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功能检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98289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呼吸功能检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主张于2015年8月6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2015-155904号的优先权,并在此引用其全部内容。

本公开涉及测量口腔内压的呼吸功能检查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具备获取表示受检者的脉搏的脉搏信号的脉搏获取部、以及基于通过脉搏获取部获取到的脉搏信号推定受检者的胸腔内压的推定部的胸腔内压推定装置(参照专利文献1)。

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胸腔内压推定装置的推定部作成连结通过脉搏信号表示的1拍的脉搏的峰值得到的第一包络线,并作成连结该第一包络线的峰值得到的第二包络线。而且,推定部将第一包络线与第二包络线之差推定为表示受检者的胸腔内压的胸腔内压信号。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355227号公报。

然而,通过专利文献1记载的胸腔内压计算装置推定的胸腔内压信号表示压力的相对推移,且表示胸腔内压的相对值。为了将该胸腔内压的相对值变换为绝对值,需要实施校准。

校准通过在胸腔内压信号上乘以校准系数来实施。该校准系数是基于受检者的口腔内压与胸腔内压信号的对应关系的系数。该校准系数通过受检者实施深度不同的呼吸,并基于在该呼吸时测量出的受检者的脉搏信号与受检者的口腔内压的对应关系预先求出。

而且,作为在深度不同的呼吸中预先测量受检者的口腔内压的方法,考虑通过受检者根据规定的换气量实施呼吸,并利用设置于呼吸功能检查装置的传感检测机构测量口腔内压。

然而,在受检者根据规定的换气量实施呼吸时,难以调整受检者的呼吸来实现不同的换气量。其结果是,担忧在现有技术中产生无法使受检者实施深度不同的呼吸从而难以求出校准系数的课题。

即,认为能够通过更简易的方法使受检者实施深度不同的呼吸的技术有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通过更简易的方法使受检者实施深度不同的呼吸的技术。

在本公开的第一方式中,测量受检者因呼吸而变化的口腔内压的呼吸功能检查装置具备主体部。主体部形成为筒状,并穿孔有供来自外部的空气流入筒内的孔即吸气口。主体部在一个端部设置有防止来自外部的空气流入的单向阀,并且上述受检者经由未设置有上述单向阀的端部吸气。呼吸功能检查装置还具备阻力设定部,该阻力设定部设定对流向上述主体部的空气的流入阻力的大小可变。呼吸功能检查装置还具备压力测量部,该压力测量部测量在上述主体部的筒内移动的空气的压力作为上述口腔内压。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并根据下述详细叙述,本公开的上述目的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会变得更加清楚。附图如下。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呼吸功能检查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中的(a)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呼吸功能检查装置的俯视图,(b)是图2中的(a)的iib-iib剖视图。

图3是表示安静时呼吸的范围的坐标图。

图4中的(a)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呼吸功能检查装置中的变形例的俯视图,(b)是图4中的(a)的ivb-ivb剖视图。

图5中的(a)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呼吸功能检查装置的变形例中的俯视图,(b)是图5中的(a)的vb-vb剖视图。

图6中的(a)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呼吸功能检查装置中的俯视图,(b)是图6中的(a)的vib-vib剖视图。

图7中的(a)是表示1个嵌合部的立体图,(b)是表示与图7中的(a)不同的嵌合部的立体图。

图8中的(a)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呼吸功能检查装置的变形例中的俯视图,(b)是图8中的(a)的viiib-viiib剖视图。

图9中的(a)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呼吸功能检查装置中的俯视图,(b)是图9中的(a)的ixb-ix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伴随附图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呼吸功能检查装置>

图1所示的呼吸功能检查装置1是测量受检者的口腔内压的装置。此外,通过呼吸功能检查装置1测量出的口腔内压用于计算校准系数,该校准系数用于基于表示受检者的脉搏的脉搏信号计算该受检者的胸腔内压的绝对值。

该呼吸功能检查装置1具备主体部5、压力测量部32(参照图2中的(b))、流量测量部34(参照图2中的(b))以及阻力设定部40。如图2中的(a)、(b)所示,主体部5是筒状部件,具备衔口7、主体筒部9以及单向阀11。

主体筒部9是筒状部件。在该主体筒部9穿孔有吸气口13与压力测量孔15。吸气口13是供空气从外部流向主体筒部9内的孔。压力测量孔15是测量在主体筒部9内流动的空气的压力的孔。该压力测量孔15与压力测量部32连接。

