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性物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00418发布日期:2018-08-04 15:36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利用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折痕折叠的吸收体的吸收性物品。



背景技术:

当前提供一种具有利用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折痕折叠的吸收体的一次性尿布(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的吸收体是包含SAP等吸收材料的片状的吸收体。吸收体的外侧缘沿着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第1折回线向宽度方向内侧折回,该折回的区域沿着第2折回线向宽度方向外侧折回。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2-345871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专利文献1的吸收体在第1折回线和第2折回线之间重叠3层。吸收体重叠3层的区域变得比较厚,有时体液不会迅速地到达位于非皮肤相对面侧的层。此外,吸收材料同样地配置在全部3层,因此有时排出到皮肤相对面侧的体液滞留在位于皮肤相对面侧的层、位于厚度方向中央的层而难以到达位于非皮肤相对面侧的层。由于体液难以到达位于非皮肤相对面侧的层,有时不能有效利用吸收体的吸收性能。

本发明即是鉴于上述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具有利用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折痕折叠的吸收体的吸收性物品中,有效利用吸收体的吸收性能。

本公开的吸收性物品(一次性尿布10)包括:前后方向(前后方向L);宽度方向(宽度方向W),其与所述前后方向正交;吸收体(吸收体40),其包含吸收材料,该吸收体(吸收体40)具有沿着所述前后方向延伸的一对第1折痕(第1折痕FL1)和一对第2折痕(第2折痕FL2);以及皮肤面片(顶片50),其配置在所述吸收体的皮肤相对面侧,其主旨在于,所述吸收体具有:第1区域(第1区域401),其位于所述一对第1折痕之间,该第1区域(第1区域401)包含所述吸收体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一对第2区域(第2区域402),其位于所述第2折痕和所述第1折痕之间,所述第2折痕位于比所述第1折痕靠宽度方向内侧的位置,该一对第2区域(第2区域402)分别配置在所述第1区域的皮肤相对面侧;以及一对第3区域(第3区域403),其位于比所述第2折痕靠宽度方向的外侧的位置,该一对第3区域(第3区域403)分别配置在所述第2区域的皮肤相对面侧,所述一对第2折痕在所述宽度方向上分开,所述第2区域的吸收材料的单位面积重量低于所述第1区域的吸收材料的单位面积重量,且低于所述第3区域的吸收材料的单位面积重量。

根据本公开,在具有利用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折痕折叠的吸收体的吸收性物品中,能够有效利用吸收体的吸收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个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的俯视图。

图2是一次性尿布的沿着图1所示的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吸收体的展开俯视图。

图4是吸收体的沿着图3的B-B线的剖视图。

图5是示意地表示顶片的沿着宽度方向的截面和吸收体的沿着宽度方向的截面的剖视图。

图6是变形例1的吸收性物品的剖视图。

图7是变形例2的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的俯视图。

图8是变形例3的吸收性物品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至少明确以下的事项。

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包括:

前后方向;

宽度方向,其与所述前后方向正交;

吸收体,其包含吸收材料,该吸收体具有沿着所述前后方向延伸的一对第1折痕和一对第2折痕;以及

皮肤面片,其配置在所述吸收体的皮肤相对面侧,其中,

所述吸收体具有:

第1区域,其位于所述一对第1折痕之间,该第1区域包含所述吸收体的宽度方向的中央;

一对第2区域,其位于所述第2折痕和所述第1折痕之间,所述第2折痕位于比所述第1折痕靠宽度方向内侧的位置,该一对第2区域分别配置在所述第1区域的皮肤相对面侧;以及

一对第3区域,其位于比所述第2折痕靠宽度方向的外侧的位置,该一对第3区域分别配置在所述第2区域的皮肤相对面侧,

所述一对第2折痕在所述宽度方向上分开,

所述第2区域的吸收材料的单位面积重量低于所述第1区域的吸收材料的单位面积重量,且低于所述第3区域的吸收材料的单位面积重量。

采用该吸收性物品,在吸收体的一对第2折痕之间仅配置有第1区域,在比一对第2折痕靠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配置有第1区域、第2区域以及第3区域。因此,吸收体的一对第2折痕之间的区域的厚度比较薄,与比一对第2折痕靠宽度方向外侧的区域相比,该一对第2折痕之间的区域向非皮肤面侧凹陷。由于吸收体的宽度方向中央向非皮肤面侧凹陷,能够在穿着者和吸收体之间形成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空间。利用该空间能够使体液沿着前后方向扩散,易于在吸收体的前后方向的整个区域范围内有效利用吸收性能。

