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持处置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02558发布日期:2019-01-05 08:50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抓持处置器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能够在一对抓持部之间抓持处置对象并对被抓持的处置对象进行处置的抓持处置器具。



背景技术:

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7/0049920号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抓持处置器具,其能够在一对抓持部之间抓持活体组织等处置对象,并使被抓持的处置对象中流动高频电流,从而对处置对象进行处置。在使用高频电流进行的处置中,存在处置对象的温度成为高温的情况。在该情况下,有可能导致处置对象附着在抓持部上或者处置对象碳化。

在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7/0049920号说明书所公开的抓持处置器具中,在至少一个抓持部的内部形成有管腔,能够对管腔供给生理盐水等液体。已知在使用高频电流进行的处置中,通过在至少一个抓持部中,使从管腔(内部)向抓持面侧(闭合的一侧)供给的液体流出,能够抑制处置对象附着在抓持部上和处置对象碳化等。但是,当在抓持部的内部设置有送液用的管腔时,存在活体组织等进入管腔而导致管腔中发生活体组织等的堵塞的情况。当作为送液通路的一部分的管腔中发生堵塞时,有可能对液体向处置对象及其附近的供给性造成影响,从而对处置对象的处置性能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确保液体向处置对象及其附近的供给性、并且能够有效地防止处置对象的附着和碳化等的抓持处置器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抓持处置器具包括:第一抓持部,其具有露出在外部的外表面;和第二抓持部,该第二抓持部与所述第一抓持部之间能够开闭,所述第一抓持部包括:抓持面,其在所述外表面与所述第二抓持部相对;背面,其在所述外表面朝向与所述抓持面相反的一侧;相对于所述背面倾斜的倾斜面,其设置在所述外表面上,并且随着在所述第一抓持部的宽度方向上离开中央位置而从背面侧向抓持面侧延伸;和液体流入部,其用于使液体流入所述背面,并使所述液体通过所述背面供给至所述倾斜面,从而使所述液体从所述倾斜面向所述抓持面侧流出。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处置系统的概略图。

图2是概略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抓持部的与宽度方向大致垂直的截面的截面图。

图3是表示图2的iii-iii截面的截面图。

图4是表示图2的iv-iv截面的截面图。

图5是概略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抓持部的支承部件的前端部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6是对第一变形例的第一抓持部的第一凹部的底面(第二凹部的底面)的润湿进行说明的概略图。

图7是表示第二变形例的第一抓持部的第一凹部的底面(第二凹部的底面)的结构的概略图。

图8是对第三变形例的第一抓持部的一个邻接面的润湿进行说明的概略图。

图9是概略地表示第四变形例的第一抓持部的支承部件的前端部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0是概略地表示第五变形例的第一抓持部的支承部件的前端部的结构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5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处置系统1的图。如图1所示,处置系统1包括抓持处置器具2和能量控制装置3。抓持处置器具2具有长度方向轴c。在此,设沿着长度方向轴c的方向的一侧为前端侧(箭头c1侧),设与前端侧相反的一侧为根端侧(箭头c2)侧。

抓持处置器具2包括:可握持的外壳5;与外壳5的前端侧连结的杆部件(鞘套)6;和设置在杆部件6的前端部的末端执行器7。杆部件6以长度方向轴c为大致轴中心沿着长度方向轴c延伸。在外壳5上,设置有握柄(固定把手)11,并且可转动地安装有把手(可动把手)12。通过使把手12相对于外壳5转动,把手12能够相对于握柄11张开或闭合。

末端执行器7包括第一抓持部15和第二抓持部16。第一抓持部15可转动地安装在杆部件6的前端部。在杆部件6的内部,沿着长度方向轴c延伸设置有可动部件8。在外壳5的内部,可动部件8与把手12连结。可动部件8的前端部与第一抓持部15连接。通过使把手12相对于握柄11张开或闭合,能够驱动可动部件8,可动部件8能够相对于外壳5和杆部件6沿着长度方向轴c移动。从而,第一抓持部15能够以其在杆部件6上的安装位置为中心转动,第一抓持部15能够相对于第二抓持部16张开或闭合。从而,一对抓持部15、16之间能够张开或闭合。通过使一对抓持部15、16之间闭合,能够在抓持部15、16之间抓持活体组织等处置对象。第一抓持部15的开闭方向(箭头y1和箭头y2所示的方向)与长度方向轴c交叉(大致垂直)。

第二抓持部16可以是与杆部件6一体形成或者被固定在杆部件6上,也可以是可转动地安装在杆部件6上。在第二抓持部16可转动地安装在杆部件6上的情况下,通过使可动部件8沿着长度方向轴c移动,除了第一抓持部15能够相对于杆部件6转动以外,第二抓持部16也能够相对于杆部件6转动,抓持部15、16之间能够张开或闭合。在一个实施例中,也可以是设置有插通在杆部件6中的棒部件(例如10),利用棒部件(10)的从杆部件6向前端侧伸出的部分形成第二抓持部16。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外壳5上可旋转地安装有旋钮17。通过使旋钮17相对于外壳5旋转,杆部件6、末端执行器7和可动部件8能够与旋钮17一起相对于外壳5绕长度方向轴c(绕杆部件6的中心轴)旋转。