即,在主体筒部9中,作为受检者吸入的空气的吸气以及作为受检者排出的空气的呼气在筒内流动。单向阀11是固定于主体筒部9的一个端部的阀装置。该单向阀11防止来自外部的空气流入主体筒部9并且使在主体筒部9流动的呼气向外部流出。

衔口7是筒状部件。本实施方式的衔口7与主体筒部9的未设置有单向阀11的端部连接。该衔口7供作为受检者吸入的空气的吸气以及作为受检者排出的空气的呼气流动。

压力测量部32测量通过受检者的一次呼吸在主体部5的筒内移动的空气的压力作为口腔内压。实施本实施方式中的口腔内压的测量沿时间轴持续实施。作为实施方式中的压力测量部32,考虑使用公知的压力传感器。

另外,流量测量部34测量通过受检者的一次呼吸在主体部5的筒内移动的空气的流量作为换气量。实施本实施方式中的换气量的测量沿时间轴持续实施。此外,这里所说的换气量是指空气通过一次呼吸流动的量即呼吸量。在实施方式中,作为流量测量部34,考虑使用公知的流量传感器。

<阻力设定部>

阻力设定部40构成为能够改变对流向主体筒部9的空气(即呼气)的阻力的大小。本实施方式的阻力设定部40通过覆盖贯穿设置于主体筒部9的吸气口13的至少一部分来改变流入阻力的大小。这里所说的流入阻力是指妨碍空气从外部向主体筒部9内流动的阻力。

本实施方式中的阻力设定部40具备形成为圆形板状的调整板42。在该调整板42穿孔有至少一个通气孔44、46、48。该通气孔44、46、48是贯通调整板42的孔。这些通气孔44、46、48是直径比贯穿设置于主体筒部9的吸气口13的直径小的孔,彼此直径不同。

将在该通气孔44、46、48之中直径最小的通气孔48的直径即流入阻力的上限值,决定为受检者能够以预先规定的换气量通过安静时呼吸进行呼吸的上限值。这里所说的安静时呼吸是指仅通过呼吸肌的收缩与松弛进行的呼吸,是所谓的并非用力呼吸的呼吸。

作为该安静时呼吸的范围的一个例子,如图3所示,考虑口腔内压的变化量从0cmh2o至-15cmh2o的范围,作为能够通过安静时呼吸进行呼吸的上限值的一个例子,考虑-15cmh2o。该范围以及上限值适当的理由是,本发明人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受检者的口腔内压的从第一基准值起的变化量和口腔与胸腔之间的阻力的大小无关,和胸腔内压的从第二基准值起的变化量相等。

此外,这里所说的第一基准值是指预先设定的口腔内压的值。作为该第一基准值的一个例子,考虑呼气末期的口腔内压。此外,这里所说的第二基准值是指预先设定的胸腔内压的值。作为该第二基准值的一个例子,考虑呼气末期的胸腔内压。

换言之,基于该发现,将推定胸腔内压的从第二基准值起的变化量的变动量相对于口腔内压的从第一基准值起的变化量的变动量的对应关系,作为校准系数导出。而且,若在推定胸腔内压上乘以该导出的校准系数,计算受检者的胸腔内压的绝对值,则能够提高胸腔内压的绝对值的计算精度。

另外,这里所说的推定胸腔内压是指基于表示受检者的脉搏的脉搏信号推定出的胸腔内压的推定值。例如日本特开2002-355227号所记载那样,该推定胸腔内压的计算方法是公知的,因此这里省略详细说明。

然而,调整板42通过从主体筒部9朝向主体筒部9的外侧突出的支承突起17支承为能够转动。对于这里所说的能够转动,包含在能够改变覆盖吸气口13的面积的状态下,使调整板42相对于主体部5转动的结构。

即,在阻力设定部40中,以贯穿设置于调整板42的通气孔44、46、48的周边覆盖主体筒部9的吸气口13的一部分的方式使调整板42转动。而且,在使调整板42转动时改变覆盖吸气口13的面积,由此改变对流向主体筒部9的空气(即呼气)的阻力的大小。

<呼吸功能检查装置的作用>

为了使换气量为恒定地以不同大小的阻力测量口腔内压,受检者实施预先规定的规定次数的呼吸。

在受检者使用呼吸功能检查装置1呼吸1次时,首先,受检者经由呼吸功能检查装置1的衔口7吸入空气。于是,来自外部的空气经由阻力设定部40以及主体筒部9的吸气口13流入主体筒部9。然后,流入主体筒部9内的空气(吸气)通过衔口7经由受检者的口腔向受检者的胸腔内移动。

