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低绒毛的非织造布热粘结图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54444发布日期:2018-07-17 23:16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用于非织造布的纤维的改进的热粘结图案。非织造布可具体地作作吸收制品诸如胶粘尿布、尿布裤或女性护垫中的顶片或底片。



背景技术:

上述类型的用于个人卫生的吸收制品被设计成吸收和容纳身体流出物,具体地大量尿液。这些吸收制品包括若干层,通常为在面向穿着者侧上的顶片、在面向衣服侧上的底片和两者间的吸收芯,还有其它层。可进一步在吸收芯和顶片之间提供采集和/或分配层。顶片通常由非织造布或成形膜制成。底片通常由流体不可透过的塑料膜制成,所述塑料膜有时候在其外侧上由非织造布层覆盖而成为双层的以提供更好的感觉。已知的是通过向纤维施加热粘结图案来固结非织造布。一种常用技术涉及使纤维网从两个压延辊之间穿过。所述辊之一通常是光滑的,并且另一个辊包括具有所期望的热粘结图案的形状和设置的突起部。通常,带有突起部的压延辊可受热,使得足够的热被施加到纤维网以根据所期望的热粘结图案来局部熔化纤维网的纤维。该技术和其它用以在非织造布上提供粘结图案的技术详细地公开于例如wo00/04215(转让给fibervisionsinc.)中。

已建议过各种热粘结图案。例如wo01/12427a1(转让给firstqualityfibers,inc)公开了一种带有非对称粘结构型的非织造布。所述粘结部具有大致卵圆形形状,并且沿不同的方向取向。us2014/0072767(转让给pegasnowovenss.r.o.)公开了各种粘结图案,包括凸出的“护翼”形状和反曲的“s”形状。us8,530,722(rinnert等人)公开了一种着色顶片,其具有12gsm至18gsm的基重,并且包括多个粘结点。每个粘结点具有2mm2至5mm2的表面积,并且所述多个粘结点的累加表面积为所述顶片的总表面积的10%至25%。所举例说明的粘结点为大致圆形,并且具有全部相同的形状。

本发明人已发现,许多现有技术的图案表现出相对大量的伸出非织造布表面之外的破损纤维,它们称作绒毛。这些破损纤维一般是不可取的,因为它们降低了对非织造布的品质感知。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非织造布纤维的有效粘结图案,其产生较少的伸出非织造布平面之外的破损纤维(“绒毛”),同时保持可取的属性,诸如柔软性、柔韧性、完整性、吸收性和高性价比。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涉及一种沿纵向(md)和垂直的横向(cd)延伸的非织造布,所述非织造布包括由热粘结部粘结的纤维。在第一方面,热粘结部包括:

-较大粘结部,它们具有至少1.0mm2,具体地至少1.5mm2的个体面积;以及

-较小粘结部,它们具有小于1.0mm2,具体地0.10mm2至1.0mm2的个体面积。

存在至少与较大粘结部一样多的较小粘结部,并且可有利地存在多于较大粘结部的较小粘结部。较小粘结部的数目对较大粘结部的数目的比率可为至少1.2,或至少1.5,或甚至2.0或更大。所述不同粘结部的数目当然是在代表整个粘结图案的非织造布的面积上计数的。

本发明人已发现,通过组合较大粘结部与较小粘结部,可实现本发明的目的。不受理论的束缚,本发明人相信,非织造布中的纤维虽然看上去是无规对齐的,但仍然具有沿纵向(md)即纤维网的生产方向对齐的趋势。本发明人相信,如果这些大致md对齐的纤维不是充分粘结的,具体地如果存在太多的md取向的无粘结“通道”,则这些通道中的纤维的破损可不均衡地增加非织造布上的绒毛。本发明人相信,破损可具体地由在穿着期间非织造布抵靠穿着者的皮肤或衣服的磨蚀引起。磨蚀可主要沿非织造布的从前至后方向即通常沿非织造布的纵向(md)发生。

本发明组合了较大粘结部与较小粘结部。较大粘结部通过粘结大量纤维而向纤维网提供良好的完整性,然而已发现,仅具有较大粘结部可能不是可取的,因为非织造布的总体柔软性可能降低。位于较大粘结部之间的较小粘结部帮助破坏位于较大粘结部之间的任何无粘结“通道”。已发现除了较少的较大粘结部之外还具有较小热粘结部由于它们的小个体面积的缘故并未提供可注意到的柔软性缺点。