外壳5与线缆13的一端连接。线缆13的另一端可分离地与能量控制装置3连接。在外壳5上安装有操作按钮18a、18b作为能量操作输入部。通过分别按压操作按钮18a、18b,能够对能量控制装置3输入用于使得从能量控制装置3向抓持处置器具2输出电能的操作。也可以代替操作按钮18a、18b或者在操作按钮18a、18b以外,设置与抓持处置器具2分体的脚踏开关等作为能量操作输入部。

能量控制装置3包括:电池或电插座等电源;将来自电源的电功率转换成对抓持处置器具供给的电能的转换电路;包括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或asic(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等的处理器或集成电路等控制部;和存储介质。能量控制装置3能够基于通过操作按钮(能量操作输入部)18a进行的操作输入,输出作为电能的高频电能。从能量控制装置3输出的高频电能被供给至第一抓持部15和第二抓持部16。

在一个实施例中,利用上述棒部件(10)的从杆部件6伸出的部分形成第二抓持部16,在外壳5的内部在棒部件(10)的根端侧连接有超声波换能器(21)。当通过操作按钮18b进行了操作输入时,能够从能量控制装置3对抓持部15、16供给高频电能,并且能够从能量控制装置3对超声波换能器(21)供给与对抓持部15、16供给的高频电能不同的电能(规定频率的交流电功率)。从而,由超声波换能器(21)产生超声波振动。由超声波换能器(21)产生的超声波振动能够经由棒部件(10)向第二抓持部16传递。从而,包括第二抓持部16的棒部件(10)发生谐振(振动),能够对被抓持在抓持部15、16之间的处置对象施加超声波振动作为处置能量。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抓持部15、16中的至少一者(例如第一抓持部15)设置有发热体(22)。当通过操作按钮18b进行了操作输入时,能够从能量控制装置3对抓持部15、16供给高频电能,并且能够从能量控制装置3对发热体(22)供给与对抓持部15、16供给的高频电能不同的电能(直流电功率或交流电功率)。从而,发热体(22)能够产生热,所产生的热能够作为处置能量施加至被抓持的处置对象。

在杆部件6的外周面,沿着长度方向轴c延伸设置有送液管23。送液管23的一端(前端)与第一抓持部15连接。在旋钮17的前端侧固定有中继部件25。送液管23的另一端(根端)与中继部件25连接。送液管23和中继部件25能够与旋钮17和杆部件6一起相对于外壳5绕长度方向轴c旋转。

中继部件25与外设管26的一端连接。在中继部件25中,送液管23的内部与外设管26的内部连通。外设管26的另一端与包括送液泵27和贮液容器28的送液源29连接。通过驱动送液泵27,能够通过外设管26的内部来供给贮存在贮液容器28中的生理盐水等液体。在送液管23的内部的送液通路中,能够从根端侧向前端侧供给液体(送液)。在一个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在杆部件6的内部,沿着长度方向轴c延伸设置有送液管(23),通过送液管(23)的内部的送液通路从根端侧向前端侧供给液体。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沿着长度方向轴c延伸设置有多腔管(未图示)。在该情况下,在多腔管中,在一个管腔中插通杆部件6,并且另一个管腔成为从根端侧向前端侧供给液体的送液通路。

图2至图4是表示第一抓持部15的结构的图。在此,设与长度方向轴c(第一抓持部15的延伸方向)交叉(大致垂直)、并且与第一抓持部15的开闭方向(箭头y1和箭头y2所示的方向)交叉(大致垂直)的方向为第一抓持部15(末端执行器7)的宽度方向(箭头w1和箭头w2所示的方向)。图2表示第一抓持部15的与宽度方向大致垂直的截面。图3表示图2的iii-iii截面,图4表示图2的iv-iv截面。从而,图3和图4表示第一抓持部15的与沿着长度方向轴c的方向大致垂直的截面,图4表示比图3的截面更靠前端侧的位置的截面。

如图2至图4所示,第一抓持部15具有根端和前端,沿着延伸方向从根端延伸至前端。第一抓持部15包括支承部件31、电极32和垫部件33。支承部件31、电极32和垫部件33从第一抓持部15的根端部延伸至前端部。电极32由导电材料形成,垫部件33由电绝缘材料形成。优选用电绝缘材料对支承部件31的表面实施了涂敷。电极32和垫部件33可以是像所谓的翘板钳(seesawjaw)或雨刷钳(wiperjaw)那样可摇动地安装在支承部件31上,也可以是被固定在支承部件31上。图5表示支承部件31的前端部的结构。