然后,若受检者排出空气,则来自受检者的胸腔的空气经由口腔通过衔口7流向主体筒部9。并且,流入主体筒部9内的空气(吸气)将单向阀11打开向外部流出。

呼吸功能检查装置1的压力测量部32测量通过受检者的一次呼吸在主体筒部9的筒内移动的空气的压力作为口腔内压。

接下来,受检者使调整板42转动,来改变覆盖主体筒部9的吸气口13的面积。然后,受检者使用呼吸功能检查装置1以与之前的呼吸保持相同的换气量的方式呼吸。受检者反复这种顺序。

此外,在实施规定次数呼吸的期间中,沿时间轴持续实施本实施方式中的口腔内压的测量。另外,呼吸功能检查装置1的流量测量部34测量通过受检者的一次呼吸在主体筒部9的筒内移动的空气的流量作为换气量。也可以在实施规定次数呼吸的期间中,沿时间轴持续实施本实施方式中的换气量的测量。

如以上说明那样,根据呼吸功能检查装置1,通过使调整板42转动,来改变覆盖主体筒部9的吸气口13的面积,能够改变妨碍空气从外部向主体筒部9内流动的流入阻力的大小。即,根据呼吸功能检查装置1,能够容易改变流入阻力的大小。

而且,通过这样设定大小不同的流入阻力,并使受检者以预先规定的规定次数实施换气量为恒定的呼吸,能够使该规定次数的呼吸为深度不同的呼吸。即,根据呼吸功能检查装置1,能够以更简易的方法使受检者实施深度不同的呼吸。

其结果是,根据呼吸功能检查装置1,能够简易测量受检者在深度不同的呼吸中的口腔内压。若在推定胸腔内压上乘以基于这样测量出的口腔内压与脉搏信号的沿着时间轴的对应关系导出的校准系数,计算受检者的胸腔内压的绝对值,则能够提高胸腔内压的绝对值的计算精度。

然而,根据呼吸功能检查装置1,仅使调整板42转动就能够改变流入阻力的大小,从而能够更容易地实现利用阻力设定部40对流入阻力的大小的改变。

特别是,在呼吸功能检查装置1中,若以通气孔44、46、48与吸气口13成为同芯状的方式设定调整板42的位置,则在受检者经由呼吸功能检查装置1呼吸时空气能够导入受检者的呼吸器官。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呼吸功能检查装置1中,在实施规定次数呼吸的期间中,沿时间轴持续通过压力测量部32以及流量测量部34进行传感检测。因此,若报告该传感检测的结果,则能够让受检者识别出规定次数的呼吸是否是适当的呼吸。而且,若规定次数的呼吸不是适当的呼吸,则可以修正呼吸来接近适当的呼吸。

[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以上,说明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公开的主旨的范围,能够通过各种方式来实施。

例如,如图4中的(a)、(b)所示,呼吸功能检查装置2也可以具备主体部5、压力测量部32以及阻力设定部40。即,呼吸功能检查装置2也可以将流量测量部34省略。

并且,如图5中的(a)、(b)所示,呼吸功能检查装置3的主体部6也可以具备主体筒部9与单向阀11。即,呼吸功能检查装置3的主体部6也可以将衔口7省略。

另外,虽然假定了上述实施方式的阻力设定部40中的调整板42通过人手来转动的情况,但调整板42也可以通过马达产生的驱动力来转动。此时,为了使换气量为恒定地以不同大小的阻力测量口腔内压,可以在实施规定次数的呼吸时,旋转调整板42来实现沿时间轴规定的大小的阻力。

并且,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的调整板42穿孔有多个通气孔,但穿孔于调整板42的通气孔也可以是1个。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调整板42构成为贯穿设置于调整板42的通气孔的周边覆盖主体筒部9的吸气口13的一部分。这是可变地设定空气的流入阻力的一个例子,调整板42的结构能够根据各种方式来选择。

[第二实施方式]

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呼吸功能检查装置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呼吸功能检查装置1在阻力设定部的结构上存在不同。因此,针对共通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说明,以作为不同点的阻力设定部为中心说明。