该吸收性物品也可以是,

所述皮肤面片跨所述第3区域的皮肤相对面侧与第1区域的位于所述一对第2折痕之间的部分的皮肤相对面侧地配置。

采用该吸收性物品,由于皮肤面片跨第1区域和第3区域地配置,因此在对重叠部施加了朝向宽度方向内侧的力时,重叠部不易向宽度方向内侧移动,能够有效地抑制吸收体的变形。

该吸收性物品也可以是,

在所述第1区域、所述第2区域以及所述第3区域层叠而成的重叠部中,所述皮肤面片未配置在所述第1区域和所述第2区域之间以及所述第2区域和所述第3区域之间。

采用该吸收性物品,在重叠部中,在第1区域和第2区域之间以及第2区域和第3区域之间未配置皮肤面片,吸收体相互间重叠。例如在第1区域和第2区域之间以及第2区域和第3区域之间配置有皮肤面片的结构中,在单位面积重量比较高的吸收体之间配置有单位面积重量比较低的皮肤面片,有时难以从皮肤相对面侧向非皮肤相对面侧吸入体液。但是,由于在重叠部中吸收体相互间重叠,单位面积重量变得比较高,而且由于维持了疏密构造,能够顺畅地吸入皮肤相对面侧的体液。

该吸收性物品优选的是,

在所述第1区域、所述第2区域以及所述第3区域层叠而成的重叠部中,所述第2区域的皮肤相对面和所述第3区域的非皮肤相对面未接合。

采用该吸收性物品,与第2区域和第3区域接合的结构相比,重叠部的厚度易于变厚。因此,能够将一对第2折痕之间的凹陷形成得较深。此外,在对吸收体的第3区域施加了朝向宽度方向内侧的力时,第3区域变形而吸收力,能够抑制力传递至第2区域、第1区域。抑制吸收体整个区域变形,能够抑制因吸收体的变形而引起的泄漏。

该吸收性物品较佳的是,

在所述第1区域、所述第2区域以及所述第3区域层叠而成的重叠部中,具有将所述第1区域的皮肤相对面和第2区域的非皮肤相对面接合起来的接合部,

所述接合部在所述前后方向上不连续地配置。

采用该吸收性物品,在第1区域和第2区域未接合的区域中,通过第2区域立起,能够将在吸收体的宽度方向中央向非皮肤面侧凹陷的空间设置得较宽,使排泄物扩散到吸收体整体,吸收排泄物。因而,能够抑制排泄物的泄漏。

该吸收性物品优选的是,

所述第3区域向所述第1折痕的宽度方向外侧延伸,

所述第1区域的非皮肤相对面和所述第3区域的非皮肤相对面接合于非皮肤面片,

所述第1区域的非皮肤相对面和所述第3区域的非皮肤相对面在所述宽度方向上分开。

采用该吸收性物品,由第1区域的非皮肤相对面、第3区域的非皮肤相对面以及非皮肤相对片包围的空间形成在第1区域和第3区域之间。利用空间能够保持未被吸收体吸收完的体液。此外,利用该空间使体液沿着前后方向扩散,有效利用吸收体整个区域,能够高效地吸收体液。

该吸收性物品优选的是,

所述吸收体具有作为吸收材料的纸浆,

所述第1区域的纸浆的单位面积重量和所述第3区域的纸浆的单位面积重量高于所述第2区域的纸浆的单位面积重量。

采用该吸收性物品,由于第2区域的纸浆的单位面积重量低于第1区域的纸浆的单位面积重量和第3区域的纸浆的单位面积重量,能够抑制重叠部的厚度变得过厚,易于将体液引导向位于非皮肤相对面侧的第1区域。此外,由于第1区域的纸浆的单位面积重量高于第2区域的纸浆的单位面积重量,体液易于从第2区域向第1区域转移,易于将体液引导向位于非皮肤相对面侧的第1区域。

