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心脏瓣膜疗法的系统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517063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用于心脏瓣膜疗法的系统和方法与流程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5年3月19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序列号第62/135,276号的权益。在先申请的公开被认为是本申请的公开的一部分(并且通过参考纳入本申请的公开中)。

本文涉及假体心脏瓣膜,诸如可以使用经导管技术植入的假体二尖瓣。



背景技术:

瓣膜反流的长期临床效应被认为是心血管相关的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对于旨在治疗二尖瓣的许多疗法,一个主要目的是为了显著地减轻或消除反流。通过消除在二尖瓣处的反流,能衰减对左心室的破坏性容量超负荷效应。二尖瓣返流(mr)的容量超负荷涉及等张收缩期间在试图维持向前博出量和心输出量时生成总博出量所需的过多动能。其还涉及在心动周期等容收缩的最耗能部分期间泄漏的瓣膜的压力势能消耗。此外,用于mr减轻的疗法可能具有降低左心房和肺血管中的高压、从而减轻肺水肿(充血)和呼吸短促症状的效应。用于mr减轻的这些疗法还可对于左心室(lv)的充盈轮廓和可能由于mr导致的限制性lv生理机能具有积极效果。这些病理生理学问题表明mr疗法的可能益处,也表明该系统的复杂性和对于关注点超出mr水平或等级的疗法的需要。

用于处理mr的某些疗法可能会加重其他(非mr)现有的病态状况或者产生新的病态状况。待处理的这些状况之一是左心室流出道(lvot)阻塞或高lvot压力梯度的产生。假体瓣膜系统的某些实施方式可能物理地阻塞lvot,且由此可能失掉或失去mr减轻的某些益处。此外,在假体瓣膜系统的某些实施方式中,天然二尖瓣小叶的收缩期前移(sam)可引起lvot阻塞或高lvot压力梯度的产生。例如,在某些情形中,sam是天然二尖瓣的前小叶在收缩期间侵入lvot。

当假体瓣膜植入于天然二尖瓣中而没有对天然瓣膜小叶进行移除或其他抑制时,前小叶可暴露至不同的流动状况,从而可能通过伯努利力实际朝向lvot“牵拉”前小叶并进入lvot。如果前小叶被拉入lvot过远,存在的风险在于其显著地与流出物干涉,从而产生显著的临床问题。因而,在假体瓣膜系统上结合特征以最小化sam的可能是有潜在益处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文描述了假体心脏瓣膜,诸如能使用经导管技术而植入的假体二尖瓣。例如,本文所描述的经导管二尖瓣递送系统和方法的某些实施例可部署展开为与二尖瓣的天然解剖结构协配地交界和锚固。此外,本文描述了假体心脏瓣膜系统和技术,在具体实施例中,这些系统和技术构造成减小或阻止由天然二尖瓣的前小叶的sam所导致的lvot的全部或部分堵塞的可能性。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假体二尖瓣包括瓣膜组件和锚固组件。锚固组件可构造成选择性地与瓣膜组件联接。瓣膜组件可包括可扩张的瓣膜框架和附连至可扩张的瓣膜框架的封堵器。锚固组件可包括可扩张的锚固框架,可扩张的锚固框架包括收缩期前移(sam)容纳构件。sam容纳构件可构造成当可扩张的锚固框架与天然二尖瓣接合时至少部分地安置在天然二尖瓣的前小叶后面(在其主动脉侧上)。

这种假体二尖瓣可能可选地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在某些实施例中,锚固组件包括多个环下突出部,多个环下突出部构造成接合接近于天然二尖瓣的瓣环的组织。可在瓣膜组件的面向外的周界与sam容纳构件之间限定空间。该空间可构造成当假体二尖瓣系统与天然二尖瓣接合时松弛地容纳前小叶。在特别的实施例中,sam容纳构件包括细长构件,其带有从可扩张的锚固框架的第一部分起延伸的第一端和从可扩张的锚固框架的第二部分起延伸的第二端。在各种实施例中,sam容纳构件还包括附连元件。假体二尖瓣系统还可包括用于部署展开锚固组件的递送系统。递送系统可包括构造成与附连元件接合的导管。在某些实施例中,假体二尖瓣系统还可包括用于部署展开锚固组件的递送系统。递送系统可包括构造成与附连元件接合的控制丝。在各种实施例中,sam容纳构件包括细长构件,细长构件从可扩张的锚固框架的毂起延伸,且其中,细长构件限定第一宽度。可选地,sam容纳构件可包括从细长构件起延伸的端部分。端部分可限定比细长构件的第一宽度更大的第二宽度,且端部分可构造成当可扩张的锚固框架与天然二尖瓣接合时安置在前小叶后面。在假体二尖瓣系统的特别实施例中,可扩张的锚固框架可包括单个sam容纳构件。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假体二尖瓣系统包括封堵器与其联接的可扩张的框架,和用于可扩张的框架经导管部署展开在天然二尖瓣内的递送系统。可扩张的框架可包括收缩期前移(sam)容纳构件,sam容纳构件构造成当可扩张的框架与天然二尖瓣接合时至少部分地安置在天然二尖瓣的前小叶后面。sam容纳构件可包括附连元件。递送系统可能与附连元件可释放地联接。

这种假体二尖瓣系统可能可选地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在某些实施例中,附连元件包括孔眼。可选地,孔眼包括孔眼螺纹。在某些实施例中,递送系统包括带有与孔眼螺纹互补的螺纹的构件。在特别的实施例中,递送系统包括与孔眼接合的控制丝。在各种实施例中,sam容纳构件包括细长构件,细长构件从可扩张的框架的毂起延伸。细长构件限定第一宽度。在特别的实施例中,sam容纳构件包括从细长构件延伸的端部分,且端部分限定了大于细长构件的第一宽度的第二宽度。端部分可构造成当可扩张的锚固框架与天然二尖瓣接合时安置在前小叶后面。可选地,可扩张的框架包括单个sam容纳构件。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用来将假体二尖瓣系统部署展开于病人的天然二尖瓣内的方法包括:在病人体内引导假体二尖瓣递送系统的递送护套,使得递送护套的远端相邻于天然二尖瓣定位;将假体二尖瓣系统的锚固组件从递送护套的远端放出,使得锚固组件至少部分地扩张,锚固组件构造成选择性地与假体二尖瓣系统的瓣膜组件匹配;将锚固组件与天然二尖瓣接合;且在将锚固组件与天然二尖瓣接合之后,展开收缩期前移(sam)容纳构件,使得sam容纳构件变得至少部分地安置在天然二尖瓣的前小叶后面。

这种方法可能可选地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该方法还可包括:在展开sam容纳构件之后,将瓣膜组件与锚固组件匹配。在某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包括:在展开sam容纳构件之前,将瓣膜组件与锚固组件匹配。在特别的实施方式中,当锚固组件与天然二尖瓣接合时,且在展开sam容纳构件之前,天然二尖瓣的天然小叶继续起作用,而没有来自锚固组件的显著干扰。在各种实施方式中,其中,当锚固组件与天然二尖瓣接合时,且在展开sam容纳构件之后,天然二尖瓣的天然小叶继续起作用,而没有来自锚固组件的显著干扰。可选地,锚固组件包括一个或多个环下支承臂,每个环下支承臂具有锚固脚。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将锚固组件与天然二尖瓣接合包括将每个锚固脚安置在天然二尖瓣的环下沟槽内。在某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包括:将瓣膜组件与锚固组件匹配,其中,前小叶松弛地容纳在sam容纳构件与瓣膜组件的外表面之间。可选地,sam容纳构件被偏置成至少部分地安置在前小叶后面。展开sam容纳构件可包括:将sam容纳构件从假体二尖瓣递送系统的构件脱离,使得sam容纳构件自由地自行重构成为至少部分地安置在前小叶后面。在某些实施例中,展开sam容纳构件包括:使用假体二尖瓣递送系统的构件来将sam容纳构件偏转成至少部分地安置在前小叶后面。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用于将假体二尖瓣经导管部署展开在病人的天然二尖瓣内的方法包括:将假体二尖瓣与天然二尖瓣接合,且在将假体二尖瓣与天然二尖瓣接合之后,展开假体二尖瓣的收缩期前移(sam)容纳构件,使得sam容纳构件变成至少部分地安置在天然二尖瓣的前小叶后面。在该方法的某些实施方式中,前小叶被松弛地容纳在sam容纳构件与假体二尖瓣的外表面之间。可选地,sam容纳构件被偏置成至少部分地安置在前小叶后面。展开sam容纳构件可包括:将sam容纳构件从递送系统构件脱离,使得sam容纳构件自由地自重构成为至少部分地安置在前小叶后面。在某些实施方式中,sam容纳构件的部分接合前小叶或腱的一个或多个外边缘,以扩开或扩宽前小叶,从而限制前小叶的运动。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假体二尖瓣系统的锚固组件包括可扩张的锚固框架,可扩张的锚固框架可在径向压缩的递送状态与径向扩张的展开状态之间调整,在展开状态中,可扩张的锚固框架构造成与天然二尖瓣接合。锚固组件可构造成选择性地与假体二尖瓣系统的随后可递送的瓣膜组件匹配。可扩张的锚固框架可包括收缩期前移(sam)容纳构件,sam容纳构件构造成当可扩张的锚固框架与天然二尖瓣接合时至少部分地安置在天然二尖瓣的前小叶后面。

这种锚固组件可能可选地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在某些实施例中,sam容纳构件包括细长构件,其带有从可扩张的锚固框架的第一部分起延伸的第一端和从可扩张的锚固框架的第二部分起延伸的第二端。可选地,sam容纳构件还包括附连元件,该附连元件构造成与递送系统的一部分可释放地接合。在特别的实施例中,附连元件包括孔眼。在各种实施例中,sam容纳构件包括细长构件,细长构件从可扩张的锚固框架的大致中心的下方的毂起延伸。细长构件限定第一宽度。在某些实施例中,sam容纳构件包括从细长构件起延伸的端部分。在特别的实施例中,端部分限定大于细长构件的第一宽度的第二宽度。可选地,端部分构造成当可扩张的锚固框架与天然二尖瓣接合时安置在前小叶后面。在某些实施例中,可扩张的锚固框架包括单个sam容纳构件。

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某些或全部可提供以下优点中的一个或多个。首先,本文所提供的假体二尖瓣系统的某些实施例可以用于完全经皮/经导管的二尖瓣置换手术中,其安全、可靠并且可由各种不同技术水平的外科医生和/或介入心脏病科医生重复进行。例如,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假体二尖瓣系统可以建立可靠并且一致的锚固件/基板,随后,瓣膜/封堵器结构与这种锚固件/基板接合。因此,假体二尖瓣系统可以被特定地设计成利用天然二尖瓣的几何形状/力学结构来产生充分的保持能力。在一具体方面,存在于天然二尖瓣瓣环下方的解剖沟槽可以用作锚固假体二尖瓣系统的部位,但是锚固结构可以展开成维持二尖瓣的天然小叶功能,从而提供完全分离和分阶段进行假体二尖瓣系统的部件植入的能力。因此,本文所描述的假体二尖瓣系统的某些实施例被配置成以可靠、可重复和简化的程序被植入,这种程序广泛地适用于各种病人和医师,同时还采用了显著更少创伤的方法。

