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溶药器及手柄和无菌配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33124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溶药器及手柄和无菌配药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无菌配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溶药器及手柄和无菌配药系统。



背景技术:

市面上大多数的配药器都是通过手动推拉芯杆带动配药器内部的活塞,以实现其配药功能。上述的配药器虽然有着操作方便,便于携带等优点,但是其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手部,空气中的细菌等的污染。

为了解决该问题,申请人提供了申请号为:201610329493.2,名称为《一种无菌配药系统》的发明专利,其包括:一手持部件,用于提供气体流通的腔体;一气动单元,用于向所述手持部件泵入空气或抽吸所述手持部件内的空气;一除菌单元,所述除菌单元用于滤除空气中的杂质和细菌;所述手持部件与所述气动单元可拆卸地连接。

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现溶药器在使用时与手持部件之间经常出现漏气情况,无法进行实际操作。

鉴于上述缺陷,本发明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首先提供一种溶药器,具有外套、所述外套上设有锥头,所述外套具有空腔,所述锥头设置在所述外套上,且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外套的后端面上具有凸起,所述凸起形状封闭。

较佳的,所述溶药器的凸起的形状与所述外套的横截面相同,以使所述凸起的内壁与所述外套的内壁贴合且相同。

较佳的,所述溶药器具有卷边,所述卷边设置在所述外套上且向所述外套外侧延伸。

较佳的,所述卷边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所述外套上。

其次提供一种与上述所述的溶药器配合的手柄,所述手柄上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外套后端的凸起配合,形成密封结构。

较佳的,所述弹性件上具有孔洞,所述孔洞通过所述凸起与所述外套内的空腔连通。

较佳的,所述凸起与弹性件的前端面内边沿接触并密封。

较佳的,所述弹性件的孔洞为圆形,所述凸起插入所述弹性件的孔洞并与所述孔洞的内边沿挤压密封。

较佳的,所述手柄还包括: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所述溶药器的卷边配合,将所述溶药器安装固定在所述手柄上。

最后提供一种无菌配药系统,其包括:

所述的溶药器;

主机,其用以提供气源动力输出;

所述的手柄,所述手柄后端与所述主机通过管道连通,并对所述主机的气源输出进行控制。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这样,所述外套与外部物体连通时,所述凸起与外部物体接触并紧贴,使得所述凸起与外部物体成密封结构,对凸起的内部空间进行密封,防止外套与外部物体之间的接触位置漏气。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发明溶药器的结构图;

图2A是本发明溶药器的后视图一;

图2B是本发明溶药器的后视图二;

图2C是本发明溶药器的后视图三;

图2D是本发明溶药器的后视图四;

图3A是本发明凸起的横截面图一;

图3B是本发明凸起的横截面图二;

图3C是本发明凸起的横截面图三;

图3D是本发明凸起的横截面图四;

图3E是本发明凸起的横截面图五;

图4是本发明胶塞一的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胶塞二的结构图;

图6A是本发明胶塞的结构图一;

图6B是本发明胶塞的结构图二;

图6C是本发明胶塞的结构图三;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7的结构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7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卷边位置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弹性件位置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弹性件可能形状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手柄的结构图;

图13是本发明手柄的爆炸图;

图14是本发明过滤器的结构图;

图15是本发明溶药器位置测定装置的结构图一;

图16是本发明溶药器位置测定装置的结构图二;

图17是本发明无菌配药系统的结构图。

图中数字表示:外套1,环形内凸起11,卷边12,遮光带13,凸起3,胶塞4,胶塞套41,芯杆42,后端盖421,环形槽43手柄5,前端部51,后端部52,弹性件61,过滤器62,弹性件61,过滤器62,出气壳621,进气壳622,过滤膜623,快锥头63,固定件64,卡接件65,O形圈66,光电传感器71,触发端72,安装槽73,侧壁74,圆形凹口75,卷边槽76,主机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在配药的时候,配药人员(如护士等)每天需要配置多大上千份的药物,每份药物都需要更换新的溶药器,因此溶药器与手柄需要能够快速插拔,且密封结合。

溶药器在配药的时候,需要通过后续的手柄进行气动驱动,驱动时的气动压强比较大,溶药器与手柄的结合端一般都具有缝隙(互相之间没有密封),驱动时的高压强会使得溶药器内的气体高速从缝隙冲出,容易造成损伤或者无法驱(溶药器)。