如图2至图5所示,第一抓持部15具有露出在外部的外表面30。在本实施方式中,由电极32和垫部件33在第一抓持部15的外表面30形成朝向闭合侧(箭头y1侧)的抓持面35,由支承部件31在第一抓持部15的外表面30形成朝向张开侧(箭头y2侧)的背面36。抓持面35与第二抓持部16相对,被抓持在抓持部15、16之间的处置对象与抓持面35接触。背面36朝向与抓持面35相反的一侧。

支承部件31可转动地安装在杆部件6上,并且经由连接销37与可动部件8的前端部连接。从而,支承部件31在杆部件6上的安装位置成为支承部件31(第一抓持部15)的转动的支点,支承部件31与可动部件8连接的位置成为用于使支承部件31转动的驱动力作用的着力点。在第一抓持部15的支承部件31上形成有通道(port)38。在通道38中,送液管23的一端(前端)从根端侧与支承部件31连接,从而通道38与送液管23的内部的送液通路连通。在送液通路由多腔管的1个管腔形成的实施例中也是,通道38与作为送液通路的多腔管的管腔连通。

通过从能量控制装置3对抓持部15、16供给高频电能,第一抓持部15的电极32和第二抓持部16具有彼此不同的电位。因此,通过在被抓持的处置对象与电极32和第二抓持部16接触的状态下对抓持部15、16供给高频电能,能够在电极32与第二抓持部16之间经过处置对象流动高频电流。从而,能够对被抓持在抓持部15、16之间的处置对象施加高频电流作为处置能量。

在第一抓持部15的背面36,形成有向抓持面35侧(第一抓持部15闭合的一侧)凹陷的第一凹部(第一凹面)41。即,在第一抓持部15的背面36,形成有用于使液体从根端侧向前端侧流动的流体引导槽(流路)。第一凹部41沿着第一抓持部15的延伸方向从第一抓持部15的根端部延伸至前端部。在此,第一凹部41规定第一抓持部15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位置(中央面)p(参照图3至图5)。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凹部41在从根端到前端的大致全长范围,位于第一抓持部15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位置p及其附近。因为在背面36设置有第一凹部41,所以第一凹部41露出在第一抓持部15的外部。由第一凹部41形成向第一抓持部15张开的一侧(箭头y2侧)开口的第一凹陷空腔42。第一凹部41具有底面(第一底面)43和侧面(第一侧面)45a、45b。图4表示通过第一凹部41并且与第一抓持部15的延伸方向大致垂直的第一抓持部15的截面。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凹部41的宽度(侧面45a、45b之间的尺寸)为3mm以下,第一凹部41的深度(从开口到底面43的尺寸)为1mm以下。

第一凹陷空腔42与通道38连通。因此,通过送液管23的内部的送液通路向前端侧供给的液体能够从通道38流入背面36的第一凹陷空腔42。在送液通路由多腔管的1个管腔形成的实施例中,通过作为送液通路的多腔管的管腔供给的液体能够流入第一凹陷空腔42。从而,通道38成为用于使液体流入第一抓持部15的背面36(在本实施方式中是第一凹陷空腔42)的液体流入部。在第一凹陷空腔42中,流入的液体从根端侧向前端侧流动。此时,液体沿着在背面36形成的第一凹部41的底面(第一底面)43流动。从而,在本实施方式的背面36中,在第一凹部(第一凹面)41的底面43形成用于使从通道38流入的液体从根端侧向前端侧流动的流路面。在一个实施例中,液体以4ml/min以下的流量在第一凹部41的底面(流路面)43上流动。

在第一抓持部15的外表面30,形成有向抓持面35侧(第一抓持部15闭合的一侧)凹陷的第二凹部(第二凹面)51。第二凹部51形成在第一抓持部15的前端部,第一凹部41的前端与第二凹部51连续。因此,第二凹部51相对于第一凹部41(作为流路面的底面43)位于前端侧。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凹部51从第一抓持部15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位置p向第一抓持部15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箭头w1侧和箭头w2侧)延伸。即,第二凹部51从中央位置(中央面)p向第一抓持部15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延伸。因为在外表面30设置有第二凹部51,所以第二凹部51露出在第一抓持部15的外部。由第二凹部51形成向第一抓持部15张开的一侧(箭头y2侧)开口的第二凹陷空腔52。第一凹陷空腔42的前端与第二凹陷空腔52连通。

第二凹部51具有底面(第二底面)53和侧面(第二侧面)55a、55b。侧面(前端侧侧面)55a形成第二凹部51的前端,朝向根端侧。侧面(根端侧侧面)55b形成第二凹部51的根端,朝向前端侧。侧面(壁面)55a在第一抓持部15的宽度方向上连续地延伸。而侧面55b在第一抓持部15的宽度方向上,在第一凹陷空腔42与第二凹陷空腔52连通的部分不连续。图5表示通过第二凹部51并且与第一抓持部15的延伸方向大致垂直的第一抓持部15的截面。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凹部51的宽度(侧面55a、55b之间的尺寸)为3mm以下,第二凹部51的深度(从开口到底面53的尺寸)为1mm以下。