<呼吸功能检查装置>

图6中的(a)、(b)所示的呼吸功能检查装置50是测量受检者的口腔内压的装置。此外,通过呼吸功能检查装置50测量出的口腔内压用于计算校准系数,该校准系数用于基于表示受检者的脉搏的脉搏信号计算该受检者的胸腔内压的绝对值。

该呼吸功能检查装置50具备主体部5、压力测量部32以及阻力设定部60。

<阻力设定部>

阻力设定部60构成为能够改变对流向主体筒部9的空气(即呼气)的阻力的大小。本实施方式的阻力设定部60通过覆盖贯穿设置于主体筒部9的吸气口13的至少一部分来改变流入阻力的大小。

本实施方式中的阻力设定部60是多个嵌合部62。如图7中的(a)所示,各嵌合部62具备卡止部64与插入部66,并可更换地安装于吸气口13。

卡止部64是直径比主体筒部9的吸气口13的直径大的圆板状部位。插入部66是从卡止部64的一个面突出的柱状部位,并与卡止部64同芯状地设置。该插入部66的外径是与主体筒部9的吸气口13嵌合的大小。

并且,在嵌合部62,且在卡止部64以及插入部66的中心,穿孔有贯通卡止部64以及插入部66的通气孔68。此外,通气孔68是直径比吸气口13小的孔,如图7中的(b)所示,嵌合部62彼此具有不同的直径。将在该通气孔68之中最小的直径即流入阻力的上限值,决定为受检者能够以预先规定的换气量通过安静时呼吸进行呼吸的上限值。

在阻力设定部60中,通过将安装于主体筒部9的吸气口13的嵌合部62交换为贯穿设置有直径不同的通气孔68的嵌合部62,改变流入阻力的大小。

<呼吸功能检查装置的作用>

为了使换气量为恒定地以不同大小的阻力测量口腔内压,受检者实施预先规定的规定次数的呼吸。

在受检者使用呼吸功能检查装置50呼吸1次时,首先,受检者经由呼吸功能检查装置50的衔口7吸入空气。于是,来自外部的空气通过阻力设定部60的通气孔68而通过主体筒部9以及衔口7经由受检者的口腔向受检者的胸腔内移动。

然后,若受检者排出空气,则来自受检者的胸腔的空气经由口腔通过衔口7流向主体筒部9。并且,流入主体筒部9内的空气(吸气)将单向阀11打开阀向外部流出。

呼吸功能检查装置50的压力测量部32测量通过受检者的一次呼吸在主体筒部9的筒内移动的空气的压力作为口腔内压。

接着,为了改变主体筒部9的吸气口13,进而改变阻力设定部60的通气孔68的直径,受检者交换安装于主体筒部9的吸气口13的嵌合部62。然后,受检者使用呼吸功能检查装置50以与之前的呼吸保持相同的换气量的方式呼吸。受检者反复这种顺序。

[第二实施方式的效果]

如以上说明那样,在呼吸功能检查装置50中,能够更换嵌合部62。在更换该嵌合部62时,通过改变为穿孔有直径不同的通气孔68的嵌合部62,能够改变流入阻力的大小。

其结果是,根据呼吸功能检查装置50,能够通过简易结构实现可改变流入阻力的大小的阻力设定部60。

[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以上,说明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公开的主旨的范围,能够通过各种方式来实施。

例如,如图8中的(a)、(b)所示,呼吸功能检查装置50的主体筒部9也可以具备第一筒部19与第二筒部21两个部件。这里所说的第一筒部19是形成为筒状的部件,且是穿孔有吸气口13的部件。另外,第二筒部21是与第一筒部19的一端连接的筒状部件,且是设置有压力测量孔15的部件。

[第三实施方式]

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呼吸功能检查装置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呼吸功能检查装置1以及第二实施方式的呼吸功能检查装置50在阻力设定部的结构上存在不同。因此,针对共通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说明,以作为不同点的阻力设定部为中心说明。

<呼吸功能检查装置>

图9中的(a)、(b)所示的呼吸功能检查装置70是测量受检者的口腔内压的装置。此外,通过呼吸功能检查装置70测量出的口腔内压用于计算校准系数,该校准系数用于基于表示受检者的脉搏的脉搏信号计算该受检者的胸腔内压的绝对值。

该呼吸功能检查装置70具备主体部5、压力测量部32以及阻力设定部80。

<阻力设定部>

阻力设定部80构成为能够改变对流向主体筒部9的空气(即呼气)的阻力的大小。本实施方式的阻力设定部80通过覆盖贯穿设置于主体筒部9的吸气口13的至少一部分改变流入阻力的大小。

