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风湿病的外用膏药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38020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风湿病的外用膏药及其制备方法,属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祖国医学认为风湿病,是因风、寒、湿、邪侵袭引起,湿寒留于经络,使之闭阻,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而致,临床症状多以气血瘀滞,肌体关节疼痛、麻木、肿胀、屈伸不利为主。现代医学称之为:“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颈腰椎间盘突出”或“强直性脊柱炎”等类疾病。临床的病因病机极为复杂,容易反复发作。中医认为该病的其主要病机是气血痹阻、筋脉关节失养所致;目前西医治疗该病颇为棘手,一般采用大剂量服用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它的缺陷是:治疗时间短则效果不明细,而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又会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转氨酶升高、高血压、心动过速、肥胖或机体免疫力下降等副作用;采用针灸、推拿、按摩也只能短时间缓解疼痛,不能从根本上彻底解决这一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治疗风湿病药物的副作用大,用药时间长,疗效不理想等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风湿病的外用膏药及其制备方法,用以减轻风湿病患者的不良反应,增强治疗效果,解除患者的痛苦。

为实现其目的,本发明人运用祖国中医学理论,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和研究,最后终于总结出这种用于治疗风湿病的外用膏药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治疗用于治疗风湿病的外用膏药,包括药膏和基质,其中所述药膏由以下的中药原料组成:独活,寄生,威灵仙,三七,牛膝,续断,杜仲;所述基质为广丹、桐油和胶布;

为了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本药膏还有以下的中药原料:当归,熟地,木瓜,麻黄,桂枝,防风,木香和香附,

为了获得更好的疗效,本药膏还可加入以下的中药原料:川穹,元胡,五灵脂,寻骨风和鸡血藤;

其中选择:择独活是因它性味辛、苦、微温,归肝、肾和膀胱经,有祛风胜湿、蠲痹止痛的功能,用来治疗风寒骨痛,关节湿气,腰膝酸痛,

其中选择寄生是因为它:性味辛平,归肝肾经,有强筋骨、祛风湿、补肝肾的功能,

选择威灵仙是因为它:性味辛温、咸,归十二经,有祛风湿、通经络的功能,

选择三七是因为它:微苦而辛温,归肝心经,有散瘀、止血、消肿和镇痛的功能,

选择牛膝是因为它:性味苦平,归肝、肾经,有祛风、利湿,通经、活血的功能,

选择杜仲是因为它:性味甘、微辛温,归肝肾经,有补肝肾、强筋骨,有治疗肾虚腰痛、腰膝无力和祛风寒湿痹的功能;

选择续断是因为它:苦、微温,归肝肾经,有补肝肾、续筋骨,利腰膝、通血脉的功能,

上述诸药合用是为了使各药的功效产生协同作用,达到补肝益肾,祛风除湿、通络止痛和软化骨刺的功效,实现有效治疗风湿病的目的;

本发明各药物的用量也是经过发明人进行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所选中药原料在下述重量范围内都具有较好的疗效:独活10-20g, 寄生12-15g,威灵仙10-15g,三七10-15 g,牛膝,10-15 g,续断10-12 g ,杜仲10-15g;所述基质为广丹、桐油和胶布适量;

为了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本药膏还有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当归10-12 g,熟地10-12 g,木瓜10-12 g,麻黄10-12 g,桂枝10-12 g,防风10-12 g,木香10-12 g和香附10-12 g;

为了获得更好的疗效,本药膏还可加入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川穹10-12 g,元胡10-12 g,五灵脂10-12 g,寻骨风10-12 g和鸡血藤10-12 g。

所述治疗风湿病的外用膏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备料:按所述重量配比备齐如下中药原料和基质,所述中药原料为:独活,寄生,威灵仙,三七,牛膝,续断,杜仲;以及当归,熟地,木瓜,麻黄,桂枝,防风,木香和香附;还有川穹,元胡,五灵脂,寻骨风和鸡血藤;所述基质为广丹、桐油和胶布;

2.粉碎:将所备的中药原料置于粉碎机内,分别进行粉碎并过80目筛,制成中药粉末,待用;

3.煎熬膏药:在有火炉的铁锅内,按中药材原料比桐油等于3比4的重量比,倒入事先准备好的桐油,用文火加热,同时用木棍搅拌,加热30分钟,待用木棍挑着桐油滴在盆中的请水中,滴水成珠时将油锅端下,按每斤桐油0.3斤广丹的比例,将广丹放入热桐油中,同时用木棍搅拌,待搅拌均匀后,再将桐油锅放在火炉上,用慢火加热,同时用木棍搅拌,煎煮3-3.5小时,当用木棍将桐油滴入清水并沉入的盆底时,把步骤2制备好的中药粉末倒入热桐油中,继续加热并用木棍继续搅拌,待到将药液滴在厚纸的正面,纸的反面不出现湿印时即成为合格热油膏;

4.制成膏药:将步骤3制成的合格热油膏,用木棒沾上热油膏,摊放在事先准备好的胶布的胶面上,冷却后在膏药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即为治疗风湿病的外用膏药成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如下特点和进步:

1.由于本发明采用了中药独活,寄生,威灵仙,三七,牛膝,续断,杜仲,诸药合用有补益肝肾,祛风除湿、通络止痛、强壮筋骨之功效,因此它的治疗效果好,总有效率90%以上;

