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曲张剥脱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01974阅读:532来源:国知局
静脉曲张剥脱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属于ipc分类a61b17/32专门用于对静脉曲张患者的病变血管实施剥脱术的手术切割器械,是尤其是静脉曲张剥脱器。



背景技术:

静脉曲张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常见于下肢大隐静脉或小隐静脉曲张,表现为下肢浅静脉呈蚯蚓状淤曲。通常这些静脉内的瓣膜已经坏损,并且,不但无法正常回血,反而会导致血液倒流或局部死循环,从而引起供血部位组织趋于坏死。

现有技术中,治疗静脉曲张方法是将大隐静脉根部高位结扎,对病变的大隐静脉及曲张的分支静脉实施剥脱术。

相应专利文献公开较少。中国专利申请201521007195.9涉及一种静脉曲张剥脱导管,包括导管,导管的外侧壁上设有一层亲水涂层,导管内设有光道a,光道a的内侧壁设有反光壁,光道a的左端设有凸透镜a,导管左侧头端设有透光导头,透光导头内设有光道b,透光导头上设有线孔,导管侧壁的右端设有一圈挡壁,导管右端设有磁铁块,磁铁块的右端设有光源发射器,光源发射器的左侧端面上设有凹槽,凹槽的中心位置设有光道c,光道c的左端设有透光玻璃,光道c的右端设有led灯,光道c的中点处设有凸透镜b,led灯的右侧设有电池仓,本发明能够利用光源进行皮下定位,同时能够准确测量出被剥脱的曲张静脉的长度,亲水涂层能够大大降低导管与血管及刀口切面组织的摩擦力。

中国专利申请201420597849.7提供的一种静脉曲张剥脱导线,包括聚酰胺剥脱导线(1)、直头端(2)、猪尾状曲折端子(3)、第一固定端子(4)和第二固定端子(5),所述直头端(2)、猪尾状曲折端子(3)分别设于聚酰胺剥脱导线(1)两端,所述第一固定端子(4)和第二固定端子(5)分别套接于聚酰胺剥脱导线(1)中部。

中国专利申请201420284823.7涉及一种静脉曲张剥脱导管,包括牵引绳、手柄和剥离头,牵引绳两端固定有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剥离头包括剥离头本体和卡头,剥离头本体上设有纵向装配槽,剥离头本体的中央设有与装配槽同心的圆孔,圆孔与纵向装配槽连通,圆孔直径小于接头直径,所述纵向装配槽左右两侧至少设有一对卡槽;所述卡头包括楔块和设在楔块两侧的卡块,所述卡头通过卡块与卡槽配合而固定安装在纵向装配槽内。本发明用卡头和卡槽来固定血管和剥离头,代替了传统手术中用手术线固定血管和剥离头,可以有效的缩短手术时间,最大程度的减轻病人的痛苦和出血时间。

通常的剥脱术中会使用专用剥脱器械以一根不锈钢丝为导丝,在导丝中部位置上固定有两个呈半圆头圆柱体的剥离头,在切开的肢体大隐静脉近或远端插入,在另一端切口导出,通过缓慢牵拉扎紧于半圆头柱体剥离头的静脉,沿不同方向牵拉行进,达到内翻或外剥脱病变的静脉。在导丝推行过程中,不锈钢丝导丝的柔顺性差,简易锥体外形的前端导向头会因为静脉瓣或病变血管等障碍物及大角度血管迂曲制约,极易造成插入不畅,无法较长距离的持续推进,需要多次增加切口,重复插入导出过程,而半圆头柱体剥离头是通过螺纹方式固定在导丝上的,如遇手术需要更换不同外径的半圆头柱体时,必须整体取出导丝,更换插入方向,或从导丝中部旋下剥离头予以更换,由此会延长手术时间,增加病人创伤痛苦和术者的工作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静脉曲张剥脱器,便于操作,缩短手术时间,减轻病人创伤痛苦和手术工作强度,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

本发明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包括螺旋导向头端、塑料导丝、隔离块、尾端和球冠卡接剥离头;螺旋导向头端通过塑料导丝连接尾端,在塑料导丝上固定有四个隔离块,而且,在中部两个相邻的隔离块之间,或者在螺旋导向头端与相邻的隔离块之间,以及或者在尾端和相邻的隔离块之间可按需选择卡接不同外径的一个球冠卡接剥离头,其中,球冠卡接剥离头由相互轴向卡嵌连接的圆冠头和圆台座构成,在圆冠头和圆台座的轴向中部有中心孔,圆冠头和圆台座的外壁到中心孔之间分别有一道开放侧槽。

尤其是,螺旋导向头端和尾端的外端圆滑,螺旋导向头端长于尾端,而且,螺旋导向头端的前端和后端之间为长螺距螺旋体。

尤其是,螺旋导向头端和尾端的内端分别一个隔离块与塑料导丝连接。

尤其是,螺旋导向头端和尾端的尖端分别有横向贯穿孔。

尤其是,隔离块呈圆柱体状,并有轴向中孔,隔离块一端为球头面或外缘倒角圆滑,另一端为平台面,用于限位球冠卡接剥离头。

尤其是,在球冠卡接剥离头的结构中,圆冠头和圆台座的接合面外缘环周部位有圆滑倒角r。

尤其是,在球冠卡接剥离头的结构中,圆冠头和圆台座的接合面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定位键槽,可确保球冠卡接剥离头的圆冠头和圆台座上的二段侧槽旋转错开时卡合定位。

