧贴性进一步提高,因此滚轮单元20藉由滚轮单元轴30容易旋转,并且维持滚轮271、272和皮肤表面60的紧贴状态。其结果,美容器1沿着皮肤表面60移动时,可以提高滚轮271、272的跟随性。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滚轮单元轴30的基端302侧连接到手柄12,滚轮单元轴30的前端301侧连接到滚轮单元20。再者,一对滚轮轴211、212位于同一平面上的同时相对于滚轮单元轴30的轴线303倾斜。因此,如图2所示,一对滚轮271、272在接触皮肤表面60的状态下移动到平行于皮肤表面60的方向U上的滚轮单元轴30的前端侧U 1,从而可以通过一对滚轮271、272按压皮肤表面60。再者,一对滚轮271、272在接触皮肤表面60的状态下移动到平行于皮肤表面60的方向U上的与滚轮单元轴30的前端侧U 1相反的基端侧U 2,从而可以拾取皮肤表面60。因此,通过按压和拾取皮肤表面60来获得按摩放松的效果,发挥更高一层的按摩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手柄12形成为棒状,滚轮单元轴30相对手柄12的纵向Y倾斜,以便从滚轮单元轴30的基端302到前端301朝向手柄12的纵向前端侧Y1。因此,在握住手柄12的状态下,更容易地将滚轮271、272按压在皮肤表面60上,从而易于使用。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易于使用、可以得到良好的使用感觉的同时实现高按摩效果的美容器1。

再者,作为变形例1,也可以使用图8~图10所示的美容器1。如图9所示,该变形例1提供的美容器1中,一对滚轮轴211、212位于同一平面S上,如图10所示,该平面S和滚轮单元轴30平行。在本实施例中,也可以使轨迹长度TL足够大,因此提高直线行进稳定性,并且可以得到与实施例1同样的作用效果。

(实施例2)

实施例1的美容器1包括一个滚轮单元20,但是实施例2的美容器1包括如图11所示的一对滚轮单元201、202。一对滚轮单元201、202各自具有与实施例1的滚轮单元20相同的结构。再者,被构成为一对滚轮单元201、202所包含的四个滚轮271、272、273、274的重心G1、G2、G3、G4位于同一平面上。另外,如图11所示,一对滚轮单元201、202以穿过手柄12中心的虚拟直线L 1为基准对称设置,使得各自的滚轮单元轴30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S 1上。如图1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各自的滚轮单元轴30的轴线303在同一平面上所形成的角度γ为120°。

根据本实施例的美容器1,由于被构成为四个滚轮271~274的重心G1~G4位于同一平面上,所以能够使四个滚轮271~274同时接触皮肤表面60。再者,通过四个滚轮271~274可以实现对皮肤表面的按摩放松效果,因此可以得到高按摩效果。另外,不仅在一个滚轮单元201所包含的滚轮271和另一个滚轮单元202所包含的滚轮273之间实现皮肤的按摩放松效果,而且在一个滚轮单元201所包含的滚轮272和另一个滚轮单元202所包含的滚轮274之间也实现皮肤的按摩放松效果,因此可以得到更高一层的按摩效果。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也得到与实施例1相同的作用效果。

(实施例3)

实施例2的美容器1包括一对滚轮单元20,如图13所示,实施例3的美容器1包括两对滚轮单元201、202、203、204。两对滚轮单元201、202、203、204各自具有与实施例1的滚轮单元20相同的结构。

再者,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两对滚轮单元201、202、203、204中,在手柄12的一端侧,从上面观看时,一对滚轮单元201、202的滚轮单元轴30的轴线303位于和手柄12的纵向Y正交的虚拟直线L3上,与此同时以手柄12的纵向Y的中心线L2为基准对称设置。另一方面,在手柄12的另一端侧,从上面观看时,另外一对滚轮单元203、204的滚轮单元轴30的轴线303位于和手柄12的纵向Y正交的虚拟直线L3上,与此同时以手柄12的纵向Y的中心线L2为基准对称设置。

如图14所示,在本实施例的美容器1中,在手柄12的厚度方向Z上,手柄12的厚度方向Z与手柄12的纵向Y及宽度方向X正交,无论滚轮单元201~204中的哪一个,都被设置成各滚轮271、272位于手柄12的下面侧Z2,即和设有受光透镜52的上面侧Z1相反的一侧。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各自的滚轮单元轴30的轴线303在同一平面S3(参见图13)上所形成的角度δ为100°。

被构成为两对滚轮单元201、202、203、204的八个滚轮271~278各自的重心G1、G2可以位于同一平面上。再者,八个滚轮271~278可以同时接触皮肤表面60,可以得到高按摩效果。另外,在各滚轮单元201~204中,能够以滚轮单元轴30为中心旋转,因此八个滚轮271~278可以包裹使用者的身体中大弯曲部分。其结果,能够有效地按摩肩部等皮肤表面60。在本实施例的美容器1中,也发挥与实施例1及实施例2相同的作用效果。

(实施例4)

以下,对上述美容器的其他实施例进行说明。

如图15、图16所示,实施例4的美容器1是具有四个可旋转滚轮271、272的美容器。再者,美容器1包括手柄12、由手柄12可旋转地支撑的滚轮单元20。

如图15所示,滚轮单元20包括两个滚轮271、272,与此同时如图16、18所示,被构成为滚轮单元20的旋转轴303和通过该滚轮单元20所包含的两个滚轮271、272的两个重心G1、G2的虚拟直线GL彼此处于扭曲的位置。也就是说,旋转轴303和虚拟直线GL不相交。

以下,对本实施例的美容器1进行详细说明。再者,对于和上述实施例相同的结构,将使用相同的标号,并且省略其说明。

如图15~图18所示,一对滚轮单元201、202具有相同的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一对滚轮单元201、202能够以既定的初始位置为基准在-90°~90°范围内旋转。再者,如图16所示,第一滚轮单元201的可动轨迹R1和第二滚轮单元202的可动轨迹R2被分开。因此,彼此的可动范围不会重叠。