在第一抓持部15的外表面30中,在第二凹部51的底面53形成有倾斜面57a、57b。倾斜面57a、57b分别相对于第一凹部41的底面43(背面36)倾斜。倾斜面57a相对于中央位置(中央面)p位于第一抓持部15的宽度方向的一侧(箭头w1侧),倾斜面57b相对于中央位置p位于第一抓持部15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箭头w2侧)。第二凹部51的底面53和第一凹部41共同形成大致t字形状。第一凹部41的前端从沿着第一抓持部15的延伸方向的状态向第一抓持部15的宽度方向的一侧(箭头w1侧)呈大致l字形状弯折,而与第二凹部51的倾斜面57a连续。并且,第一凹部41的前端从沿着第一抓持部15的延伸方向的状态起向第一抓持部15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箭头w2侧)呈大致l字形状弯折,而与第二凹部51的倾斜面57b连续。侧面55a、55b相对于第一凹部41的底面43的角度在图2中是直角,但是只要形成为能够将流体从第一凹部41的底面43引导至第二凹部51的底面53的角度即可。

倾斜面57a随着向第一抓持部15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侧(箭头w1侧)去而从背面36侧向抓持面35侧延伸,倾斜面57b随着向第一抓持部15的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侧(箭头w2侧)去而从背面36侧向抓持面35侧延伸。即,倾斜面57a、57b分别随着在第一抓持部15的宽度方向上离开中央位置p(随着在第一抓持部15的宽度方向上从中央位置p向外侧去)而从背面36侧向抓持面35侧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与第一抓持部15的延伸方向(箭头c1和箭头c2所示的方向)垂直的截面中,倾斜面57a形成为中心o1相对于倾斜面57a位于抓持面35侧的圆弧状,倾斜面57b形成为中心o2相对于倾斜面57b位于抓持面35侧的圆弧状。

第二凹部51的侧面(壁面)55a与倾斜面57a、57b(底面53)在前端侧邻接。侧面(前端侧侧面)55a相对于第一凹陷空腔42与第二凹陷空腔52连通的部分(作为流路面的底面43)设置在前端侧,和第一凹陷空腔42与第二凹陷空腔52连通的部分相对。在相对于中央位置p位于第一抓持部15的宽度方向的一侧(箭头w1侧)的部位,侧面55a、55b分别随着在第一抓持部15的宽度方向上向离开中央位置p的一侧去而沿着倾斜面57a延伸。在相对于中央位置p位于第一抓持部15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箭头w2侧)的部位,侧面55a、55b分别随着在第一抓持部15的宽度方向上向离开中央位置p的一侧去而沿着倾斜面57b延伸。

通过第一凹陷空腔42(作为流路面的底面43)向前端侧供给的液体,从第一凹陷空腔42与第二凹陷空腔52连通的部分流入第二凹陷空腔52。流入第二凹陷空腔52的液体会与第二凹部51的侧面(壁面)55a碰撞。从而,沿着第一凹部41的底面(流路面)43向前端侧去的液体的液流变化为在第一抓持部15的宽度方向上向离开中央位置p的一侧去的液流。从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凹部51的侧面(前端侧侧面)55a成为方向改变部,其用于使向前端侧去的液体的液流变化为在第一抓持部15的宽度方向上向离开中央位置p的一侧去的液体的液流。

液流的方向变化后的液体被供给至倾斜面(57a或57b)。从而,在本实施方式中,液体通过背面36的第一凹部41的底面(流路面)43被供给至倾斜面(57a或57b)。已被供给至倾斜面(57a或57b)的液体,随着在第一抓持部15的宽度方向上向离开中央位置p的一侧去,沿着倾斜面(57a或57b)流动。于是,液体分别从倾斜面57a、57b向抓持面35侧(第一抓持部15闭合的一侧)流出(喷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抓持部15的前端部设置有包括倾斜面57a、57b的第二凹部51,因此,倾斜面57a、57b分别在第一抓持部15的前端部使液体向抓持面35侧流出。

在第一抓持部15的外表面30设置有:在第一抓持部15的宽度方向的一侧与第一凹部41(侧面45a)邻接的邻接面(第一邻接面)61a;和在第一抓持部15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与第一凹部41(侧面45b)邻接的邻接面(第二邻接面)61b。邻接面61a、61b分别与第二凹部51(侧面55b)的根端侧邻接。在第一抓持部15的外表面30设置有在前端侧与第二凹部51(侧面55a)邻接的邻接面(前端侧邻接面)62。因为设置有凹部41、51,所以液体不易从第一凹部41的底面(流路面)43和倾斜面57a、57b分别向各邻接面61a、61b、62流出。因此,在底面43和倾斜面(57a或57b)上流动的液体不易向各邻接面61a、61b、62(即凹部41、51的外部)流出。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抓持处置器具2的作用和效果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处置系统1例如可用于肝脏的处置,可使用处置系统1进行肝细胞的切开、肝脏的血管的切开和肝脏的止血(凝固)等。