尤其是,中心孔平均内径略小于隔离块外径,可使球冠卡接剥离头能够在隔离块(3)上稳定卡住;圆台座外端面向心凹入。

尤其是,塑料导丝上接近螺旋导向头端或尾端段分别设有一个隔离块,加上中部的一对隔离块,即共有四个隔离块,在头端或尾端与隔离块之间或中部的一对隔离块之间,可分别按需选择卡接一个球冠卡接剥离头。

本发明的优点和效果:剥离头旋卡装配结构设计精巧合理,剥离及选装更换便捷,能够准确剥脱病变的大隐静脉及曲张的分支静脉,整体柔顺性好,易于实施剥脱穿行,降低切面组织的摩擦力,容易通过血管病变部位,剥脱头不会脱落,降低手术风险。操作灵活,高效实用,无静脉残留,伤口隐蔽,组织损伤少,减轻病人的痛苦和出血时间,创伤小,愈合时间短,治疗彻底不易复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球冠卡接剥离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球冠卡接剥离头卡入塑料导丝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轴向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球冠卡接剥离头卡入塑料导丝并旋扭固定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轴向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可以按需选择卡接球冠卡接剥离头的应用方式安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螺旋导向头端1、塑料导丝2、隔离块3、尾端4、球冠卡接剥离头5、圆冠头5-1、圆台座5-2、侧槽5-3、中心孔5-4、定位键槽5-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附图1所示,螺旋导向头端1、连接尾端4及四个隔离块3,分别固定在塑料导丝2上,而且,在中部的两个相邻的隔离块3之间,或者在螺旋导向头端1与相邻的隔离块3之间,以及或者在尾端4和相邻的隔离块3之间,可以按需选择卡接一个球冠卡接剥离头5,其中,球冠卡接剥离头5由相互轴向卡嵌连接的圆冠头5-1和圆台座5-2构成,在圆冠头5-1和圆台座5-2的轴向中部有中心孔5-4,圆冠头5-1和圆台座5-2的外壁到中心孔5-4之间分别有一道开放侧槽5-3。

前述中,螺旋导向头端1和尾端4的外端圆滑,螺旋导向头端1长于尾端4,而且,螺旋导向头端1的前端和后端之间为长螺距螺旋体。

前述中,螺旋导向头端1和尾端4的内端分别和一个隔离块3与塑料导丝2固定连接。

前述中,螺旋导向头端1和尾端4的尖端分别有横向贯穿孔。

前述中,隔离块3呈圆柱体状,隔离块3一端为球头面或外缘倒角圆滑,另一端为平台面,用于限位一个球冠卡接剥离头5的一对隔离块3以平台面一端相对。在将球冠卡接剥离头5卡接在这一对隔离块3之间装配时,球冠卡接剥离头5的圆冠头5-1端面可以顶紧隔离块3的平台面一端而且与该隔离块3的圆滑端同向,以便移动时减少阻力。

前述中,如附图2所示,在球冠卡接剥离头5的结构中,圆冠头5-1和圆台座5-2的接合面外缘环周部位有圆滑倒角r,可确保球冠卡接剥离头5在剥脱术过程中不会因阻力过大而脱离或损伤组织。

前述中,如附图2所示,在球冠卡接剥离头5的结构中,圆冠头5-1和圆台座5-2的接合面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定位键槽5-5,可确保球冠卡接剥离头5的圆冠头5-1和圆台座5-2上的二段侧槽5-3旋转错开时卡合定位。

前述中,如附图2所示,中心孔5-4平均内径略小于隔离块3外径,可使圆冠头5-1能够在隔离块(3)上稳定卡住;圆台座5-2外端面向心凹入。

前述中,塑料导丝2上接近螺旋导向头端1或尾端4段分别设有一个隔离块3,加上中部的一对隔离块,共有四个隔离块3,在每个隔离块3之间都可选择卡接一个球冠卡接剥离头5。

前述中,隔离块3为圆柱体状。

本实施例中,如附图7所示,在分别相距螺旋导向头端1和尾端4相距约一个球冠卡接剥离头5总高的部位,以及塑料导丝2中部,固定有四个形状和外径相同隔离块3,同时,在这三个部位可按需卡接球冠卡接剥离头5。

本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需要定制不同外径的球冠卡接剥离头5根据需要选择使用。

本发明在使用时,可按手术需要,如附图7所示,在塑料导丝2上中部两个相邻的隔离块3之间的两个方向,或在螺旋导向头端1与其相邻的隔离块3之间,或在尾端4和与其相邻的隔离块3之间,将塑料导丝2沿压入至中心孔5-4,继而,如附图5和6所示,再将圆冠头5-1和圆台座5-2作相对扭转180°,圆冠头5-1和圆台座5-2上的二段侧槽5-3旋转错开,直至圆冠头5-1和圆台座5-2的接合面上的定位键槽5-5相互配合时卡合定位,确保两者不致在塑料导丝2上受外力影响而脱离,从而可使球冠卡接剥离头5可靠地定位于塑料导丝2上,确保剥脱器在前行过程中,球冠卡接剥离头5不会脱离塑料导丝2,当需要从塑料导丝2上更换或换向使用球冠卡接剥离头5时,可再次对球冠卡接剥离头5的圆冠头5-1和圆台座5-2作180°相向旋转,当圆冠头5-1和圆台座5-2上的二段侧槽5-3对齐时,便可取下球冠卡接剥离头5。

以上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申请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在本发明申请原理之下的技术措施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专利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