如图1所示,一种溶药器,其具有外套1、所述外套上设有锥头2,所述外套具有空腔,所述锥头设置在所述外套上,且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外套的后端面上具有凸起3,所述凸起形状封闭。

这样,所述外套与外部物体连通时,所述凸起与外部物体接触并紧贴,使得所述凸起与外部物体成密封结构,对凸起的内部空间进行密封,防止外套与外部物体之间的接触位置漏气。

如图2A所示,该凸起为圆形凸起;

如图2B所示,该凸起为方形凸起;

如图2C所示,该凸起为椭圆形凸起;

如图2D所示,该凸起为星型凸起;

由图2-图5中可以看出,该凸起的形状可以为任何形状,只要其形状密封(所谓形状密封,是指该凸起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被该凸起隔断,没有相连),就可以与外部物体构成密封结构,防止外套与外部物体之间的接触位置漏气,从而达到比较好的密闭效果。

实施例2

如实施例1所述的溶药器,本实施例与其不同之处在于,如图2A所示,所述溶药器的凸起3的形状与所述外套的横截面相同,这样凸起3的内壁与外套的内壁贴合且相同,防止因凸起3产生外套的内壁不平,对放入其中的胶塞的运动产生阻碍。

所述溶药器的外套的横截面和凸起3可以是圆形的,也可以是椭圆形的,也可以是星型、锯齿形等其他形状(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或设计),只要外套的横截面和凸起3的形状相同即可。

优选地,所述溶药器的外套的横截面和凸起3为圆形,这样,生产方便,且便于旋拧溶药器。

本实施例中,所述凸起3与外部物体可以为平面接触并密封,这样在密封时,所述凸起3的顶端挤压外部物体的接触平面,以达到密封效果;这样,所述凸起3的设置减少了溶药器外套的后端与外部物体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外套与外部物体相互挤压的压力,从而提高了密封性;另外,凸起3的设置减少了旋转溶药器时产生的摩擦力,便于溶药器的旋转卡接;这样,只需要凸起3与外部物体接触的位置(外部物品)为平整的,与外部物体的边沿不接触,就可以实现密封。其中,如图3A、图3B、图3C所示,凸起3的顶端可以为锐角、椭圆、钝角形,这样密封更加牢固。

本实施例中,所述凸起3与外部物体可以为边沿接触并密封,外部物体具有孔洞,所述凸起3插入所述孔洞并与所述孔洞的内边沿挤压密封;这样,密封效果更好。其中,如图3D所示,所述凸起3的顶端为圆心向外的圆弧状,这样便于与孔洞的内边沿挤压密封;如图3B所示,所述凸起3的顶端也可以为圆心向内的圆弧状,这样便于加工;所述凸起3的顶端也可以为图3E中所示的形状,只要其可以与孔洞的内边沿挤压密封即可。

实施例3

为了完成无菌配药,不仅需要在配药的过程中保持溶药器外套空腔内的无菌环境,在更换溶药器时也需要使得能够将溶药器内的细菌置换掉。本发明中主要通过在手柄的前端设置过滤器,从中吹出均匀、分散、不交叉的同向气源/洁净气流,对手柄前端空气进行置换,以达到局部百级的洁净度,以保证更换环境的无菌。同时,对于溶药器胶塞后端的细菌,通过均匀、分散、不交叉的同向气源/洁净气流进行吹拂,将其中的细菌置换出去。但是目前的溶药器中,细菌潜藏较多,很难通过单纯的均匀、分散、不交叉的同向气源/洁净气流进行吹拂将细菌吹出(置换出去)。

一种胶塞,其中,所述胶塞4的后端面为平面。这样,细菌就无法潜藏在胶塞的后端面上,从而通过单纯的均匀、分散、不交叉的同向气源/洁净气流进行吹拂就可以将细菌吹出(置换出去)。

实施例4

如上述所述的胶塞,本实施例与其不同之处在于,如图4所示,所述胶塞4为实心胶塞,这样,生产方便,且强度足够,便于通过气动方式进行驱动;且后端面为平面,便于将后端面细菌置换出去。

实施例5

如上述所述的胶塞,本实施例与其不同之处在于,如图5所示,所述胶塞4包括胶塞套41和芯杆42,所述芯杆42前端插入所述胶塞套41,且所述芯杆42后端具有后端盖421,所述后端盖421后侧为平面且所述后端盖紧贴所述胶塞套41。这样,使用方便,便于通过气动方式进行驱动;且后端面为平面(后端盖421后侧),便于将后端面细菌置换出去。

