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吸引管。
背景技术:
吸引管用于将吸引术中患者创口内产生的烟雾吸出。现有的吸引管,包括有管体,管体的后端为负压连接端,前端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个吸引口,使用时,将管体的负压连接端与负压设备连接即可进行吸引作业。但是,这种结构的吸引管,其结构过于简单,在吸引作业时,无法清楚看清创口内的情况,导致烟雾吸引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引管,其通过设置的光源,可以方便看清创口内情况,便于吸引作业,吸引效率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吸引管,包括有管体,管体的后端为负压连接端,前端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个吸引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体的前端设有若干个光源,光源上设有正极引脚、负极引脚,管体上设有电源接头,电源接头上设有正极接线脚、负极接线脚,所述的管体内穿设有正极电源线、负极电源线,光源的正极引脚经正极电源线与正极接线脚连接,光源的负极引脚经负极电源线与负极接线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负压连接端与外接负压设备连接,电源接头用于与外接电源连接,给光源供电,这种结构的吸引管,其通过设置的光源,可以方便看清创口内情况,便于吸引作业,吸引效率高。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的管体为软管。
采用上述进一步设置,由于管体为软管,其可以弯曲,在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转动角度,从而能对创口内的不同位置进行照明,使用更加方便。
本发明的再进一步设置:所述的管体的前端面上设有凹槽,管体的前端面上对应凹槽位置设有透光片,凹槽内设有绝缘板,光源设置在绝缘板上且绕绝缘板的中心均匀分布,所述的绝缘板上设有环状的正极导电片、负极导电片,正极导电片位于负极导电片内侧,光源的正极引脚与正极导电片插接,光源的负极引脚与负极导电片插接,正极电源线与正极导电片焊接,负极电源线与负极导电片焊接。
采用上述再进一步设置,这种光源设置方式,其照明效果好;通过设置的正极导电片、负极导电片,使得光源与正极电源线、负极电源线之间连接更加方便。
本发明的再更进一步设置:所述的凹槽的内壁上设有环形卡槽,所述的透光片的周向侧壁嵌设在环形卡槽内。
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由于管体为软管,透光片可以直接卡入环形卡槽内,其定位稳定,安装方便。
本发明的再更进一步设置:所述的正极导电片上对应正极引脚位置设有正极导电套,正极导电套一侧设有缝隙,正极引脚插设在正极导电套内。
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由于正极导电套设有缝隙,正极引脚插入时,正极导电套受到挤压缝隙变大,从而使得导电套具有一定的弹性,能紧紧地抱紧正极引脚,进而使得光源的正极引脚与正极导电片连接更加稳定。
本发明的再更进一步设置:所述的负极导电片上对应负极引脚位置设有负极导电套,负极导电套一侧设有缝隙,负极引脚插设在负极导电套内。
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由于负极导电套设有缝隙,负极引脚插入时,负极导电套受到挤压缝隙变大,从而使得导电套具有一定的弹性,能紧紧地抱紧负极引脚,进而使得光源的负极引脚与负极导电片连接更加稳定。
本发明的再更进一步设置:所述的凹槽的内壁上设有环形定位槽,绝缘板的周向侧壁嵌设在环形定位槽内。
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由于管体为软管,绝缘板可以直接卡入环形定位槽内,其定位稳定,安装方便。
本发明的再更进一步设置:所述的绝缘板上对应正极导电片、负极导电片位置分别设有内环槽、外环槽,正极导电片、负极导电片分别置于内环槽、外环槽内,正极电源线、负极电源线穿入绝缘板后分别与正极导电片、负极导电片焊接。
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使得正极导电片、负极导电片的定位稳定,不容易产生晃动,结构简单。
本发明的再更进一步设置:所述的绝缘板与凹槽底部之间还压设有密封圈,绝缘板上设有环形密封槽,密封圈置于密封槽内。
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可以防止吸引烟雾时,烟雾进入凹槽内,影响光源的照明效果。
本发明的再更进一步设置:所述的管体为硅胶制成。
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使得管体不仅具有一定的弹性,便于变形;而且,其可以起到绝缘作用,使用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内部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光源安装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正极导电片、负极导电片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密封圈与绝缘板爆炸图;
图6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光源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管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7所示,一种吸引管,包括有管体1,管体1的后端111为负压连接端,前端112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个吸引口2,所述的管体1的前端112设有若干个光源3,光源3为LED,光源3上设有正极引脚31、负极引脚32,管体1上设有电源接头4,电源接头4上设有正极接线脚41、负极接线脚42,所述的管体1内穿设有正极电源线5、负极电源线6,正极电源线5、负极电源线6均采用钢丝,光源3的正极引脚31经正极电源线5与正极接线脚41连接,光源3的负极引脚32经负极电源线6与负极接线脚42连接。使用时,负压连接端与外接负压设备连接,电源接头4用于与外接电源连接,给光源3供电,这种结构的吸引管,其通过设置的光源3,可以方便看清创口内情况,便于吸引作业,吸引效率高。其中,所述的管体1为硅胶制成的软管。由于管体1为软管,其可以弯曲,在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转动角度,从而能对创口内的不同位置进行照明,使用更加方便;而且,其可以起到绝缘作用,使用更加安全。
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管体1的前端112面上设有凹槽12,管体1的前端112面上对应凹槽12位置设有透光片7,凹槽12内设有绝缘板8,光源3设置在绝缘板8上且绕绝缘板8的中心均匀分布,所述的绝缘板8上设有环状的正极导电片9、负极导电片10,正极导电片9位于负极导电片10内侧,光源3的正极引脚31与正极导电片9插接,光源3的负极引脚32与负极导电片10插接,正极电源线5与正极导电片9焊接,负极电源线6与负极导电片10焊接。这种光源3设置方式,其照明效果好;通过设置的正极导电片9、负极导电片10,使得光源3与正极电源线5、负极电源线6之间连接更加方便。所述的凹槽12的内壁上设有环形卡槽121,所述的透光片7的周向侧壁嵌设在环形卡槽121内。所述的正极导电片9上对应正极引脚31位置设有正极导电套91,正极导电套91一侧设有缝隙911,正极引脚31插设在正极导电套91内。由于正极导电套91设有缝隙,正极引脚31插入时,正极导电套91受到挤压缝隙变大,从而使得导电套具有一定的弹性,能紧紧地抱紧正极引脚31,进而使得光源3的正极引脚31与正极导电片9连接更加稳定。所述的负极导电片10上对应负极引脚32位置设有负极导电套101,负极导电套101一侧设有缝隙1011,负极引脚32插设在负极导电套101内。由于负极导电套101设有缝隙1011,负极引脚32插入时,负极导电套101受到挤压缝隙变大,从而使得导电套具有一定的弹性,能紧紧地抱紧负极引脚32,进而使得光源3的负极引脚32与负极导电片10连接更加稳定。所述的凹槽12的内壁上设有环形定位槽122,绝缘板8的周向侧壁嵌设在环形定位槽122内。
所述的绝缘板8上对应正极导电片9、负极导电片10位置分别设有内环槽81、外环槽82,正极导电片9、负极导电片10分别置于内环槽81、外环槽82内,正极电源线5、负极电源线6穿入绝缘板8后分别与正极导电片9、负极导电片10焊接。所述的绝缘板8与凹槽12底部之间还压设有密封圈20,绝缘板8上设有环形密封槽83,密封圈20置于密封槽83内。这样可以防止吸引烟雾时,烟雾进入凹槽12内,影响光源3的照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