该吸收性物品优选的是,

所述吸收体具有作为吸收材料的纸浆和吸收性聚合物,

所述第2区域的吸收性聚合物的单位面积重量高于所述第2区域的纸浆的单位面积重量。

采用该吸收性物品,能够高效地提高重叠部的吸收性能。在比较有助于吸收体的变形的第1区域和第3区域中,若过度提高吸收性聚合物(以下称作SAP)的比例,则会引起吸收体的变形,因此优选在提高SAP的比例的同时提高纸浆的单位面积重量。若在提高SAP的比例的同时提高纸浆的单位面积重量,则重叠部的刚度整体升高,易于产生穿着时的不适感。另一方面,在第2区域中,能够不引起吸收体的变形地提高SAP的比例,能够高效地提高重叠部的吸收性能。

该吸收性物品优选的是,

所述皮肤面片具有低单位面积重量部和单位面积重量高于所述低单位面积重量部的高单位面积重量部,

所述低单位面积重量部和所述高单位面积重量部分别沿着所述前后方向延伸,并在所述宽度方向上交替地配置。

采用该吸收性物品,由于皮肤面片的低单位面积重量部和高单位面积重量部沿着前后方向延伸,易于使空气、体液沿着前后方向扩散。通过使体液沿着前后方向扩散,能够更高效地利用吸收体整个区域。此外,通过使空气沿着前后方向扩散,提高透气性,能够有效地抑制闷热。

===关于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

接着,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作为吸收性物品的一次性尿布的实施方式。另外,在以下的附图的记载中,对相同或类似的部分标注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其中,附图是示意性的图,应留意各尺寸的比例等与现实的比例有所不同。因而,具体的尺寸等应参照以下的说明进行判断。此外,在附图相互之间也可能包含相互的尺寸关系、比例不同的部分。

(1)一次性尿布的整体概略结构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10的展开俯视图。图2是一次性尿布10的沿着图1所示的A-A线的剖视图。图3是吸收体的展开俯视图。图4是吸收体的沿着图3的B-B线的剖视图。图1所示的展开俯视图是使腿部伸缩部75和防漏翻边的弹性构件77伸长到在作为构成一次性尿布的皮肤面片的顶片50和侧片70等没有形成褶皱的状态为止的状态的图。

一次性尿布10具有前腰围区域20、裆部区域25以及后腰围区域30。前腰围区域20是与穿着者的前腰围部(腹部)接触的部分。此外,后腰围区域30是与穿着者的后腰围部(背部)接触的部分。裆部区域25位于前腰围区域20和后腰围区域30之间,是设有腿围开口部35的区域。腿围开口部35设于一次性尿布的外侧缘,是在一次性尿布被穿着者穿着的状态下沿着穿着者的腿围配置的部分。另外,外侧缘是宽度方向的外侧端,内侧缘是宽度方向的内侧端。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从前腰围区域20朝向后腰围区域30的方向称作前后方向L,将与前后方向L正交的方向称作宽度方向W。一次性尿布10至少包括吸收体40、配置在吸收体40的皮肤相对面侧T1的皮肤面片以及配置在吸收体40的非皮肤相对面侧T2的非皮肤面片。

吸收体40至少配置在裆部区域25。如图4所示,吸收体40具有吸收芯40a和芯包层40b。吸收芯40a能够由与以往的一次性尿布相同的材料构成,能够使用粉碎纸浆、高吸收聚合物(SAP)等公知的构件、材料适当地构成。

芯包层40b是包覆吸收芯40a的片材。芯包层40b由具有透液性的各种纤维无纺布或者棉纸构成。在之后的说明中详细地说明吸收体40。

皮肤面片具有顶片50和侧片70。顶片50由无纺布、纺织物等透液性的片材形成。顶片50是与穿着者的皮肤抵接的片材。在之后的说明中详细地说明顶片。

侧片70覆盖顶片50的外侧缘,并向顶片50的宽度方向外侧伸出。侧片70的内侧缘向宽度方向外侧折回,在两层侧片70之间配置有沿着前后方向伸缩的弹性构件77。侧片70和弹性构件77构成防漏翻边。