如图16所示,从侧面看,滚轮单元轴30相对于手柄12的纵向Y上的轴线YL位于同一侧,滚轮单元轴30相对于手柄12的纵向Y倾斜,以便从滚轮单元轴30的基端302到前端301朝向手柄12的纵向Y的前端侧Y1。在本实施例中,滚轮单元轴30的旋转轴303和手柄12的纵向Y上的轴线YL之间的角度α为125°。

再者,如图15所示,一对滚轮单元201、202以通过手柄12的中心的虚拟直线L1为基准对称设置,以便各自的滚轮单元轴30的旋转轴303位于同一平面S 1上。如图16所示,一对滚轮单元轴30的旋转轴303的延伸部分相交,延伸部分各自从基端302向与前端301的相反的一侧延伸。因此,一对滚轮单元轴30被设置成前面扩散状,从基端302越到前端301彼此越分离。在本实施例中,各自的旋转轴303在同一平面S1上所形成的角度γ为120°。

如图18所示,从滚轮单元轴30的旋转轴303的方向P观察时,滚轮单元轴30的旋转轴303位于远离虚拟直线GL的位置,虚拟直线GL通过一对滚轮271、272的重心G1,G2。也就是说,旋转轴303和虚拟直线GL位于彼此处于扭曲的位置。如图16、图20所示,被构成为一对滚轮单元201、202所包含的四个滚轮271、272的重心(参照图15)可以位于同一平面上。

如图15所示,和上述实施例一样,在受光透镜52的内侧(手柄12的内部),图未示的太阳能电池板配置在基体13上。该太阳能电池板的正负输出端子连接到手柄12外表面的导电部及滚轮单元轴30。从滚轮单元轴30到滚轮271、272的导通是藉由如图19、图20所示的轴架22、滚轮轴211、212及轴承40来进行。如图17所示,当手柄12和滚轮271、272接触皮肤表面60时形成闭合电路,弱电流流向人体。因此,人体的细胞被刺激、活化,从而得到美容效果。

如图17所示,使用本实施例的美容器1时,握住手柄12使滚轮271(272)接触皮肤表面60的状态下,使其沿手柄12的纵向Y移动。再者,皮肤表面60上的与滚轮271的接触区域的中心位置61和滚轮单元轴30的旋转轴303与皮肤表面60的交点位置62之间的距离是轨迹长度TL。

接下来,对本实施例的美容器1的作用效果进行详细说明。

根据本实施例的美容器1,包括四个可旋转的滚轮271、272,其中设有两个滚轮271、272的滚轮单元201(202)以旋转轴303为中心由手柄12可旋转地支撑。因此,四个滚轮271、272中,设置在同一滚轮单元201(202)的一对滚轮271、272之间的位置关系是固定的,但是该一对滚轮271、272和其他滚轮(不同滚轮单元202(201)的滚轮271、272)之间的位置关系可通过滚轮单元201(202)的旋转而变化。因此,由于按摩放松方式不一样,即使反复使用,也能够抑制使用者感到腻烦。

再者,通过该滚轮单元201(202)的旋转,四个滚轮271、272在不同的滚轮单元201、202之间的位置关系是可变的,因此,即便握住美容器1的手的手腕没有扭转很多,也可以使滚轮271、272轻易跟随弯曲的皮肤表面60,提高使用便利性。因此,该美容器易于用于身体的各个部位。

例如,对于习知结构的美容器而言,在使用过程中,用右手握住手柄对左侧腹进行处理时,为了让滚轮贴近皮肤表面,不得不大幅扭转手腕使手柄相对皮肤表面处于竖立状态。但是,根据本实施例的美容器1,用右手握住手柄12对左侧腹进行处理时,由于滚轮单元201、202旋转,即便没有大幅扭转手腕让手柄12相对皮肤表面60竖立,也可以让滚轮271、272贴近皮肤表面60进行处理。因此,易于使用。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包括一对滚轮单元201、202。由于一对滚轮单元201、202各自都可以相对于手柄12旋转,因此易改变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使得四个滚轮271、272沿着皮肤表面60。因此,可以在身体各部位使用滚轮271、272,而不用扭转手腕或大幅倾斜手柄12,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滚轮271、272对皮肤表面60的跟随性,更易于在身体各部位使用。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滚轮单元201、202包括一对滚轮轴211、212,一对滚轮轴211、212在各自的前端211a、212a可旋转地支撑滚轮271、272,一对滚轮轴211、212被设置成前面扩散状。因此,滚轮271、272的旋转轴303成为前面扩散状,使得一对滚轮271、272的旋转轴303相对于行进方向向前倾斜时,可以通过滚轮271、272旋转来按压皮肤表面60,以便在皮肤表面60上向下推动周围的皮肤,向后倾斜时,通过滚轮271、272卷入拾取皮肤表面,以便在皮肤表面60上向上抬起周围的皮肤,发挥高按摩效果。另外,在拾取状态下,滚轮271、272和皮肤表面之间的紧贴性进一步提高,从而容易维持滚轮271、272与皮肤表面60的紧贴状态。其结果,沿着皮肤表面60移动美容器1时,滚轮271、272的跟随性有提高。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一对滚轮单元201、202的旋转轴303位于同一平面S1上。因此,一对滚轮单元201、202各自围绕位于同一平面S 1上的旋转轴303旋转,使得各滚轮271、272容易跟随皮肤表面60。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一对滚轮单元201、202的旋转轴303被设置成从手柄12延伸成前面扩散状。也就是说,一对滚轮单元轴30被布置成如下,从连接到手柄12一侧的端部即基端302越到连接到滚轮单元201、202的前端301彼此越分离。因此,沿着皮肤表面60移动美容器1时,一对滚轮单元201、202中,行进方向上的前侧的滚轮单元201(202)的两个滚轮271、272可按压皮肤,与此同时行进方向上的后侧的滚轮单元202(201)的两个滚轮271、272可拾取皮肤。因此,仅往一个方向移动,就可以发挥按压和拾取皮肤的两种作用,从而有效地按摩放松皮肤,发挥高按摩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四个滚轮271、272中,设置在不同滚轮单元201、202的滚轮271、272的移动轨迹R1、R2是相互分开的。因此,可以防止相邻的滚轮在不同滚轮单元201、202之间彼此接触。其结果,可以抑制不同滚轮单元201、202之间的相邻滚轮之间无意间变窄而夹住皮肤的情况。另外,四个滚轮271、272同时接触皮肤的状态下,使手柄12相对于滚轮单元轴30旋转,各滚轮单元201、202沿着手柄12被按压推出。因此,滚轮单元201、202旋转,不同滚轮单元201、202之间的滚轮的间隔发生变化。再者,滚轮移动,使得不同滚轮单元201、202之间的相邻的一组滚轮之间的间隔变小彼此接近,而另外一组滚轮之间的间隔变大彼此远离。像这样,通过操纵不同滚轮单元201、202之间的滚轮的间隔变化,可以通过滚轮271、272进行按摩动作。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被构成为四个滚轮271、272可以同时接触同一平面S0。因此,四个滚轮271、272确实与皮肤接触,从而可以发挥按摩效果。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的美容器1,从旋转轴303的轴线方向P观察时,滚轮271、272的重心G1、G2位于偏离旋转轴303的位置上。再者,使四个滚轮271、272接触皮肤表面60时,轨迹长度TL自然变大。因此,滚轮271、272的直线行进稳定性提高,容易使滚轮271、272沿着面向各个方向的皮肤表面60直线行进。因此,易于使用,且使用感觉良好。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一对滚轮单元201、202由第一滚轮单元201和第二滚轮单元202构成,第一滚轮单元201和第二滚轮单元202具有完全相同的结构,但是代替这个,在发挥上述作用效果的范围内,也可以由不完全相同但被认为是彼此相同的结构的两个滚轮单元构成。例如,每个滚轮单元的滚轮271、272的直径不同,或者滚轮轴211、212的长度不同。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美容器1,即使反复使用,使用者也难以感到腻烦,可以用于身体的各个部位,且易于使用。

