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理抗菌湿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6492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物理抗菌湿巾,其由湿巾本体和湿巾液体组成,所述湿巾本体是键合了高分子季铵盐的无纺布;所述湿巾液体是由下述以重量百分数的各组份组成:

RO纯化水50-92%

表面活性剂0.1-10%

润肤剂0.1-10%

保湿剂5-20%

皮肤调理剂0.1-5%

其他添加剂0.01-8%,

各组分含量之和为100%;

其中,湿巾本体的制备方法为:

(1)采用长度为35-50mm,直径为0.05-0.1mm的竹浆纤维作为原料,经称重、混棉、开松、机械梳理、杂乱铺网工序,使其形成纤维网;

(2)由4-10个由高压微细水流形成的水针分别对纤维网进行正反两面穿刺,使纤维网完全湿透,使纤维网缠结加固;所述微细水流是质量分数为0.5-0.7%的有机硅双季铵盐A或有机硅双季铵盐B的水溶液;

(3)然后置于120-128℃的温度下交联和烘干5-8min;

(4)经裁剪、高温消毒后得到厚度为3-5mm的无纺布湿巾本体;

其中,所述有机硅双季铵盐A为式1所示的2-三乙氧基硅丙烷氧基-1-N,N-二甲基油酰基-3-十八烷基二甲基铵丙烷二氯化物:

有机硅双季铵盐B为式2所示的2-三乙氧基硅丙烷氧基-1-N,N-二甲基油酰基-3-十二烷基二甲基铵丙烷二氯化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理抗菌湿巾,其中,所述表面活性剂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选自聚甘油-2油酸酯、失水山梨醇硬脂酸酯、山梨醇月桂酸酯、聚二甲基硅氧烷共聚醇、十六-十八烷基葡萄糖酯、聚山梨酸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理抗菌湿巾,其中,所述润肤剂为具有滋润皮肤功效的成分,选自卵磷脂、氢化卵磷脂、乳木果油、碳酸二辛脂、霍霍巴油、二甲基硅油、辛酸/癸酸三甘油酯、异辛酸十六醇酯、白矿油、甘油单硬脂酸酯、α-红没药醇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理抗菌湿巾,其中,所述保湿剂为具有保湿功效的成分,选自多元醇、甜菜碱、泛醇、尿囊素,所述多元醇为甘油、丙二醇、1,3-丁二醇、二丙二醇、辛甘醇、1,2-戊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理抗菌湿巾,其中,所述皮肤调理剂为神经酰胺、辅酶Q10、生育酚醋酸酯、白藜芦醇、虾青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理抗菌湿巾,其中,所述其他添加剂为抗氧化剂、螯合剂、pH调节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7.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物理抗菌湿巾,其中,所述其他添加剂选自丁羟甲苯、EDTA-2Na、EDTA-4Na、精氨酸、柠檬酸、柠檬酸钠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8.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物理抗菌湿巾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湿巾本体的制备方法为:

(1)采用长度为35-50mm,直径为0.05-0.1mm的竹浆纤维作为原料,经称重、混棉、开松、机械梳理、杂乱铺网工序,使其形成纤维网;

(2)由4-10个由高压微细水流形成的水针分别对纤维网进行正反两面穿刺,使纤维网完全湿透,使纤维网缠结加固;所述微细水流是质量分数为0.5-0.7%的有机硅双季铵盐A或有机硅双季铵盐B的水溶液;

(3)然后置于120-128℃的温度下交联和烘干5-8min;

(4)经裁剪、高温消毒后得到厚度为3-5mm的无纺布湿巾本体;

其中,所述有机硅双季铵盐A为式1所示的2-三乙氧基硅丙烷氧基-1-N,N-二甲基油酰基-3-十八烷基二甲基铵丙烷二氯化物:

有机硅双季铵盐B为式2所示的2-三乙氧基硅丙烷氧基-1-N,N-二甲基油酰基-3-十二烷基二甲基铵丙烷二氯化物:

湿巾液体为透明稳定的护肤乳液,其制备方法为:

(1)将表面活性剂0.1-10%、润肤剂0.1-10%混合并加热至50-80℃,于该温度下,快速搅拌5-20min,至得到透明溶液A;

(2)将RO纯化水50-92%、保湿剂5-20%、其他添加剂0.01-8%混合并加热至60-90℃,搅拌均匀至透明溶液B;

(3)高速搅拌下,将B溶液缓慢加入A溶液中,直至得到透明溶液C;

(4)降温C溶液至45℃以下,加入皮肤调理剂0.1-5%,搅拌均匀并制成透明溶液D;

(5)于D溶液通入臭氧,臭氧浓度保持在0.1-1.0mg/L的范围内,即得湿巾液体E;

最后,将湿巾液体E与裁剪成合适尺寸的湿巾本体按重量1.5∶1-4∶1的比例添加,然后密封包装,即得物理抗菌湿巾。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臭氧浓度在0.1-0.5mg/L范围。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湿巾液体E与裁剪成合适尺寸的湿巾本体按重量2∶1-3∶1的比例添加。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