第二,在特别的实施例中,假体二尖瓣系统可以包括两个不同的可扩张部件(例如,锚固组件和瓣膜组件),它们被分离地递送到植入部位,并且两个部件都能抵接并且接合二尖瓣处的天然心脏组织。例如,第一部件(例如,锚固组件)可以被配置成与在天然二尖瓣瓣环处或附近的心脏组织接合,并且第二部件(例如,瓣膜组件)可以被配置成提供与二尖瓣的天然瓣膜小叶的密封交界。

第三,本文所描述的假体二尖瓣系统的某些实施例配置有sam容纳构件特征。本文描述了多种类型的sam容纳构件。sam容纳构件可减小或阻止自然二尖瓣前小叶向外“落下”和/或由于文丘里效应而被拉入lvot中的可能性。由此,sam容纳构件可减小lvot的全部或部分堵塞的风险。在某些病人的情形中,由此减小了今后遭受诸如心衰之类的不良健康状况的可能性。

在附图和以下描述中提出了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细节。通过描述和附图以及权利要求,本发明的其他特点、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某些实施例,在天然人类心脏的剖视图中的假体二尖瓣部署展开系统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2示出了锚固组件已从图1的部署展开系统的锚固递送护套露出之后,在心脏的左心房中的假体二尖瓣锚固组件的立体图。

图3示出了图2的锚固组件在左心房中旋转成使锚固组件大致垂直于天然二尖瓣定向之后的立体图。

图4示出了图3的锚固组件在部分地前移通过天然二尖瓣从而将锚固组件的突出部定位于天然二尖瓣的环下沟槽下方之后的立体图。

图5以与图4中所示的类似布置但以心脏的连合剖视图(从心脏的左侧)示出了锚固组件的立体图。

图6示出了图5的锚固组件在缩回以便将锚固组件的突出部定位于天然二尖瓣的环下沟槽中之后的立体图。

图7示出了图6的锚固组件在部署展开系统的某些构件缩回之后的立体图。

图8是天然二尖瓣的俯视图并且描绘了图7的环下沟槽的沟槽周界(无锚固组件)。

图9示出了根据某些实施例的包括处于预展开配置中的示例性sam容纳构件在内的图2-7的示例性锚固组件的立体俯视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某些实施例的图9的示例性锚固组件的立体俯视图,其中,sam容纳构件处于已展开配置中。

图11示出了根据某些实施例的包括处于已展开配置中的另一示例性sam容纳构件在内的示例性锚固组件的立体俯视图。

图12示出了图10的锚固组件的立体俯视图,其中,覆盖材料安置于锚固框架的部分上。

图13a示出了植入于天然二尖瓣内的图10的锚固组件的立体俯视图(其中,天然二尖瓣小叶处于闭合状态),图13b示出了图13a的锚固组件的对应的解剖俯视图。

图14a示出了植入于图13a的天然二尖瓣内的图10的锚固组件的立体俯视图(其中,天然二尖瓣小叶处于打开状态),图14b示出了图14a的锚固组件的对应的解剖俯视图。

图15示出了植入于天然二尖瓣内的图7的锚固组件和伸入左心房内的瓣膜组件递送护套的立体图。

图16示出了左心房中的瓣膜组件在从图15的瓣膜组件递送护套部分露出之后的立体图。瓣膜组件配置为第一(部分扩张)布置。

图17示出了图16的瓣膜组件的立体图,其中,瓣膜部署展开系统被操纵以准备将瓣膜组件安装于锚固组件中。

图18示出了定位于锚固组件内的图17的瓣膜组件的立体图(在仍处于第一(部分扩张)布置时)。

图19示出了图18的瓣膜组件的立体图,其中,在sam容纳构件的展开之前,瓣膜组件在锚固组件内扩张并且从部署展开系统脱离。

图20示出了根据某些实施例的图9的锚固组件的侧视图,其中,与示例性部署展开系统联接的sam容纳构件处于预展开配置中。

图21示出了根据某些实施例的图20的锚固组件,其中,sam容纳构件处于已展开配置中。

图22示出了根据某些实施例的与图9的锚固组件联接的天然二尖瓣以及图20的部署展开系统的示意性侧视图,其中,sam容纳构件处于第一部分展开配置中。

图23示出了根据某些实施例的如图22中那样与锚固组件联接的天然二尖瓣以及图20的部署展开系统的另一示意性侧视图,其中,sam容纳构件处于第二部分展开配置中。

图24示出了根据某些实施例的如图22和23中那样与锚固组件联接的天然二尖瓣的另一示意性侧视图,其中,sam容纳构件处于已展开配置中。

图25示出了根据某些实施例的图9的锚固组件的侧视图,其中,与另一示例性部署展开系统联接的sam容纳构件处于预展开配置中。

图26示出了根据某些实施例的图25的锚固组件,其中,sam容纳构件处于已展开配置中、同时仍与部署展开系统联接。

图27示出了根据某些实施例的图11的锚固组件的侧视图,其中,与另一示例性部署展开系统联接的sam容纳构件处于预展开配置中。

图28示出了根据某些实施例的图27的锚固组件,其中,sam容纳构件处于已展开配置中。

图29示出了根据某些实施例的与图11的锚固组件联接的天然二尖瓣以及图27的部署展开系统的示意性侧视图,其中,sam容纳构件处于预展开配置中。

图30示出了根据某些实施例的图11的锚固组件以及图27的部署展开系统的前侧视图,其中,sam容纳构件处于如图29中那样的预展开配置中。

图31示出了根据某些实施例的如图29中那样与锚固组件联接的天然二尖瓣以及图27的部署展开系统的另一示意性侧视图,其中,sam容纳构件处于部分展开配置中。

图32示出了根据某些实施例的图11的锚固组件以及图27的部署展开系统的正视图,其中,sam容纳构件处于如图31中那样的部分展开配置中。

图33示出了根据某些实施例的如图29中那样与锚固组件联接的天然二尖瓣以及图27的部署展开系统的另一示意性侧视图,其中,sam容纳构件处于部分展开配置中。

图34示出了根据某些实施例的如图29中那样与锚固组件联接的天然二尖瓣的另一示意性侧视图,其中,sam容纳构件处于完全展开配置中。

图35示出了根据某些实施例的图16-19的瓣膜组件的瓣膜框架的前侧视图。

图36示出了图35的瓣膜框架的仰视图。

图37是根据某些实施例的图16-19的锚固组件和瓣膜组件的分解后侧视图。

图38是根据某些实施例的示例性假体二尖瓣系统的俯视图,该假体二尖瓣系统包括与锚固组件接合的瓣膜组件。

图39是图38的示例性假体二尖瓣系统的仰视图。

图40示出了植入于天然二尖瓣内的图38的假体二尖瓣系统的俯视图。假体二尖瓣系统的封堵器部分被示出处于闭合状态。

图41示出了植入于天然二尖瓣内的图38的假体二尖瓣系统的俯视图。假体二尖瓣系统的封堵器部分被示出处于打开状态。

在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描述了假体心脏瓣膜系统、诸如假体二尖瓣系统和用于植入假体心脏瓣膜系统的经导管系统和方法的各实施例。在某些实施例中,假体二尖瓣系统可被部署展开成与二尖瓣的天然解剖结构协配地交界和锚固(且可选地,以允许天然二尖瓣小叶的腱索即使在锚固部件被展开之后仍继续具有自然功能的方式)。如下文更详细地描述的,图1-7和15-34描述了经导管二尖瓣递送系统和方法,利用该系统和方法,假体二尖瓣系统可以被部署展开成与天然二尖瓣的解剖结构协配地交界和锚固。此外,在图9-12和20-34中,描述了假体二尖瓣sam容纳构件的多个实施例,通过这些实施例,假体瓣膜阻止天然前小叶“落下”或被向外拉进入lvot中而产生lvot的阻塞。

参考图1,示例性经导管二尖瓣递送系统100可被引导通过病人的脉管系统,以进入到病人的心脏10。经导管递送系统100便于通过使用经皮、血管切开或微创技术(无需开胸手术)来将假体二尖瓣植入跳动的心脏10中。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结合诸如x光透视检查、超声心动图、磁共振成象、计算机断层扫描(ct)之类的一个或多个成像模式来使用经导管递送系统100。

心脏10(从后视角以剖视图描绘)包括右心房12、右心室14、左心房16和左心室18。三尖瓣13分隔右心房12与右心室14。二尖瓣17分隔左心房16与左心室18。房隔15分隔右心房12与左心房16。下腔静脉11与右心房12汇合。应理解,对心脏10的这种描绘是略显程式化的。对于图2-4也同样如此。图1-4提供了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使用的至二尖瓣17的通路的总体描绘。但是,图5和其后的连合剖视图更准确地描绘了假体二尖瓣相对于心脏10的定向。

在所描绘的实施例中,递送系统100包括导丝110、主要可偏转导管120和锚固递送护套130。下文将进一步描述递送系统100的附加部件。锚固递送护套130可滑动地(并且可转动地)安置于主要可偏转导管120的管腔内。导丝110可滑动地安置于锚固递送护套130的腔内。在本描绘中,如下文进一步描述的,锚固递送护套130已相对于主要可偏转导管120部分地延伸,从而允许张开部分132向外扩张。

在所描绘的实施方式中,导丝110在递送系统100的其他部件之前安装入心脏10中。在某些实施例中,导丝110的直径为约0.035英寸(约0.89mm)。在某些实施例中,导丝110的直径在约0.032英寸至约0.038英寸(约0.8mm至约0.97mm)范围内。在某些实施例中,导丝110的直径小于0.032英寸(约0.80mm)或大于0.038英寸(约0.97mm)。在某些实施例中,导丝110由诸如但不限于镍钛诺、不锈钢、高拉伸强度不锈钢之类的材料和其组合制成。导丝110可以包括各种末端设计(例如,j形末端、平直末端等)、锥形物、涂层、覆盖物、不透辐射(ro)标记和其他特征。在某些实施例中,导丝110具有相比于导丝110的其他部分带有不同的横向刚度、纵向强度(断裂强度)、光滑度和/或其他物理特性的一个或多个部分。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导丝110经皮插入于病人的股静脉内。导丝110被导引至下腔静脉11并进入右心房12。在房隔15中产生开口(例如,卵圆窝的经中隔穿刺)之后,导丝110被导引进入左心房16。最后,导丝110被导引通过二尖瓣17并进入左心室1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导丝110可以沿着其他解剖途径安装入心脏10中。之后,导丝110用作导轨,递送系统100的其他部件在该导轨上经过。