(实施例5)

如图21~图23所示,在实施例5的美容器1中,一对滚轮单元201、202在手柄12纵向Y上相对于中央部12c分别设置于第一端侧Y1上,并且如图22所示,在厚度方向Z上设置于和设有受光透镜52(参照图21)的一侧相反的一侧。再者,和实施例4相同的构造将使用相同的标号,并且省略其说明。

如图21所示,以通过手柄12中心的虚拟直线L1为基准对称设置,以便各滚轮单元20的旋转轴303位于同一平面S1上。并且如图22、图23所示,一对滚轮单元201、202所包含的四个滚轮271、272被构成为可以同时接触同一平面S0。另外,如图2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也可以使一对滚轮单元201、202的旋转轴303的延伸部分相交,且彼此之间的角度γ为120°,延伸部分从基端302向与前端301的相反的一侧延伸。如图2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从上面观察时,该平面S1和虚拟直线L1是正交的。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1、图22所示,手柄12的中央部12c纤细,相对于中央部12c的第二端侧Y2的部分形成易抓握的把持部12d。

根据本实施例的美容器1,手柄12的相对于中央部12c的第一端部Y1侧设有一对滚轮单元201、202,手柄12的相对于中央部12c的第二端部Y2侧形成有把持部12d,因此在抓握把持部12d的状态下,容易使四个滚轮271、272沿着皮肤表面60移动,可操作性良好。另外,由于把持部12d不在滚轮单元201、202之间,因此不必考虑使用者的手为了可以抓握把持部12d而进入滚轮单元201、202之间。因此,滚轮单元201、202之间的间隔可以小于使用者的手的宽度。其结果,可以缩小各滚轮之间的间隔,使得四个滚轮271、272的操作可以在皮肤表面60的狭窄范围内进行。再者,在本实施例中,也发挥与实施例4相同的作用效果。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的美容器1,如图22中所示,四个滚轮271、272接触皮肤表面60的状态下,把抓握把持部12d的手腕向厚度方向Z的上面侧Z1扭转,使得美容器1朝纵向Y的第一端部侧Y1倾斜,可以使位于纵向Y的第一端部侧Y1的滚轮271、272之间的间隔(参照图21)变窄,且位于纵向Y的第二端部侧Y2的滚轮271、272之间的间隔变宽。另一方面,把抓握把持部12d的手腕向厚度方向Z的下面侧Z2扭转,使得美容器1朝纵向Y的第二端部侧Y2倾斜,可以使位于纵向Y的第一端部侧Y1的滚轮271、272之间的间隔(参照图21)变宽,且位于纵向Y的第二端部侧Y2的滚轮271、272之间的间隔变窄。因此,通过反复进行如下动作,即抓握把持部12d的手腕向厚度方向Z的上面侧Z1扭转的动作和向下面侧Z2扭转的动作,可以捏变窄的滚轮271、272之间的皮肤,与此同时按压展开变宽的滚轮271、272之间的皮肤,由此可进行按摩,对皮肤进行推拿。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1所示,从上面观察时,虽然被构成为一对滚轮单元轴30的旋转轴303位于和虚拟直线L1正交的平面S1上,但是也可以用图24所示的变形例2来代替这个。也就是说,如图24所示,在本变形例2中,从上面观察时,一对滚轮单元轴30的旋转轴303彼此相交。在这种情况下,一对滚轮单元201、202中,在位于纵向Y的第一端部侧Y1的滚轮271、272之间所产生的按压及按摩放松强度和在位于第二端部侧Y2的滚轮271、272之间所产生的按压及按摩放松强度不同,因此使用者可以得到不同的体验,进一步提高按摩效果,即便反复使用,也能够抑制感到腻烦。