非皮肤面片至少具有背片60a和外装片60。背片60a具有不透液性,其配置在吸收芯40a和芯包层40b的非皮肤相对面侧。外装片60配置在背片60a的非皮肤相对面侧。

在侧片70设有紧固带90。紧固带90在后腰围区域30沿着宽度方向W延伸,通过将紧固带90固着于前腰围区域20的目标部95,从而将一次性尿布10保持于穿着者的身体。目标部95构成为供一对紧固带90分别固着。在吸收体40的宽度方向的外侧具有腿部伸缩部75,该腿部伸缩部75形成在腿围开口部35的周围,并能够沿着前后方向L伸缩。

(2)吸收体的结构

接着,详细地说明吸收体40的结构。如图3和图4所示,吸收体40在展开状态下是单张的片状。吸收体40具有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一对第1折痕FL1和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一对第2折痕FL2。吸收体40利用一对第1折痕FL1和一对第2折痕FL2在4个部位折叠,而层叠成多层。一对第1折痕相互间、一对第2折痕相互间以及第1折痕FL1与第2折痕FL2之间分别在宽度方向上分开。

吸收体40具有第1区域401、一对第2区域402以及一对第3区域403。在图3中,对第1区域401、一对第2区域402以及一对第3区域403标注不同的斜线。在图3和图4所示的展开状态下,第1区域401位于吸收体40的宽度方向W的中央,是一对第1折痕FL1之间的区域。第2区域402在展开状态下隔着第1区域401而位于两侧,是第1折痕FL1和第2折痕FL2之间的区域。第3区域403在展开状态下隔着第2区域402而位于两侧,是比第2折痕FL2靠宽度方向外侧的区域。第1区域401、第2区域402以及第3区域403在宽度方向W上连续。第1区域401、第2区域402、第3区域403被1张连续的芯包层40b覆盖。

吸收体40利用第1折痕FL1谷折,并且利用第2折痕FL2山折。如图1和图2所示,在吸收体40折叠的折叠状态下,在第1区域401的皮肤相对面侧配置有第2区域402,在第2区域402的皮肤相对面侧配置有第3区域403。第3区域是这样的概念,即该第3区域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第2区域的皮肤相对面侧即可,也包含具有未配置在第2皮肤相对面侧的部分的情况。吸收体利用第1折痕FL1和第2折痕FL2折叠,因此其宽度方向的尺寸紧凑。

在折叠状态下,一对第2折痕FL2在宽度方向W上分开。第3区域403的外侧缘向第1折痕FL1的宽度方向W的外侧伸出。在比第1折痕FL1靠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仅配置有第3区域403。折叠状态的吸收体40的外侧缘40E配置在穿着者的腿围。在折叠状态的吸收体40的外侧缘40E仅配置有第3区域403,厚度比较薄。因而,能够降低穿着者的腿围的不适感。

第1折痕FL1和第2折痕FL2之间构成配置有第1区域401、第2区域402以及第3区域403的重叠部45。重叠部45是第1区域401、第2区域402以及第3区域403层叠而成的部分,是第1折痕FL1和第2折痕FL2之间的部分。在一对第2折痕FL2之间仅配置有第1区域401。吸收体40的一对第2折痕FL2之间的区域的厚度比较薄,与比一对第2折痕FL2靠宽度方向的外侧的区域相比,该一对第2折痕FL2之间的区域向非皮肤相对面侧凹陷。

第1区域401的非皮肤相对面和第3区域403的非皮肤相对面接合于作为非皮肤面片的背片60a。如图2所示,第1区域401的非皮肤相对面和第3区域403的非皮肤相对面在宽度方向W上分开则较佳。由第1区域401的非皮肤相对面、第3区域403的非皮肤相对面以及背片60a包围的空间S1形成在第1区域401和第3区域403之间。此外,在重叠部45中,第2区域402的皮肤相对面和第3区域403的非皮肤相对面沿着前后方向连续地接合。由第1区域的非皮肤相对面、第3区域的非皮肤相对面以及非皮肤相对片包围的空间形成在第1区域和第3区域之间。利用空间能够保持未被吸收体吸收完的体液。此外,利用该空间使体液沿着前后方向扩散,有效利用吸收体整个区域,能够高效地吸收体液。