在所描绘的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导丝110上推动主要可偏转导管120来安装主要可偏转导管120。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随着主要可偏转导管120在导丝110上前移,扩张器末端结合主要可偏转导管120使用。替代地,可使用球囊导管作为初始扩张装置。在主要可偏转导管120的远端到达左心房16之后,能撤回扩张器末端。在某些实施例中,主要可偏转导管120的远端部分是可转向的。通过使用转向,主要可偏转导管120的远端部分可以根据需要被定向以便引导(通过)病人的解剖结构。例如,主要可偏转导管120可以在右心房12内成角度,以将主要可偏转导管120从下腔静脉11引导至房隔15。

在某些实施例中,主要可偏转导管120的外径为约28fr(法制单位)(约9.3mm)或约30fr(约10.0mm)。在某些实施例中,主要可偏转导管120的外径在约26fr(法制单位)至约34fr(约8.7mm至约11.3mm)的范围内。在某些实施例中,主要可偏转导管120的外径在约20fr(法制单位)至约28fr(约6.7mm至约9.3mm)的范围内。

主要可偏转导管120可包括管状聚合材料或金属材料。例如,在某些实施例中,主要可偏转导管120可由聚合材料制成,聚合材料诸如但不限于聚四氟乙烯(ptfe)、氟化乙烯丙烯(fep)、尼龙、等和其组合。在替代实施例中,主要可偏转导管120可由金属材料制成,金属材料诸如但不限于镍钛诺、不锈钢、不锈钢合金、钛、钛合金等和其组合。在某些实施例中,主要可偏转导管120可由这些聚合物材料和金属材料的组合(例如,具有金属编织物、线圈加强件、加固构件等以及其组合的聚合物层)制成。在某些实施例中,主要可偏转导管120可包括带槽管。

示例性递送系统100还包括锚固递送护套130。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主要可偏转导管120定位成其远端在左心房16中之后,锚固递送护套130安装到(位于导丝110上的)主要可偏转导管120的管腔内并且前移通过主要可偏转导管120。如下文进一步描述的,在某些实施例中,锚固递送护套130被预装载有假体瓣膜锚固组件和递送系统100的其他部件。

在某些实施例中,锚固递送护套130可以由上文参考主要可偏转导管120所描述的材料制成。在某些实施例中,锚固递送护套130的外径在约20fr至约28fr(约6.7mm至约9.3mm)的范围内。在某些实施例中,锚固递送护套130的外径在约14fr至约24fr(约4.7mm至约8.0mm)的范围内。

在所描绘的实施例中,锚固递送护套130包括张开的远端部分132。在某些实施例中,并不包括这样的张开的远端部分132。张开的远端部分132当被约束于主要可偏转导管120内时能塌缩为较低轮廓。当张开的远端部分132从主要可偏转导管120放出时,张开的远端部分132能自扩张成张开形状。在某些实施例中,张开的远端部分132的材料包括褶皱或折叠,可为连续的张开端或者可以诸如花瓣那样分离成多个部段,且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弹性元件,在无约束力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弹性元件将张开的远端部分132偏置成呈现张开配置(诸如从容纳在主要可偏转导管120中出来)。张开的远端部分132可能是有利的,例如在锚固组件已从张开的远端部分132被放出之后,用于将锚固组件再次捕获于锚固递送护套130的腔内。

在某些实施例中,张开的远端部分132的最大外径在约30fr至约34fr(约10.0mm至约11.3mm)的范围内。在某些实施例中,张开的远端部分132的最大外径在约32fr至约44fr(约10.7mm至约14.7mm)的范围内。在某些实施例中,张开的远端部分132的最大外径在约24fr至约30fr(约8.0mm至约10.0mm)的范围内。在某些实施例中,张开远端部分132的最大外径小于约24fr(约8.0mm)或者大于约44fr(约14.7mm)。

参考图2,示例性递送系统100的额外部件可包括近侧控制护套140、次要可偏转导管150和远侧推动器导管160。近侧控制护套140可滑动地安置于锚固递送护套130的腔内。次要可偏转导管150可滑动地安置于近侧控制护套140的腔内。远侧推动器导管160可滑动地安置于次要可偏转导管150的管腔内。递送系统100的这些部件能由临床医师操作者操纵以控制锚固组件200的位置和定向。锚固组件200可滑动地安置于导丝110上。

在递送系统100的某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近侧控制护套140、次要可偏转导管150、远侧推动器导管160和锚固组件200中的一个或多个在锚固递送护套130前移进入主要可偏转导管120之前已被装载入锚固递送护套130内。即,在某些情形下,当锚固递送护套130向远侧前移进入主要可偏转导管120中时,近侧控制护套140、次要可偏转导管150、远侧推动器导管160和/或锚固组件200已经安装于锚固递送护套130中,以实现图1中所示的布置。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在锚固递送护套130已前移进入主要可偏转导管120中之后,近侧控制护套140、次要可偏转导管150、远侧推动器导管160和锚固组件200中的一个或多个向远侧前移进入锚固递送护套130中,以实现图1中所示的布置。

远侧推动器导管160与锚固组件200的毂210可释放地联接。锚固组件200的近端也通过一个或多个控制丝142而可释放地联接到近侧控制护套140。尽管所描绘的实施例包括一个控制丝142,但在其他实施例中,包括两个、三个、四个、五个或多于五个控制丝。

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操纵远侧推动器导管160和/或近侧控制护套140来控制锚固组件200的位置。例如,在所描绘的实施例中,通过使远侧推动器导管160和/或近侧控制护套140相对于锚固递送护套130向远侧运动,可以从锚固递送护套130放出锚固组件200(如图2中所示)。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大体上保持远侧推动器导管160和/或近侧控制护套140的位置的同时向近侧拉回锚固递送护套130来造成锚固组件200的放出。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通过在使远侧推动器导管160和/或近侧控制护套140的位置向远侧延伸的同时向近侧拉回锚固递送护套130的组合来造成锚固组件200的放出。

在锚固组件200从锚固递送护套130的限制中露出时,锚固组件200从低轮廓递送配置扩张为部分扩张配置(如图2中所示)。锚固组件200的扩张程度可至少部分地由近侧控制护套140相对于远侧推动器导管160的相对定位所控制。例如,随着近侧控制护套140相对于远侧推动器导管160向近侧运动,锚固组件200在轴向伸长并且在径向收缩。相反,随着近侧控制护套140相对于远侧推动器导管160向远侧运动,锚固组件200在轴向缩短并且在径向扩张。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如下文进一步描述的,在将锚固组件200部署展开于天然二尖瓣17内的过程期间,使用对锚固组件200的径向尺寸的这种控制。如下文进一步描述的,控制丝142也可以用来控制锚固组件300的某些径向扩张(而不改变近侧控制护套140相对于远侧推动器导管160的相对距离)。

应理解,本文所提供的假体二尖瓣包括锚固组件200和可分离的瓣膜组件(例如,参考图37)。在展开瓣膜组件之前,锚固组件200被展开成交界在天然二尖瓣17内的布置。换言之,在将锚固组件200植入于天然二尖瓣17内之后,接着,瓣膜组件可被部署展开于锚固组件200内和天然二尖瓣17内(如下文进一步描述的)。因而,可以说成使用分阶段植入方法来部署展开本文所提供的假体二尖瓣。即,锚固组件200在一个阶段中被展开,而瓣膜组件在随后的阶段中被展开。在某些实施例中,如下文进一步描述的,作为该展开方法的一部分,sam容纳构件被展开。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瓣膜组件的展开在锚固组件200的展开之后立即发生(例如,在同一医疗程序期间)。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瓣膜组件的展开在锚固组件200的展开之后数小时、数天、数周或甚至数月发生。

当锚固组件200本身植入于天然二尖瓣17内时,天然二尖瓣17继续本质上如植入锚固组件200之前那样起作用而不会显著地影响心血管生理机能这一事实便于本文所提供的假体二尖瓣的分阶段植入方法。这样是因为如下文进一步描述的,锚固组件200交界并锚固在天然二尖瓣17的结构面内而不显著地干涉天然二尖瓣17的小叶或腱索。

仍参考图2,在所描绘的布置中,次要可偏转导管150的远端部分至少部分地位于锚固组件200内部。次要可偏转导管150能由临床医师操作者操纵来使次要可偏转导管150的远端部分可逆地弯曲。随着次要可偏转导管150被临床医师弯曲,递送系统100的其他部件可以与次要可偏转导管150一起弯曲。例如,远侧推动器160和近侧控制护套140中的一者或多者可响应于可偏转导管150的弯曲而弯曲。由于锚固组件200联接到远侧推动器160和近侧控制护套140,可以通过使次要可偏转导管150弯曲进而使锚固组件200转动。

参考图3,如上所述,当锚固组件200在左心房16内时,次要可偏转导管150可被枢转(也被称作转向、偏转、弯折、弯曲等),以使锚固组件200侧向枢转(摇动、转动等)。锚固组件200的这种转动有利于例如使锚固组件200以期望的关系相对于天然二尖瓣17定向,以准备将锚固组件200植入于天然二尖瓣17内。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期望的是,将锚固组件200定向成使得其纵向轴线大致垂直于天然二尖瓣17。与在锚固组件200仍被约束于递送护套内时使锚固组件200侧向枢转相比,在心房16内部分或完全扩张的锚固组件200的侧向枢转可能是有利的,因为被约束的锚固组件是相对较大并且较刚硬的导管组件。

在为使锚固组件200与天然二尖瓣17接合的准备中,临床医师操作者可以操纵锚固框架200的径向尺寸,使得锚固框架200可穿过天然二尖瓣17而不损坏天然二尖瓣17。例如,临床医师可以使近侧控制护套140相对于远侧推动器导管160向近侧运动以使锚固组件200径向收缩。在锚固组件200径向收缩的情况下,锚固框架200可以安全地穿过天然二尖瓣17而不会损坏天然二尖瓣17。

参考图4,当次要可偏转导管150保持在如参考图3所描述的其弯曲配置中时,远侧推动器导管160和近侧控制护套140可同时前移。因为远侧推动器导管160可释放地联接到锚固组件200的毂210并且因为近侧控制护套140经由一个或多个丝(线材)142a和142b可释放地联接到锚固组件200的近端,远侧推动器导管160和近侧控制护套140的大致同时前移导致锚固组件200前移。锚固组件200前移成使得锚固组件200的远端在左心室18内,而锚固组件200的近端在左心房16内。因此,锚固组件200的某些部分在天然二尖瓣17的每一侧上。

在所描绘的实施例中,锚固组件200包括四个锚固脚:外前脚220a、外后脚220b、内后脚220c和内前脚220d。在某些实施例中,可包括更少或更多的锚固脚(例如,两个、三个、五个、六个或多于六个)。在某些实施例中,锚固脚220a、220b、220c和220d是锚固组件200的被配置成与天然二尖瓣17的环下沟槽19接触的部分。因此,锚固脚220a、220b、220c和220d具有大致与脚相当的防止损伤的表面。然而,在某些实施例中,锚固脚220a、220b、220c和220d中的一个或多个被配置成穿透组织并且可具有诸如倒钩、线圈、钩之类的锚固特征部。