另外,在实施例5中,如图21所示,从上面观察时,虽然被构成为一对滚轮单元20的旋转轴303位于和虚拟直线L1正交的平面S1上,但是也可以用图25所示的变形例3来代替这个。如图25所示,在变形例3中,从上面观察时,被构成为一对滚轮单元20的旋转轴303各自位于虚拟直线L1上,平面S1和虚拟直线L1重叠。

另外,根据变形例3的美容器1,四个滚轮271、272接触皮肤表面60的状态下,把抓握把持部12d的手腕向横向X的一侧X1扭转,使得美容器1朝横向X的一侧X1倾斜,可以使位于横向X的一侧X1的滚轮271、272之间的间隔(参照图25)变窄,且位于横向X的另一侧X2的滚轮271、272之间的间隔变宽。另一方面,把抓握把持部12d的手腕向横向X的另一侧X2扭转,使得美容器1朝横向X的另一侧X2倾斜,可以使位于横向X的一侧X1的滚轮271、272之间的间隔(参照图25)变宽,且位于横向X的另一侧X2的滚轮271、272之间的间隔变窄。因此,通过反复进行如下动作,即抓握把持部12d的手腕向横向X的一侧X1扭转的动作和向另一侧X2扭转的动作,可以捏变窄的滚轮271、272之间的皮肤,与此同时按压展开变宽的滚轮271、272之间的皮肤,由此可进行按摩,对皮肤进行推拿。再者,在变形例3的这种使用方式中,在横向X上进行该扭转动作,因此和实施例5那样在纵向Y上进行扭转动作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小伴随扭转动作的手腕的动作。因此,可以用小动作进行上述按摩。其他方面,变形例3也可以发挥和实施例5相同的作用效果。

(实施例6)

在本实施例的美容器1中,如图26、图27(a)所示,手柄12形成为圆柱状。再者,在手柄12的侧周面上,纵向Y的中央部12c设有受光透镜52,纵向Y的两端侧Y1、Y2设有一对滚轮单元201、202。在厚度方向Z上,一对滚轮单元201、202设置在与受光透镜52相反的一侧。如图27(a)所示,一对滚轮单元201、202的各自的滚轮单元轴30中,从基端302到前端301的方向P1a、P1b是相同的方向。因此,一对滚轮单元201、202被设置成各自的旋转轴303从手柄12朝相同的方向彼此平行地延伸。另外,一对滚轮单元20的旋转轴303垂直于纵向Y。再者,和实施例4相同的结构使用相同的标号,且省略其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被构成为一对滚轮单元201、202都能够以各自的旋转轴303为中心自由旋转,并且其旋转范围不受限制,至少可以旋转360°。因此,可以使滚轮单元201、202旋转至少一圈以上,并且可用性进一步提高。再者,如图2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一对滚轮单元201、202的滚轮271、272的移动轨迹R1、R2是分开的,且不重叠。

根据本实施例的美容器1,一对滚轮单元20的旋转轴303从手柄12朝相同的方向平行地延伸。于是,各滚轮单元201、202可以围绕各自的旋转轴303旋转,因此,相对于滚轮单元轴30,无论是滚轮271、272位于行进方向的前侧的状态及位于行进方向的后侧的状态都可以使用。再者,滚轮271、272位于行进方向的前侧的状态下可以得到对皮肤的按压作用,滚轮271、272位于行进方向的后侧的状态下可以得到对皮肤的拾取作用。因此,使用者在使用时使各滚轮单元201、202围绕各自的旋转轴303旋转并选择两种状态中的一种,从而可以选择按压或拾取。其结果,容易获得满足使用者喜好的体感受。另外,仅仅使滚轮单元201、202旋转,就可以很容易地切换两种状态,因此易于使用,并且即便反复使用,也不太感到腻烦。

根据本实施例的美容器1,使用者通过改变各滚轮单元201、202的方向,就可以从图27(a)所示的第一使用模式、图27(b)所示的第二使用模式、及图28所示的第三使用模式中选择任意一种使用模式。

在第一使用模式中,如图27(a)所示,第一滚轮单元201所包含的一对滚轮271、272相对于第一滚轮单元201的旋转轴303位于第一端部侧Y1,并且第二滚轮单元202所包含的一对滚轮271、272相对于第二滚轮单元202的旋转轴303位于第二端部侧Y2。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将美容器1沿皮肤表面移动到第一端部侧Y 1或第二端部侧Y 2,可通过行进方向前侧的一对滚轮271、272按压皮肤,可通过行进方向的后侧的一对滚轮271、272拾取皮肤。

再者,虽然图中没有示出,但是第一滚轮单元201所包含的一对滚轮271、272相对于第一滚轮单元201的旋转轴303位于第二端部侧Y2,并且第二滚轮单元202所包含的一对滚轮271、272相对于第二滚轮单元202的旋转轴303位于第一端部侧Y1的情况,也和第一使用模式相同。

在第二使用模式中,如图27(b)所示,第一滚轮单元201及第二滚轮单元202各自所包含的一对滚轮271、272相对于各自的旋转轴303位于第一端部侧Y1。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将美容器1沿皮肤表面移动到第一端部侧Y 1,可通过一对滚轮单元201、202双方的滚轮271、272按压皮肤,并且通过移动到第二端部侧Y 2,可通过一对滚轮单元201、202双方的滚轮271、272拾取皮肤。

再者,虽然图中没有示出,但是第一滚轮单元201及第二滚轮单元202各自所包含的一对滚轮271、272相对于各自的旋转轴303位于第二端部侧Y2的状态下,通过将美容器1沿皮肤表面移动到第一端部侧Y 1,可通过一对滚轮单元201、202双方的滚轮271、272拾取皮肤,并且通过移动到第二端部侧Y 2,可通过一对滚轮单元201、202双方的滚轮271、272按压皮肤。