本发明的该方面和其它方面进一步描述和示出于下文的说明书和附图中。

附图说明

图1以1:1的比例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热粘结图案;

图2以5:1的比例示出了图1的粘结图案的近距离视图;

图3为以10:1比例的用于较大粘结部的压延辊突起部的示意性横截面;

图4为以10:1比例的用于较小粘结部的压延辊突起部的示意性横截面;

图5-图10示出了不同的另选示例性粘结图案。

具体实施方式

引言

如本文所用,术语“包括”或“包含”为开放式术语;每个均指定其后特征部例如一个部件的存在,但不排除本领域中已知的或本文所公开的其它特征例如元件、步骤、部件的存在。这些基于动词“包括”的术语应当被解读为涵盖较窄的术语“基本上由…组成”,其排除未提及的显著地影响所述特征部执行其功能的方式的任何元件、步骤或成分;并且涵盖术语“由…组成”,其排除未指定的任何元件、步骤或成分。下文所述的任何优选的或示例性实施方案不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除非明确地指明如此进行。字词“通常”、“常常”、“优选地”、“有利地”、“尤其是”等也限定特征部,它们不旨在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除非明确地指明如此进行。

非织造物

包括本发明的热粘结部的非织造布可为根据本领域中已知的任何类型的非织造布。术语“非织造布”通常是指由定向或任意取向的纤维通过摩擦和/或内聚力和/或粘附而粘结成的、或通过湿磨法而毡化成的人造片、纤维网或毛层,不包括纸材和通过织造、针织、簇成、缝编的合并结合纱或长丝的产品,不考虑是否另外缝过。这些纤维可具有天然来源或人造来源,并且可为短纤维或连续长丝或原位形成的纤维。可商购获得的纤维的直径小于0.001mm至大于0.2mm的范围内,并且它们具有几种不同的形式,诸如短纤维(已知为化学短纤维或短切纤维)、连续单纤维(长丝或单丝)、无捻连续长丝束(丝束)和加捻连续长丝束(纱线)。

非织造纤维网可通过许多方法形成,诸如熔喷法、纺粘法、溶液纺丝、静电纺纱、梳理法和气流成网法。非织造布通常通过在移动的纤维网载体上沉积和编结纤维来连续地制备。纤维网的生产方向为纵向(md),并且垂直的方向称作横向(cd)。纵向为纤维网被连续地形成时所沿着的方向,例如通过纺粘法连续地形成,如本领域中已知的那样。纵向为纤维网的连续或“长”方向,纤维网可在于吸收制品的转换加工生产线上被转换加工之前沿着纵向在辊中被辊轧。因此纤维网的纵向通常为与其中结合了非织造布的成品的纵向相同的方向。热粘结图案通常紧接在非织造纤维网形成之后施加到非织造纤维网。当沿md或cd测量时,纤维网的特性诸如强度和可拉伸性通常可不相同。热粘结部图案通常可在沉积了纤维之后直接施加,具体地但不限于通过使非织造布从两个压延辊之间穿过来施加。

非织造纤维网的基重通常用克/平方米(g/m2或gsm)表示。本发明的非织造布可具有任何常见基重,例如基重可在10gsm至30gsm,具体地12gsm至20gsm范围内。该范围可尤其适用于吸收制品中的顶片,因为其提供材料的功能性和经济性之间的良好折衷。当然,对于其它应用或者如果存在其它考虑因素,则基重可低于10gsm或高于30gsm。非织造布也可用于吸收制品的其它层,例如底片的外覆盖件。吸收制品通常包括在其面向穿着者侧上的顶片、在其面向衣服侧上的底片和位于顶片和底片之间的吸收芯、和任选地位于顶片和芯之间的采集层、以及纵向延伸的阻隔腿箍,所述阻隔腿箍可为弹性化的以防止侧部渗漏。这些层中的任一者可包括根据本发明的非织造布。吸收制品的示例性公开内容包括于例如wo2014/200784a1(bianchi等人)、wo2015/095514(laveeta)中。

