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63922发布日期:2018-07-31 22:20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在插入部内贯穿插入有线状部件的内窥镜。



背景技术:

为了观察生物体的体内或构造物的内部等观察有困难的地方,如下的内窥镜例如在医疗领域和工业领域中被利用:该内窥镜在能够从生物体或构造物的外部插入到内部的插入部的前端部内具有用于拍摄光学像的摄像单元。

日本特开平10-276965号公报所公开的内窥镜具有变更插入部的一部分的弯曲方向的硬度的硬度变更机构部。硬度变更机构部具有:螺旋管,其贯穿插入到插入部内;线,其贯穿插入到螺旋管内;以及牵引机构部,其通过对线进行牵引来对螺旋管施加压缩力。螺旋管的弯曲方向的硬度根据所施加的压缩力而变化。因此,插入部的供螺旋管贯穿插入的部分的硬度根据施加给螺旋管的压缩力而变化。

在日本特开平10-276965号公报所公开的内窥镜的硬度变更机构部中,例如在对线进行牵引而压缩螺旋管的状态下,在挠性管部被屈曲得比容许的规定的弯曲半径小的情况下,线或螺旋管有可能破损。在插入部内线或螺旋管等线状部件破损的情况下,它们有可能会损坏挠性管部的外皮而使挠性管部内的水密性降低。

本发明解决了上述的问题,其目的在于,在插入部内贯穿插入有线状部件的内窥镜中,即使在线状部件破损时也能保持插入部的水密性。



技术实现要素: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内窥镜具有:插入部,其形成为细长;网状管,其通过将细线编织成管状而形成,呈筒状地设置在所述插入部的内部;以及第一线状部件,其是将单线绞合而形成的,贯穿插入于所述插入部的内部,所述网状管中的在所述细线间产生的间隙的尺寸被设定为比所述第一线状部件的直径小并且比所述第一线状部件的所述单线的直径大。

附图说明

图1是对内窥镜的结构进行说明的图。

图2是对挠性管部和硬度变更机构部的结构进行说明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下面的说明所使用的各图中,为了使各构成要素为可在附图上识别的程度的大小,有时针对各构成要素使比例尺不同,本发明不仅限定于这些图中所记载的构成要素的数量、构成要素的形状、构成要素的大小的比例、以及各构成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

图1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1具有能够导入到人体等被检体内的细长的插入部2,在插入部2上具有用于观察被检体内的结构。另外,内窥镜1的插入部2所导入的被检体不限于人体,可以是其他生物体,也可以是机械或建造物等人造物。

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1主要由形成为细长的导入到被检体的内部的插入部2、位于插入部2的基端的操作部3以及从操作部3延伸的通用线缆4构成。

插入部2由前端部8、弯曲自如的弯曲部9以及具有挠性的挠性管部10连接设置而构成,该前端部8配设于前端,该弯曲部9配设于前端部8的基端侧,该挠性管部10连接弯曲部9的基端侧和操作部3的前端侧。

在前端部8配设有用于对被检体内进行观察的结构等。例如,在前端部8配设有摄像单元,该摄像单元包含物镜和摄像元件,用于以光学方式对被检体内进行观察。另外,在前端部8,虽未图示,但也设置有射出对摄像单元的被摄体进行照明的光的照明光出射部。另外,在前端部8也可以配设有用于使用超声波而以声音的方式对被检体内进行观察的超声波振子。

在配设于插入部2的基端的操作部3上设置有用于操作弯曲部9的弯曲的角度操作旋钮6。在通用线缆4的基端部设置有内窥镜连接器5,该内窥镜连接器5构成为能够与未图示的外部装置连接。与内窥镜连接器5连接的外部装置具有对设置于前端部8的摄像单元进行控制的照相机控制单元等。

另外,在操作部3上设置有硬度变更旋钮21,该硬度变更旋钮21用于对配设于挠性管部10内的硬度变更机构部20进行操作。硬度变更机构部20具有如下的结构:沿挠性管部10的长度方向插入到挠性管部10内,根据硬度变更旋钮21的操作输入使硬度相对于屈曲而变化。即,硬度变更机构部20使挠性管部10的硬度相对于屈曲而变化。

接下来,对挠性管部10和硬度变更机构部20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挠性管部10具有网状管11和外皮12。

网状管11是通过将不锈钢合金等金属制的细线编织成管状而形成的。外皮12是包覆网状管11的外周的合成树脂制的膜。通过外皮12来覆盖网状管11而保持了挠性管部10内的气密。换言之,网状管11贯穿插入到在外周具有筒状的外皮12的挠性管部10内。

另外,虽未图示,但在网状管11的内侧设置有防止挠性管部10被压扁的作为芯材的挠曲管(flexpipe)。挠曲管是通过将细长的金属制的薄板绕沿挠性管部10的长度方向的轴线卷绕成螺旋状而形成的。由于构成挠曲管的薄板的宽度比卷绕薄板的间距宽度窄,因此挠曲管根据挠性管部10的屈曲而变形。