在图4的布置中,锚固脚220a、220b、220c和220d定位于环下沟槽19下方。在此布置中,可以增加锚固组件200的径向尺寸,以将锚固脚220a、220b、220c和220d与环下沟槽19对准。例如,临床医师可以使近侧控制护套140相对于远侧推动器导管160向远侧移动,以使锚固组件200径向扩张,从而将锚固脚220a、220b、220c和220d与环下沟槽19对准。可在为使锚固脚220a、220b、220c和220d安放于环下沟槽19内的准备中执行该对准。

参考图5,心脏10的连合剖视图提供了关于天然二尖瓣17与图4中所示相同布置的锚固组件200的另一立体图。心脏10的该连合剖视图是沿着通过左心房16和左心室18且平行于与二尖瓣17的(如下文进一步参考图8来描述的)两个连合部相交的线的平面通过二尖瓣17剖得的剖视图。在下面的图5-7和13-17中,将使用心脏10的连合剖视图来描述用于部署展开本文所提供的假体二尖瓣的递送系统100和方法。图5-7和13-17中的视图略微倾斜,从而提供锚固组件200更好的可视化。

锚固脚220a、220b、220c和220d定位于环下沟槽19下方。在该位置中,锚固脚220a、220b、220c和220d被定位在天然二尖瓣17的小叶的收缩和舒张动程下方。在该定向中,锚固脚220a、220b、220c和220d能与环下沟槽19对准,以准备使锚固脚220a、220b、220c和220d安放于环下沟槽19内。

在该图中,可看到示例性sam容纳构件212的一部分。在所描绘的实施例中,sam容纳构件212从锚固组件200起延伸。例如,sam容纳构件212包括细长构件,其带有从锚固组件200的第一部分起延伸的第一端和从锚固组件200的第二部分起延伸的第二端。在特别的实施例中,sam容纳构件212整体地形成为锚固组件200的一部分。在特定的实施例中,sam容纳构件212或其部分可与锚固组件200分离地形成且之后被附连至锚固组件200。

如所示的,sam容纳构件212可布置成预展开配置。如下文进一步描述的,sam容纳构件212可重新配置为已展开配置,使得sam容纳构件212物理地阻止天然二尖瓣的前小叶阻塞lvot。在某些实施例中,当sam容纳构件212不受约束时,sam容纳构件212被偏置成自重新配置至已展开配置。尽管描绘了sam容纳构件212的一个特别实施例,但应理解,可设想多种sam容纳构件的实施例且这些实施例在本申请的范围内。

参考图6,远侧推动器160和近侧控制护套140可以同时相对于次要可偏转导管150和主要可偏转导管120缩回。因此,锚固脚220a、220b、220c和220d变得安放于环下沟槽19中。在该位置中,锚固脚220a、220b、220c和220d定位于天然二尖瓣17的小叶的收缩和舒张动程下方,并且锚固组件200的其他结构并不抑制小叶的运动。因此,在如所描述的锚固组件200联接到二尖瓣17的结构上的情况下,二尖瓣17可继续如其在锚固组件200放置之前那样起作用。此外,锚固组件200与天然二尖瓣17交界的方式不导致天然二尖瓣17的变形。在sam容纳构件212在其预展开配置中的情况下,sam容纳构件212不影响天然二尖瓣17的自然功能。因此,天然二尖瓣17可继续与其在锚固组件200放置之前那样起作用。

参考图7,在锚固组件200与天然二尖瓣17接合的情况下,可从锚固组件200撤回递送系统100的部件。例如,控制丝142可与锚固组件200的近端脱离。之后,可撤回近侧控制护套140。还可撤回次要可偏转导管150。实际上,如果期望的话,近侧控制护套140、次要可偏转导管150和锚固递送护套130可从主要可偏转导管120完全撤回。相比而言,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远侧推动器导管160有利地保持附连到锚固组件200的毂210上(并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保持附连到sam容纳构件212)。如下文将进一步描述的,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远侧推动器导管160可用作导轨,瓣膜组件在该导轨上部署到锚固组件200的内部。然而,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锚固组件200完全与递送系统100脱离,并且递送系统100从病人体内移除。在锚固组件200展开后的数分钟、数小时、数天、数周或数月的时间段之后,瓣膜组件可以安装入锚固组件200中,以完成假体二尖瓣的安装。

在所描绘的实施方式中,sam容纳构件212仍被约束在其预展开配置中。如下文进一步描述的,在某些实施例中,sam容纳构件212的所描述的实施例在瓣膜组件安装入锚固组件200之后被展开。替代地,如下文进一步描述的,在sam容纳构件212的某些实施例中,sam容纳构件212在瓣膜组件安装入锚固组件200之前被展开。

参考图8,天然二尖瓣17的解剖结构包括在各病人之间可用于与锚固组件200接合的某些一致并且可预测的结构特征。例如,天然二尖瓣17包括前述环下沟槽19。此外,天然二尖瓣17包括d形瓣环28、前外侧连合部30a、后内侧连合部30b、左纤维三角134a和右纤维三角134b。另外,天然二尖瓣17包括前小叶20和三部分后小叶22。后小叶22包括外扇形24a、中扇形24b和内扇形24c。后小叶22和前小叶20的自由边缘沿着合紧线32会合。

d形瓣环28限定如下结构,前小叶20和后小叶22从该结构延伸和枢接(铰接)。左纤维三角134a和右纤维三角134b位于前小叶20的左端和右端附近并且大致邻近后小叶22的外扇形24a和内扇形24c。环下沟槽19沿着后小叶22在左纤维三角134a与右纤维三角134b之间沿着瓣环28伸展。

通常可依靠高胶原环形三角134a和134b处或附近的区域来提供坚固且稳定的锚固位置。在三角134a和134b处或附近的区域中的肌肉组织也提供良好的组织向内生长基质,以用于锚固组件200增强的稳定性和抗迁移性。因此,在三角134a和134b处或附近的区域分别限定左前锚固区34a和右前锚固区34b。左前锚固区34a和右前锚固区34b分别提供用于放置外前脚220a和内前脚220d的有利目标位置。

另参考图9,锚固组件200的所描绘的实施例还包括外前脚220b和内前脚220c。如前所述,外后脚220b和内后脚220c也可以有利地定位于环下沟槽19中,以便提供锚固组件200至天然二尖瓣17的平稳且无损伤的联接。因此,左后锚固区34b和右前锚固区34c被限定于环下沟槽19中。左后锚固区34b和右前锚固区34c可分别接纳外后脚220b和内后脚220c。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左后锚固区34b和右前锚固区34c的位置可以不同于所描绘的位置,但仍保持在环下沟槽19内。应理解,所描绘的锚固组件200只是所提供的本申请范围的锚固组件的一个非限制性示例。

在某些实施例中,锚固组件200包括环上结构和环下结构。例如,锚固组件200的环下结构包括前述锚固脚220a、220b、220c和220d、sam容纳构件212以及毂210。在某些实施例中,如上所述,毂210作用为递送系统100的连接结构(例如,参考图2)。此外,毂210可以作用为稳定结构部件,外前环下支承臂230a、外后环下支承臂230b、内后环下支承臂230c和内前环下支承臂230d分别从该稳定结构部件延伸到锚固脚220a、220b、220c和220d。

在所描绘的实施例中,sam容纳构件212包括外前臂213a和内前臂213d。外前臂213a从外前环下支承臂230a起延伸。内前臂213d从内前环下支承臂230d起延伸。在某些实施例中,sam容纳构件212的各部分可从锚固组件200上的其他区域起延伸。

在某些实施例中,诸如所描绘的实施例中,锚固组件200的环上结构包括:外前心房保持特征部240a、外后心房保持特征部240b、内后心房保持特征部240c和内前心房保持特征部240d;前锚固弓250a、左锚固弓250b、后锚固弓250c和右锚固弓250d;以及连接桥260。前锚固弓250a、左锚固弓250b、后锚固弓250c和右锚固弓250d彼此联结以形成起伏的环上圈250,环上圈250作用为锚固组件200的环上结构元件。如下文将进一步描述的,环上圈250还限定开口,该开口通至锚固组件200的配置成接纳并且接合瓣膜组件的内部空间。心房保持特征部240a、240b、240c和240d被配置成接触二尖瓣瓣环上方的架状环上组织表面,从而将锚固组件200稳定在分别与锚固脚220a、220b、220c和220d大致相对的环上区域内。

在某些实施例中,当在心脏收缩期间瓣膜(未图示)闭合且堵塞受压血液时,对于在伴随的人造瓣膜组件上的竖直定向的力,连接桥260提供增强的稳定性和抗疲劳性。锚固组件200还可包括在邻近弓形的框架部分中的一个或多个孔眼226,一个或多个孔眼226是用于递送和取回组件的附加控制点,或者可以用来固定定位递送框架。

在某些实施例中,诸如所描绘的实施例中,锚固组件200的环上结构和环下结构由外前环间连接部270a、外后环间连接部270b、内后环间连接部270c和内前环间连接部270d互连。例如,外前环间连接部270a将外前锚固脚220a与外前心房保持特征部240a连接。此外,外前环间连接部270a将外前锚固脚220a与前锚固弓250a和左锚固弓250b连接。在所描绘的实施例中,其他环间连接部270b、270c和270d中每一个以类似于外前环间连接部270a的方式将环上结构与环下结构的部分互连。例如,外前环间连接部270b将外前锚固脚220b与左锚固弓250b和后锚固弓250c连接;外前环间连接部270c将外前锚固脚220c与后锚固弓250c和右锚固弓250d连接;以及,外前环间连接部270d将外前锚固脚220d与右锚固弓250d和前锚固弓250a连接。

在某些实施例中,锚固组件200的包括sam容纳构件212在内的细长构件由被切割、扩张并且连接至毂210的单件前体材料(例如,片或管)形成。例如,某些实施例由管制作,管被激光切割(或者机加工、化学蚀刻、水射流切割等)且然后被扩张和热定形为其最终的扩张尺寸和形状。在某些实施例中,包括sam容纳构件212在内的锚固组件200由多个细长构件(例如,线材或切割构件)复合地产生,这些细长构件与毂210联结在一起并且彼此联结以形成锚固组件200。

锚固组件200的细长构件可包括各种材料和材料组合。在某些实施例中,镍钛诺(niti)用作锚固组件200的细长构件的材料,但是可以使用其他材料,诸如不锈钢、l605钢、聚合物、mp35n钢、不锈钢、钛、钴/铬合金、聚合材料、pyhnox(丰聂克斯)、elgiloy(埃尔基洛伊耐蚀游丝合金)或任何其他适当的可生物相容的材料和其组合。niti的超弹性使得其成为用于锚固组件200的细长构件的特别好的候选材料,这是因为,例如,niti可以热定形为所期望的形状。即,niti可被热定形成使得当锚固组件200不受约束时,诸如当锚固组件200从锚固递送护套130展出时,锚固组件200倾向于自扩张成所期望的形状。例如由niti制成的锚固组件200可具有弹性本质,其允许锚固组件200弹性地塌缩或“挤压”成低轮廓递送配置并且然后重新配置为如图9中所示的扩张配置。锚固组件200可为大致适形的、抗疲劳的和弹性的,使得当锚固组件200部署展开于病人的天然二尖瓣中时,锚固组件200可适形于周围组织的形貌。