在第三使用模式中,如图28所示,在一对滚轮单元201、202中,从厚度方向Z观察时,滚轮271、272的重心G1、G2相对于旋转轴303更靠近皮肤表面60的状态下,四个滚轮271、272接触皮肤表面60。在这种情况下,处于用四个滚轮271、272拥抱皮肤表面60的状态。此时,设置在滚轮单元201、202的一对滚轮271、272中,一个滚轮从皮肤表面60受反作用力并试图使滚轮单元201、202旋转,另一个滚轮试图向触碰皮肤的方向旋转。其结果,提高滚轮271、272与皮肤表面60之间的紧贴程度。于是,使四个滚轮271、272沿着皮肤表面60,通过将美容器1移动到厚度方向Z的上面侧Z1(图28的页面后方),可通过一对滚轮单元201、202双方的滚轮271、272拾取皮肤,通过移动到厚度方向Z的下面侧Z1(图28的页面前方),可通过一对滚轮单元201、202双方的滚轮271、272按压皮肤。再者,第三使用模式对于曲率比较大的皮肤表面60特别有效。在第三使用模式中,只为按压皮肤表面60时,可以在四个滚轮271、272接触皮肤表面60的状态下锁定滚轮271、272旋转后使用。

再者,如图29所示,变形例4的滚轮271、272可以是略圆柱状。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得到与本实施例相同的作用效果。特别是,如图29所示,选择上述第三使用模式,在四个滚轮271、272拥抱皮肤表面60的状态下使用时,由于该滚轮271、272是略圆柱状,因此滚轮271、272和皮肤表面60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大,可以获得对较大范围的皮肤进行流动按压的效果。

(实施例7)

在上述实施例6中,如图26所示,一对滚轮单元201、202设置在手柄12的两端侧Y1、Y2的侧周面上,但是,如图30、图3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美容器1中,一对滚轮单元201、202分别设置在手柄12的第一端部侧Y1的侧周面上。于是,一对滚轮单元轴30位于相同的直线L2上。

根据本实施例的美容器1,如图30、图31所示,一对滚轮单元20的旋转轴303位于相同的直线L2上,一对滚轮单元201、202彼此面向相反的方向。因此,移动美容器1使四个滚轮271、272沿着皮肤表面60移动时,根据皮肤表面60一对滚轮单元201、202容易分开旋转,因此滚轮271、272更加容易跟随皮肤表面60。其结果,使用者没有必要为了使各滚轮271、272接触皮肤表面而过度扭转手腕,因此易于使用的同时提高使用者的体感。另外,在这种情况下,使美容器1沿着皮肤表面移动时,一对滚轮单元201、202中,可通过行进方向前侧的滚轮单元201(202)的两个滚轮271、272按压皮肤,并且通过行进方向后侧的滚轮单元202(201)的两个滚轮271、272拾取皮肤。因此,仅往一个方向移动,就可以发挥按压和拾取皮肤的两种作用,从而有效地按摩放松皮肤,发挥高按摩效果。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的美容器1,一对滚轮单元20的旋转轴303位于相同的直线L2上,旋转轴303与纵向Y垂直。因此,沿着皮肤表面移动本实施例的美容器1时,即便在纵向Y上改变美容器1的倾斜度,一对滚轮单元轴30相对于皮肤表面的角度不会改变,各滚轮271、272之间的距离也不会改变。因此,用于面向各个方向的皮肤表面时,可以沿着皮肤表面稳定地移动,并且进一步提高对皮肤表面跟随性。

(实施例8)

在本实施例的美容器1中,如图32所示,第一滚轮单元201设置在圆柱状手柄12的侧周面的第一端部侧Y1上,第二滚轮单元202设置在第二端部侧Y2上。于是,第一滚轮单元201的旋转轴303和第二滚轮单元202的旋转轴303位于彼此扭曲的位置。

根据本实施例的美容器1,如图32所示,由于一对滚轮单元201、202以不相交且不平行的旋转轴303为中心各自旋转,因此使用者通过一对滚轮单元201、202的每一个可以获得不同的体感。因此,即使反复使用,也难以感到腻烦。

(实施例9)

下面对上述美容器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如图34、图35所示,实施例9的美容器1包括手柄12、滚轮支撑体201、202、203、204及滚轮271、272、273、274、275、276、278。

滚轮单元(以下,也称为“滚轮支撑体”)201~204包括四个,由手柄12可旋转地支撑。

滚轮271~278分别由各滚轮支撑体201~204可旋转地支撑,每个滚轮支撑体各支撑两个滚轮。

如图36、图37所示,各滚轮271~278位于相对于手柄12的下方Z2。

如图41、图48所示,被构成为滚轮支撑体201~204的相对于手柄12的旋转轴303和通过两个滚轮271、272的两个重心G1、G2的虚拟直线GL位于彼此扭曲的位置。

再者,如图36所示,从既定的侧方Y2观察时,相邻的至少两个滚轮支撑体201、202的旋转轴303从手柄12越到下方Z2彼此越分离。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4、图36所示,把贯穿所有滚轮支撑体201~204的平面作为虚拟基准平面V,通过该虚拟基准平面V划分为两个区域,虚拟基准平面V到一个区域Va的方向作为下方Z2,到另一个区域Vb的方向作为上方Z1。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5所示,手柄12的纵向为Y,其中央到纵向Y的第一端部12a的方向作为一端方向Y 1,到第二端部12a的方向作为另一端方向Y2。再者,如图34所示,虚拟基准平面V与手柄12的纵向Y平行,把纵向Y的另一端方向Y 2作为既定的侧方。

