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亚低温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17068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医用亚低温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亚低温治疗仪。具体讲,就是将冷却部与抽吸部及散热部设置成一体,以提高散热效率,同时,将探测防冻垫的防冻垫传感部直接设置在冷却板上,由此不仅能够预防用户被冻伤,而且还能够使设备小型化,容易携带,方便使用。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通过诱导人体局部位置的皮肤冷却可以达到缓解疼痛、收缩血管、抑制炎症反应等多种效果,虽然已经研发出了多种能够产生这种冷却效果的亚低温治疗仪,但是都没有研发出合适的工具,因此目前仅局限在部分领域使用。

特别是,当通过激光治疗法治疗皮肤病时,采用皮肤冷却法。但是,用于皮肤疾病治疗的冷却装置是一种利用液氮汽化热的冷却装置,其结构复杂,很难在一般手术条件下操作,且温度难以调节,使用时间受汽化速度的限制,因此使用非常不便。

另外,以氟利昂气体作为制冷剂的压缩机(compressor)方式的冷却器是采用使金属探针(probe)直接与皮肤接触的方式,不能对温度进行调节,只能始终保持零下15度至零下20度左右的超低温状态,不能保持零上10度左右的温度。

近来,科研人员研发出了一种利用热电元件的亚低温治疗仪,它摆脱了为使制冷剂循环而启动压缩机的现有冷却方式,采用新一代冷却方式,即通过电极转换无论在哪里都能够非常简便地同时进行冷却和加热的方式。热电元件作为一种将两个相同形状的不同金属结合或者将n形半导体与p形半导体相互接合而构成的元件,它具有以下特性,如果对该元件施加直流电,两金属表面就会产生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因此,如果在热电元件的吸热部位设置换热器,就能够使周围空间冷却。相反,如果在散热部位设置换热器,就能够使周围空间的温度上升。

这种热电元件不使用现有利用制冷循环的制冷剂,无需压缩机等驱动装置,因此不会产生运转噪音。同时,热电元件的体积较小,很容易设置。

因此,热电元件的吸热部向着想要冷却的空间配置,将散热部配置在相反侧,通过调节向热电元件供给的电流大小和时间,从而可以进行冷藏或者冷冻,可以用于泡菜冰箱、恒温器、医用亚低温治疗仪等产品上。

现在已经研发出了利用上述原理的冷却器。特别是,利用热电元件的皮肤冷却器(国内申请编号第2002-63368号)与利用热电半导体的医用冷却器(韩国注册专利公报第0697956号)也申请了专利。

另外,这种现有的皮肤冷却器在治疗肥胖的多种技术中,是一种没有副作用且手术时没有疼痛的冷冻脂肪分解术,其作为新型的手术方法而被广泛使用。冷冻脂肪分解仪的原理是吸入手术部位并将手术部位的热能吸入后再释放,它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使手术部位与冷却部接触的抽吸部、使手术部位冷却的冷却部、将传输至冷却部的热能向外部传导的散热部。

对于现有的使皮肤冷却并将脂肪分解的医用冷却器来说,问题在于抽吸部与冷却部及散热部彼此分离,不方便携带,故热损失较高,设备的体积非常大。

另外,虽然在相关手术部位必须使用防冻垫,但是用户在接受手术时并不利用防冻垫,因此容易被冻伤。

参考文献:公开专利第10-2004-0034039号在大韩民国专利厅注册的发明的名称为“利用热电元件的皮肤冷却器”;及专利注册第10-0697956号在大韩民国专利厅注册的发明的名称为“利用热电半导体的医用冷却器”。

发明详述

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就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研发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亚低温治疗仪,将冷却部与抽吸部及散热部设置成一体,以提高散热效率。同时,将探测防冻垫的防冻垫传感部直接设置在冷却板上,由此不仅能够预防用户被冻伤,而且还能够使设备小型化,容易携带,方便使用。

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依据本发明的医用亚低温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case),其为确保空气能够流通而设置有格栅,同时在一侧外面设置有控制操作部;真空吸入部,其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部,通过电机形成真空压力;抽吸部(suctionportion),其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部,与所述真空吸入部的下部连通;冷却部,其设置在所述抽吸部的内部两侧,用于吸收皮肤的热量;以及一对散热部,其配置在所述外壳与真空吸入部及抽吸部之间,与所述冷却部接触,将热量向所述外壳的一侧方向释放。

在这里,所述外壳包括:左侧本体外壳,其位于所述真空吸入部外侧,在所述左侧本体外壳的外侧面设置有载流环(carrierloop)与硅胶垫;右侧本体外壳,其位于所述真空吸入部的外侧,为确保控制操作部向外突出而设置有控制操作部设置槽;保护罩(cover),其设置在所述左侧本体外壳与右侧本体外壳的上部;以及第1、2格栅,其设置在所述左侧本体外壳与右侧本体外壳的侧面,形成空气的流路。

另外,所述冷却部由一对冷却板与热电元件构成,其中,所述一对冷却板包括绝缘面,其朝所述抽吸部的内侧面突出设置,为确保其外面绝缘而进行了电镀处理;以及防冻垫传感部,其为在所述绝缘面的一侧设置有除去绝缘面的通电面,所述热电元件与所述冷却板连接,向所述散热部排出热量。

另外,所述散热部包括:集热组件(heatblock),其用于从所述冷却部接收热量;散热片,其用于释放从所述集热组件接收的热量;散热风扇,其固定设置在所述散热片的外侧面,将散热片的热量向外部释放;以及导热管(heatpipe),其将所述集热组件与散热片连接起来,将热量从集热组件向散热片传导。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防冻垫传感部位于真空吸入部一侧。