在要进行肝细胞(肝实质细胞)的切开时,将末端执行器7插入到腹腔(体腔)中,在一对抓持部15、16之间抓持作为处置对象的肝细胞。此时,在第一抓持部15的抓持面35和第二抓持部16的抓持面(与第一抓持部15相对的表面)中,从根端部到前端部的范围与肝细胞(处置对象)接触。在肝细胞被抓持在抓持部15、16之间的状态下,术者利用操作按钮18b进行操作输入。通过利用操作按钮18b进行操作输入,能够从能量控制装置3对抓持部15、16供给高频电能,并且能够从能量控制装置3对超声波换能器(21)供给电能,由超声波换能器(21)产生的超声波振动被传递至第二抓持部16。从而,能够在第一抓持部15的电极32与第二抓持部16之间通过肝细胞流动高频电流,并且能够利用由超声波振动产生的摩擦热将肝细胞切开。

在要切开肝脏的血管时,在腹腔中将肝脏的血管抓持在抓持部15、16之间。此时,在第一抓持部15的抓持面35和第二抓持部16的抓持面(与第一抓持部15相对的表面)中,沿着长度方向轴c的方向上的中央部位与血管接触。在血管被抓持在抓持部15、16之间的状态下,术者利用操作按钮18b进行操作输入。通过利用操作按钮18b进行操作输入,与切开肝细胞的处置同样,能够在第一抓持部15的电极32与第二抓持部16之间通过血管流动高频电流,并且能够利用由超声波振动产生的摩擦热将血管切开。

在肝细胞的切开和肝脏的血管的切开的处置中,也可以代替超声波振动而使用由发热体(22)产生的热。在该情况下,通过利用操作按钮18b进行操作输入,能够从能量控制装置3对抓持部15、16供给高频电能,并且能够从能量控制装置3对发热体(22)供给电能,由发热体(22)产生热。

在要进行肝脏的止血时,在腹腔中将肝细胞抓持在抓持部15、16之间。此时,通常,在第一抓持部15的抓持面35和第二抓持部16的抓持面(与第一抓持部15相对的表面)中,分别仅使前端部与肝细胞接触。即,抓持处置器具2利用抓持部15、16的前端部抓持肝细胞。在肝细胞被抓持在抓持部15、16之间的状态下,术者利用操作按钮18a进行操作输入。通过利用操作按钮18a进行操作输入,能够从能量控制装置3对抓持部15、16供给高频电能,能够通过被抓持在第一抓持部15的电极32与第二抓持部16之间的肝细胞和该肝细胞附近的血管流动高频电流。从而,能够在被抓持的肝细胞及其附近的血管等活体组织中使蛋白质变性,能够使被抓持的肝细胞及其附近止血(凝固)。

在肝细胞的切开、肝脏的血管的切开和肝脏的止血的处置中,例如在对被抓持的处置对象施加处置能量(高频电流和超声波振动等)之前或者在施加处置能量的同时,从送液源29使生理盐水等液体通过送液管23的内部流入第一凹部41的底面(流路面)43。液体通过底面43后被供给至第二凹部51的倾斜面(57a或57b),液体分别从倾斜面57a、57b向抓持面35侧(第一抓持部15闭合的一侧)流出。分别从倾斜面57a、57b流出的液体因表面张力而附着在抓持面35(例如电极32的与第二抓持部16相对的表面)上。通过在抓持面35上附着有液体的状态下进行处置对象(肝细胞或肝脏的血管)的切开和止血等,能够防止处置对象附着在抓持面35(电极32)上,并且也能够防止处置对象的碳化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流入背面36(底面43)的液体通过底面(流路面)43后被供给至倾斜面(57a或57b),液体分别从倾斜面57a、57b向抓持面35侧流出。因此,分别从倾斜面57a、57b向抓持面35侧流出的液体的送液通路形成在第一抓持部15的外表面30,不在第一抓持部15的内部设置送液用的管腔等。从而,能够防止在作为送液通路的第一凹部41(第一凹陷空腔42)和第二凹部51(第二凹陷空腔52)中发生活体组织等的堵塞。从而,液体能够分别从倾斜面57a、57b向抓持面35侧适当地流出,能够向被抓持的处置对象及其附近适当地供给液体。从而,能够在抓持面35上附着有液体的状态下对处置对象进行处置,能够确保处置对象的处置性能。