重叠部45的单位面积重量高于仅配置有第1区域401的区域(吸收体的宽度方向中央)的单位面积重量。利用吸收材料的单位面积重量较高的重叠部45能够使体液扩散,并且迅速地吸入体液。与吸收材料的单位面积重量均匀的吸收体相比,该重叠部45能够提高吸收速度。

吸收体40的宽度方向的中央向非皮肤相对面侧凹陷,在穿着者和吸收体40之间形成有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空间S2。利用该空间S2能够使体液沿着前后方向扩散。有效利用吸收体整个区域,能够高效地吸收体液。此外,重叠部45与空间S2相接,能够迅速地吸收利用空间S2扩散的体液和从皮肤相对面侧引导来的(从排泄口排出的)体液这两者。在空间S2的宽度方向外侧形成有从第2折痕FL2向皮肤相对面侧延伸的壁。该壁由第2区域402的内侧缘和第3区域403的内侧缘形成。排出到一对第2折痕FL2之间的体液被由第2区域402和第3区域403形成的壁吸收,不易向宽度方向的外侧流动。因而,能够抑制体液的侧漏。此外,利用空间S2能够收纳粪便,能够抑制漏便。此外,利用空间S2易于使空气沿着前后方向流动,排出穿着者和一次性尿布之间的湿气,能够抑制闷热。

此外,吸收体40的宽度方向中央向非皮肤相对面侧凹陷,因此能够抑制吸收了体液的吸收体40始终紧贴于皮肤,能够防止皮肤的发炎,能够提高穿着感。此外,吸收体40的宽度方向中央不紧贴于身体,因此能够防止体液的回渗。

吸收体40在穿着时被穿着者的腿夹住,被施加朝向宽度方向内侧的力。特别是重叠部45被施加朝向宽度方向内侧的力。此时,能够利用左右两侧的重叠部45之间的空间S2吸收重叠部45的移动。此外,在对吸收体40施加了朝向宽度方向内侧的力时,在吸收体40的外侧缘40E和第2折痕FL2之间施加有朝向宽度方向内侧的力,在第2折痕FL2和第1折痕FL1之间施加有与朝向宽度方向内侧的力相对的力(朝向宽度方向外侧的力)。吸收体40利用第1折痕FL1和第2折痕FL2折叠,因此该吸收体40作用有相反的力,不易变形。利用重叠部45能够使力分散,吸收体40的中央(重叠部45之间)不易扭歪。维持形成在吸收体40的中央的凹陷,能够提高体液的吸入性和扩散性,能够有效利用吸收体40的吸收性能。

第2区域402的吸收材料的单位面积重量低于第1区域401的吸收材料的单位面积重量,且低于第3区域403的吸收材料的单位面积重量。具体地讲,第1区域401具有纸浆和SAP,第2区域402仅具有SAP。因而,第1区域401的纸浆的单位面积重量和第3区域403的纸浆的单位面积重量高于第2区域402的纸浆的单位面积重量。另外,第2区域402虽然其设计上的纸浆的单位面积重量为0,但是也可以配置有在制造过程中混入的纸浆。此外,第2区域402既可以包含单位面积重量低于第1区域401等的纸浆,也可以不包含纸浆和SAP这两者而仅由芯包层构成,通过将第2区域的单位面积重量构成得比较低,能够将体液顺畅地经由第2区域引导向第1区域。

由于第2区域402的纸浆的单位面积重量低于第1区域401的纸浆的单位面积重量和第3区域403的纸浆的单位面积重量,能够抑制重叠部45的厚度变得过厚,易于将体液引导向位于非皮肤相对面侧的第1区域401。此外,由于第1区域401的纸浆的单位面积重量高于第2区域402的纸浆的单位面积重量,体液易于从第2区域402向第1区域401转移,易于将体液引导向位于非皮肤相对面侧的第1区域401。在第1折痕FL1和第2折痕FL2形成有因纸浆的单位面积重量的差异而产生的刚度差。因而,更易于利用第1折痕FL1和第2折痕FL2折叠吸收体40。