2.经过临床实践证明,该药不但治疗效果好,无毒副作用,不会增加身体其他部位的不适感,而且成本低,价格相对便宜;

3.由于本发明采用地道的纯中药材,且制作方法简单,便于推广普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下面通过本发明所述膏药治疗风湿病的临床观察,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治疗效果:

一.一般资料:临床共收治60例风湿病患者,其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30-40岁5例,41-50岁10例,51-60岁15例,61岁以上的30例;风湿性关节炎1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4例,强直性脊柱炎11例,颈腰椎间盘突出23例;

二.收治标准:通过患者自述,医生观察、通过透视、照片或核磁共振检查,确诊为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或颈腰椎间盘突出疾病者;

三.治疗方法:将本膏药烤热后,外贴在疼痛部位的皮肤上,每天一张,七天为一个疗程,一般须用5-10个疗程;

四.本发明的疗效评定标准:本组疗效判断参照《中药新药治疗痹病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①治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肌体功能恢复正常,各种理化检查指标正常;

②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除或临床主要症状基本消除,肌体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患者可恢复正常工作或参加劳动,主要理化检查指标基本正常;

③好转:主要症状基本消除,肌体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或疼痛有所减轻,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有一定恢复;

④无效:与治疗前相比各方面均无好转;

五.治疗效果:经临床治疗60例风湿病患者,经5-10个疗程的治疗,结果治愈6例,占10%,显效20例,占33.3%,好转30例,占50%,无效4例占6.7%,总有效率93,3%;

六.下面介绍两个典型病例:患者1,陈某,男,53岁,2011年4月6日就诊。该患者四肢关节疼痛8年,每遇风寒则剧,经社区卫生服务站给予抗风湿止痛治疗,症状稍有好转,但停药后症状如前,后来我处治疗。血液检查:ERS63/h,ASO(+),症状以肢体关节酸楚,西医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诊断为行(风)兼寒型,不住院在家用本发明所述膏药治疗35天后,上述症状大减,遇风寒阴雨天气,疼痛症状明显好转,继续治疗15天后,上述症状渐愈,之后随访1年未发;

患者2,张某,女,50岁,2012年11月8日就诊。自述四肢关节酸痛5年,近2年内症状逐渐加重,经当地卫生院给予抗风湿、消炎、止痛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但过3天后症状如前,以两膝关节为甚,肌体关节屈伸不利,时有麻木感,血液检查:ERS30/h,ASO(+),症属中医痹症范畴,当以除湿通络,祛风散寒。在家用本发明膏药治疗35天后,上述症状大减,遇风寒阴雨天气,疼痛症状明显好转,继续治疗25天后,上述症状渐愈,之后随访1年未发。

实施例2,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介绍本发明所述治疗风湿病的外用膏药的制备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1.备料:按所述重量配比备齐如下中药:独活10g, 寄生12g,威灵仙10g,三七10 g,牛膝,10 g,续断10 g ,杜仲10g;所述基质为广丹、桐油和胶布适量,其中胶布的尺寸为10cmc长,10cmc宽的医用胶布;

2. 粉碎:将所备的中药原料置于粉碎机内,分别进行粉碎并过80目筛,制成中药粉末,待用;

3、煎熬膏药:在有火炉的铁锅内,按中药材原料比桐油等于3比4的重量比,倒入事先准备好的桐油,用文火加热,同时用木棍搅拌,加热30分钟,待用木棍挑着桐油滴在盆中的请水中,滴水成珠时将油锅端下,按每斤桐油0.3斤广丹的比例,将广丹放入热桐油中,同时用木棍搅拌,待搅拌均匀后,再将桐油锅放在火炉上,用慢火加热,同时用木棍搅拌,煎煮3小时,当用木棍将桐油滴入清水并沉入的盆底时,把步骤2制备好的中药粉末倒入热桐油中,继续加热并用木棍继续搅拌,待到将药液滴在厚纸的正面,纸的反面不出现湿印时即成为合格热油膏;

4、制成膏药:将步骤3制成的合格热油膏,用木棒沾上热油膏,摊放在事先准备好的胶布的胶面上,冷却后在膏药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即为治疗风湿病的外用膏药成品。

实施例:3:本发明所述治疗风湿病的外用膏药的制备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1.备料:按所述重量配比备齐如下中药:独活20g,寄生15g,威灵仙15g,三七15g,牛膝,15 g,续断12 g ,杜仲15g,当归10g,熟地10 g,木瓜10 g,麻黄10g,桂枝10 g,防风10g,木香10g和香附10g;所述基质为广丹、桐油和胶布适量;

2.其它步骤同实施例2。

实施例4:本发明所述治疗风湿病的外用膏药的制备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1.备料:按所述重量配比备齐如下中药:独活15g, 寄生13g,威灵仙13g,三七13 g,牛膝,153g,续断12 g ,杜仲12g,当归12 g,熟地12 g,木瓜12 g,麻黄12 g,桂枝12 g,防风12 g,木香12 g和香附12 g;川穹10g,元胡10g,五灵脂10g,寻骨风12 g和鸡血藤12 g。所述基质为广丹、桐油和胶布适量;

其它步骤同实施例2。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