如上所述,在肝脏中进行止血的处置中,处置对象被抓持(夹持)在第一抓持部15的抓持面35的前端部与第二抓持部16的前端部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倾斜面57a、57b设置在第一抓持部15的前端部,倾斜面57a、57b分别在第一抓持部15的前端部使液体向抓持面35侧流出。从而,在肝脏中进行止血的处置中,能够将分别从倾斜面57a、57b流出的液体适当地供给至被抓持在第一抓持部15的抓持面35的前端部与第二抓持部16的前端部之间的处置对象的附近。通过对被抓持的处置对象的附近供给适量的液体,能够有效地防止处置对象附着在抓持面35上,并且也能够有效地防止处置对象的碳化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设置有凹部41、51,所以在第一凹部41的底面43和第二凹部51的倾斜面(57a或57b)上流动的液体不易向各邻接面61a、61b、62(即凹部41、51的外部)流出。因此,流入背面36的液体的大部分从倾斜面57a、57b向抓持面35侧流出。即,液体几乎不从倾斜面57a、57b以外的部位从背面36侧向抓持面35侧流出。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供给至背面36(作为流路面的底面43)的液体流到从被抓持在第一抓持部15的抓持面35的前端部与第二抓持部16的前端部之间的处置对象偏离的部位等不希望液体流到的部位。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在从处置对象(肝细胞)偏离的部位,在处置对象以外的活体组织等中通过液体流动高频电流。从而,能够高效率地对被抓持在第一抓持部15的抓持面35的前端部与第二抓持部16的前端部之间的处置对象施加高频电流,能够使用高频电流适当地进行肝脏的止血(凝固)。

(变形例)

在第一变形例中,第一凹部41的底面(流路面)43和第二凹部51的底面53(包括倾斜面57a、57b)的亲水性,高于邻接面61a、61b、62等外表面30的其它部位的亲水性。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在底面43、53上分别进行滚花加工,亲水性提高,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通过在底面43、53上分别用包含二氧化硅等的材料实施亲水性涂敷,亲水性提高。在又一个实施例中,通过在底面43、53上分别在表面形成纳米量级的凹凸结构(纳米结构体),亲水性提高。在一个实施例中,也可以是通过将滚花加工、亲水性涂敷和形成纳米量级的凹凸结构组合,来提高底面43、53各自的亲水性。即,亲水性高的第一凹部41的底面(流路面)43和第二凹部51的底面53(包括倾斜面57a、57b)各自是进行了滚花加工的面、实施了亲水性涂敷的面和形成了纳米量级的凹凸结构的面中的至少一者。

图6是对本变形例中的第一抓持部15的第一凹部41的底面43和第二凹部51的底面53各自的润湿进行说明的图。如图6所示,在第一抓持部15的底面43、53上分别附着有液体l的状态下,与在固体表面上附着有液体(水滴等)的情况同样,液体气体界面的表面张力γa、固体气体界面的表面张力γb和固体液体界面的表面张力γc发生作用。在此,设液体(l)与固体(底面43、53各自)的接触角为θ(0°以上180°以下)时,式(1)的杨氏方程成立。

γb=γacosθ+γc(1)

在亲水性高的各底面43、53上,固体气体界面的表面张力γb大,接触角θ为例如10°以下等接近0°的值。因为接触角θ接近0°,所以液体l容易附着在各底面43、53上,各底面43、53容易润湿。从而,形成了亲水性高的底面43、53。因为液体l容易附着在各底面43、53上,所以即使在例如第一抓持部15的背面36侧(第一抓持部15张开的一侧)成为铅垂方向上的下侧的姿态下,也能够有效地防止液体l因重力而从各底面43、53向铅垂方向上的下侧流出。从而,在第一凹部41的底面43和第二凹部51的倾斜面(57a或57b)上流动的液体更不易向凹部41、51的外部流出。从而,能够更适当地对倾斜面57a、57b供给液体,液体向被抓持在抓持部15、16之间的处置对象附近的供给性提高。

在图7所示的第二变形例中,第一凹部41的底面43和第二凹部51的底面53分别为形成了亲水性的分形结构的面。在本变形例中,在各底面43、53上,与第一变形例同样,通过亲水性涂敷等,亲水性提高,容易润湿(即,接触角θ成为接近0°的值)。在本变形例中,底面43、53分别通过分形结构形成为粗糙面。因此,底面43、53各自的表面积增大。当通过形成为粗糙面等方式使表面积增大时,在亲水性高的表面,亲水性进一步提高,在拨水性高的表面,拨水性进一步提高。因此,通过使亲水性高的底面43、53各自的表面积增大,底面43、53各自的亲水性进一步提高,底面43、53各自更容易润湿。从而,在第一凹部41的底面43和第二凹部51的倾斜面(57a或57b)上流动的液体更不易向凹部41、51的外部流出。

在一个变形例中,也可以是除了底面43、53以外,对第一凹部41的侧面45a、45b和第二凹部51的侧面55a、55b也进行滚花加工、亲水性涂敷、形成纳米量级的凹凸结构和形成亲水性的分形结构中的至少一者。即,在本变形例中,除了底面43、53以外,对侧面45a、45b、55a、55b也进行提高亲水性的处理、加工等。从而,除了底面43、53以外,侧面45a、45b、55a、55b的亲水性也高于邻接面61a、61b、62等外表面30的其它部位的亲水性。

在第三变形例中,邻接面61a、61b、62的拨水性高于第一凹部41和第二凹部51等外表面30的其它部位的拨水性。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各邻接面61a、61b、62上,通过用包含氟系树脂等的材料实施拨水性涂敷,拨水性提高。