发明效果

如上所述,依据本发明的医用亚低温治疗仪,将冷却部与抽吸部及散热部设置成一体,由此不仅可以提高散热效率,而且还能够使设备小型化,容易携带,方便使用。

依据本发明的医用亚低温治疗仪,将探测防冻垫的防冻垫传感部直接设置在冷却板上,从而能够预防用户被冻伤。

附图说明

图1是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医用亚低温治疗仪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主视图;

图3是图1的右侧视图;

图4与图5是图1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沿图2所示a–a线截断的截面图;

图7是沿图2所示b–b线截断的截面图;

图8是沿图3所示c–c线截断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医用亚低温治疗仪进行详细说明。

在对所述附图中的构成要素附加引用符号时,对于相同的构成要素,即使它出现在不同的附图中,也尽可能地用同一符号标示。对于认为可能对本发明主旨产生不必要混淆的公知功能及构成,这里就不进行详细说明。另外,所用的“上部”、“下部”、“前”、“后”、“前端”、“前方”、“后端”等方向性用语与列举附图的方向相关联。本发明实施例的构成要素可以按多种方向进行位置设定,因此方向性用语主要用于进行示例性说明,并非对方向加以限制。

如图1至图8所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医用亚低温治疗仪1000,包括:外壳1100,其为确保空气能够流通而设置有格栅,同时在一侧外面设置有控制操作部1600;真空吸入部1200,其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部,通过电机或泵形成真空压力;抽吸部1300,其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部,与所述真空吸入部的下部连通;冷却部1400,其设置在所述抽吸部的内部两侧,吸收皮肤的热量;以及左右侧散热部1500,其配置在所述外壳与真空吸入部及抽吸部之间,与所述冷却部接触,将热量向外壳的一侧方向释放。

因此,在安装有图中未显示的防冻垫的状态下,使用户的手术部位位于所述抽吸部1300处,操作控制操作部1600启动医用亚低温治疗仪1000时,所述真空吸入部1200就会运转,使抽吸部1300产生真空。该真空将紧贴抽吸部1300的手术部位吸入,使手术部位紧贴冷却部1400,吸收手术部位的热量,并将热量向散热部1500释放。此时,就可以使与所述冷却部1400接触并被冷却的手术部位的脂肪分解。

在这里,所述外壳1100,包括:左侧本体外壳1110,其位于所述真空吸入部1200的外侧,在所述左侧本体外壳1110的外侧面设置有载流环(carrierloop)1160与硅胶垫1170,并形成有空气流路1111;右侧本体外壳1120,其位于所述真空吸入部的外侧,为确保控制操作部1600向外突出而设置有控制操作部设置槽1122,并形成有空气流路1121;保护罩1130,其设置在所述左侧本体外壳与右侧本体外壳的上部,并形成有空气流路1131;以及第1、2格栅1140、1150,其设置在所述左侧本体外壳与右侧本体外壳的侧面,形成空气的流路。

因此,当空气从所述真空吸入部1200排出后,就会向所述外壳1100的外部排出,并在所述抽吸部1300内形成真空。然后,所述冷却部1400吸收的热量就通过散热部1500向外壳1100的外部排出。

另外,所述冷却部1400,由一对冷却板1410与热电元件1420构成,该一对冷却板1410包括绝缘面1411,其朝所述抽吸部1300的内侧面突出设置,为确保其外面绝缘而进行电镀处理;以及防冻垫传感部1412,其是在所述绝缘面的一侧除去绝缘面的通电面,该热电元件1420与所述冷却板连接,向所述散热部排出热量。

因此,如果在所述抽吸部1300不安装防冻垫就将抽吸部1300位于手术部位,则手术部位与冷却板1410直接接触导致容易被冻伤。而在本发明中,控制操作部1600构成为:如果不使用涂布有液体的防冻垫,则防冻垫传感部1412不会形成通电,真空吸入部1200无法运转,由此可以防止因不慎被冻伤的情况发生。

即,在安装防冻垫时,确保其两端与设置于抽吸部1300内侧的冷却板1410的防冻垫传感部1412两端接触,使抽吸部1300位于手术部位,当启动控制操作部1600时,沉积于防冻垫上的液体就发挥导体作用,使两侧冷却板1410的防冻垫传感部1412通电运转。因此,可以预防未使用防冻垫便启动设备而引起的手术部位的冻伤,具有双重安全装置的效果。

另外,所述防冻垫传感部1412将绝缘面除去后可用作感应通电的传感部,从而无需使用其它传感器,就可以将冷却板1410作为传感器使用,由此不仅能够保障消费者的安全,而且从生产的层面看,还能够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另外,所述散热部1500,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一体:集热组件1510,其用于从所述冷却部接收热量;散热片1520,其用于释放从所述集热组件接收的热量;散热风扇1530,其固定设置于该散热片的外侧面,将散热片的热量向外部释放;以及导热管1540,其将所述散热片与所述集热组件连接,将热量从集热组件向散热片传导。

因此,所述集热组件1510与所述冷却部1400的热电元件1420连接并传输热量,以导热管1540为媒介将热量向散热片1520传导。分别配备在两个散热部1500上的所述散热风扇1530沿同一方向旋转,由此不仅很容易将各个所述散热片1520的热量向外部释放,而且,由于所述集热组件1510与散热片1520及散热风扇1530与导热管1540构成一体,从而能够使设备实现小型化。因此,可以减少对手术时间及场所的限制,使医用亚低温治疗仪的使用变得更加方便灵活。

另外,所述防冻垫传感部1412位于真空吸入部一侧,因此可以防止通过手术部位通电,避免产生运转故障。

如上所述,图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限定本发明的技术思想。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只能根据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事项进行限定。通过上述说明,具有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一般知识的技术人员完全能够在不偏离本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种形态的改良、变更。因此,所述改良及变更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