在某些实施例中,形成锚固组件200的细长构件中一个或多个的直径或者宽度/厚度可在约0.008”至约0.015”(约0.20mm至约0.40mm)内、或约0.009”至约0.030”(约0.23mm至约0.76mm)、或约0.01”至约0.06”(约0.25mm至约1.52mm)、或约0.02”至约0.10”(约0.51mm至约2.54mm)、或约0.06”至约0.20”(约1.52mm至约5.08mm)的范围内。在某些实施例中,形成锚固组件200的细长构件可以具有更小或更大的直径或者宽度/厚度。在某些实施例中,形成锚固组件200的细长构件中每一个具有基本上相同的直径或者宽度/厚度。在某些实施例中,形成锚固组件200的细长构件中一个或多个具有与锚固组件200的其他细长构件中一个或多个不同的直径或者宽度/厚度。在某些实施例中,形成锚固组件200的细长构件中一个或多个的一个或多个部分可沿着锚固组件200的细长构件的整个长度为锥形、加宽、缩窄、弯曲、倒圆、波浪形、螺旋形、成角度和/或以其他方式呈非线性和/或不一致。这些特征和技术也可以与本文所提供的假体二尖瓣的瓣膜组件结合。

在某些实施例中,形成锚固组件200的细长构件的直径、厚度和/或宽度可变化,以便于改变由锚固组件200在其特定区域中施加的力、增加或降低锚固组件200在特定区域中的灵活性、增强抗迁移性、和/或控制为展开所准备的压缩过程(可压碎性)和在锚固组件200的展开期间的扩张过程。

在某些实施例中,形成锚固组件200的细长构件中的一个或多个可具有圆形截面。在某些实施例中,形成锚固组件200的细长构件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具有矩形截面形状或者并非矩形的其他截面形状。形成锚固组件200的细长构件的截面形状的示例可包括圆形、c形、正方形、卵形、矩形、椭圆形、三角形、d形、梯形,包括由编织或成股构造形成的不规则截面形状等。在某些实施例中,形成锚固组件200的细长构件中的一个或多个可能基本上是平坦的(即,使得宽度与厚度比为约2:1、约3:1、约4:1、约5:1或者大于约5:1)。在某些示例中,形成锚固组件200的细长构件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使用无心研磨技术而形成,使得细长构件的直径沿着细长构件的长度变化。

锚固组件200可包括旨在增强假体二尖瓣装置的一个或多个期望的功能性能特性的特征。例如,锚固组件200的某些特征涉及增强假体二尖瓣装置的适形性。这些特征可例如通过允许装置适形于不规则组织形貌和/或动态地变化的组织形貌而有利于假体二尖瓣装置的改进的性能。这种适形性特性可有利于提供假体二尖瓣装置的有效且耐用的性能。在锚固组件200的某些实施例中,锚固组件200的某些部分被设计成比同一锚固组件200的其他部分更适形(更具顺应性)。即,单个锚固组件200的适形性可被设计成在锚固组件200的各个区域处是不同的。

在某些实施例中,锚固组件200包括用于增强体内射线成像可视性的特征。在某些实施例中,锚固组件200的部分,诸如锚固脚220a、220b、220c和220d和/或sam容纳构件212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具有附连于其上的一个或多个不透辐射的标记。在某些实施例中,锚固组件200中的某些或所有部分可被涂覆(例如,溅射涂布)有不透辐射的涂层。

仍参考图8和图9,如上所述,锚固脚220a、220b、220c和220d的尺寸和形状定成接合二尖瓣17的环下沟槽19。在某些实施例中,前脚220a和220d以在约30mm至约45mm、或者约20mm至约35mm、或者约40mm至约55mm的范围内的距离彼此间隔开。在某些实施例中,后脚220b和220c以在约20mm至约30mm、或者约10mm至约25mm、或者约25mm至约40mm的范围内的距离彼此间隔开。

在某些实施例中,锚固脚220a、220b、220c和220d的高度在从约8mm至约12mm的范围内,或者大于约12mm。在某些实施例中,(当被织物覆盖时)锚固脚220a、220b、220c和220d的沟槽接合表面积在约6mm2至约24mm2的范围内。在某些实施例中,锚固脚220a、220b、220c和220d各自具有基本上相同的沟槽接合表面积。在特定实施例中,锚固脚220a、220b、220c和220d中一个或多个具有不同于其他锚固脚220a、220b、220c和220d中一个或多个的沟槽接合表面积。锚固脚220a、220b、220c和220d的宽度可在约1.5mm至约4.0mm的范围内或更大,且长度可在约3mm至约6mm的范围内或更大。锚固脚220a、220b、220c和220d的尺寸和形状定成使得即使在锚固组件锚固于二尖瓣部位之后,锚固组件200也不显著地损伤二尖瓣腱索、天然二尖瓣小叶和乳头状肌的自然功能。

如前所述,锚固组件200被设计成避免干涉天然二尖瓣17的功能。因此,可在将置换瓣膜组件部署展开于天然二尖瓣17中之前的一段时间,将锚固组件200植入于天然二尖瓣17内,而不会导致瓣膜17功能在锚固件植入与瓣膜植入之间的时间段中劣化(无论该断时间是分钟级还是甚至数天或数月)。为了避免在锚固组件200与天然二尖瓣17之间的这种干涉,环间连接部270a、270b、270c和270d大致穿过合紧线32。更具体地,外前环间连接部270a邻近前外侧连合部30a穿过合紧线32。以相似方式,内前环间连接部270d邻近后内侧连合部30b经过合紧线3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外后环间连接部270b和内后环间连接部270c在从自然合紧线32向后偏置的位置中穿过天然二尖瓣17。后小叶22将倾向于顺应性地包裹在外后环间连接部270b和内后环间连接部270c周围,以便于二尖瓣17的密封,其中,锚固组件200联接至二尖瓣17。

参考图9和10,分别示出了sam容纳构件212的预展开和已展开配置。sam容纳构件212的已展开配置(图10中示出)揭示了:在该实施例中,外前臂213a和内前臂213d连结,且附连元件214(在该实施例中为孔眼214)安置于外前臂213a和内前臂213d的联结处附近。如下文进一步描述的,孔眼214提供附连元件,该附连元件可用于控制sam容纳构件212的构造和展开。在某些实施例中,其他类型的附连元件214(作为孔眼214的替代物)可包括在sam容纳构件212上。例如,在某些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突出部、球端、凹陷部、夹、可断裂元件、可偏转元件、弯曲部等和其组合可作为附连元件214被包括在sam容纳构件212上。

在所描绘的实施方式中,sam容纳构件212被偏置使得其自然地力图被布置在已展开配置中。因而,如下文进一步描述的,在某些实施例中,当sam容纳构件212从被约束于其预展开配置中释放时,sam容纳构件212将自然地自行重构(或“自重构”)成已展开配置(或其近似配置)。在某些实施例中,使用定形过程来形成偏置,使得sam容纳构件212倾向于寻求其已展开配置。替代地或附加地,如下文进一步描述的,在某些实施例中,在sam容纳构件212的展开期间,通过一个或多个力的施加,sam容纳构件212可被偏转成已展开配置。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当sam容纳构件212被展开时,外前臂213a和/或内前臂213d可与前小叶和/或腱接合,以减小sam的可能性。该接合可位于沿外前臂213a和/或内前臂213d的长度上的任何位置处,且可位于其接合处。例如,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外前臂213a和/或内前臂213d的接近外前环下支承臂230a和/或内前环下支承臂230d的部分可实际地接合前小叶和/或腱的外边缘,以在外边缘处扩开或扩宽前小叶,从而限制其运动且还减小sam的可能性。

参考图11,锚固组件200可附加地或替代地包括sam容纳构件212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在所描绘的实施例中,sam容纳构件216固定地附连至毂210,并从毂210沿大致向前和向上的方向延伸。

sam容纳构件216包括附连至毂210的臂部分217和从臂部分217延伸的端部分218。尽管在所描绘的实施例中,臂部分217是单个细长构件,但在某些实施例中,臂部分217包括两个或更多个细长构件。

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在所描绘的实施例中,从细长构件的臂部分217延伸的端部分218限定了大于臂部分217宽度的宽度。如下文进一步描述的,当锚固组件200与天然二尖瓣接合时,端部分218配置成安置在前小叶后面。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前小叶“后面”是指,当小叶打开时,天然二尖瓣小叶的主动脉侧。

在所描绘的实施例中,端部分218包括第一细长构件219a、第二细长构件219b和第三细长构件219c(此后总称为“三个细长构件219a-c”)。三个细长构件219a-c从臂部分217扇形散开。三个细长构件219a-c由此共同限定或包含宽阔区域,该区域将与二尖瓣的前小叶的背部在原位接触。在某些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相互连接的撑杆可在三个细长构件219a-c之间延伸。在某些实施例中,三个细长构件219a-c的扇形散开布置是三个细长构件219a-c的自然或非约束的布置。如下文进一步描述的,在sam容纳构件216的展开之前,三个细长构件219a-c可被朝向彼此压缩,用于容纳在低轮廓递送护套的腔内。在从该腔露出时,三个细长构件219a-c可自然地彼此分叉成如所示的扇形散开布置。

尽管端部部分218的所描绘的实施例包括以扇形散开布置从臂部分217延伸三个细长构件219a-c,但也可设想端部分218的各种其他构造。例如,在某些实施例中,单个细长构件组成端部分218。该单个细长构件可比臂部分217更宽、更窄或与臂部分217具有相同的宽度。在某些实施例中,端部分可具有呈v形或u形等布置的两个细长构件。在某些实施例中,端部分可包括四个或更多个细长构件。在某些实施例中,端部分可为环状构件,诸如圆形、卵形、三角形、矩形等。在某些实施例中,端部分218大致平坦。在某些实施例中,端部分218是带有一定轮廓的而非平坦的。与上述三个细长构件219a-c一样,端部分218的其他构造可被压缩,用以容纳在递送护套内,且在从递送护套露出时可自扩张成更大(例如,更宽阔或更宽)的已展开配置。

尽管端部分218的所描绘的实施例的三个细长构件219a-c各自包括球茎状自由端,但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包括这种球茎状自由端。在所描绘的实施例中,三个细长构件219a-c的球茎状自由端包括孔眼。然而,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包括这种孔眼。