以下,对本实施例的美容器1进行详细说明。再者,和上述实施例相同的结构将使用相同的标号,并且省略其说明。

如图34、图35、图37所示,美容器1包括大致棒状的手柄12。如图38、图3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和上述实施例一样,手柄12包括基体13、第一盖体14及第二盖体15,并且在第二盖体15内侧的一端方向Y 1的端部及另一端方向Y2的端部分别设置有润滑脂(grease)151、152。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7所示,手柄12弯曲成拱形,以便向上方Z1突出。另外,如图35所示,在纵向Y上,手柄12的宽度(横向X的长度)从设有滚轮支撑体201、202的第一端部12a及第二端部12b附近越朝向中央变得越细。因此,容易握住手柄12的中央部。通过握住手柄12的中央,可以防止抓握手柄12的手干涉滚轮支撑体201~204及滚轮271~278,易于使用。再者,为了防止抓握手柄12的手滑动,可以在手柄12的表面设置滑动防止用突起或微细凹凸,或者在手柄12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设置橡胶等防滑部件。

如图34、图35、图37所示,手柄12的纵向Y的第一端部12a分别设有一对滚轮支撑体201、202。另外,手柄12的纵向Y的第二端部12b分别设有一对滚轮支撑体203、204。再者,如图35所示,四个滚轮支撑体201~204分别位于具有长边701和短边702的虚拟长方形70的顶点71、72、73、74上,虚拟长方形70在虚拟基准平面V上。

如图35~图41所示,滚轮支撑体201~204具有相同的结构。如图41所示,两个滚轮271、272藉由一对滚轮轴211、212可旋转地设置在第一滚轮支撑体201上。再者,通过两个滚轮271和272、滚轮轴211和212、滚轮支撑体201形成滚轮单元20。同样,在滚轮支撑体202~204中,也分别通过一对滚轮轴211、212可旋转地设置有两个滚轮273~278,从而通过两个滚轮273~278、滚轮轴211和212、滚轮支撑体202~204分别形成滚轮单元20。

如图34、图35所示,滚轮271~278具有将球形稍微拉伸的形状,实质上为球形。在本说明书中,包括这种形状,称为球形。再者,如图36、图37所示,至少滚轮支撑体201~204处于初始位置时,所有滚轮271~278相对于手柄12位于下方Z2。

如图41所示,在滚轮支撑体201中,滚轮271、272具有和上述实施例相同的构造,滚轮271、272的外表面被施以所谓的钻石切割,从而连续形成多个三角形平面。如图40所示,其他滚轮支撑体202~204中的滚轮273~278具有和滚轮271、272相同的构造。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5所示,四个滚轮支撑体201~204中,滚轮支撑体201、202可旋转地安装在手柄12的第一端部12a上,滚轮支撑体203、204可旋转地安装在手柄12的第二端部12b上。再者,如图35所示,两个滚轮支撑体201、202的旋转轴303位于同一平面S 1上。另外,其他两个滚轮支撑体203、204的旋转轴303位于同一平面S 2上。

再者,如图38、图40所示,止动环34介于手柄12和滚轮支撑体201~204之间,和上述实施例一样,滚轮单元轴30上设有作为扭簧的弹簧33。因此,滚轮支撑体201~204被赋能以便返回到既定的初始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图34~图37所示的状态是滚轮支撑体201~204的初始位置。再者,滚轮支撑体201~204以该初始位置为基准并把旋转轴303作为旋转中心,可以在图42、图43及图44所示的-90°到图45、图46及图47所示的90°的范围内旋转。再者,如图42、图45所示,设置在滚轮支撑体201、202、203、204上的滚轮271~278的可动轨迹R1、R2、R3、R4彼此分离。因此,可移动范围彼此不重叠。

如图36所示,从既定的侧方Y2观察时,对于相邻的至少两个滚轮支撑体201、202的旋转轴303而言,从手柄12越向下方Z2彼此越分离。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滚轮支撑体201、202的旋转轴303之间的角度α为100°。

如图35所示,一对滚轮支撑体201、202在手柄12的第一端部12a以通过手柄12的中心的虚拟直线L1为基准对称设置,使得各自的滚轮单元轴30的旋转轴303位于同一平面S1上。再者,如图37所示,从横向X观察时,一对滚轮单元轴30各自的旋转轴303与虚拟基准平面V正交。另外,如图35所示,滚轮支撑体203、204在手柄12的第二端部12b也同样设置。

如图41所示,从滚轮单元轴30的旋转轴303的方向P观察时,在滚轮支撑体201中,滚轮单元轴30的旋转轴303位于远离虚拟直线GL的位置上,虚拟直线GL通过一对滚轮271、272的重心G1、G2。因此,旋转轴303和虚拟直线GL位于彼此扭曲的位置上。滚轮支撑体202~204具有相同的构造。再者,被构成为滚轮支撑体201~204所包含的八个滚轮271~278的重心G1~G8(参照图35)位于同一平面上。

如图38所示,使用本实施例的美容器1时,握住手柄12使滚轮271~278接触皮肤表面60的状态下,使其沿手柄12的纵向Y(参照图37)移动。再者,皮肤表面60上的与滚轮271的接触区域的中心位置61和滚轮单元轴30的旋转轴303与皮肤表面60的交点位置62之间的距离是轨迹长度TL。

再者,如图42~图44、图50所示,美容器1可以用八个滚轮271~278拥抱人体肋部的皮肤表面60,或者如图45~图47,图51所示,可以用八个滚轮271~278拥抱人的手臂的皮肤表面60,从而可以进行按摩。另外,如图52所示,手柄12的纵向Y基本上正交于手臂的纵向的状态下,使设置在一对滚轮支撑体201、202上的四个滚轮271~274接触手臂,并沿着手臂的纵向移动美容器1,从而可以用该四个滚轮271~274按摩手臂。此时,使用者让美容器1贴近皮肤表面60,使得分别设置在滚轮支撑体201、202上的滚轮271~274沿着皮肤表面60容易旋转。