在另一方面,非织造布可为着色的,例如通过在构成非织造布的纤维中掺入颜料来着色,并且/或者非织造布可具有如通过本文所述的测试所测量的15%至50%的不透明度指数。非织造布可具体地用作另一个层诸如采集层上方的顶片,其包括例如视觉信号,如wo2014/078247a1(rosati等人)中所公开的。已发现较大热粘结部可为相对透明的并且改善视觉信号的可见度。已发现当顶片由多叶形纤维,具体地三叶形纤维制成时尤其如此,如示例性地公开于us2008/0032579a1(abed等人)中。

对由热粘结部所形成的图案的一般描述

本发明的热粘结部包括具有不同个体面积的较大粘结部和较小粘结部。较大热粘结部可位于一个侧面上,它们全部具有相同的尺寸和形状,并且较小粘结部可位于另一个侧面上,也全部具有相同的尺寸和形状,如下文关于附图的示例所详述。具有相同尺寸的所有粘结部可全部具有相同的取向,但有利地的是,具有相同尺寸的粘结部也可具有不同的取向,具体地可存在具有两种不同取向的两种类型的较大粘结部和/或可存在具有两种不同取向的两种类型的较小粘结部。然而不排除可使用更复杂的粘结图案,具体地其中图案包括多于两种尺寸的粘结部。

根据本发明,较大粘结部被本文定义为有至少1.0mm2的个体面积的粘结部。较大粘结部可被更严格地定义为具有至少1.5mm2或多于2.0mm2g的个体面积的热粘结部。对于较大粘结部不存在最大尺寸,但一般来讲粘结部可具有小于10mm2的个体面积。如上所述,较大粘结部通过粘结大量纤维为纤维网提供改善的完整性。较大粘结部通常在非织造布的表面处为可视觉地识别的。例如,具有根据本发明的顶片的吸收制品的使用者通常可识别出较大粘结部的存在。粘结图案进一步包括较小粘结部,它们被定义为具有小于1.0mm2,具体地0.10mm2至小于1.0mm2的个体面积。已发现较小粘结部帮助破坏位于较大粘结部之间的通道状无粘结区域。据信,较小粘结部可因此显著减少发生长破损纤维伸出非织造布表面之外(绒毛)的情况。而仅具有较大粘结部可能不是可取的,因为如果存在太多的较大粘结部,非织造布的总体柔软性可能降低;然而已发现,除了较少的较大粘结部之外还具有较小热粘结部并未提供可注意到的柔软性缺点。

热粘结部图案,包括粘结部的形状、尺寸和取向,通常取决于用来在非织造布上形成粘结部的工具。如前所述,热粘结部通常是通过使纤维网直接在其形成之后从两个压延辊之间穿过而设置在非织造布上的。通常,所述压延辊之一将包括对应于所期望的粘结图案的突起部。例如图3和图4示出了压延辊上的两个突起部的横截面。个体粘结点的尺寸和形状对应于突起部的平坦的高台形上表面的尺寸和形状。热粘结部的个体尺寸可最容易地通过如下方式来确定:考虑压延工具(或用来压花出热粘结部的其它工具,本发明不限于用压延辊获得的热粘结部)的技术附图。通常,指示尺寸(包括所述不同热粘结部的个体表面积)的技术附图将由工具制造商或为工具制造商产生以在压延辊上刻花出所期望的图案。另选地,还有可能测量压延辊突起部或用来制备热粘结部的任何其它工具的尺寸。最后,如果技术附图和粘结工具不可直接获得,则可在作为最终产品的非织造布上直接测量个体粘结部的尺寸、形状和取向,例如使用显微图像和标准图像分析软件来测量。

粘结图案包括至少与较大粘结部一样多的较小粘结部。代表性面积上的较小粘结部的数量对较大粘结部的数量的比率可具体地为至少1.2(即基于数量,存在比较大粘结部多20%的较小粘结部),具体地数量比率可为至少1.5,更具体地2.0(即较小粘结部比较大粘结部多100%或更多)或更大。在下文详述的图所示的示例中,存在为较大粘结部的两倍那么多的较小粘结部(因此比率为2:1)。然而,由于较小粘结部的个体尺寸远远小于较大粘结部,因此较大粘结部通常仍然在非织造布上提供最大总体粘结面积。