所述实施例4和实施例5中的胶塞为实施例3中胶塞的两种不同形式,也可以为其他形式的胶塞,只要其可以满足后端面为平面,细菌就无法潜藏在胶塞的后端面上,从而通过单纯的均匀、分散、不交叉的同向气源/洁净气流进行吹拂就可以将细菌吹出(置换出去)。

实施例6

如上述所述的胶塞,本实施例与其不同之处在于,如图6A所示,所述胶塞4侧边具有环形槽43,以便于对胶塞的位置进行限定。

如图6B所示,所述环形槽43设置在所述胶塞4的前端;该环形槽43也可以设置在所述胶塞4的中间或者胶塞的后端;这样设置,不仅可以在通过环形槽43对胶塞的位置进行限定,还减少了胶塞与溶药器外套的接触面积,减小了胶塞移动时受到周围外套的阻力,增加了胶塞的流畅度。

如图6C所示,所述环形槽43的数量为两个,这样,可以进一步减少胶塞与溶药器外套的接触面积,增加流畅度。

实施例7

如上述所述的溶药器,本实施例与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溶药器的外套1的内壁上,具有限位端,对胶塞4的位置进行限定。

如图7所示,所述限位端为环绕在所述外套1内壁上的环形内凸起11,所述环形内凸起11卡入所述环形槽43内,对胶塞4的位置进行限定。

较佳的,所述环形内凸起11的宽度与所述环形槽43的宽度相同,这样需要对胶塞的位置进行限定时,环形内凸起11恰好卡入所述环形槽43内,限位胶塞。

所述环形内凸起11设置在所述外套1后部,这样可以将胶塞固定所述溶药器的后端,这是由于无菌配药时,为了在更换溶药器时能够将溶药器内的细菌置换掉,需要在更换溶药器时,溶药器的胶塞后端与外套的后端面平齐,这样才能在均匀、分散、不交叉的同向气源/洁净气流的吹拂下将细菌吹出(置换出去),如果溶药器的胶塞位于外套的中部,那样在胶塞与外套后部形成了柱状的凹陷,均匀、分散、不交叉的同向气源/洁净气流吹入该凹陷处时,会产生乱流在该凹陷处进行交叉混合,这样就无法将凹陷处的细菌吹走(置换出去)。

如图8所示,所述环形内凸起11将所述胶塞限位在所述外套后端,且所述胶塞后端面与所述外套凸起3的后端面平齐,这样,使得溶药器的后端面为平面,便于将其上的细菌置换出去。

较佳的,所述胶塞后端面与所述凸起3内侧相配合,从而防止所述胶塞设置在所述溶药器后端时,所述胶塞后端与所述凸起3后端产生缝隙,隐藏细菌,无法被置换出去。

实施例8

如上述所述的溶药器,本实施例与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溶药器具有卷边12,所述卷边12设置在所述外套1上且向所述外套1外侧延伸;这样,便于对所述溶药器进行固定。

所述卷边12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所述外套1上,这样可以加强卷边12与外套1的强度。

如图9所示,所述卷边12设置在所述外套1中部;实际上,所述卷边也可以设置在外套1后部或者前部,只要可以通过卷边12对外套1进行固定即可。

所述卷边12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对称设置在外套1上;这样,可以加强卷边12与外套1的强度。

所述卷边12与外套1的后端面平齐,这样便于生产,且防止所述外套1的后端面部分出现凹槽,无法置换其中隐藏的细菌等污染物。

实施例9

如实施例1所述的溶药器,本实施例为与其对应的手柄5,如图10所示,所述手柄5上设置有弹性件61,所述弹性件61与所述外套后端的凸起3配合,形成密封结构。

这样,在所述凸起与所述手柄的内部空间进行密封,防止外套与手柄之间的接触位置漏气。

所述弹性件61上具有孔洞,所述孔洞通过所述凸起3与所述外套内的空腔连通。

如图11所示,所述弹性件61可以为圆形,也可以为方形,也可以为椭圆形,也可以为星型;所述弹性件61内孔洞的形状也可以为圆形,也可以为方形,也可以为椭圆形,也可以为星型;所述孔洞的形状与所述弹性件61的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随机组合;所述弹性件61可以与所述凸起的形状对应,这样便于结合,也可以与其不对应,只要弹性件61与所述凸起3结合部分无空隙(所述无空隙是指弹性件61与凸起3接触并紧贴的部位无空隙,这样弹性件61与凸起3紧贴后可以在结合部位达到密封效果),即可达到比较好的密封效果。

