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织工程视网膜膜片玻璃体腔内推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98023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织工程视网膜膜片玻璃体腔内推注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织工程视网膜膜片玻璃体腔内推注器。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干细胞替代治疗的研究迅速发展,利用干细胞修复视网膜细胞损伤成为了眼科领域颇有前景的潜在治疗方案。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pluripotentstemcells,ipscs)是目前在细胞替代治疗领域应用与研究最为广泛的干细胞之一。它可由患者自身体细胞重编程获得,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潜能。由患者特异的ipscs诱导分化为目的细胞,并进行移植具有低免疫原性等多重优势。目前,在治疗视网膜疾病的ipscs替代治疗研究中,视网膜下腔注射的植入方式应用较为广泛,其原因除了部分视网膜疾病主要损伤的为光感受器及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视网膜下腔移植符合其本身解剖结构以外,更有重要的原因在于,视网膜下腔作为潜在腔隙,细胞的送入及固定均较为便捷。而对于另外一些视网膜疾病,如青光眼的视网膜损伤,其损伤层次主要位于视网膜玻璃体侧,此处无潜在腔隙可供细胞附着,因而限制了该类型细胞替代治疗研究的进展。

为解决该难题,发明人前期选择可降解聚乳酸-羟基乙酸聚合物(plga)构建组织工程支架,以供移植细胞附着固定。搭载有种子细胞的可降解支架构成了组织工程视网膜膜片。

目前已有的推注器,包括人工晶体植入推注器,其工作原理均为推注杆推动套管内的植入物进入眼内。视网膜膜片所采用的支架需要有相对的透光性、透水性、非常小的厚度(<100μm)以及较高的柔软度,以免硬物植入挫伤视网膜。因此,对于推注杆与套管之间密闭性、推注的摩擦力等要求均非常高。一旦稍有缝隙,膜片则会嵌顿与推注杆与套管之间,难以真正实现顺利完整地推注。而推注器出口部分的光滑度也决定了柔软的膜片在推注过程中是否能顺利平展推出,否则湿润的膜片将因液体表面张力紧紧贴附于套管内壁,停留在推注器口端,并随推注杆的向前推进而皱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组织工程视网膜膜片玻璃体腔内推注器,可将组织工程视网膜膜片植入内眼,减少手术创伤,并有效保护组织工程支架上所搭载的种子细胞,同时,亦成功避免了现有推注杆式推注器存在的膜片嵌顿、皱缩的弱点,可定向地、细胞面朝向视网膜面地将视网膜膜片准确送达移植指定部位。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组织工程视网膜膜片玻璃体腔内推注器,包括弹性塑料套管和显微镊,所述显微镊包括操作镊镊柄和前端设有显微镊片的显微镊管柄,所述显微镊管柄末端与操作镊镊柄通过联动装置连接,所述弹性塑料套管包括外层套管和外层套管手柄,所述外层套管滑动套于显微镊管柄上,显微镊片前端位于外层套管内部,且外层套管的中部与显微镊管柄之间设有用于将外层套管和显微镊管柄密封连接的橡胶环形密封块,所述外层套管手柄与外层套管远离显微镊片的一端连接,扣紧外层套管手柄,外层套管滑动,显微镊片末端位于外层套管外部。

所述弹性塑料套管还包括侧管,其中侧管设于外层套管的侧部,且侧管的一端与外层套管连通,其另一端设有侧管注射器连接口,有利于操作时间较长时,通过侧管注入培养液体,以维持所搭载细胞的活力。

所述显微镊片包括平行设置的上镊片和下镊片,所述上镊片与下镊片的间隙为u型,有利于所夹持的视网膜膜片自然形成细胞面向上u型内凹的形态,有效保护组织工程支架上所搭载的种子细胞与支架一同顺利收入套管内。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显微镊末端特殊的u型缝隙设计,有利于所夹持的膜片自然形成细胞面向上u型内凹的形态,有效保护组织工程支架上所搭载的种子细胞与支架一同顺利收入套管内。

2.本发明设计为术者捏紧操作镊镊柄时显微镊片松开,使术者在送入过程中无需持续捏紧操作镊镊柄,同时使视网膜膜片呈悬空状态处于套管内,并可在套管内注入培养液,保持细胞活力的同时也提供内膜片一定的浮力,减少出口的摩擦力,使膜片可顺利推出套管。