另外,如图48、图49所示,美容器1被构成为八个滚轮271~278能够接触同一平面S3。

接下来,对本实施例的美容器1的作用效果进行详细说明。

根据本实施例的美容器1,被构成为各滚轮271~278相对于手柄12位于下方Z2,滚轮支撑体201~204的相对于手柄12的旋转轴303和虚拟直线GL位于彼此扭曲的位置上,虚拟直线GL通过设置在该滚轮支撑体201~204上的两个滚轮271、272的两个重心G1、G2。再者,从既定的侧方Y2观察时,相邻的至少两个滚轮支撑体201、202的旋转轴303从手柄12越向下方Z2彼此越分离。因此,使总共八个滚轮271~278全部接触诸如手臂、脚、腰、侧腹等弯曲度较大的皮肤表面60的状态下,可以沿着皮肤表面60移动,可以通过总共八个滚轮271~278拥抱这样的各种部分来使用。另外,具有这样的结构,可以使滚轮271~278轻易跟随皮肤表面60,并且在使用时不需要过度扭曲手腕,易于使用。

例如,对于习知结构的美容器而言,使用过程中,用右手握住手柄对左侧腹进行操作时,为了将滚轮贴近皮肤表面,不得不大幅扭转手腕使手柄相对皮肤表面处于直立状态。但是,根据本实施例的美容器1,同样是用右手握住手柄12对左侧腹进行操作的情况下,通过旋转滚轮支撑体201~204,即便没有大幅扭转手腕使手柄12相对皮肤表面60站立,也可以让滚轮271~278贴近皮肤表面60进行操作。因此,提高使用便利性。

再者,在本实施例的美容器1中,可动处比较少,结构简单,但是,在此基础上,通过八个滚轮271~278拥抱皮肤表面,可以提高滚轮与皮肤表面的紧贴程度,并发挥高按摩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四个滚轮支撑体201~204位于虚拟长方形70的顶点71~74上,虚拟长方形70在虚拟基准平面V上。因此,相邻的滚轮支撑体201~204之间的间隔存在如下两种类型,相当于虚拟长方形70的长边701的长间隔部分,相当于该虚拟长方形70的短边702的短间隔部分。因此,相邻的滚轮支撑体201~204中的滚轮271~278之间的间隔也形成有长间隔部分和短间隔部分。再者,根据要处理的部位改变移动方向,对于滚轮271~278之间的间隔,到底选择长间隔部分及短间隔部分中的哪一种来进行处理,使用者可适当选择,从而提高使用便利性。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四个滚轮支撑体201~204中的两个滚轮支撑体201、202的旋转轴303位于同一平面S1上。因此,皮肤表面更容易保持在该两个滚轮支撑体201、202的滚轮271~274之间,提高使用便利性。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四个滚轮支撑体201~204中的另外两个滚轮支撑体203、204的旋转轴303位于同一平面S2上。因此,除了两个滚轮支撑体201、202之外,皮肤表面60还容易保持在该两个滚轮支撑体203、204的滚轮275~278之间,进一步提高使用便利性。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手柄12弯曲成拱形,以便向上方Z1突出。因此,用一只手握住手柄12的状态下,容易使所有的滚轮271~278接触皮肤表面60。另外,来自手柄12的力容易传递到各滚轮271~278,从而可以让滚轮271~278强力按压身体。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各滚轮支撑体201~204的两个滚轮271~278分别由一对滚轮轴211、212的自由端也就是前端211a、212a可旋转地支撑,一对滚轮轴211、212由滚轮支撑体201支撑并倾斜使自由端侧张开。因此,由于滚轮271~278的旋转轴303被设置成前面扩散状,当两个滚轮271~278的旋转轴303相对于行进方向向前倾斜时,可以通过滚轮271~278旋转来按压皮肤表面60,以便在皮肤表面60上向下推动周围的皮肤,向后倾斜时,可以通过滚轮271~278卷入拾取皮肤表面60,以便在皮肤表面60上向上抬起周围的皮肤,发挥高按摩效果。另外,在拾取状态下,滚轮271~278和皮肤表面60之间的紧贴性进一步提高,从而容易维持滚轮271~278与皮肤表面60的紧贴状态。其结果,沿着皮肤表面60移动美容器1时,滚轮271~278的跟随性有提高。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滚轮271~278的形状是球形。因此,使滚轮271~278表面的较广范围容易接触皮肤表面60,可以进一步提高按摩效果。

再者,滚轮271~278的形状除了球形,还可以是椭圆球形、橄榄球形、葫芦形、雪人形及其组合形状中的任何一种形状。例如,滚轮271~278可以是如图53(a)所示的椭圆球形,或者是如图53(b)所示的葫芦形,或者是如图53(c)所示的雪人形。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滚轮271~278表面的较广范围容易接触皮肤表面60,可以进一步提高按摩效果。

另外,如图53(d)所示,可以在滚轮271~278的表面形成多个肋状突起27a及多个条状槽27b。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突起27a和槽27b提高对皮肤表面的按压效果,并且可以提高皮肤表面的拾取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四个滚轮支撑体201~204被构成为如下所述,由不同的滚轮支撑体201~204支撑的滚轮271~278的可移动轨迹R1~R4是分离的。因此,可以防止相邻的滚轮271~278在不同的滚轮支撑体201~204之间相互接触。其结果,可以抑制皮肤被夹在相邻的滚轮271~278之间。

再者,在本实施例中,滚轮支撑体201~204被构成为如下所述,以初始位置作为基准位置,从该基准位置可围绕旋转轴303旋转-90°~90°,但是,也可以用如下方式来代替,即围绕旋转轴303旋转至少360°。在这种情况下,滚轮271~278藉由滚轮支撑体201~204至少可以旋转一次以上,进一步提高使用便利性。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被构成为八个滚轮271~278能够同时接触同一平面S3。因此,八个滚轮271~278确实接触皮肤并且可以发挥按摩效果。

再者,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滚轮单元轴30作为将滚轮支撑体201~204可旋转地支撑于手柄12的旋转支撑部,但是旋转支撑部的构造并不限定于此,可以采用已知的构造,例如,可以像上述(1)~(5)所示的变形例那样。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可用于身体各部位且易于使用的美容器1。

(实施例10)