参考图12,在某些实施例中,锚固组件200包括安置于锚固组件200的一个或多个部分上的覆盖材料270。覆盖材料270可提供各种益处。例如,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覆盖材料270能便于组织向内生长和/或内皮化,从而增强了锚固组件200的抗迁移性并且防止在血液接触元件上形成血栓。在另一示例中,如下文进一步描述的,覆盖材料270可以用来便于在锚固组件200与接纳于其中的瓣膜组件之间的联接。覆盖材料270还防止或最小化在锚固组件200与瓣膜组件300之间的磨耗和/或磨损。覆盖材料270还防止瓣膜外组织磨耗相关的磨损,并支承套口材料,以增强耐用性。除了瓣膜组件的套口材料之外,覆盖材料270还可提供冗余的密封。

在所描绘的实施例中,覆盖材料270基本上安置在整个锚固组件200上,包括sam容纳构件212(除了孔眼214,虽然在某些实施例中,孔眼214可基本上被覆盖材料270所覆盖)。在某些实施例中,覆盖材料270安置于锚固组件200的一个或多个部分上,而锚固组件200的一个或多个其他部分并不具有安置于其上的覆盖材料270。尽管所描绘的实施例包括覆盖材料270,但覆盖材料270并非所有实施例中必需的。在某些实施例中,可彼此分离和/或不同的覆盖材料270的两个或更多个部分可以安置于锚固组件200上。即,在某些实施例中,特定类型的覆盖材料270安置于锚固组件200的某些区域上,并且不同类型的覆盖材料270安置于锚固组件200的其他区域上。

在某些实施例中,覆盖材料270或其部分包括含氟聚合物,诸如膨胀型聚四氟乙烯(eptfe)聚合物。在某些实施例中,覆盖材料270或其部分包括聚酯、硅酮、聚氨酯、elast-eontm(硅酮和聚氨酯聚合物)、另一生物相容性聚合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共聚物或者其组合和子组合。在某些实施例中,使用诸如(但不限于)挤压、扩张、热处理、烧结、针织、编结、编织、化学处理等技术来制造覆盖材料270。在某些实施例中,覆盖材料270或者其部分包括生物组织。例如,在某些实施例中,覆盖材料270可包括天然组织,诸如但不限于牛、猪、绵羊或马心包。在某些这样的实施例中,使用戊二醛、甲醛或三缩水甘油基胺(三环氧丙烷基胺)(tga)溶液或其他合适组织交联剂来对组织进行化学处理。

在所描绘的实施例中,覆盖材料270安置于锚固组件200的内部和外部上。在某些实施例中,覆盖材料270仅安置于锚固组件200的外部上。在某些实施例中,覆盖材料270仅安置于锚固组件200的内部上。在某些实施例中,锚固组件200的某些部分被覆盖材料270以不同于锚固组件200的其他部分的方式覆盖。

在某些实施例中,覆盖材料270使用粘合剂附连到锚固组件200的至少某些部分。在某些实施例中,环氧树脂用作粘合剂,以将覆盖材料270附连到锚固组件200或其部分。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包裹、缝合、绑扎、绑缚和/或夹子等来将覆盖材料270附连到锚固组件200。在某些实施例中,使用技术的组合来将覆盖材料270附连到锚固组件200上。

在某些实施例中,覆盖材料270或者其部分具有微孔结构,微孔结构提供组织向内生长支架,用于锚固组件200的持久密封和/或补充的锚固强度。在某些实施例中,覆盖材料270由抑制或减少血液通过覆盖材料270的膜状材料制成。在某些实施例中,覆盖材料270或其部分具有抑制或防止组织向内生长和/或内皮化到覆盖材料270上的材料组分和/或配置。

在某些实施例中,覆盖材料270可以由增强覆盖材料270的某些物理性质的一个或多个化学或物理过程改性。例如,可将亲水涂层涂覆到覆盖材料270,以改进覆盖材料270的湿润性和回声半透明性。在某些实施例中,覆盖材料270可以通过促进或抑制内皮细胞附着、内皮细胞迁移、内皮细胞增生、和阻止血栓形成中的一者或多者的化学部分而进行改性。在某些实施例中,覆盖材料270可以利用共价附着肝素改性或者利用在原位释放的一种或多种药物浸渍。

在某些实施例中,覆盖材料270被预先穿孔以调整通过覆盖材料270的流体流,和/或影响组织向内生长到覆盖材料270上的倾向。在某些实施例中,覆盖材料270被处理成使得覆盖材料270更刚硬,或添加表面纹理。在某些实施例中,对覆盖材料270的选定部分如此处理,而不对覆盖材料270的其他部分进行如此处理。也可以采用其他对覆盖材料270的材料处理技术来提供有益的机械性质和组织响应相互作用。在某些实施例中,覆盖材料270的部分可以具有附连于其上的一个或多个不透辐射的标记,以增强体内射线成像可视性。

现参考图13a和14a,锚固组件200被示出植入于天然二尖瓣17内。图13b和图14b分别是对应于图13a和图14a的照片。在图13a中,二尖瓣17被示出处于闭合状态中。在图14a中,二尖瓣17被示出处于打开状态中。这些图示是从左心房的视角看向二尖瓣17的。例如,在图14a中,可以通过二尖瓣17的打开的小叶看到腱索40。

这些图示出了锚固组件200的环上结构和环下结构与天然二尖瓣17的关系。例如,图13a中的天然二尖瓣17的闭合状态允许看到环上结构,诸如外前心房保持特征部240a、外后心房保持特征部240b、内后心房保持特征部240c和内前心房保持特征部240d。此外,前锚固弓250a、左锚固弓250b、后锚固弓250c、右锚固弓250d和连接桥260是可见的。然而,在图13a中环下结构不可见,因为这些结构被前小叶20和三部分后小叶24a、24b和24c挡住而看不到。

相比而言,在图14a中,因为天然二尖瓣17是打开的,故而锚固组件200的某些环下结构是可见的。例如,通过打开的二尖瓣17看到环下支承臂230a、230b、230c和230d以及毂210。然而,锚固脚220a、220b、220c和220d仍然看不到,因为它们位于二尖瓣17的环下沟槽内。此外,在该视图中,sam容纳构件(其为环下结构)不可见。

参考图15,在将锚固组件200植入于天然二尖瓣17内之后(例如,根据上述图1-7所执行的),递送系统100的瓣膜递送护套170可以用来将瓣膜组件部署展开于锚固组件200内。如在以上参考图7所描述的,在远侧推动器导管160与锚固组件200的毂210联接的情况下,远侧推动器导管160可以用来将瓣膜组件引导入锚固组件200的内部。

在所描绘的实施例中,sam容纳构件212被约束在其预展开配置中。然而,在某些其他sam容纳构件的实施例(例如,以下参考图27-33所进一步描述)中,sam容纳构件可在瓣膜组件安装于锚固组件200内之前被展开。一般而言,根据sam容纳构件实施例的设计,如果sam容纳构件可能与前小叶的功能干涉,则优选的可能是等到瓣膜被植入再展开sam容纳构件。然而,如果sam容纳构件不会或不太可能干涉小叶功能,则sam容纳构件可在瓣膜植入之前被展开(对于锚固件在与瓣膜植入分离的程序中被植入的情况,这可能是有益的)。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主要可偏转导管120定位成其远端在左心房16中的情况下,瓣膜递送护套170安装于主要可偏转导管120的管腔内(在远侧推动器导管160上)并且通过主要可偏转导管120前移。如下文进一步描述的,在某些实施例中,瓣膜递送护套170被预先装载有假体瓣膜组件和递送系统100的其他部件。主要可偏转导管120可以是用来递送锚固组件200的同一导管,或者其可以是不同导管(但是为了简单起见,在本文中仍被称作主要可偏转导管120)。

在某些实施例中,瓣膜递送护套170可以由以上参考主要可偏转导管120所描述的材料制成。在某些实施例中,瓣膜递送护套170的外径在约20fr至约28fr(约6.7mm至约9.3mm)范围内。在某些实施例中,瓣膜递送护套170的外径在约14fr至约24fr(约4.7mm至约8.0mm)范围内。

在所描绘的实施例中,瓣膜递送护套170包括张开的远端部分172。在某些实施例中,并不包括这样的张开的远端部分172。张开的远端部分172当被约束于主要可偏转导管120内时能塌缩为较低轮廓。当张开的远端部分172从主要可偏转导管120放出时,张开的远端部分172能自扩张成张开形状。在某些实施例中,张开的远端部分172的材料包括褶皱或折叠(部),可为连续的张开端或者可以诸如花瓣那样分成多个部段,并且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弹性元件,在无(诸如由容纳在主要可偏转导管120内而导致的)约束力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弹性元件将张开的远端部分172偏压成呈现张开配置。张开的远端部分172可能是有利的,例如在瓣膜组件已从张开的远端部分172被放出之后,用于将瓣膜组件再次捕获于瓣膜递送护套170的腔内。

在某些实施例中,张开的远端部分172的最大外径在约30fr至约34fr(约10.0mm至约11.3mm)的范围内。在某些实施例中,张开的远端部分172的最大外径在约32fr至约44fr(约10.7mm至约14.7mm)的范围内。在某些实施例中,张开的远端部分172的最大外径在约24fr至约30fr(约8.0mm至约10.0mm)的范围内。在某些实施例中,张开的远端部分172的最大外径小于约24fr(约8.0mm)或者大于约44fr(约14.7mm)。

参考图16,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瓣膜递送导管180保持基本上静止时,瓣膜递送护套170可以被撤回进入主要可偏转导管120内,以将瓣膜组件300从瓣膜递送护套170的腔放出。在示例性递送系统100的某些实施例中,瓣膜递送护套170和瓣膜递送导管180是附加部件。

瓣膜组件300可能可释放地联接到瓣膜递送导管180并且保持在低轮廓配置中。在某些实施例中,瓣膜组件300的远端和近端可释放地联接到瓣膜递送导管180。在某些实施例中,瓣膜组件300的远端或近端中的仅一个可释放地联接到瓣膜递送导管180。在特定实施例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控制丝(控制线材),以将瓣膜组件300的一个或多个部分可释放地联接到瓣膜递送导管180。

参考图17和18,递送系统100可由临床医师操作者来操纵,以执行瓣膜组件300在左心房16内的侧向枢转(摇动、转动等)。瓣膜组件300的该转动将瓣膜组件300的对准从与主要可偏转导管120的远端部分大致轴向对准改变为与锚固组件200大致轴向对准(准备将瓣膜组件300安装入锚固组件200内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能如下所述执行瓣膜组件300的前述转动。如图17中所示,由于主要可偏转导管120对瓣膜递送导管180的影响,瓣膜组件300的轴线初始地与主要可偏转导管120的远端部分的轴线大致对准。由于该布置,能由临床医师来执行远侧推动器导管160与瓣膜递送导管180之间的同时反向运动,以使瓣膜组件300转动。即,在向近侧牵拉远侧推动器导管160时,向远侧推动瓣膜递送导管180。由于该反向运动,瓣膜组件300以相对紧凑(相对小)的半径转动,如由左心房16的界限所需要的那样。之后,如图18中所示,瓣膜递送导管180可以进一步前移,使得瓣膜组件300同轴地定位于锚固组件200内部。