优选的,所述弹性件61的孔洞为圆形,这样便于溶药器旋转密封。

优选的,所述弹性件61为弹性圆环(即弹性件61的形状、所述弹性件61的孔洞均为圆形),这样加工方便。

实施例10

如上述所述的溶药器及手柄,本实施例与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凸起3与弹性件61的前端面平面接触并密封,这样在密封时,所述凸起3的顶端挤压弹性件61的前端面,以达到密封效果;这样,所述凸起3的设置使得外套的后端面与弹性件61的前端面不直接接触,减少了溶药器外套的后端与弹性件61的前端面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外套与弹性件61的前端面相互挤压的压力,从而提高了密封性;另外,凸起3的设置减少了旋转溶药器时产生的摩擦力,便于溶药器的旋转卡接;这样,只需要凸起3与外部物体接触的位置为平整的,与外部物体的边沿不接触,就可以实现密封。

本实施例中,所述凸起3与弹性件61的前端面也可以为边沿接触并密封,所述弹性件61的孔洞为圆形,所述凸起3插入所述弹性件61的圆形孔洞并与所述孔洞的内边沿挤压密封;这样,挤压部位的形变量更大,密封效果更好。

实施例11

如上述所述的溶药器及手柄,本实施例中,如图12、图13、图14所示,所述手柄还包括:安装槽73,所述安装槽73与所述溶药器的卷边12配合,将溶药器安装固定在手柄5上。

这样,可以通过安装槽将溶药器直接安装固定在手柄5上,简单方便,便于对溶药器进行快速安装。一般情况下,护士的配药需要每天配置数千次,这就需要对溶药器进行安装和拆卸时方便快速,且安装牢固。

所述安装槽73为圆形槽,其靠近前端的一侧壁74开口,所述卷边12经所述开口插入所述圆形槽,旋转后卡接在圆形槽中。这样,安装简单,拆卸时旋转至初始位置后可以将卷边12从圆形槽中取出,拆卸方便,快速,便于更换溶药器。

所述开口从所述圆形槽的侧壁74边缘延伸至中心,且延伸的一端形成与所述溶药器外套1直径相同的圆形凹口75,这样所述卷边12插入所述圆形槽后,所述溶药器的外套卡入圆形凹口75中,外套的轴心与所述圆形凹口75的圆心重合,然后旋转外套1,卷边12在圆形槽内沿外套1轴心转动,从开口处转入圆形槽内,从而将卷边12卡住。这样,圆形凹口75对溶药器的外套进行定位,方便旋拧,且方便卷边12卡入(否则会出现防止不正确,导致卷边12与圆形槽对应不上,无法卡接的问题)。

所述安装槽73(圆形槽)内设置有阻挡端(图中未画出),对旋转后的卷边12进行限位,防止所述卷边12旋转过渡,使得卡接不稳固或者卷边12从圆形槽中旋出(旋转180度后会从中旋出,旋转较大会使得卷边12卡接的部分过少,不够稳固)。

所述手柄5前端部51向前伸出,这样便于握持。

所述前端部51内侧为弧形凹槽,与所述外套1的外壁弧度相同,这样前端部51内侧与外套1的外壁配合,便于外套1贴合前端部51;且这样在握持手柄时,一部分握持在前端部51的外侧,一部分握持在外套1的外侧,将外套1向前端部51的内侧挤压,从而对溶药器进行固定。

所述安装槽73设置在所述前端部51后侧,所述前端部51内侧靠近所述安装槽73处设置有卷边槽76,所述卷边槽7,6一侧与所述安装槽73的侧壁74抵靠,且所述卷边槽76与所述圆形凹口75平齐,这样可以将卷边12放置在卷边槽76中向后推动,经过圆形凹口75后将卷边推入圆形槽内;推动方便,且便于对溶药器后端的细菌进行置换。

所述手柄还包括:

过滤器62,其对流经的气体进行过滤,将其过滤为洁净的气体,所述过滤器62通过快锥头63与主机的气道联通。

这样,可以对吹入溶药器的气流进行过滤,且通过快锥头63进行连接,可以快速插拔,便于更换过滤器。

过滤器62的出气口设置有多个等径小孔,这样使得过滤器的出气口处为均为、不交叉的平稳气流,便于对前端进行净化。

过滤器62包括出气壳621、进气壳622和过滤膜623,出气壳与进气壳固定连接,过滤膜623设置在出气壳和进气壳之间的空腔内。

进气壳622呈锥状,其内壁上均匀设置有加强筋,用于提高进气壳622强度,并与出气壳621配合以夹持过滤膜623,洁净空气由锥状进气壳622小口进入。

出气壳621为与进气壳622大口相配合的圆形扣盖结构,并扣接在进气壳622上;出气壳621上设置有一定数量的等径小孔作为出气口,可以使气流面积增大,并且各出气口分布均匀,能够提供较为缓慢、均匀、互不交叉、无涡流无乱流的大面积洁净气体,过滤器出气壳直径为2.5cm,可以产生直径2.5cm的气束,以将出气口前端置换为洁净环境,达到局部无菌的效果;出气壳621的表面为平面,即出气壳621上,除去出气小孔外的表面均处于同一平面,不存在凸起或者沟槽,以避免产生涡流和死角,防止被污染物附着,进而保证无菌环境;出气壳621靠近进气壳622一侧设置有加强筋,用于提高出气壳621强度,并与进气壳622配合以夹持过滤膜623。过滤器上加强筋的设置,在提高了整体强度的同时,还对中间的过滤膜623进行夹持,防止膜破裂,提高了过滤效率。出气壳621的加强筋数量为2个,也可以设置1个或者多个,进气壳622的加强筋数量为6个,当然也可以设置少于或者多于6个,灵活设置不同数量的加强筋,以达到不同设计下的不同要求。在本实施例中,出气壳621和进气壳622上的加强筋都为一字型,当然也可以采用带有弧度或角度的其他形状,即加强筋的形状也可根据实际需求作具体设定。

过滤膜623设置在出气壳621和进气壳622之间,本发明中的过滤膜623采用0.22mm孔径的聚四氟乙烯材质的滤膜,这种滤膜使用普遍且成本低,其孔径尺寸是无菌过滤的阈值,可以很好的起到过滤气体的作用。

向过滤器吹气时,进气壳622做为进气口,出气壳621作为出气口,气体从进气壳622的小口进入,经过过滤膜623的过滤,成为洁净气体后,从出气壳621的各个小孔吹出,从出气壳621吹出的的气束直径可达2.5cm,增大了出气面积,并气流缓慢、均匀、互不交叉,且无涡流无乱流,能够将出气壳621前端的区域置换为洁净无菌的环境,以达到局部百级洁净程度。

本发明的过滤器结构简单合理,其出气壳621采用带有小孔的圆形扣盖,减小了气体流过本过滤器的阻力,且能够提供均匀、缓慢、不交叉、大面积的洁净空气,达到过滤器前端局部洁净无菌的效果,且过滤效率高、效果好。

手柄5还包括:固定件64和卡接件65。弹性件61与过滤器的出气壳621贴合,卡接件65的形状与过滤器8相适应,过滤器设置在卡接件65中,固定件64直接顶扣在卡接件65上。将溶药器安装到手柄上时,溶药器的后端到达固定件64的位置时,溶药器的凸起固定至弹性件61中,将溶药器旋转90度,溶药器尾部在弹性件61内转动,弹性件61不随溶药器尾部一起转动,以完成溶药器与手柄的安装固定。

快锥头63为双头快锥头,双头快锥头一端通过连接卡接件65连接过滤器,另一端连接封闭气管,这样易插拔,且密封性好。

本实施例的手柄通过气管和电源线和气源输出装置连接,将溶药器安装到手柄前,气源输出装置向手柄供应小动力气源,小动力气源通过气管进入进气壳622,经过过滤膜623的过滤,得到洁净无菌的气体,过滤后的气体经过出气壳621,从出气壳621的出气小孔吹出,得到提供均匀、缓慢、不交叉、大面积的洁净空气,能够将出气壳621前端的区域置换为洁净无菌的环境,以达到局部百级洁净程度;将溶药器安装到手柄时,保持手柄前端吹供小动力气源,将手柄前端区域置换为洁净无菌环境,将溶药器贴合于手柄前端内侧,手持挤压溶药器靠向手柄,并向过滤器方向推进,推进至距手柄前端较近位置时,停留1-2秒后继续推进溶药器,以确保小动力气源将溶药器末端吹至无菌,直至手柄前端凹槽处,溶药器与密封固定件的过滤机头内的弹性件61固定,旋转所述溶药器,完成将溶药器固定在所述手柄上,此时停止向手柄供应小动力气源,由按键控制气路输出装置向手柄吹气和抽气,以进行配药。