在以上那样构成的挠性管部10内,除了上述的硬度变更机构部20之外还贯穿插入有将摄像单元和内窥镜连接器电连接的电缆、用于供流体和处置器具等通过的管路等内置物。由于硬度变更机构部20以外的内置物是公知的技术,因此省略说明。

硬度变更机构部20具有作为线状部件的螺旋管(coilpipe)22、第一线24以及第二线26。对于构成硬度变更机构部20的部件,将朝向插入部2的前端部8侧的方向称作前端方向,将朝向操作部3侧的方向称作基端方向。

螺旋管22例如是将不锈钢合金等金属制的线状的单线绕与插入部2的长度方向平行的规定的轴线a卷绕成螺旋状而形成的线状部件。

构成螺旋管22的单线的直径比网状管11中在相邻的细线之间产生的最大的间隙大。换言之,在网状管11中产生的间隙的最大尺寸比螺旋管22的单线的直径小。

螺旋管22的基端22b由固定于操作部3的螺旋管固定部23进行保持。在螺旋管22内设置有以规定的轴线a为中心的规定的内径的空间。在螺旋管22内贯穿插入有后述的第一线24。

第一线24是贯穿插入到螺旋管22内的通过将金属制的线状的单线绞合而形成的线状部件。第一线24例如是通过将由不锈钢合金等构成的单线绞合而形成的。

第一线24的直径比网状管11中在相邻的细线之间产生的最大的间隙大。换言之,在网状管11中产生的间隙的最大尺寸比第一线24的直径小。

第一线24的单线的直径比构成螺旋管22的单线的直径小。而且,第一线24的单线的硬度比外皮12的硬度低,第一线24的单线具有不会刺穿外皮12的表面的强度。例如,即使将第一线24的单线从与外皮12垂直的方向抵靠,第一线24也不会刺穿外皮12而是折曲变形。

贯穿插入于螺旋管22的第一线24的前端24a与螺旋管22的前端22a卡合,使得在第一线24被向基端方向牵引的情况下,对螺旋管22施加沿轴线a压缩的方向的力。

具体而言,第一线24的前端24a比螺旋管22的前端22a向前端方向突出。而且,在第一线24的前端24a固定有连接部25,该连接部25具有比螺旋管22的内径大的外径。即,第一线24的前端24a相对于螺旋管22的前端22a向基端方向的相对移动被连接部25限制。

另外,连接部25通过粘接剂、软钎焊或者硬钎焊等而固定于螺旋管22的前端22a。即,第一线24的前端24a固定于螺旋管22的前端22a。另外,第一线24的前端24a也可以不经由连接部25而通过粘接剂、软钎焊或者硬钎焊等直接固定于螺旋管22的前端22a。

如上所述,螺旋管22的基端22b被螺旋管固定部23固定于操作部3。因此,在对第一线24向基端方向进行牵引的情况下,施加给第一线24的张力被传递到螺旋管22的前端22a,从而在螺旋管22上施加有沿轴线a方向压缩的力。通过对螺旋管22施加压缩力,螺旋管22所产生的针对弯曲变形的阻力变大。施加给螺旋管22的压缩力越大,则螺旋管22所产生的针对弯曲变形的阻力越大。

第一线24的基端24b与通过对第一线24向基端方向进行牵引而对第一线24施加张力的牵引机构部30连接。

由于牵引机构部30是公知的,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但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牵引机构部30具有:硬度变更旋钮21,其相对于操作部3转动;以及线保持部30a,其保持第一线24的基端24b,根据硬度变更旋钮21的转动而向沿轴线a的方向进行进退移动。

在硬度变更旋钮21的内周面上雕设有凸轮槽21b。线保持部30a配设成能够在操作部3内向沿轴线a的方向进行进退移动。另外,在线保持部30a上设置有可滑动地与凸轮槽21b卡合的凸轮销30b。通过凸轮槽21b与凸轮销30b的卡合,线保持部30a根据硬度变更旋钮21的转动而向沿轴线a的方向进行进退移动。像以上那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牵引机构部30能够根据使用者对硬度变更旋钮21的转动操作而变更施加给第一线24的张力。

第二线26是通过将金属制的线状的单线绞合而形成的线状部件。第二线26例如是通过将由不锈钢合金等构成的单线绞合而形成的。

第二线26的直径比第一线24的直径小,但比网状管11中在相邻的细线之间产生的最大的间隙大。换言之,在网状管11中产生的间隙的最大尺寸比第二线26的直径小。

第二线26的单线的直径比第一线24的单线的直径小。另外,第二线26的单线由拉伸强度比第一线24的单线低的材料构成。而且,第二线26的直径比第一线24的直径小。

而且,第二线26的单线的硬度与第一线26的单线同样地比外皮12的硬度低,第二线26的单线具有不会刺穿外皮12的表面的强度。例如,即使将第二线26的单线从与外皮12的表面垂直的方向抵靠,第二线26也不会刺穿外皮12而是折曲变形。

