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疗仪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16485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理疗仪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理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理疗仪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中医把经络的生理功能称为“经气”,其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沟通表理上下,联系脏腑器官;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感应传导;调节脏腑器官的机能活动。

理疗是利用人工或自然界物理因素作用于人体,使之产生有利的反应。常用人工物理因素有电、光、声、磁、温度和机械力等。电疗分直流电、低频电、中频电、高频电和静电等疗法;光疗分红外线、可见光线、紫外线和激光等疗法;声疗又分超声波和超低声疗法;利用温度的理疗有热疗、冷疗和冷冻疗法;利用机械力的疗法有按摩、推拿、手法理疗、牵引和运动等。

物理因素通过对局部的直接作用,和神经、体液的间接作用引起人体反应,调整血液循环,改善营养代谢,提高免疫功能,调节神经系统功能,促进组织修复,因而消除致病因素,改善病理过程。

目前,用于经络理疗的中、低频经络理疗仪大多具有2-4个输出端,使用中、低经络理疗仪时,需要将1个输出端作为固定端布置于理疗对象,并持续输入理疗信号;剩余输出端作为理疗端布置于理疗对象的患处,并输入与固定端属性相反的理疗信号,以实现对理疗对象经络的理疗。

然而,现有的中、低频经络理疗仪仅具有2-4个输出端,输出端较少,经络理疗时间长,给理疗对象带来了极大地不便,且经络理疗的疏通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理疗仪控制方法,该方法适用于经络理疗,该方法控制具有多个输出端的理疗仪通过循环有序地向输出端输入理疗信号的方式对理疗对象的经络进行疏通,减少理疗时间,提升经络疏通、理疗效果,有效调控理疗对象的人体功能。

其技术方案如下:

理疗仪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理疗仪接收启动指令;

理疗仪输出第1次理疗指令,向第1输出端输入第一理疗信号,并向第2输出端输入第二理疗信号;

理疗仪输出第2次理疗指令,向第2输出端输入第一理疗信号,并向第3输出端输入第二理疗信号;

理疗仪输出第3次理疗指令,向第3输出端输入第一理疗信号,并向第4输出端输入第二理疗信号;

理疗仪输出第n-1次理疗指令,向第n-1输出端输入第一理疗信号,并向第n输出端输入第二理疗信号;

其中,所述理疗仪具有n个输出端,分别为第1输出端、第2输出端、第3输出端…第n输出端;

所述第一理疗信号与第二理疗信号的属性相反。

理疗仪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理疗仪输出第n次理疗指令,向第n输出端输入第一理疗信号,并向第1输出端输入第二理疗信号。

理疗仪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理疗仪输出第n次理疗指令,向第n-2输出端输入第一理疗信号,并向第n-1输出端输入第二理疗信号;

理疗仪输出第n+1次理疗指令,向第n-3输出端输入第一理疗信号,并向第n-2输出端输入第二理疗信号;

理疗仪输出第n+k次理疗指令,向第n-k-2输出端输入第一理疗信号,并向第n-k-1输出端输入第二理疗信号。

理疗仪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理疗仪输出第n次理疗指令,向第n-1输出端输入第二理疗信号,并向第n输出端输入第一理疗信号;

理疗仪输出第n+1次理疗指令,向第n-2输出端输入第二理疗信号,并向第n-1输出端输入第一理疗信号;

理疗仪输出第n+k次理疗指令,向第n-k-1输出端输入第二理疗信号,并向第n-k输出端输入第一理疗信号。

理疗仪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理疗仪在输出理疗指令时,根据预设的理疗参数,将待输入理疗信号的第g输出端与预设的第h输出端作比较,若比较结果与预设的理疗参数相符,理疗仪根据预设的理疗信息向相应的输出端输入第一理疗信号的第一幅值或第二理疗信号的第一幅值;若比较结果与预设理疗参数不相符,理疗仪根据预设的理疗信息向相应的输出端输入第一理疗信号的第二幅值或第二理疗信号的第二幅值;

所述理疗信息包括第一理疗信号的第一幅值、第二理疗信号的第一幅值、第一理疗信号的第二幅值以及第二理疗信号的第二幅值;

所述第一理疗信号的第二幅值为x倍的第一理疗信号的第一幅值,第二理疗信号的第二幅值为x倍的第二理疗信号的第二幅值,1<x≤2;或所述第一理疗信号的第二幅值为y倍的第一理疗信号的第一幅值,第二理疗信号的第二幅值为y倍的第二理疗信号的第二幅值,0<y<1。

优选的,1<x≤1.3,0.7≤y<1。

理疗仪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理疗仪在输出理疗指令时,根据预设的理疗参数,将待输入理疗信号的第g输出端与预设的第h输出端作比较,若比较结果与预设的理疗参数相符,理疗仪向相应的输出端按第一理疗作用时间和第一理疗间隔时间输入第一理疗信号或第二理疗信号;若比较结果与预设理疗参数不相符,理疗仪向相应的输出端按第二理疗作用时间和第二理疗间隔时间输入第一理疗信号或第二理疗信号;