图8是对本变形例中的第一抓持部15的邻接面61a、61b、62各自的润湿进行说明的图。如图8所示,在第一抓持部15的各邻接面61a、61b、62上附着有液体l的状态下,也是如上所述,液体气体界面的表面张力γa、固体气体界面的表面张力γb和固体液体界面的表面张力γc发生作用,上述式(1)成立。

在拨水性高的各邻接面61a、61b、62上,固体气体界面的表面张力γb小,接触角θ例如为150°以上等接近180°的值。因为接触角θ接近180°,所以液体l难以附着在各邻接面61a、61b、62上(即,液体容易被各邻接面61a、61b、62排斥),各邻接面61a、61b、62难以润湿。从而,形成了拨水性高的邻接面61a、61b、62。因为液体l容易被各邻接面61a、61b、62排斥,所以液体更不易从第一凹部41和第二凹部51分别向各邻接面61a、61b、62流出。从而,能够更适当地对倾斜面57a、57b供给液体,液体向被抓持在抓持部15、16之间的处置对象附近的供给性提高。因为在邻接面61a、61b、62上的拨水性提高,所以脏污等不易附着在各邻接面61a、61b、62上。

在一个变形例中,邻接面61a、61b、62分别为形成了拨水性的分形结构的面。在本变形例中,在各邻接面61a、61b、62上,与第三变形例同样,通过拨水性涂敷等,拨水性提高,液体容易被排斥(即,接触角θ成为接近180°的值)。在本变形例中,各邻接面61a、61b、62通过分形结构形成为粗糙面,邻接面61a、61b、62各自的表面积增大。如上所述,当通过形成为粗糙面等方式使表面积增大时,在亲水性高的表面,亲水性进一步提高,在拨水性高的表面,拨水性进一步提高。因此,通过使拨水性高的邻接面61a、61b、62各自的表面积增大,邻接面61a、61b、62各自的拨水性进一步提高,邻接面61a、61b、62各自更难以润湿(更容易排斥液体)。从而,在第一凹部41的底面43和第二凹部51的倾斜面(57a或57b)上流动的液体更不易从凹部41、51向各邻接面61a、61b、62流出。

在一个变形例中,也可以是将第一变形例和第二变形例组合。在该情况下,通过在底面43、53上实施亲水性涂敷或者形成亲水性的分形结构等,提高底面43、53各自的亲水性。而且,通过在邻接面61a、61b、62上实施拨水性涂敷或者形成拨水性的分形结构等,提高邻接面61a、61b、62各自的拨水性。在本变形例中,也可以是除了底面43、53以外,对第一凹部41的侧面45a、45b和第二凹部51的侧面55a、55b也进行亲水性涂敷等提高亲水性的处理、加工等来提高亲水性。

在图9所示的第四变形例中,没有设置凹部41、51(参照图5)。在第四变形例中,在第一抓持部15的背面36,沿着第一抓持部15的延伸方向(从根端侧向前端侧)延伸设置有第一流路面(流路面)71。第一流路面71从第一抓持部15的根端部延伸至前端部,在本变形例中,第一流路面71在从根端到前端的大致全长范围,位于第一抓持部15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位置p及其附近。在本变形例中,在第一抓持部15的外表面30的前端部设置有第二流路面72,第一流路面71的前端与第二流路面72连续。因此,第二流路面72相对于第一流路面71位于前端侧。第二流路面72从中央位置(中央面)p起在第一抓持部15的宽度方向上向两侧延伸,并且从中央位置p起在第一抓持部15的宽度方向上向外侧延伸。第一流路面71和第二流路面72共同形成大致t字形状的流路。第一流路面71的前端从沿着第一抓持部14的延伸方向的状态向第一抓持部15的宽度方向的一侧(箭头w1侧)呈大致l字形状弯折,而与第二流路面72的后述的倾斜面73a连续。并且,第一流路面71的前端从沿着第一抓持部15的延伸方向的状态向第一抓持部15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w2侧)呈大致l字形状弯折,而与第二流路面72的后述的倾斜面73b连续。第二流路面72只要形成为能够将流体从第一流路面71引导至第二流路面72即可。

在本变形例中,第二流路面72具有相对于第一流路面71(背面36)倾斜的倾斜面73a、73b。倾斜面73a相对于中央位置(中央面)p位于第一抓持部15的宽度方向的一侧(箭头w1侧),倾斜面73b相对于中央位置p位于第一抓持部15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箭头w2侧)。倾斜面73a、73b分别随着在第一抓持部15的宽度方向上离开中央位置p(随着在第一抓持部15的宽度方向上向外侧去)而从背面36侧向抓持面35侧延伸。