此外,第2区域402的SAP的单位面积重量高于第2区域402的纸浆的单位面积重量则较佳。若为了提高重叠部45的吸收性能而过度提高第2区域402的纸浆的单位面积重量,则有重叠部45的刚度变得过高而使穿着时的不适感升高、难以将体液引导向第1区域401的可能。但是,通过使第2区域402的SAP的单位面积重量比较高,能够在提高重叠部45的吸收性能的同时抑制穿着时的不适感,并且将体液顺畅地引导向第1区域401。此外,由于第2区域402被第1区域401和第3区域403夹着,因此即使第2区域402的纸浆的单位面积重量和刚度构成得较低,也能够抑制第2区域402的变形。此外,通过提高重叠部45的吸收容量,能够将利用在穿着者和吸收体40之间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空间S2沿着前后方向扩散的体液迅速地封闭在重叠部45内。

第2区域402的厚度薄于第1区域401的厚度,且薄于第3区域403的厚度。第1折痕FL1和第2折痕FL2是吸收体40的厚度和单位面积重量变化的分界,是刚度变化的分界。因而,易于将第1折痕FL1和第2折痕FL2作为基点地折叠吸收体40。

在第1区域401的吸收材料的单位面积重量、第2区域402的吸收材料的单位面积重量以及第3区域403的吸收材料的单位面积重量相同的结构中,重叠部45的厚度变得过厚,有时排出到皮肤相对面侧的体液难以到达第1区域401。有时无法利用第1区域401,无法有效利用吸收体40的吸收性能。但是,由于本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的第2区域402的吸收材料的单位面积重量比较低,被吸入位于皮肤相对面侧的第3区域403的体液易于到达第2区域402、第1区域401。因此,能够在吸收体40的宽度方向的整个区域范围内有效利用吸收性能。

(3)顶片的结构

接着,根据图5详细地说明顶片50的结构。图5是示意地表示顶片的沿着宽度方向的截面和吸收体40的沿着宽度方向的截面的剖视图。顶片50具有低单位面积重量部51和高单位面积重量部52。低单位面积重量部51的构成顶片的无纺布的纤维的单位面积重量低于高单位面积重量部52的构成顶片的无纺布的纤维的单位面积重量。低单位面积重量部51是纤维的单位面积重量低于顶片50的纤维的平均单位面积重量的部分,高单位面积重量部52是纤维的单位面积重量高于顶片50的纤维的平均单位面积重量的部分。

低单位面积重量部51的厚度T51构成得薄于高单位面积重量部52的厚度T52。详细地讲,较佳的是,高单位面积重量部52构成沿吸收性物品的厚度方向突出的凸部,低单位面积重量部51构成沿厚度方向凹陷的凹部。顶片是具有由凸部形成的垄和由凹部形成的沟的垄沟构造。构成凹部的低单位面积重量部51的密度高于构成凸部的高单位面积重量部52的密度。采用该结构,在凸部(高单位面积重量部52)和凹部(低单位面积重量部51)之间产生密度差。利用该密度差使体液迅速地从高单位面积重量部52的凸部向低单位面积重量部51的凹部转移。因此,易于利用顶片的凹部吸入体液,能够提高吸收性。

此外,由于顶片具有凹部和凸部,并且吸收体的宽度方向中央向非皮肤面侧凹陷,利用在穿着者和吸收体之间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空间S2和顶片的凹凸结构能够进一步提高透气性。具体地讲,即使在一次性尿布紧贴于穿着者的皮肤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顶片的凹凸结构在身体和一次性尿布之间产生间隙,维持透气性。

此外,片材和吸收体的单位面积重量能够利用例如以下的测量方法进行测量。测量要测量单位面积重量的片材的面积和重量,根据重量和面积计算出单位面积重量。利用该测量方法能够测量片材和吸收体的单位面积重量。此外,高单位面积重量部和低单位面积重量部的单位面积重量能够通过仅切下片材的高单位面积重量部并且仅切下低单位面积重量部,使用该切下的部分进行测量。