所述手柄还包括O形圈66,O形圈66设置在过滤器和弹性件61之间,用于防止硬磨,且起到缓冲的作用。

弹性件61顶扣在过滤器的出气壳621上,弹性件61和过滤器之间设置有O形圈7,O形圈7的中间直径与溶药器保持一致,设置为2cm。用于防止硬磨,且起到缓冲的作用,进而增加弹性件61的使用寿命,

固定件64后端与卡接件65前端卡接,从而将弹性件61,O形圈66,过滤器62卡接在内,形成以整体,这样便于整体更换。

所述手柄的外壳通过卡扣连接,这样便于将外壳打开,更换其中的过滤器。

所述安装槽73设置在所述固定件64上。

实施例12

如上述所述的溶药器与手柄,本实施例为一种溶药器位置测定装置,其包括溶药器和手柄,其中,所述溶药器上具有一标识部,所述手柄上具有一测定部,所述测定部在所述标识部靠近后产生变化信号,对所述溶药器位置进行测定。

这样,当将溶药器到达指定位置后,标识部正好靠近所述测定部,该测定部产生信号变化,后续的主机通过该信号变化确认溶药器到达指定位置,从而对气体流速进行控制。

正常的溶药器从无菌包装中拿出时,其后端会与外界有菌空气接触,沾染上细菌等污染物;在将溶药器安装到手柄上时,需要对手柄的前端和溶药器的后端进行置换,将其中的细菌等置换出去。我们采取的方式是通过后部设置气源输出装置(主机),以提供气源方面的动力输出,以及净化空气方面的动力输出,这样,在安装溶药器时,从手柄中间的孔洞处(出气口)吹出洁净、不交叉的气流,这些气流由于比较差,且持续不断从孔洞处吹出,可以将手柄前端的细菌等污染物逐渐带出,在手柄前端形成无菌的环境;同时,安装溶药器时,将溶药器逐渐靠近手柄前端,则溶药器后端进入手柄前端的无菌环境时,洁净、不交叉的气流会吹到溶药器后端,从而通过持续不断的吹拂,将溶药器后端的细菌等置换出去(为了达到更好的置换效果,可以将溶药器的后端在靠近手柄后停留一段时间)。但是置换细菌的气流流速需要缓慢,以防止气流与手柄孔洞的内壁接触后产生涡流等乱流(乱流会导致气流内部交叉,这样对周围环境的净化很差),同时对溶药器的胶塞进行驱动时,需要短时间内对胶塞后端的压强进行较大的变化,这就需要急速的气流,两种气流之间需要在溶药器安装到手柄上时进行切换,这就需要对溶药器是否到位进行检测。

另外,溶药器的安装需要快速,但快速安装意味着安装容易出错,一旦出错,容易对外界或者手柄造成损伤,此时,该位置检测装置只有在溶药器安装到位后才会产生信号变化,将慢速的洁净气流更换为高速的洁净气流作为动力,防止溶药器安装不到位时高速气流产生损伤。

实施例13

如上述所述的溶药器位置测定装置,本实施例与其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5所示,溶药器上具有一遮光带13,手柄上具有一光电传感器71,所述光电传感器与所述遮光带配合,对所述溶药器的位置进行测定。安装溶药器时,遮光带靠近光电传感器,在安装到位后,所述遮光带遮住光电传感器之间的光线(图中为了将遮光带表现出来,将溶药器旋转了180度),使得光电传感器之间的光线断绝,从而使光电传感器信号发生变化,使得气流速度发生变化。配药完毕后,拆卸溶药器时,遮光带离开光电传感器,使其信号恢复,使得气流速度恢复;这样,可以对溶药器是否安装到位或拆卸完成进行检测,便于对气流进行控制;另外,在配药过程中,若溶药器倾斜或掉出,遮光带会离开光电传感器的位置,使光电传感器信号发生变化,这样可以提示使用者溶药器的状况,防止在溶药器倾斜后继续配药,使外接细菌进入溶药器的后端。

