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38257发布日期:2018-06-08 19:57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颈椎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Disclosure)整体上涉及颈椎固定装置,特别地,涉及能够容易地将螺丝插入并固定,在提高固定力的同时将由此产生的副作用最小化的颈椎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此,提供本公开的背景技术,但它并不一定表示公知技术(This section provides background information related to the present disclosure which is not necessarily prior art)。

图1为表示韩国注册专利公报第10-0974498号所示的颈椎固定装置的一例的图,颈椎固定装置(100)由板状的主体(110)构成。主体(110)上形成有多个开口(120;121,123,125),螺丝(130)插入到多个开口(120;121,123,125)的各个开口而被引导,从而被固定到骨头上。另外,利用弹性盖(150)而防止插入的螺丝(130)发生脱离。未说明符号151为设于弹性盖(150)的防脱离突起,160为能够确认插入至颈椎之间的插入物的窗口,131为螺丝主体,131a为外周面,131b为螺丝扣,111为主体的上面。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课题

对此,将在‘具体实施方式’的后端进行记述。

解决课题的手段

在此,提供本发明的整体概要(Summary),对此不应理解为本发明的范围仅限于此(This section provides a general summary of the disclosure and is not a comprehensive disclosure of its full scope or all of its features)。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式(According to one aspect of the present disclosure),提供一种利用多个螺丝的颈椎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主体,其具有搭设于至少两个骨头的长度,并具备第一端和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及3个以上的开口,其形成于主体的第一端侧,以供多个螺丝插入,第一端形成为以相对于上述长度的方向垂直的水平线为基准去除了主体的至少一部分的形状的轮廓线,以防止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式(According to another aspect of the present disclosure),提供一种利用至少一个螺丝的颈椎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主体,其固定到骨头;至少一个开口,其形成于主体,以供至少一个螺丝插入;盖,其防止所插入的螺丝的脱离;及盖用螺丝,盖在结合到主体的状态下可相对于主体移动,以允许螺丝的插入。

发明效果

对此,将在‘具体实施方式’的后端进行记述。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韩国注册专利公报第10-0974498号中公开的颈椎固定装置的一例的图。

图2至图5是表示本公开的颈椎固定装置的一例的图。

图6是表示本公开的主体端部的各种形态的图。

图7至图9是表示本公开的颈椎固定装置的另一例的图。

图10至图14是表示本公开的颈椎固定装置的又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The present disclosure will now be described in detail with reference to the accompanying drawing(s))。

图2至图5是表示本公开的颈椎固定装置的一例的图,颈椎固定装置具备主体(10)。如图5所示,主体(10)具备搭设于至少两个颈椎或骨头(C)的长度(例示中为3个颈椎,CS为颈椎之间的插入物),并包括第一端(11)和与第一端(11)相对的第二端(12)。如图2所示,在主体(10)上具备供多个螺丝(20;21,22,23,24,25,26,27,28)插入及引导的多个开口(30;31,32,33,34,35,36,37,38)。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端(11)侧具备3个开口(30;31,32,33),通过具备3个开口(30;31,32,33),从而与图1所示的颈椎固定装置相比,能够提高骨头(C)与主体(10)之间的固定力。在所示的例子中形成为与第一端(11)相邻地设有1个开口(32),剩余2个开口(31,33)位于主体(10)的内侧的形态,而只要具备3个以上的开口,对其形态不作特别限定。

优选地,如图2及图4所示,螺丝(21,22,23)中的至少一个倾斜地(歪斜地)插入到骨头,由此提高骨头(C)与主体(10)之间的固定力。例如,螺丝(21,23)以朝向螺丝(22)的方式固定到骨头(C),螺丝(22)以朝向螺丝(21,23)的方式固定到骨头(C)。螺丝(21)与螺丝(23)优选具备相同的角度,但无需必须具备相同的角度。在从开口(31,32,33)的贯穿点或基于形成开口(31,32,33)的方向而决定螺丝(21,22,23)的方向的情况下,可谓开口(31,32,33)以这样的形式形成在主体(10)。另外,如图4所示,优选为,以使螺丝(21,23)和螺丝(22)彼此交叉的方式形成开口(31,32,33),从而可大大提高固定力。在将开口(31,32,33)形成于主体(10)时,主要作用是限制螺丝(21,22,23)不从骨头(C)脱离。螺丝(22)以开口(32)面为基准可倾斜5°程度,螺丝(21,23)以开口(31,33)面为基准可倾斜10°以上30°以下的角度。这是插入了螺丝(21,23)的骨头(C)与相邻骨头(C)之间不引起损伤和干扰的最大的角度范围,通过螺丝(21,22,23)以斜角插入,从而可具备较高的固定力。