较小粘结部相对于较大粘结部的比例可简单地通过如下方式来估算:选择非织造布的代表性表面,并且计数这两种粘结部各自存在多少。这可用例如粘结部数目每单位表面(每平方厘米)来表示。由于随后就计算较小粘结部的数目对较大粘结部的数目的比率,因此表面的单位不是至关重要的.所述信息也可更简单地直接从用来制备所述工具诸如压延辊的技术附图(如果这些是可得的)读出。

本发明的热粘结部可有利地进一步单独地或组合地包括以下特征结构中的任一者。较大粘结部和较小粘结部可为大致倒圆的,不带有尖角,如在圆形或卵圆形中那样。较大粘结部和较小粘结部可为伸长的,带有沿着主方向测量的大尺寸(即长度)和沿着垂直于主方向的次方向测量的小尺寸(即宽度)。较大粘结部的大尺寸(l1)可具体地比较小粘结部的大尺寸(l1)高至少50%。较大粘结部的大尺寸可具体地为至少1.50mm,或至少1.75mm,或至少2.00mm,并且较小粘结部的大尺寸可小于1.50mm,具体地小于1.25mm,或小于1.00mm。较大粘结部的小尺寸(w1)可例如在0.9mm至3.6mm范围内,并且较小粘结部的小尺寸(w2)可例如在0.26mm至1.0mm范围内。

较大的伸长的热粘结部中的至少一些可具有1.05至2.0范围内的大尺寸对小尺寸的比率,并且较小的伸长的热粘结部中的至少一些具有1.10至2.5范围内的大尺寸对小尺寸的比率。

较大粘结部和/或较小粘结部可具有它们的主方向,所述主方向取向成相对于非织造布的纵向(md)成至少10°,且优选地多于10°例如15°至90°的角度。这进一步减小了如上所述的位于热粘结部之间的md取向的无粘结通道的宽度。还有可能热粘结部总数目中的小于20%,具体地所有热粘结部中的小于10%取向成平行于纵向。也可不存在沿纵向取向的热粘结部。所有角度在本文中均以绝对值报告(其无关于它们是顺时针测量的还是逆时针测量的)。相似地,本文所述的所有图案可被复制为横跨md轴线的反射物或横跨cd轴线的反射物,并且预期这些反射物给出相同的绒毛减少结果。

较大粘结部可包括以不同方式取向的较大粘结部,具体地其中由所述以不同方式取向的较大粘结部的大尺寸形成的角度为至少20°。较小粘结部也可包括以不同方式取向的较小粘结部,具体地其中由所述以不同方式取向的较小粘结部的较大尺寸形成的角度为至少20°。

较大粘结部和/或较小粘结部中的至少一些,且优选地全部热粘结部可设置成大致对齐于横向(cd)或纵向(md)的行。所谓“大致对齐”于cd或md,是指所述行可任选地且有利地相对于cd或md方向具有0至15度范围内,具体地0.5至10度,或1至5度的节距角(p)。具有此类节距角将确保两个相同的重复行中的粘结部不完全对齐于纵向。另外,还有利的是,两个相邻行中的粘结部不沿纵向对齐,而是连贯行中的粘结部交错开,使得粘结部最大限度地破坏或“破损”位于粘结部之间的md取向的无粘结“通道”。如前所述,节距角以绝对值报告,因为对于图案节距角来讲,是选择正旋转还是选择负旋转是没有差别的。

具有相同类型的较大粘结部(重复高度d2)的两个重复行之间的距离可例如在4.0mm至16mm范围内。具有不同取向(重复高度d2/2)的两个相邻较大粘结部行之间的距离可例如在2.0mm至8mm范围内。较小粘结部可设置在较大粘结部行之间。给定行中的两个相邻粘结部(重复宽度d1)的中心至中心距离可例如对于所述粘结部中的至少一些来讲在2mm至8mm,具体地3mm至7mm范围内。在两个较大粘结部行之间可存在例如两个较小粘结部行。一般来讲,某行中的所有粘结部可为如由尺寸、形状和取向限定的相同类型,但不排除在一些或所有行中可存在不同类型的粘结部。

图案的所有热粘结部的粘结面积可有利地表示在其上施加所述图案的非织造布面积的17%至30%,具体地非织造布面积的19%至28%,更具体地21%至26%。已发现这些范围提供最佳抗绒毛有益效果,同时保持非织造布的柔软属性。每单位表面的热粘结部的平均量(包括所有热粘结部在内)可具体地在5个/cm2至58个/cm2,具体地10个/cm2至30个/cm2范围内,但不排除其它值。