溶药器用于配药,其锥头2设置在外套的前端,且锥头位于所述外套前端面的边缘位置,并非出于中央位置(这是由于国家对配药用的溶药器规定),所述遮光带13设置在所述外套1的外壁上,与所述锥头在所述外套的横截面上的投影相对(即他们的投影位于外套中心的两侧),这样在与手柄结合时,所述遮光带靠近所述手柄伸出的一侧,与所述光电传感器71配合,所述锥头远离所述手柄伸出的一侧,便于配药。

所述溶药器的刻度设置在外套上靠近所述遮光带13的一侧,这样可以读数。

优选地,所述溶药器的刻度设置在外套上遮光带13和锥头的中间,这样配药时可以从侧面清晰地读出刻度。(设置在所述遮光带13的一侧,安装时手柄突出的一侧会将刻度遮挡大半,不便于读数)。

实施例14

如上述所述的溶药器位置测定装置,本实施例与其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6所示,所述溶药器的标识部为所述卷边12,所述手柄的前端面设置有触发端72,所述触发端与所述溶药器的卷边12位置对应,这样,安装溶药器时,卷边靠近手柄,并抵住触发端,该触发端被抵住后发出到位信号,对溶药器位置进行测定。

这样,设置方便,便于触发。

触发端可以为微动开关,这样触发方便。

实施例15

如上述所述的溶药器位置测定装置,本实施例与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溶药器的标识部为所述卷边12,所述手柄的前端面设置有触发端72,所述触发端与所述溶药器的卷边12旋转90度的位置对应,这样,安装溶药器时,卷边靠近手柄,旋转90度后抵住触发端,该触发端被抵住后发出到位信号,对溶药器位置进行测定。

这样,设置方便,便于触发;且可以在溶药器安装到位或拆卸或倾斜时发出产生信号变化,使使用者可以清楚了解溶药器状态。

触发端可以为微动开关,这样触发方便。

实施例16

如上述所述的溶药器位置测定装置,本实施例与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溶药器上设置有磁铁14,所述手柄的对应位置处设置有磁铁感应器,所述磁铁与所述磁铁感应器配合,对所述溶药器的位置进行测定。安装溶药器时,磁铁向磁铁感应器运动,在安装到位后,所述磁铁接触(或接近)所述磁铁感应器,使得磁铁感应器信号发生变化,使得气流速度发生变化。配药完毕后,拆卸溶药器时,磁铁远离磁铁感应器,使其信号恢复,使得气流速度恢复;这样,可以对溶药器是否安装到位或拆卸完成进行检测,便于对气流进行控制;另外,在配药过程中,若溶药器倾斜或掉出,磁铁会远离磁铁感应器,使磁铁感应器的信号发生变化,这样可以提示使用者溶药器的状况,防止在溶药器倾斜后继续配药,使外接细菌进入溶药器的后端。

其中,磁铁感应器感应磁铁的范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

实施例17

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无菌配药系统,其包括:

上述所述的溶药器,

主机9,其用以提供气源动力输出;

上述所述的手柄5,其后端与所述主机9通过管道连通(图中未画出),并对所述主机的气源输出进行控制。

这样,安装前,打开主机(气源输出装置),主机通过管道向手柄输出小流速的气流,该气流经过手柄中的过滤器过滤后,成为洁净、不交叉的洁净气流从手柄前端吹出,对手柄前端进行净化,将其置换为无菌环境;安装溶药器时,将溶药器后端靠近手柄并进入无菌环境,使得洁净气流吹拂在溶药器后端并停顿一段时间,将溶药器后端置换为无菌的;然后将溶药器安装在手柄上,触发手柄上的标识部,使得标识部信号发生变化,该变化控制主机停小气流的输送;配药时,按动手柄上的前进键,控制主机向外输出大气流,将溶药器中的胶塞前推,将溶药器中的药液挤出;按动手柄的后腿键,控制主机向外抽取大气流,将溶药器中的胶塞后移,将药瓶中的药液吸入溶药器中;配药完毕后,将溶药器从手柄上取下,手柄上的标识部信号发生变化,控制主机向外输出小气流,手柄前端置换为无菌环境,直安装新的溶药器,进行新一轮配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而言仅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本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对其进行许多改变,修改,甚至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