本实施方式中的阻力设定部80具备调整板82与收纳部84。调整板82是面积比主体筒部9的吸气口13大的板状部件。收纳部84收纳调整板82。

而且,阻力设定部80具有调整板82相对于主体部5滑动来关闭主体筒部9的吸气口13的一部分的构造。即,调整板82以在覆盖主体筒部9的吸气口13的至少一部分的覆盖位置与开放主体筒部9的吸气口13的开放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式安装于主体部5的外表面。

此外,这里所说的开放位置是指调整板82整体收纳在收纳部84内的位置。在阻力设定部80中,通过使调整板82滑动来改变覆盖主体筒部9的吸气口13的面积,改变流入阻力的大小。

<呼吸功能检查装置的作用>

为了使换气量为恒定地以不同大小的阻力测量口腔内压,受检者实施预先规定的规定次数的呼吸。

在受检者使用呼吸功能检查装置70呼吸1次时,首先,受检者经由呼吸功能检查装置70的衔口7吸入空气。于是,来自外部的空气经由主体筒部9的吸气口13流入主体筒部9。然后,流入主体筒部9内的空气(吸气)通过衔口7经由受检者的口腔向受检者的胸腔内移动。

然后,若受检者排出空气,则来自受检者的胸腔的空气经由口腔通过衔口7流向主体筒部9。并且,流入主体筒部9内的空气(吸气)将单向阀11打开向外部流出。

呼吸功能检查装置70的压力测量部32测量通过受检者的一次呼吸在主体筒部9的筒内移动的空气的压力作为口腔内压。

接着,受检者使调整板82滑动,来改变覆盖主体筒部9的吸气口13的面积。然后,受检者使用呼吸功能检查装置70以与之前的呼吸保持相同的换气量的方式呼吸。受检者反复这种顺序。

[第三实施方式的效果]

如以上说明那样,根据呼吸功能检查装置70,仅使调整板82滑动就能够改变流入阻力的大小。换言之,能够通过简易结构实现改变流入阻力的大小的阻力设定部80。

[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说明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公开的主旨的范围,能够通过各种方式实施。

例如,虽然第二实施方式的呼吸功能检查装置50以及第三实施方式的呼吸功能检查装置70不具备流量测量部34,但第二实施方式的呼吸功能检查装置50以及第三实施方式的呼吸功能检查装置70也可以具备流量测量部34。

另外,主体筒部9也可以通过组合3个以上部件构成。主体部5也可以通过1个部件构成。即,呼吸功能检查装置50的主体部5既可以通过1个部件构成,也可以通过组合至少2个以上部件构成。

此外,省略了上述实施方式的一部分结构的方式也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另外,适当地组合上述实施方式与变形例而构成的方式也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另外,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语言所确定的公开的本质的限度内能够想到的所有方式都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

如上述所述,本公开涉及测量受检者因呼吸而变化的口腔内压的呼吸功能检查装置。该呼吸功能检查装置具备主体部、阻力设定部以及压力测量部。

主体部形成为筒状,并穿孔有供来自外部的空气流入筒内的孔即吸气口。在主体部,且在一个端部,设置有防止来自外部的空气流入的单向阀。在该主体部中,受检者经由未设置有单向阀的端部吸气。

阻力设定部设定对流向主体部的空气的流入阻力的大小可变。并且,压力测量部测量在主体部的筒内移动的空气的压力作为口腔内压。根据这种呼吸功能检查装置,在受检者使用该呼吸功能检查装置以预先规定的恒定的换气量实施多次呼吸时,只要设定大小不同的阻力,就能够使该多次呼吸为深度不同的呼吸。即,根据呼吸功能检查装置,能够通过更简易的方法实现使受检者实施深度不同的呼吸。

其结果是,根据呼吸功能检查装置,能够简易测量受检者在深度不同的呼吸中的口腔内压。

此外,“权利要求书”以及“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记载的括弧内的附图标记表示与在后述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实施方式记载的具体手段的对应关系,并不限定本公开的技术范围。

虽然以实施例为基准叙述了本公开,但本公开应理解为并不被该实施例、构造限定。本公开也包含各种变形例、均等范围内的变形。另外,各种组合、实施方式以及其中只多包含一个要素、包含更多或更少要素的其他组合、实施方式也在本公开的范畴、思想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