在本变形例中,在第一抓持部15的外表面30设置有:在第一抓持部15的宽度方向的一侧与第一流路面71邻接的邻接面(第一邻接面)75a;和在第一抓持部15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与第一流路面71邻接的邻接面(第二邻接面)75b。邻接面75a具有与第一流路面71的边界b1,邻接面75b具有与第一流路面71的边界b2。邻接面75a、75b分别与第二流路面72(倾斜面73a、73b)的根端侧邻接。从而,邻接面75a具有与第二流路面72(倾斜面73a)的边界b3,邻接面75b具有与第二流路面72(倾斜面73b)的边界b4。在第一抓持部15的外表面30设置有在前端侧与第二流路面72(倾斜面73a、73b)邻接的邻接面(前端侧邻接面)76。邻接面76具有与第二流路面72的边界b5。

在本变形例中,第一流路面71和第二流路面72(倾斜面73a、73b)各自是进行了滚花加工的面、实施了亲水性涂敷的面、形成了纳米量级的凹凸结构(纳米结构)的面和形成了亲水性的分形结构的面中的至少一者,是如上所述进行了提高亲水性的加工、处理等的面。因此,流路面71、72各自的亲水性高于外表面30的其它部位的亲水性。在图9中,用点状的影线表示外表面30中亲水性高的部位。

在本变形例中,在第一抓持部15,液体从通道38流入背面36的第一流路面71。然后,液体在第一流路面71上从根端侧向前端侧流动。此时,因为第一流路面71的亲水性高(第一流路面71容易润湿),所以能够有效地防止:液体越过边界b1流入邻接面75a;和液体越过边界b2流入邻接面75b。

然后,液体从第一流路面71流入第二流路面72。此时,因为第二流路面72的亲水性高(第二流路面72容易润湿),所以能够有效地防止:液体越过边界b3流入邻接面75a;和液体越过边界b4流入邻接面75b。而且,能够有效地防止液体越过边界b5流入邻接面76。从而,沿着第一流路面71向前端侧去的液体的液流变化为在第一抓持部15的宽度方向上向离开中央位置p的一侧去的液流。从而,在本变形例中,边界b3~b5成为方向改变部,其用于使向前端侧去的液体的液流变化为在第一抓持部15的宽度方向上向离开中央位置p的一侧去的液体的液流。

于是,液体被供给至倾斜面(73a或73b),液体随着在第一抓持部15的宽度方向上向离开中央位置p的一侧去,沿着倾斜面(73a或73b)流动。液体分别从倾斜面73a、73b向抓持面35侧(第一抓持部15闭合的一侧)流出(喷出)。在本变形例中,在第一抓持部15的前端部设置有包括倾斜面73a、73b的第二流路面72,因此,倾斜面73a、73b分别在第一抓持部15的前端部使液体向抓持面35侧流出。

通过如上所述通过背面36的第一流路面71和倾斜面(73a或73b)供给液体,在本变形例中也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和效果。从而,在本变形例中,也能够确保液体向被抓持在抓持部15、16之间的处置对象(肝细胞、血管等)附近的供给性。

在图10所示的第五变形例中,邻接面75a、75b、76分别是实施了拨水性涂敷的面和形成了拨水性的分形结构的面中的至少一者,是如上所述进行了提高拨水性的加工、处理等的面。因此,在本变形例中,邻接面75a、75b、76各自的拨水性高于外表面30的其它部位的拨水性。在图10中,用点状的影线表示外表面30中拨水性高的部位。

在本变形例中,也与第四变形例同样,液体从通道38流入背面的第一流路面71并在第一流路面71上向前端侧流动,然后,液体从第一流路面71流入第二流路面72。然后,液体从第二流路面72的倾斜面73a、73b向抓持面35侧流出。本变形例中,因为邻接面75a、75b、76各自的拨水性高(邻接面75a、75b、76各自容易排斥液体),所以能够有效地防止液体越过边界b1~b5中的任一者而流入各邻接面75a、75b、76。因此,本变形例中也能够得到与第四变形例同样的作用和效果。从而,在本变形例中,也能够确保液体向被抓持在抓持部15、16之间的处置对象(肝细胞、血管等)附近的供给性。

在一个变形例中,也可以是将第四变形例和第五变形例组合。在该情况下,流路面71、72分别是进行了提高亲水性的处理、加工等的面,邻接面75a、75b、76分别是进行了提高拨水性的处理、加工等的面。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等中,抓持处置器具(2)包括:第一抓持部(15),其具有露出在外部的外表面(30);和第二抓持部(16),该第二抓持部(16)与第一抓持部(15)之间能够开闭。第一抓持部(15)的外表面(30)包括:与第二抓持部(16)相对的抓持面(35);朝向与抓持面(35)相反的一侧的背面(36);和相对于背面(36)倾斜的倾斜面(57a、57b;73a、73b),其随着在第一抓持部(15)的宽度方向上离开中央位置(p)而从背面(36)侧向抓持面(35)侧延伸。在第一抓持部(15),液体从液体流入部(38)流入背面(36),液体通过背面(36)被供给至倾斜面(57a、57b;73a、73b)。然后,液体从倾斜面(57a、57b;73a、73b)向抓持面(35)侧流出。

上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等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当然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等,可以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