现在将参考如图所描述的示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为便于讨论,可参考这些图中所标引的数字来讨论非织造布和热粘结部。然而,应当理解,除非具体地指明,这些示例性实施方案和数字不旨在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除非另有明确地指明,不应认为该说明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

实施例

图1示出了用于非织造布的粘结图案100,其具有包括不同尺寸和取向的热粘结部。图1是以1:1的比例示出的,而图2为以5:1的比例示出的近距离视图。非织造布沿纵向(md)和垂直的横向(cd)延伸。下文出于例证的目的讨论了该粘结图案。当然可应用上述一般考虑因素修改所举例说明的设计。例如,在图1-图2的示例中,较大粘结部110,120的个体面积为3.2mm2,并且较小粘结部130,140的个体面积为0.36mm2,并且存在为较大粘结部的两倍那么多的较小粘结部,但可应用前述范围修改这些值中的任一者。一方面的较大粘结部和另一方面的较小粘结部可如图所示具有全部相同的个体面积。当然,不排除较大粘结部和/或较小粘结部在所示范围内具有不同的面积。也不排除存在其它粘结部,它们不是如权利要求所限定的那样大或小。粘结图案100可包括至少三种,具体地四种或更多种不同类型的粘结部110-140,其中每种类型的粘结部由尺寸、形状和其主方向的取向限定。

图1-图2所示的粘结图案100包括较大粘结部110,120和较小粘结部130,140。所有粘结部具有大致倒圆的(具体地椭圆形)形状,不带有尖角。如可更好地见于图2,较大粘结部包括两种类型的较大粘结部,其中第一类型110的较大粘结部和第二类型120的较大粘结部沿不同的主方向取向,同时具有相同的尺寸和形状。相似地,较小粘结部130,140包括第一类型的较小粘结部130和第二类型的较小粘结部140,它们具有相同的尺寸和形状,并且沿不同的方向取向。在图1-图2中,具有相同尺寸但具有不同取向的粘结部相对于纵向对称地取向,具体地它们可被放置成使得它们的主方向大致彼此垂直(成约90°的角度)。更一般地,当较大粘结部包括以不同方式取向的较大粘结部110,120时,由所述以不同方式取向的较大粘结部的大尺寸形成的角度可为例如至少20°,或至少45°且因此多至90°。相似地,当较小粘结部包括以不同方式取向的较小粘结部时,它们可相对于纵向对称地取向。由所述以不同方式取向的较小粘结部的大尺寸形成的角度可为例如至少20°,或至少45°且因此多至90°。

较大粘结部110,120具有沿着主方向测量的大尺寸l1和沿着垂直于主方向的次方向测量的小尺寸w1,并且较小的伸长的热粘结部130,140具有沿着主方向测量的大尺寸l2和沿着垂直于主方向的次方向测量的小尺寸w2。

图1-图2所示的热粘结部包括成子图案的六个重复行,每个行大致取向成平行于横向,这考虑到任选的但优选的节距角p。每个行可包括具有相同尺寸、形状和取向的单一类型的热粘结部。如前所述,节距角p测量所述行和横向(cd)之间的角度,并且通常可相对于横向(cd)在0至10度范围内。具有非零的节距角通过确保相同类型的粘结部的两个连贯行沿cd方向略微移位来改善粘结图案的特性。这可进一步改善粘结图案的抗绒毛特性。虽然未示出,但图案也可包括大致沿md取向的行,其具有相对于md的节距角。给定行中的两个相邻粘结部的重复的中心至中心宽度距离d1可如图所示对于所有相邻粘结部来讲为相同的距离。位于相同类型的两个粘结部行之间的重复的高度距离d2对于所示出的图中的所有行来讲也是相同的。不排除其它粘结图案可沿cd或md具有不同的重复值,虽然对于相同类型的所有粘结部具有所述恒定值可较为简单。

下表概述了图1-图2的示例的大尺寸,进一步指出了如上述一般公开内容部分中所述的可在其中修改所述值的更宽的范围。

表1

图1-图2的图案的尺寸的示例性值

所示的热粘结部图案可通过如下方式来获得:使非织造纤维网穿过两个压延辊,所述压延辊的至少一个具有粘结突起部。突起部由图3和图4示出,所述图以10:1的比例示出了较大突起部和较小突起部沿它们的次方向的横截面。图3示出了用于提供较大热粘结部110,120的突起部,而图4示出了用于提供较小热粘结部130,140的突起部。突起部具有高度h1,h2(也称作刻花深度),其中h1通常等于h2,并且突起部的侧壁从所述辊的表面以角度α1,α2延伸,其中α1通常等于α2。在所示的具体示例中,h1=h2=0.68mm,α1=α2=22°。