在实施例10的美容器1中,如图54、图55所示,手柄12的第一端部12a形成有可抓握的第一抓握部128,第二端部12b形成有可抓握的第二抓握部129。第一抓握部128大致为棒状,朝纵向Y的第一端部方向Y1突出。第二抓握部129朝纵向Y的第二端部方向Y2突出。再者,和实施例9相同的构造使用相同的标号,并且省略其说明。

根据本实施例的美容器1,可以抓握设置在手柄12的第一抓握部128及第二抓握部129进行操作。特别是,由美容师等对他人进行操作时,用双手抓握第一抓握部128及第二抓握部129,从而可以稳稳地抓住该美容器1。因此,藉由第一抓握部128及第二抓握部129容易调整施加于美容器1的力的加减,能够更强力按压皮肤表面。因此,提高了按摩效果。

再者,上述实施例1~10中,采用滚轮单元轴30作为将滚轮单元20(201~204)可旋转地支撑于手柄12的旋转支撑部,但是旋转支撑部的构造并不限定于此,可以采用已知的构造,例如,下述(1)~(5)所示的变形例那样。

(1)把滚轮单元轴30固定到滚轮单元20(201~204),滚轮单元轴30可旋转地支撑在手柄12的内部。

(2)包括径向球轴承,其具有外圈、同轴地设置在外圈内侧的内圈、保持在两者之间的多个滚动体,可以在外圈及内圈的一方固定手柄12,而在另一方固定滚轮单元20,滚轮单元20(201~204)由手柄12可旋转地支撑。在这种情况下,外圈及内圈的轴线成为滚轮单元20(201~204)的旋转轴303。

(3)包括推力球轴承,其具有如下构成,用两个轨道板夹持多个滚动体,轨道板通过该滚动体可以相互旋转,可以在两个轨道板的一方固定手柄12,而在另一方固定滚轮单元20(201~204),滚轮单元20(201~204)由手柄12可旋转地支撑。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各轨道板的旋转中心的虚拟轴线成为滚轮单元20的旋转轴303。

(4)在手柄12及滚轮单元20(201~204)中,可以在其中一方形成筒状的外筒部,而在另一方形成内筒部,内筒部具有沿该外筒部的内径的外径,内筒部插入外筒部的内侧,形成内筒部相对于外筒部可以同轴旋转的滑动轴承,从而滚轮单元20(201~204)由手柄12可旋转地支撑。再者,为了防止内筒部在插入外筒部的状态下脱落,例如,可以在内筒部的前端设置与外筒部的内壁卡合的卡合部,或者可以在外筒部的前端设置与内筒部的外壁卡合的卡合部。在这种情况下,外筒部及内筒部的轴线成为滚轮单元20(201~204)的旋转轴303。

(5)在手柄12及滚轮单元20(201~204)中,可以在其中一方形成球状突起,球状突起具有棒状的基部和位于基部前端的球形部,球形部的直径大于基部,而在另一方形成具有沿该球状突起的外形的凹形状的孔,球状突起嵌入孔中以形成滑动轴承,从而滚轮单元20(201~204)由手柄12可旋转地支撑。在这种情况下,球状突起的基部的中心线成为滚轮单元20(201~204)的旋转轴303。

下面的(6)~(15)表示其他变形例。

(6)在上述实施例1~10中,例如,如图20所示,设置在轴承40上的卡合爪43与设置在滚轮271、272上的段差部281卡合,从而将两者固定在一起,但是,代替这个,也可以是设置在滚轮271、272上的爪与设置在轴承40上的段差部281卡合,从而将两者固定在一起。

(7)在上述实施例1~10中,可以想象出使用时用手握住手柄12手动地沿着皮肤表面60移动,但是,例如,通过将上述实施例的手柄12安装到诸如按摩椅这样的动力按摩器上,从而上述实施例的美容器1可以自动沿着皮肤表面60移动。

(8)在上述实施例1~10中,滚轮271~278的形状除了球形、圆筒形以外,还可以采用椭圆形、橄榄球形、两个球连起来的雪人形、葫芦形、圆锥形等,或者其表面具有可旋转程度的凹凸。另外,也可以在滚轮271~278的表面形成多个肋状突起或多个条状槽。

(9)在上述实施例1~10中,作为给皮肤电性刺激的电源,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使用了太阳能电池,但是,代替这个,也可以使用干电池等电源。

(10)在上述实施例1~10中,设定通电路径,当使用者握住手柄12并且滚轮271~278接触皮肤表面60时,藉由人体,手柄12和滚轮271~278电性连接形成闭合电路,但是,代替这个,设定通电路径,当各滚轮271~278接触皮肤表面60时,藉由人体在任意的滚轮271~278之间形成闭合电路。

(11)在上述实施例1~10中,滚轮轴211、212固定在滚轮单元20(201~204)上并可旋转地支撑滚轮271~278,但是,代替这个,滚轮轴211、212可以由滚轮单元20(201~204)可旋转地支撑,而滚轮271~278是固定的。也就是说,设置成滚轮271~278和滚轮轴211、212成为一体并可以旋转。

(12)上述实施例1~10的滚轮单元20(201~204)有别于上述一对滚轮271~278可以另外包括按压用突起或可旋转的操作部。

(13)在上述实施例1~10中,在确保安全性的情况下,滚轮271~278的可移动轨迹R1~R4可以重叠。

(14)如图33所示的变形例5,在四个滚轮271、272、271a、272a中,两个滚轮271、272藉由滚轮轴211、212由滚轮单元201可旋转地支撑,剩余两个滚轮271a、272a藉由滚轮轴211s、212s固定在手柄12的一个前端12b上。再者,在本实施例中,滚轮271a、272a具有和滚轮271、272相同的构造,滚轮轴211s、212s具有和滚轮轴211、212相同的构造。

(15)在上述实施例1~10中,滚轮单元20(201~204)可以通过棘轮机构相对于手柄12阶段性位移,或者可以设置旋转锁定机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继续使用所喜好的滚轮配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