现也参考图19,在某些实施例中,在瓣膜组件300扩张之前或期间,瓣膜组件300和锚固组件200变得彼此同轴、线性地(沿着其轴线)和旋转对准,从而导致瓣膜组件300与锚固组件200之间的接合。

利用可滑动地安置于远侧推动器导管160上的瓣膜递送导管180来实现如上所述的瓣膜组件300与锚固组件200之间的同轴对准。可以通过瓣膜递送导管180的远端特征部182与锚固组件200的毂210的相互作用来实现在瓣膜组件300与锚固组件200之间的线性(直线)对准。例如,在某些实施例中,远端特征部182与毂210的抵接能够导致瓣膜组件300与锚固组件200之间的适当线性(直线)对准。

能以各种方式来实现在瓣膜组件300与锚固组件200之间(绕其轴线)的相对转动对准。例如,在某些实施例中,瓣膜递送导管180机械地键接到远侧推动器导管160,以可滑动地固定瓣膜组件300与锚固组件200之间期望的转动对准。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包括其他类型的机械特征部(例如,销/孔、突起部/容座等),以便于在瓣膜组件300与锚固组件200之间期望的转动/旋转对准。替代地或附加地,在瓣膜组件300上和在锚固组件200上(包括在sam容纳构件上)可能以表示瓣膜组件300与锚固组件200(绕其轴线)的相对转动定向的位置和/或样式包括不透辐射的标记。在某些实施例中,(例如,当瓣膜递送导管180“可扭转”时)在瓣膜组件300最终扩张之前,瓣膜递送导管180可以绕其轴线转动,直到标记相对于锚固组件200处于适当位置中。可以使用荧光检查来获得各不透辐射的标记以及相对应的瓣膜组件300和锚固组件200(包括在sam容纳构件上)的期望的相对定向。

在所描绘的实施方式中,sam容纳构件212仍在其预展开配置中。因而,sam容纳构件212的所描绘的实施例在瓣膜组件300接合于锚固组件200内之后被展开。然而,对于sam容纳构件的某些替代实施例(如下文进一步描述的),sam容纳构件在瓣膜组件300接合于锚固组件200内之前被展开。

参考图20和21,锚固组件200的sam容纳构件212可被配置成预展开配置和已展开配置。图20示出了处于预展开配置中的sam容纳构件212,图21示出了处于已展开配置中的sam容纳构件212。如下文进一步描述的,在某些实施例中,sam容纳构件212的展开发生在锚固组件200和瓣膜组件300安装在天然二尖瓣中(如以上参考图1-19描述的)之后。在此,为了简明起见,未示出瓣膜组件300。用于展开sam容纳构件212的该技术导致sam容纳构件212定位在天然二尖瓣前小叶前方(本文中也被称作“后面”)。由此,已展开的sam容纳构件212作用为物理屏障,其抑制和/或阻止天然二尖瓣前小叶阻塞lvot。

所设想的是,通过使用全都在本申请的范围内的各种机构和技术,可以受控的方式执行sam容纳构件212的展开。本文中提供了这种sam容纳和展开机构和技术的多个非限制性示例。

如上所述,在某些实施例中,经导管二尖瓣递送系统100包括远侧推动器导管160和导丝110。在某些实施例中,导丝110可滑动地安置于远侧推动器导管160的管腔内,且导丝110可向远侧延伸出远侧推动器导管160的远端。如在所描绘的实施例中那样,在某些实施例中,导丝120可延伸通过sam容纳构件212的孔眼214。

在图20和21中描绘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远侧推动器导管160包括带螺纹的远端162,导丝110可向远侧延伸出该远端162。如所描绘的,在某些实施例中,带螺纹的远端162可与sam容纳构件212的孔眼214内的互补内螺纹匹配。由此,带螺纹的远端162可选择性地被拧入与孔眼214接合,且可选择性地从与孔眼214接合被旋出。换言之,在某些实施例中,远侧推动器导管160能够可释放地与sam容纳构件212接合。由此,执行部署展开锚固组件200的过程的临床医师可控制sam容纳构件212的展开。换言之,通过回转远侧推动器导管160,临床医师可将带螺纹的远端162从孔眼214旋出,以释放或展开sam容纳构件212。

当带螺纹的远端162与孔眼214联接时,sam容纳构件212被约束在其预展开配置中(图20)。当带螺纹的远端162从孔眼214脱离时,sam容纳构件212从被远侧推动器导管160约束释放,且sam容纳构件212接着自由地找寻其自然的已展开配置(图21)。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当sam容纳构件212被展开时,sam容纳构件212的部分可与前小叶和/或腱接合,以减小sam的可能性。该接合可位于沿外前臂213a和/或内前臂213d的长度上的任何位置处,且可位于其接合处(例如,参见图10)。例如,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外前臂213a和/或内前臂213d的接近外前环下支承臂230a和/或内前环下支承臂230d的部分可实际地接合前小叶和/或腱的外边缘,以在外边缘处扩开或扩宽前小叶,从而限制其运动且还减小sam的可能性。

参考图22-24,现将进一步描述当(如上所述)假体二尖瓣400与天然二尖瓣17接合时sam容纳构件212的展开过程。图22示出了在从远侧推动器导管160脱离之后、但在sam容纳构件212从其受约束的预展开配置实质运动之前sam容纳构件212的位置。图23描绘了sam容纳构件212随着其运动至(或自偏转至)其自然已展开配置(过程中)的中间位置。图24示出了sam容纳构件212在其已展开配置中的位置,其中,sam容纳构件212至少部分地安置在前小叶20后面(即,在前小叶20的主动脉侧上)。因而,这一系列图描绘了sam容纳构件212从远侧推动器导管160脱离后的展开过程(或“自重构”过程)。

这些图包括对假体二尖瓣400(包括与瓣膜组件300联接或匹配的锚固组件200)、远侧推动器导管160和导丝110(它们为递送系统的组成构件)、病人的天然二尖瓣17和天然二尖瓣17的前小叶20的描绘。应指出,在该实施方式中,sam容纳构件212的展开发生在假体二尖瓣400(包括与瓣膜组件300联接或匹配的锚固组件200)以操作位置与天然二尖瓣17接合之后。替代地,在某些实施方式中,sam容纳构件212的展开可发生在锚固组件200与天然二尖瓣17的接合之后、但在瓣膜组件300与锚固组件200的联接/匹配之前。

在某些实施例中,导丝110与sam容纳构件212的附连元件接合。例如,在所描绘的实施例中,导丝110被拧入穿过sam容纳构件212的孔眼214。由此,在远侧推动器导管160从sam容纳构件212脱离之后,导丝110保持与sam容纳构件212可滑动地接合。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导丝110可在从远侧推动器导管160脱离之后保持与sam容纳构件212接合的事实使得导丝110能够被用于对sam容纳构件212的展开施加一定控制。例如,通过将导丝110构造成具有侧向柔性不同的两个或更多个部分,sam容纳构件212的自重构可由导丝110的纵向定位被至少部分地控制或影响。在一个这种示例中,导丝110具有远侧末端部分,该远侧末端部分比该远侧末端部分近侧的更硬的部分具有更大的侧向柔性。由此,当导丝110的较硬部分与sam容纳构件212接合时,导丝110约束或部分地约束sam容纳构件212(使得其不)运动至其完全展开配置。然而,当导丝110被(向近侧)拉回使得导丝110的较侧向柔性的部分变得与sam容纳构件212接合时,则sam容纳构件212的自重构成其自然已展开配置的偏置成可克服来自导丝110的侧向阻力。因而,通过临床医师选择性地将导丝110相对于sam容纳构件212定位,sam容纳构件212的展开可至少部分地由临床医师所控制。

如图23中所见,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当sam容纳构件212开始重构(或部分地重构)时,导丝110可因而偏转至有利地接触天然前小叶20的背部的位置。由此,导丝110可用于径向向内朝向假体二尖瓣400拉动或约束前小叶20,因而便于在sam容纳构件212的展开期间捕获前小叶20。

如图24中所见,当sam容纳构件212构造成其已展开配置时,sam容纳构件212的至少一部分安置在天然二尖瓣17的前小叶20后面。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前小叶20被松弛地容纳在限定于sam容纳构件212与瓣膜组件300的外表面之间的空间中。由此,前小叶20的收缩期前移(sam)的可能性得到管控或控制。即,前小叶20被约束成不会由sam容纳构件212定位在前小叶20后面而引起lvot阻塞或产生高lvot压力梯度。

参考图25和26,在某些实施例中,递送系统100的控制线材164(例如,参考图1-7和15-19)可能与sam容纳构件212可脱离地联接,使得临床医师可控制sam容纳构件的展开。例如,在某些实施例中,控制线材164与sam容纳构件212的附连元件联接(诸如在某些实施例中通过将控制线材164拧入穿过孔眼214)。

在某些实施例中,控制线材164可滑动地安置于远侧推动器导管160的管腔内。在特别的实施例中,控制线材164安置于远侧推动器导管160的外部。

在某些实施例中,控制线材164的两端可定位在病人体外,使得临床医师操作者可纵向调整控制线材164的位置,从而控制(如通过比较图25和图26所描绘的)sam容纳构件212的部署展开定位。例如,可向近侧拉动和/或约束控制线材164的两端来将sam容纳构件212定位在其预展开配置中(图25),还可使控制线材164的一端或两端向远侧运动或允许其向远侧运动,以便于或促进sam容纳构件212重构至其已展开配置(图26)。

应理解,通过使用控制线材164,临床医师可精确地控制sam容纳构件212的(部署)展开。例如,临床医师可由此控制sam容纳构件212的重构速度。此外,在sam容纳构件212已被展开或部分地展开之后,临床医师可反向展开sam容纳构件212(即,向近侧牵拉控制线材164,使得sam容纳构件212部分地或完全地回到预展开配置)。以此方式,sam容纳构件212的展开过程是可逆且可重复的(只要控制线材164保持与sam容纳构件212联接)。

当临床医师操作者认为sam容纳构件212已被令人满意地配置(例如,使得sam容纳构件212的至少一部分定位在前小叶后面)时,则临床医师可牵拉控制线材164的一端而释放控制线材控制线材164的另一端。通过继续牵拉控制线材164的一端,控制线材164可最终从sam容纳构件212脱离(例如,旋出)。

参考图27-3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sam容纳构件216(参考图11)可在锚固组件200与天然二尖瓣17接合时被展开(如上所述)。应理解,在某些实施方式中,sam容纳构件216的展开过程可在瓣膜组件300的(部署)展开之前发生(例如,如图34中所描绘的)。替代地,在某些实施例中,sam容纳构件216的展开过程可在瓣膜组件300与锚固组件200匹配之后发生。在图27-34中所描绘的实施例非常适用于在人工瓣膜组件300的实施之前(部署)展开,这是由于其从毂210发出的设计对前小叶的正常功能几乎没有影响,从而允许前小叶在瓣膜组件300的植入之前继续基本上正常地作用。

