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3563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剂。



背景技术:

据报道,在各种死因中,心脑血管病作为死因由1957年的10.0%上升到2000年的41.2%,而高血压病在心脑血管病发病机制上占有十分重要地位,如何防治高血压病,减少并发症,降低心脑血管病病死率,一直是全球医学界的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剂。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剂,它包含下列重量份的物质:刺五加350-450份,马齿苋250-350份、枸杞子250-350份、山药250-350份、山楂250-350份、菊花150-250份、桑葚子150-250份、菟丝子150-250份、益智仁60-100份、甘草60-100份、生姜60-100份、五味子60-100份和香蕉皮400-600份。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剂包含下列重量份的物质:刺五加400份,马齿苋300份、枸杞子300份、山药300份、山楂300份、菊花200份、桑葚子200份、菟丝子200份、益智仁80份、甘草80份、生姜80份、五味子80份和香蕉皮500份。

更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剂还包含下列重量份的物质:茯苓100-200份、桃仁100-150份、柴胡100-150份、昆布20-80份、蛇床子100-200份、栀子100-150份、重楼10-50份、离根香10-50份、夏枯草10-50份、川芎100-150份、红藤10-100份、芡实50-100份、龙葵10-100份、红花100-200份、青黛10-100份、芦荟50-100份、覆盆子50-100份、鳖甲10-100份、莲子50-100份和白术10-100份。

更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剂还包含下列重量份的物质:茯苓150份、桃仁120份、柴胡120份、昆布50份、蛇床子130份、栀子110份、重楼30份、离根香30份、夏枯草20份、川芎100份、红藤50份、芡实60份、龙葵30份、红花120份、青黛50份、芦荟80份、覆盆子80份、鳖甲30份、莲子60份和白术80份。

优选地,所述药剂可以是口服制剂、片剂、分散片、胶囊剂、软胶囊剂或汤剂。

本发明所述的药剂互相影响,协同作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根据本发明的实质对本发明进行的简单改进都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发明中的百分数是重量百分数。

实施例1 本发明的药剂1

1)将鸡蛋洗净,放入广口瓶内,加入500毫升的9度食醋(购自龙海市华墩调味食品厂)密封3天,然后取出,将鸡蛋打碎,搅拌均匀,取200克搅拌后的鸡蛋放回到广口瓶中,和食醋搅拌均匀;

2)将黄豆150克在锅内炒香酥脆,不能炒焦,达到用手指轻微用力即可捏碎,加入300毫升的9度食醋(购自龙海市华墩调味食品厂),搅拌均匀后密封7天;

3)称取刺五加400克,马齿苋300克、枸杞子300克、山药300克、山楂300克、菊花200克、桑葚子200克、菟丝子200克、益智仁80克、甘草80克、生姜80克、五味子80克和香蕉皮500克,粉碎,过60目筛,加入水5升,在回流的条件下加热3小时,过滤,将滤液浓缩至1500毫升,加入黄腐植酸10克、硼酸0.5克和蜂蜜600克,搅拌均匀;

4)将1)至3)中制得的产物混合均匀,即得药剂1。

实施例2 本发明的药剂2

1)将鸡蛋洗净,放入广口瓶内,加入500毫升的9度食醋(购自龙海市华墩调味食品厂)密封3天,然后取出,将鸡蛋打碎,搅拌均匀,取200克搅拌后的鸡蛋放回到广口瓶中,和食醋搅拌均匀;

2)将黄豆150克在锅内炒香酥脆,不能炒焦,达到用手指轻微用力即可捏碎,加入300毫升的9度食醋(购自龙海市华墩调味食品厂),搅拌均匀后密封7天;

3)称取刺五加400克,马齿苋300克、枸杞子300克、山药300克、山楂300克、菊花200克、桑葚子200克、菟丝子200克、益智仁80克、甘草80克、生姜80克、五味子80克、香蕉皮500克、茯苓150克、桃仁120克、柴胡120克、昆布50克、蛇床子130克、栀子110克、重楼30克、离根香30克、夏枯草20克、川芎100克、红藤50克、芡实60克、龙葵30克、红花120克、青黛50克、芦荟80克、覆盆子80克、鳖甲30克、莲子60克和白术80克,粉碎,过60目筛,加入水5升,在回流的条件下加热3小时,过滤,将滤液浓缩至1500毫升,加入黄腐植酸10克、硼酸0.5克和蜂蜜600克,搅拌均匀;

4)将1)至3)中制得的产物混合均匀,即得药剂2。

实验例

纳入标准

符合高血压病诊断标准的即可纳入。诊断按照第7届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高血压大会确定的《WHO/ISH高血压指南》的诊断标准(顾复生.高血压病诊断治疗最新进展.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0,(20)1∶4)。中医辨证参照1993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病临床研究指导原则》(郑筱萸主编.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8-32,41-43)主症:头痛、眩晕;次症:心悸、失眠、烦躁、便秘溲赤,舌红或舌体胖大,苔黄或白腻、脉象弦数或滑。

一般资料

本组100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1中50例,男25例,女25例;年龄31-72岁,平均(57.4±9.5)岁;病程0.3-36年,平均(15.1±8.9)年;用药前血压(172.3±17.6)/(105.2±15.1)mm Hg。治疗组2中50例,男25例,女25例;年龄27-70岁,平均(56.1±10.6)岁;病程0.1-37年,平均(14.6±12.8)年;用药前血压(169.1±16.5)/(103.1±16.8)mm Hg。2组年龄、性别、病程、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治疗组1服用药剂1来治疗,每日2次,每次口服20毫升,连续治疗1个月。治疗组2服用药剂2来治疗,每日2次,每次口服20毫升,连续治疗1个月。

观察指标及方法

血压测量方法:按照全国心血管流行病学及人群防治工作座谈会指定的方法(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全国心血管流行病学及人群防治座谈会会议纪要.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79,7(2):81-83);

血脂(CHoL采用胆固醇氧化酶法,TG采用酶法,HDL、LDL采用直接一步法)、血糖(GLu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

治疗前后备检查1次。

统计学方法

统计分析采用SPSS分析软件进行计算,计量资料用t检验、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疗效标准

血压疗效标准的评定参照卫生部1993年发布的《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标准。显效:舒张压下降10mmHg或以上,并达到正常范围;或舒张压下降20mmHg或以上。有效:舒张压下降不及10mmHg,但达到正常范围;或下降10-19mmHg,但未达到正常范围。无效:未达到以上指标。

结果

2组高血压疗效比较

治疗组1:显效18例,23例,9例;总有效率为82%;

治疗组2:显效22例,24例,4例。总有效率为92%。

两组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

2组治疗前后血压值变化比较见下表,上面为治疗组2,下面为治疗组1:

本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组间比较,#P<0.05

用药后,降低舒张压效果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2组治疗前后GLu、ChoL、TG、HDL、LDL指标变化情况,上面为治疗组2,下面为治疗组1(mmol/L):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组间比较,ΔP<0.01。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