另外,与图1所示的颈椎固定装置不同地,在第一端(11)侧具备3个以上的开口(31,32,33)或螺丝(21,22,23)的情况下,如图5所示地,由主体的第一端(11)覆盖骨头(C)的部分增多,这样可能会引发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在前方融合术之后,未固定的邻近节段(骨头)的退变(退化)被加速化的现象)。在本公开中,鉴于这样的问题点,在第一端(11)侧减少由主体(10)覆盖骨头(C)的部分,从而应对这样的问题。

图6是表示本公开的主体端部的各种形态的图,如(a)所示,主体(10)的第一端(11)具备以与主体(10)的长度方向(LV)垂直的水平线(LH)为基准去除了主体(10)的至少一部分(10r)的轮廓线,整体上形成为向上凸出的轮廓线即可。作为优选的一例,如(b)所示,将开口(22)侧的上部切断(例如,平坦地切断)而具备切断部(10c),从而可减少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的可能性。另外,如(c)所示,主体(10)的第一端(11)具备槽(10g)或去除开口(21)与开口(23)之间的主体(10),从而形成至少一部分向下方凹入的形态的轮廓线。另外,如(d)所示,通过具备4个开口(21,22a,22b,23),从而与(c)所示的例子相比,能够在减少主体(10)的高度的同时提高固定力。在主体(10)具备(a)或(b)所示的形态的情况下,作为更优选的例子,使插入开口(21,23)的螺丝以朝向开口(22)侧的方式插入,从而防止螺丝嵌到主体(10)外,并提高螺丝的固定力,另外能够减少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的可能性。

未说明符号40为窗口,作为螺丝(30),固定螺丝(fixed screw;螺丝的插入角等受到开口(30)的方向的影响的螺丝)及可变螺丝(variable screw;螺丝的插入角等不受开口(30)的方向的影响的螺丝)均可使用,螺丝(30)的长度无需均相同。

图7至图9是表示本公开的颈椎固定装置的另一例的图,颈椎固定装置包括主体(10)、开口(30;31,32,33)、螺丝(20;21,22,23)、防止螺丝的脱离的盖(50)及盖用螺丝(60)。盖(50)在结合到主体(10)的状态下可相对于主体(10)而移动,以允许螺丝(20;21,22,23)的插入。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盖(50)具备导向突起(51),导向突起(51)可插入形成于主体(10)的导向槽(13)而进行移动。盖(50)具备螺丝联动部(53),当盖用螺丝(60)插入孔(52)中而旋转来向下方移动时,盖(50)与此联动地进行移动。例如,螺丝联动部(53)构成为向一方向倾斜的倾斜面。如图8所示,当旋转盖用螺丝(60)时,盖(50)向开口(30;31,32,33)移动而覆盖开口(30;31,32,33)的至少一部分,从而能够防止插入到开口(30;31,32,33)的螺丝的脱离。通过这样的结构,螺丝在盖(50)结合到主体(10)的状态下插入并防止被脱离。盖(50)以覆盖开口(30;31,32,33)的一部分的方式构成,从而能够在具备有限的空间的颈椎固定装置中有效地移动。优选为,主体(10)具备收纳槽(15),以将盖(50)收纳及/或引导。通过收纳槽(15)而在限制的空间内能够减少颈椎固定装置的整体高度,而且根据需要,能够在收纳槽(15)中将盖(50)稳定地引导。只要执行上述功能,对收纳槽(15)的高度不作特别限定。另外,通过构成为收纳槽(15)由开口(30;31,32,33)中的至少一个来构成(例如,以使收纳槽(15)的底部与开口(30;31,32,33)上面的高度连续的方式构成),从而盖(50)能够容易地将开口(30;31,32,33)覆盖。未说明符号14是设于主体(10)的孔,以供盖用螺丝(60)贯穿。如图9所示,在主体(10)具备固定槽(16),在盖(50)具备固定突起(54),从而在锁定状态下能够可靠地实现两者之间的结合。另外,在锁定状态下,盖用螺丝(60)具备贯穿主体(10)的长度,由此使盖用螺丝(60)的端部(61)达到骨头,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颈椎固定装置的固定力。