3.本发明的基本工作原理改为在套管保护下由镊子夹持进出眼内及套管,成功避免了现有推注杆式推注器存在的膜片嵌顿、皱缩的弱点,可定向地、细胞面朝向视网膜面地将视网膜膜片准确送达移植指定部位。在该推注器的推送下,术者可将视网膜膜片通过18g的微切口定向送入眼内,能以最小创伤的手术方式以及最大可能保护所搭载细胞的方式将视网膜膜片送入灵长类动物以及人类玻璃体腔内,有效减小术中植入切口大小,减少手术创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组织工程视网膜膜片玻璃体腔内推注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组织工程视网膜膜片玻璃体腔内推注器在使用过程中扣紧外层套管手柄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组织工程视网膜膜片玻璃体腔内推注器的显微镊片的截面放大图。

其中:1、操作镊镊柄;2、显微镊片;3、显微镊管柄;4、橡胶环形密封块;5、外层套管;6、外层套管手柄;7、侧管;8、侧管注射器连接口;9、上镊片;10、下镊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一种组织工程视网膜膜片玻璃体腔内推注器,包括弹性塑料套管和显微镊,所述显微镊包括操作镊镊柄1和显微镊管柄3,所述显微镊管柄3末端与操作镊镊柄1通过联动装置连接,显微镊管柄3前端设有显微镊片2,所述显微镊片2包括平行设置的上镊片9和下镊片10,如图3所示,所述上镊片9与下镊片10的间隙为u型,使在夹持视网膜膜片时自然形成细胞面向上u型内凹的形态,有效保护组织工程支架上所搭载的种子细胞与支架一同顺利收入套管内。

所述弹性塑料套管包括外层套管5和外层套管手柄6,所述外层套管5滑动套于显微镊管柄3上,所述弹性塑料套管还包括侧管7,其中侧管7设于外层套管5的侧部,且侧管7的一端与外层套管5连通,其另一端设有侧管注射器连接口8,当视网膜膜片呈悬空状态处于套管内,可通过往侧管7的一端注入培养液,由于侧管7与外层套管5连通,外层套管5内也会流入培养液,这样能使位于外层套管5内的视网膜膜片保持细胞活力,通过保持细胞活力的同时也提供视网膜膜片一定的浮力,减少在放入眼内时出口的摩擦力,使视网膜膜片可顺利推出套管。

显微镊片2前端位于外层套管5内部,且外层套管5的中部与显微镊管柄3之间设有用于将外层套管5和显微镊管柄3密封连接的橡胶环形密封块4,所述外层套管手柄6与外层套管5远离显微镊片2的一端连接,当扣紧外层套管手柄6时,拉动外层套管5滑动,使显微镊片2末端完全位于外层套管5外部,使显微镊片2可将视网膜膜片夹起,松开外层套管手柄6时,外层套管5返回初始位置,显微镊片2前端位于外层套管5内部,使视网膜膜片处于外层套管5的保护下。

在使用本发明时,捏紧操作镊镊柄1,通过联动装置,可联动显微镊片2张开,松开操作镊镊柄1,显微镊片2闭合夹持视网膜膜片,缓慢推动外层套管手柄6,使显微镊片2夹持视网膜膜片呈“u”型回缩至外层套管5内。若操作时间较长,可通过侧管7注入培养液体,以维持所搭载细胞的活力。将推注器外层套管5前端通过18g微切口伸入眼内,送达指定移植位置上方时,这时,扣紧外层套管手柄6,并回缩外层套管5,如图2所示,使显微镊片2末端完全伸出外层套管5之外。调整视网膜膜片u型开口方向,使其对准视网膜表面,捏紧操作镊镊柄1,使显微镊片2张开,视网膜膜片落下至指定位置。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其基本工作原理改为在弹性塑料套管保护下由显微镊片2夹持进出眼内及外层套管5,在该推注器的推送下,术者可将视网膜膜片通过18g的微切口定向送入眼内,能以最小创伤的手术方式以及最大可能保护所搭载细胞的方式将视网膜膜片送入灵长类动物以及人类玻璃体腔内,有效减小术中植入切口大小,减少手术创伤。同时,本发明改为术者捏紧时显微镊片2松开,使术者在送入过程中无需持续捏紧,使手术更加便捷。

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发明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保护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