低单位面积重量部51和高单位面积重量部52分别沿着前后方向L延伸。低单位面积重量部51在宽度方向上空开间隔地配置,高单位面积重量部52在宽度方向上空开间隔地配置。低单位面积重量部51和高单位面积重量部52在宽度方向W上交替地配置。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沿着前后方向延伸”是至少在前后方向上具有一定的范围的结构即可,也包含相对于前后方向倾斜并且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结构。

由于皮肤面片的低单位面积重量部和高单位面积重量部沿着前后方向延伸,易于使空气、体液沿着前后方向扩散。通过使体液沿着前后方向扩散,能够更高效地利用吸收体整个区域。此外,通过使空气沿着前后方向扩散,提高透气性,能够有效地抑制闷热。

顶片50跨第3区域403的皮肤相对面侧与第1区域401的位于一对第2折痕FL2之间的部分的皮肤相对面侧地配置。由于顶片50跨第1区域401和第3区域403地配置,在对重叠部45施加了朝向宽度方向内侧的力时,重叠部45不易向宽度方向内侧移动,能够有效地抑制吸收体40的变形。即,从第1区域401的皮肤相对面侧沿着宽度方向延伸的顶片不伸出到第1区域和第2区域之间,而是延伸到第3区域的皮肤相对面侧。在重叠部45中,顶片50不配置在第1区域和第2区域之间以及第2区域和第3区域之间。在重叠部45中,在第1区域401和第2区域402之间以及第2区域402和第3区域403之间未配置皮肤面片,吸收体相互间重叠。例如在第1区域401和第2区域402之间以及第2区域402和第3区域403之间配置有皮肤面片的结构中,在单位面积重量比较高的吸收体40之间配置有单位面积重量比较低的皮肤面片,有时难以从皮肤相对面侧向非皮肤相对面侧吸入体液。但是,由于在重叠部45中吸收体相互间重叠,单位面积重量变得比较高,而且由于维持了疏密构造,能够顺畅地吸入皮肤相对面侧的体液。

(4)变形例的吸收性物品

接着,根据图6~图8说明变形例的吸收性物品。另外,在变形例的说明中对与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图6是变形例1的吸收性物品10A的沿着宽度方向的截面的剖视图。变形例1的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40利用一对第1折痕FL1、一对第2折痕FL2、一对第3折痕FL3以及一对第4折痕FL4折叠。吸收体40利用第1折痕FL1谷折,并且利用第2折痕FL2山折,利用第3折痕FL3谷折,利用第4折痕山折。在折叠状态下,在第1区域401的皮肤相对面侧配置有第2区域402,在第2区域402的皮肤相对面侧配置有第3区域403。并且,在第3区域403的皮肤相对面侧配置有位于第3折痕和第4折痕之间的第4区域404,在第4区域404的皮肤相对面侧配置有位于比第4折痕靠宽度方向的外侧的位置的第5区域405。

第4区域的吸收材料的单位面积重量低于第3区域403的吸收材料的单位面积重量,且低于第5区域的吸收材料的单位面积重量。吸收材料的单位面积重量比较高的3个区域(第1区域401、第3区域403以及第5区域)构成为不重叠成3层。即,吸收材料的单位面积重量比较高的3个区域配置为在厚度方向上重叠成两层以下。

由于吸收材料的单位面积重量比较高的3个区域构成为不重叠成3层,被吸入位于皮肤相对面侧的第3区域403、第5区域的体液易于到达第2区域402、第1区域401。因此,利用变形例1的吸收性物品也能够在吸收体40的宽度方向的整个区域范围内有效利用吸收性能。

此外,变形例1的吸收体40利用第1折痕FL1~第4折痕折叠。以包围中央的凹陷的方式设有阶梯状的壁。通过使多个壁在宽度方向上错开地形成,能够利用第1个壁(由第2折痕形成的壁)吸收被引导到凹部内的体液,利用第2个壁(由第4折痕形成的壁)吸收未能被第1个壁吸收的体液。能够分为多个阶段地吸收体液,能够有效地防止侧漏。