图27、29和30示出了在护套166内处于其预展开配置中的sam容纳构件216的位置。图31和32示出了在从护套166内露出之后但在受到来自护套166的变形力之前处于其部分展开配置中的sam容纳构件216的位置。图28、33和34示出了在由通过护套166施加的变形力被变形至已展开配置之后处于其已展开配置中的sam容纳构件216的位置。

sam容纳构件216包括(附连至锚固组件200的毂210的)细长元件臂部分217和从臂部分217延伸的端部分218。在某些实施例中,从细长构件的臂部分217延伸的端部分218限定了大于臂部分217宽度的宽度。如下文进一步描述的,当锚固组件200与天然二尖瓣接合时,端部分218构造成安置在前小叶后面。

如图27、29和30中所示,在某些实施例中,sam容纳构件216可布置成预展开配置,其中,sam容纳构件216以适于经导管递送的低轮廓配置可滑动地安置在护套166的腔内。在某些实施例中,远侧推动器导管160也可滑动地安置于护套166内。如图29中所描绘的,在sam容纳构件216被约束于该预展开配置中的情况下,锚固组件200可扩张并接合在天然二尖瓣17内。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锚固组件200与天然二尖瓣17接合之后,可执行sam容纳构件216的展开过程。首先,如图31和32中所示,护套166可被临床医师操作者向近侧牵拉,以允许sam容纳构件216从包含在护套166内露出。当护套166被拉回时,在某些实施例中,sam容纳构件216的自然偏置引起sam容纳构件216径向上偏转远离其在护套166内的在先位置。此外,由于直径上约束的护套166的移除,在某些实施例中,端部分218扩张成端部分218的天然不受约束配置。例如,在所描绘的实施例中,从三个细长构件219a-c侧向呈扇形散开,以限定大于臂部分217宽度的宽度。

在某些实施例中,sam容纳构件216的展开过程的下一步骤包括sam容纳构件216的进一步径向偏转,使得端部分218变得安置在前小叶20后面。在图28和33中描绘了该步骤,且可在荧光镜下进行该步骤(本文中描述的其他展开步骤中的某些或全部可在荧光镜下进行)。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sam容纳构件216的进一步径向偏转的该步骤至少部分地通过从护套166向臂部分217施加力来执行。即,在某些实施例中,护套166包括远端167,远端167构造成与臂部分217交界,并向臂部分217施加力,该力导致sam容纳构件216的径向偏转。例如,在某些实施例中,当临床医师操作者向远侧推动护套166时,远端167压在臂部分217上,以引起sam容纳构件216的径向偏转。

在某些实施例中,sam容纳构件216使得端部分218变得安置在前小叶20后面的偏转通过sam容纳构件216的塑性变形发生,该塑性变形由护套166施加至sam容纳构件216的力所导致。在各种实施例中,sam容纳构件216使得端部分218变得安置在前小叶20后面的偏转通过在sam容纳构件216被允许从护套166露出之后sam容纳构件216的自然偏置发生,而无需由护套166施加的附加力。在特别的实施例中,sam容纳构件216使得端部分218变得安置在前小叶20后面的偏转通过在sam容纳构件216被允许从护套166露出之后sam容纳构件216的自然偏置以及对sam容纳构件216的进一步推动两者的结合而发生,该进一步推动由护套166施加至臂部分217的力所导致。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sam容纳构件216使得端部分218变得安置在前小叶20后面的展开之后,瓣膜组件300被展开成与锚固组件200匹配,如图34中所描绘的那样。替代地,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瓣膜组件300已被展开成与锚固组件200匹配之后,sam容纳构件216被展开成使得端部分218变得安置在前小叶20后面。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前小叶20被松弛地容纳在限定于sam容纳构件216与瓣膜组件300的外表面之间的空间中。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前小叶20被紧贴地容纳或轻微地压缩在限定于sam容纳构件216与瓣膜组件300的外表面之间的空间中。

参考图35和图36,示出了不带有任何覆盖物或瓣膜/封堵器小叶的示例性瓣膜组件300。因此,示出了瓣膜组件300的瓣膜组件框架301。图35示出了瓣膜组件框架301的前侧视图,图36示出了瓣膜组件框架301的仰视图。可以使用上文参考锚固框架200(例如,参考图9)所描述的各种材料和制造技术中的任意内容来构建瓣膜组件300。应理解,所描绘的瓣膜组件300只是在本申请的范围内提供的瓣膜组件的一个非限制性示例。

瓣膜组件300包括近端部分302和远端部分304。瓣膜组件包括张开的外裙部分303并且限定内孔口部分305。当瓣膜组件300植入于天然二尖瓣中时,近端部分302位于环上(在左心房中),并且远端部分304位于环下(在左心室中)。如下文进一步描述的,近端部分302限定瓣膜组件300的大致圆形进入孔口。

在所描绘的实施例中,瓣膜组件300通常沿着远侧方向向外张开。换言之,与近端部分302相比,远端部分304向外张开。因此,与远端部分304相比,近端部分302限定更小的外轮廓。然而,远端部分304的某些区域向内弯曲。特别地,例如,瓣膜组件300的后内侧连合角部330a和前外侧连合角部330b可向内弯曲。应理解,远端部分304的与近端部分302相比向外张开只是瓣膜组件300的轮廓的一个示例性配置。在某些实施例中,例如,肩部(瓣膜组件300的具有最大外周缘的一部分)位于瓣膜组件300的中部的近侧。

瓣膜组件300还包括在后内侧连合角部330a与前外侧连合角部330b之间的前侧306。当瓣膜组件300植入于天然二尖瓣中时,前侧306面向天然二尖瓣的前小叶。远端部分304的前侧306限定大致平坦表面,而远端部分304的其他侧是倒圆的。因此,远端部分304的周缘大致为d形。远端部分304的d形周缘为瓣膜组件300提供用以与天然二尖瓣交界和密封的有利的外轮廓。如下文进一步描述的,通过在远端部分304的d形周缘与天然二尖瓣的小叶之间、某些实施例中在裙部303的区域中的d形周缘与天然瓣环之间的合紧来实现密封。

在所描绘的实施例中,瓣膜组件300的近端部分302包括三个心房小叶弓310a、310b和310c,它们一起限定在近端部分302处的起伏状圈(波状圈)。小叶弓310a、310b和310c中每一个分别包括具有附连孔312a、312b和312c的顶点。在某些实施例中,附连孔312a、312b和312c用于将瓣膜组件300的近端联接到递送导管(例如,图16-18的瓣膜递送导管180)。

瓣膜组件300还包括三个连合柱320a、320b和320c,每一个从三个小叶弓310a、310b和310c的相交部向远侧延伸。连合柱320a、320b和320c安置成彼此以约120°隔开。连合柱320a、320b和320c各自具有一系列孔,这些孔可以用于小叶的附连,诸如通过缝合。三个小叶弓310a、310b和310c和三个连合柱320a、320b和320c是在瓣膜组件300上的区域,三个假体瓣膜小叶变得附连到这些区域上,以包括三小叶封堵器(例如,参考图38-41)。

如在图36中最佳地看出,三个小叶弓310a、310b和310c和连合柱320a、320b和320c限定三小叶封堵器构造的大致圆柱形框架。由此,瓣膜组件300提供用于三小叶封堵器的已经证明的有利的框架构造。三小叶封堵器在心脏舒张期间提供开放的流动并且在心脏收缩期间提供流动堵塞。

参考图37,示例性假体二尖瓣400的分解图包括锚固组件200和瓣膜组件300。该图提供了锚固组件200和瓣膜组件300的后侧视图。

瓣膜组件300包括覆盖物340。覆盖物340可以由任何材料制成并且使用上文参考覆盖物270所描述的任何技术构建。此外,在某些实施例中,覆盖物340可以包括自然组织,诸如但不限于牛、猪、绵羊或马心包。在某些这种实施例中,使用戊二醛、甲醛或三缩水甘油基胺溶液或者其他合适的交联剂来使这些组织化学交联。

当瓣膜组件300和锚固组件200联接在一起时,瓣膜组件300通过几何形状互锁在锚固组件200的内部(例如,在某些实施例中,利用在锚固组件200的内部空间和环上圈内的瓣膜组件300的渐缩形状)。特别地,在某些实施例中,瓣膜组件300容纳于环上圈250与环下支承臂230a、230b、230c和230d之间的内部空间内。如上所述,通过将瓣膜组件300以低轮廓配置定位于锚固组件200内部内并且接着允许瓣膜组件300在锚固组件200的内部内扩张而实现在瓣膜组件300与锚固组件200之间的互锁布置(例如,参考图18和图19)。

参考图38和图39,示例性假体二尖瓣400的已展开配置包括接合于锚固组件200内的瓣膜组件300。图38示出了假体二尖瓣400的俯(心房)视图,图39示出了假体二尖瓣400的仰(心室)视图。

在某些实施例中,诸如在所描绘的实施例中,瓣膜组件300包括三个小叶350a、350b和350c,它们执行假体二尖瓣400的封堵功能。三个小叶350a、350b和350c的尖头固定到三个心房小叶弓310a、310b和310c,并且固定到三个连合柱320a、320b和320c(参考图35和36)。三个小叶350a、350b和350c的自由边缘可以在心脏收缩期间通过彼此接合而密封并且在心脏舒张期间打开。

三个小叶350a、350b和350c可以包括自然或合成材料。例如,三个小叶350a、350b和350c可以包括在上文参考覆盖物340所描述的任何材料,包括自然组织,诸如但不限于牛、猪、绵羊或马心包。在某些这种实施例中,使用戊二醛、甲醛或三缩水甘油基胺溶液或者其他合适的交联剂来使这些组织化学交联。在某些实施例中,小叶350a、350b和350c的厚度在约0.005”至约0.020”(约0.13mm至约0.51mm)或约0.008”至约0.012”(约0.20mm至约0.31mm)的范围内。在某些实施例中,小叶350a、350b和350c的厚度小于约0.005”(约0.13mm)或大于约0.020”(约0.51mm)。

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并非三小叶封堵器的配置来执行假体二尖瓣400的封堵功能。例如,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使用二小叶、四小叶或机械瓣膜构造。

在某些实施例中,sam容纳构件被包括为锚固组件200的一部分(例如,参见图10和11)。在所描绘的实施例中,不包括sam容纳构件。

参考图40和图41,假体二尖瓣400被示出植入于天然二尖瓣17内。在图40中,假体二尖瓣400被示出处于闭合状态(封堵)。在图41中,假体二尖瓣400被示出处于打开状态。这些图示是从左心房的视角看向二尖瓣17。例如,在图41中,锚固组件200的毂210和环下支承臂230a、230b、230c和230d通过假体二尖瓣400的打开的小叶350a、350b和350c可见,而在图40中,毂210和环下支承臂230a、230b、230c和230d是不可见的,这是因为闭合的小叶350a、350b和350c挡住了毂210而看不到。

已描述了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然而,应理解,可做出各种修改而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因此,其他实施例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