第二线26的前端26a以旋转被限制的状态固定于插入部2的构成部件,基端26b固定于第一线24的前端24a。即,第二线26配置于比第一线24靠前端侧的位置。

具体而言,第二线26的前端26a以绕轴线a的旋转被限制的状态固定于框部件9a的线固定部28,该框部件9a配置于插入部2的弯曲部9的基端。第二线26的前端26a例如通过粘接剂、软钎焊或硬钎焊等而固定于线固定部28。

另外,第二线26的基端26b例如通过粘接剂、硬钎焊或软钎焊等而固定于连接部25。第一线24的前端24a和第二线26的基端26b以彼此的中心轴线位于轴线a上的方式分别固定于连接部25。

另外,第二线26的基端26b也可以不经由连接部25而例如通过粘接剂、软钎焊或硬钎焊等直接固定于第一线24的前端24a。

通过使第二线26的前端26a固定于弯曲部9的框部件9a,第一线24的前端24a在挠性管部10内的位置被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即,挠性管部10内的螺旋管22的前端22a可移动的范围由第二线26确定。因此,螺旋管22被保持成在通过牵引机构部30对第一线24向基端方向进行牵引的情况下、或重复进行挠性管部10的屈曲的情况下,仅能够在第二线26所确定的范围内移动。

如上所述,螺旋管22的针对弯曲变形的阻力根据牵引机构部30施加给第一线24的张力而变化。由此,挠性管部10的供螺旋管22配置在内部的范围的相对于屈曲的硬度根据螺旋管22的针对弯曲变形的阻力而变化。通过以上说明的结构,硬度变更机构部20变更插入部2的至少一部分的硬度。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1所具有的硬度变更机构部20具有贯穿插入到挠性管部10内的作为线状部件的螺旋管22、第一线24以及第二线26。另外,包围这些线状部件的周围的挠性管部10具有:网状管11,其通过将细线编织成管状而形成;以及外皮12,其覆盖网状管11的外周。

这里,网状管11中的在相邻的细线间产生的间隙的最大尺寸比螺旋管22的单线的直径小。因此,例如在通过牵引机构部30对第一线24进行牵引而压缩螺旋管22的状态下,即使在挠性管部10屈曲得比所容许的规定的弯曲半径小的情况下螺旋管22折损,构成螺旋管22的单线也不会突出到网状管11的外侧。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螺旋管22折损时,能够防止螺旋管22的单线与外皮12接触,从而防止外皮12损伤。

另外,网状管11中的在相邻的细线间产生的间隙的最大尺寸比第一线24和第二线26的直径小。因此,即使切断了第一线24或第二线26,第一线24或第二线26也不会突出到网状管11的外侧。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切断第一线24或第二线26时,能够防止第一线24或第二线26与外皮12接触,从而防止外皮12损伤。

由于构成第一线24和第二线26的单线的直径比网状管11中的在相邻的细线间产生的间隙的最大尺寸小,因此在切断后的第一线24或第二线26散开的情况下,几个单线有可能贯穿网状管11而与外皮12接触。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构成第一线24和第二线26的单线的硬度比外皮12的硬度低,因此即使单线单体与外皮12接触,也能防止外皮12损伤。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1,即使在硬度变更机构部20所具有的贯穿插入到插入部2内的作为线状部件的螺旋管22、第一线24以及第二线26破损的情况下,也能防止覆盖插入部2的外周的外皮12损伤,从而保持了插入部2的水密性。

另外,作为其他实施方式,即使使构成上述的第一线24的单线的硬度比外皮12的硬度高,通过使第一线24的单线的直径比螺旋管22的间隙的最大尺寸小并且使构成第二线26的单线的硬度比外皮12的硬度低,也能够防止外皮12损伤。即,通过使以与挠性管部10的内表面对置的方式露出的线和螺旋管的单线的硬度比外皮12的硬度低,能够充分地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即防止外皮损伤。

另外,本发明除了硬度变更机构部20所具有的线状部件之外还可以应用于贯穿插入到插入部2内的其他线等线状部件。例如像公知的那样,在插入部2内贯穿插入有用于对弯曲部9进行弯曲操作的弯曲操作线。弯曲操作线根据角度操作旋钮6的转动而被牵引从而使弯曲部9弯曲。在将本发明应用于弯曲操作线的情况下,弯曲操作线的直径或弯曲操作线的单线的直径中的任意一个均设定为比网状管11中的在相邻的细线间产生的间隙的最大尺寸大。另外,在弯曲操作线的单线的直径比网状管11中的在相邻的细线间产生的间隙的最大尺寸小的情况下,该单线的硬度设定为比外皮12的硬度低。在该情况下,也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同样地在切断弯曲操作线的情况下,能够防止覆盖插入部2的外周的外皮12损伤,从而保持了插入部2的水密性。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违反从权利要求书和整个说明书读取的发明的主旨或思想的范围内可以进行适当变更,伴随这样的变更的内窥镜也包含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本申请是以2015年11月20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特愿2015-227904号作为优先权主张的基础而申请的,上述的公开内容在本申请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被引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