图10至图14是表示本公开的颈椎固定装置的又另一例的图,颈椎固定装置包括与开口(30;34,35)联动的盖(50)和盖用螺丝(60)。如图11所示,在主体(10)具备导向槽(13)和孔(14),在盖(50)具备孔(52)和与盖用螺丝(60)联动的螺丝联动部(53)。螺丝联动部(53)由向两方向倾斜的倾斜面(中心部低的形态的倾斜面)构成,以盖(50)能够向开口(34)侧及开口(35)侧移动来实现插入开口(30;34,35)的螺丝(20;24,25)的插入和防脱离。如图12所示,在以使开口(35)开放的方式利用盖(50)的状态下(将盖用螺丝(60)向一侧旋转的状态)将螺丝(25)插入之后,如图13所示,使盖(50)向相反侧移动(将盖用螺丝(60)向相反方向旋转)而将螺丝(24)插入,如图14所示,将盖用螺丝(60)再向相反方向完全旋转时,盖(50)移动到能够防止两侧螺丝(20;24,25)的脱离的位置。

下面,对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1)一种利用多个螺丝的颈椎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主体,其具备搭设于至少两个骨头的长度,并具备第一端和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及3个以上的开口,其形成于主体的第一端侧,以供多个螺丝插入,第一端形成为以相对于上述长度的方向垂直的水平线为基准去除了主体的至少一部分的形状的轮廓线,以防止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第二端侧既可形成为与第一端侧相同的形状,也可形成为与第一端侧不同的形状。

(2)颈椎固定装置的特征在于,轮廓线形成为向上方凸出的线。优选形成为,开口之间的轮廓向主体内侧凹入。

(3)颈椎固定装置的特征在于,轮廓线形成为至少一部分向下方凸出的线。

(4)颈椎固定装置的特征在于,轮廓线形成为在开口之间具备槽而向下方凸出的线。

(5)颈椎固定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4个以上的开口,4个以上的开口设于槽的两侧。

(6)颈椎固定装置的特征在于,3个以上的开口中至少一个开口以供待插入的螺丝倾斜地插入的方式形成于主体。

(7)颈椎固定装置的特征在于,3个以上的开口以供待插入的多个螺丝朝向彼此而插入的方式形成于主体。

(8)颈椎固定装置的特征在于,其还包括:盖,其防止所插入的螺丝的脱离。

(9)颈椎固定装置的特征在于,盖在结合到主体的状态下可相对于主体而移动,以允许螺丝的插入。

(10)颈椎固定装置的特征在于,轮廓线形成为向上方凸出的线,3个以上的开口中靠近第一端而形成的开口以供待插入的螺丝倾斜地插入的方式形成于主体。

(11)颈椎固定装置的特征在于,轮廓线形成为向上方凸出的线,3个以上的开口中一个开口形成于主体的向上方凸出的部分,3个以上的开口中另外2个开口以供待插入的螺丝朝向形成于向上方凸出的部分的开口而倾斜地插入的方式形成于主体。

(12)颈椎固定装置的特征在于,在第一端侧形成有3个开口,该颈椎固定装置还包括向3个开口分别倾斜地插入的螺丝,以最靠近第一端而插入的螺丝与剩余两个螺丝彼此交叉的方式插入到各个开口。

(13)颈椎固定装置的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可变螺丝,其插入3个以上的开口。

(14)一种利用至少一个螺丝的颈椎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主体,其固定到骨头;至少一个开口,其形成于主体,以供至少一个螺丝插入;盖,其防止所插入的螺丝的脱离;及盖用螺丝,盖在结合到主体的状态下可相对于主体移动,以允许螺丝的插入。在实施例中,例示了具备2个及3个开口的例子,但当然可以适用于具备一个以上的开口的颈椎固定装置。

(15)颈椎固定装置的特征在于,盖具备向一方向形成的倾斜面,以与盖用螺丝联动。

(16)颈椎固定装置的特征在于,盖具备向两方向形成的倾斜面,以与盖用螺丝联动。

(17)颈椎固定装置的特征在于,主体具备收纳盖的至少一部分的收纳槽。

(18)颈椎固定装置的特征在于,收纳槽由至少一个开口构成。

(19)颈椎固定装置的特征在于,盖用螺丝具备贯穿主体的长度。

(20)颈椎固定装置的特征在于,盖具备能够防止至少一个螺丝的脱离的形状。

(21)颈椎固定装置的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开口为3个以上,盖具备防止分别插入到3个以上开口的螺丝的脱离的形状。

(22)颈椎固定装置的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开口为3个,盖具备防止分别插入到3个开口的螺丝的脱离的形状。

(23)颈椎固定装置的特征在于,盖具备向一方向形成的倾斜面,以与盖用螺丝联动。

(24)颈椎固定装置的特征在于,轮廓线形成为向上方凸出的线,3个以上的开口中一个开口形成于向主体的上方凸出的部分,3个以上的开口中另外2个开口以供待插入的螺丝朝向形成于向上方凸出的部分的开口倾斜地插入的方式形成于主体。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