在第一应用示例中,使用纺粘法将包括0.3%tio2(按纤维网的重量计)的聚丙烯着色三叶形纤维以12gsm的基重成形为纤维网。然后立即使所述纤维网从压延辊之间穿过,其中一个辊具有如图1-图2所示的粘结图案。在第二示例中,聚丙烯着色三叶形纤维包括按重量计1%tio2,并且所述纺粘纤维网具有17gsm的基重。也使第二纤维网穿过带有相同粘结图案的压延辊。将这两种所得非织造布用作婴儿尿布中的顶片。存在于采集层上的印刷的信号透过顶片清楚地可见。液体管理性能良好(回渗和液体吸收)。所述tio2颗粒是作为消光剂掺入的以减少非织造布的闪光。第一非织造布的不透明度被测量为31%,并且第二非织造布的不透明度被测量为45%。

另外的示例

图5至图10示出了粘结图案500-1000的另外的示例,它们是用计算机产生的。这些粘结图案也包括较大粘结部,它们全部具有相同的尺寸和形状但沿两个不同的方向取向;并且也包括同样情况的较小粘结部。图5-图10所示的正方形具有40mm的侧边尺寸。这些图案中的粘结部的示例性尺寸如下表2所示:

表2

图5-图10的图案的尺寸的示例性值

测试方法:不透明度

使用适用于进行亨特l*a*b*颜色测量的0°/45°分光光度计(例如,hunterlablabscanxe分光光度计,hunterassociateslaboratoryinc.(restonva)或等同物)来进行不透明度与对比度比率测量。应当选择所述仪器测量端口的直径,使得仅感兴趣的区域被包括在所述测量端口内。在控制在约23℃±2℃和50%±2%相对湿度下的室中进行分析。在进行测试之前,将样本在相同条件下调理2小时。

根据供应商的指导,使用由供应商提供的标准黑色瓷片和白色瓷片来校准所述仪器。设定分光光度计以使用ciexyz颜色空间,其带有d65标准照明和10°观察仪。使用冷冻喷雾和剪刀从用于测试的制品切出顶片样本。将样本贴靠所述仪器平坦放置,使面向身体表面朝向分光光度计的测量端口,并且感兴趣的区域在所述端口内。将白色标准瓷片放置到样本的相对表面上,使得其完全覆盖所述测量端口。获取并记录xyz的读数,精确至0.01单位。在不移动样本的情况下,移除白色板并将其替换为黑色标准板。获取并记录xyz的第二读数,精确至0.01单位。针对总共十(10)个平行测定样本,在对应的位点处重复该规程。

不透明度通过如下方式来计算:将使用黑色瓷片作为背衬测量的y值除以使用白色瓷片作为背衬测量的y值,然后将所述比率乘以100。记录不透明度,精确至0.01%。对于10个平行测定计算不透明度并且报告平均不透明度,精确至0.01%。

杂项

本文所公开的量纲和值不应理解为严格限于所引用的精确数值。相反,除非另外指明,否则每个这样的量纲旨在表示所述值以及围绕该值功能上等同的范围。例如,公开为“40mm”的量纲旨在表示“约40mm”。

除非明确排除或以其它方式限制,本文中引用的每一篇文献,包括任何交叉引用或相关专利或专利申请以及本申请对其要求优先权或其有益效果的任何专利申请或专利,均据此全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任何文献的引用不是对其作为与本发明任何公开或本文受权利要求书保护的现有技术的认可,或不是对其自身或与任何其它参考文献或多个参考文献的组合提出、建议或公开了此发明任何方面的认可。此外,当本发明中术语的任何含义或定义与以引用方式并入的文件中相同术语的任何含义或定义矛盾时,应当服从在本发明中赋予该术语的含义或定义。

虽然已举例说明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实质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各种其它变化和修改。因此,本文旨在于所附权利要求中涵盖属于本发明范围内的所有这些变化和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