此外,变形例1的吸收体40能够将形成在吸收体40的宽度方向中央的凹部形成得较深。使体液更顺畅地扩散,易于在吸收体40的前后方向的整个区域范围内有效利用吸收性能。并且,与实施方式的凹部相比,变形例1的凹部的厚度较深,凹部的宽度较宽,因此粪便的收纳空间变大,能够抑制漏便。此外,利用该凹部更易于使空气沿着前后方向流动,能够提高闷热的抑制效果。

图7是变形例2的吸收性物品10B的吸收体40的俯视图。变形例2的吸收体40的第2折痕随着朝向后方去而向宽度方向外侧延伸。因而,变形例2的重叠部45之间的空间S2的宽度方向的长度WS2随着朝向后方去而变长。对于空间S2的容积而言,后方大于前方。粪便的排出朝向的后方的空间的容积变大,能够抑制漏便。

图8是变形例3的吸收性物品10C的俯视图。在变形例3的吸收性物品的重叠部中,第1区域401的皮肤相对面和第2区域402的非皮肤相对面抵接,第2区域402的皮肤相对面和第3区域403的非皮肤相对面抵接。在重叠部45中,具有将第1区域401的皮肤相对面和第2区域402的非皮肤相对面接合起来的接合部41。接合部41在前后方向L上不连续地配置。具体地讲,接合部41包含从吸收体40的前端缘向后方延伸的前接合部41F和从吸收体40的后端缘向前方延伸的后接合部41R。前接合部41F和后接合部41R在前后方向L上分开。接合部将位于第1区域401的皮肤相对面的芯包层和位于第2区域402的非皮肤相对面的芯包层接合起来。

在变形例3的吸收性物品中,能够在第1区域401和第2区域402未接合的前提下在左右两侧的第2区域402之间形成收纳空间。通过使第2区域402立起,能够设置由第2区域402和第3区域403形成的壁,将在吸收体40的宽度方向中央向非皮肤相对面侧凹陷的空间S2设置得更宽。能够使排泄物扩散到吸收体整个区域,吸收并保持排泄物。因而,能够抑制排泄物的泄漏。

在重叠部45中,第2区域402的皮肤相对面和第3区域403的非皮肤相对面未接合则较佳。通过使第2区域402和第3区域403未接合,与第2区域402和第3区域403接合的结构相比,重叠部45的厚度易于变厚。因此,能够将一对第2折痕FL2之间的凹陷形成得较深。此外,在对吸收体40的第3区域403施加了朝向宽度方向内侧的力时,第3区域403变形而吸收力,能够抑制力传递至第2区域402、第1区域401。抑制吸收体整个区域变形,能够抑制因吸收体40的变形而引起的泄漏。

(5)其他的实施方式

吸收体的外侧缘既可以不伸出到第1折痕的宽度方向的外侧而与第1折痕的宽度方向的位置一致,也可以位于比第1折痕靠宽度方向的内侧的位置。在吸收体的外侧缘位于比第1折痕靠宽度方向的内侧的位置的结构中,在体液排出到重叠部附近时,利用重叠部吸收体液而使重叠部局部地鼓起、或者利用重叠部使体液扩散,设于比重叠部靠宽度方向内侧的位置的空间S2的深度变深。因而,包围吸收体的宽度方向中央的壁升高,能够进一步防止侧漏。

如上所述,通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公开了本发明的内容,但并不应理解为形成该公开的一部分的论述和附图对本发明进行限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根据该公开能够明确各种各样的替代实施方式、实施例以及运用技术。因而,根据上述的说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是仅由适当的权利要求范围的发明特定事项所决定的。

另外,通过参照,将在2015年12月25日提出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第2015-254293号的全部内容编入到本说明书中。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能够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具有利用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折痕折叠的吸收体,该吸收性物品能够有效利用吸收体的吸收性能。

附图标记说明

10、10A、10B、吸收性物品;20、前腰围区域;25、裆部区域;30、后腰围区域;35、腿围开口部;40、吸收体;401、第1区域;402、第2区域;403、第3区域;40a、吸收芯;40b、芯包层;50、顶片(皮肤面片);51、低单位面积重量部;52、高单位面积重量部;60、外装片(非皮肤面片);60a、背片(非皮肤面片);L、前后方向;T、厚度方向;W、宽度方向;FL1、第1折痕;FL2、第2折痕。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