所述理疗时间信息包括第一理疗作用时间、第一理疗间隔时间、第二理疗作用时间以及第二理疗间隔时间。

所述第一理疗作用时间为ta1,第一理疗间隔时间为tb1,0<ta1≤2000ms,0≤tb1≤100ms;

所述第二理疗作用时间为ta2,第二理疗间隔时间为tb2,500ms≤ta2≤2000ms,50ms≤tb2≤100ms;或所述第二理疗作用时间为tc2,第二理疗间隔时间为td2,0<tc2≤500ms,0≤td2≤50ms。

优选的,50ms≤ta1≤800ms,500ms≤ta2≤800ms,50ms≤tc2≤400ms。

理疗仪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理疗仪输出理疗指令,理疗仪在理疗作用时间内断续地向输出端输入第一理疗信号或第二理疗信号,断续时间0<tg≤50ms。

理疗仪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理疗仪按第1理疗频率f1向输出端输入理疗信号,理疗仪按第2理疗频率f2向输出端输入理疗信号,理疗仪按第1理疗频率f1向输出端输入理疗信号,理疗仪按第2理疗频率f2向输出端输入理疗信号…理疗仪按第1理疗频率f1或第2理疗频率f2向输出端输入理疗信号;

第1理疗频率f1大于第2理疗频率f2,或第1理疗频率f1小于第2理疗频率f2

所述第1理疗频率100Hz≤f1≤100000Hz,第2理疗频率0<f2≤200Hz;或所述第1理疗频率0<f1≤200Hz,第2理疗频率100Hz≤f2≤100000Hz。

所述第1理疗频率f1的单次理疗时间为tf1,500ms≤tf1≤3000ms;所述第2理疗频率f2的单次理疗时间为tf2,500ms≤tf2≤3000ms。

理疗仪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理疗仪在输出理疗指令时,根据预设的理疗参数,将累积理疗时间t与预设的总理疗时间T作比较,若比较结果与预设的理疗参数相符,理疗仪根据预设的理疗信息向相应的输出端输入第一理疗信号的第三幅值和第二理疗信号的第三幅值,或第一理疗信号的第四幅值和第二理疗信号的第四幅值;

所述理疗信息包括第一理疗信号的第三幅值、第二理疗信号的第三幅值、第一理疗信号的第四幅值和第二理疗信号的第四幅值。

所述第一理疗信号的第三幅值为a倍的第一理疗信号的第一幅值,第二理疗信号的第三幅值为a倍的第二理疗信号的第一幅值,0.3≤a<1,且第一理疗信号的第三幅值和第二理疗信号的第三幅值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变大,直至最终等于第一理疗信号的第一幅值和第二理疗信号的第一幅值;

所述第一理疗信号的第四幅值为b倍的第一理疗信号的第一幅值,第二理疗信号的第四幅值为b倍的第二理疗信号的第一幅值,0≤b<1,且第一理疗信号的第四幅值和第二理疗信号的第四幅值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直至最终第一理疗信号的第四幅值和第二理疗信号的第四幅值为0。

理疗仪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理疗仪按第1理疗速度向输出端输入理疗信号;理疗仪按第2理疗速度向输出端输入理疗信号;理疗仪按第3理疗速度向输出端输入理疗信号;…;理疗仪按第n理疗速度向输出端输入理疗信号;

所述第1理疗速度大于第2理疗速度;所述第2理疗速度大于第3理疗速度;…;所述第n-1理疗速度大于第n理疗速度;

或所述第1理疗速度小于第2理疗速度;所述第2理疗速度小于第3理疗速度;…;所述第n-1理疗速度小于第n理疗速度。

理疗仪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理疗仪结束按第n理疗速度向输出端输入理疗信号后,理疗仪按第1理疗速度向输出端输入理疗信号。

所述理疗仪为中、低频理疗仪。

所述理疗仪采用交流电或直流电输出。

需要说明的是:

前述“第1、第2…;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对名称的区分;

前述n和k为正整数,且n≥4,k≥2;

前述第一理疗信号与第二理疗信号的属性相反,第一理疗信号和第二理疗信号包括电理疗信号,但不限于电理疗信号,例如,磁理疗信号;

前述第g输出端为理疗仪n个输出端中的任一输出端;第h输出端有一个或多个,第h输出端为理疗对象经络的患处或敏感处,第h输出端为理疗仪n个输出端中的任一输出端;

前述理疗作用时间表示,理疗仪每次输出理疗指令,向相应输出端输入理疗信号的时间;理疗间隔时间表示,理疗仪相邻两次输出理疗指令的间隔时间;

前述第1理疗频率f1的单次理疗时间tf1表示,理疗仪每次按第1理疗频率f1向输出端输入理疗信号的时间;第2理疗频率f2的单次理疗时间tf2表示,理疗仪每次按第2理疗频率f2向输出端输入理疗信号的时间;

前述累积理疗时间t表示,单个理疗对象接受理疗的累积时间;总理疗时间T表示,单个理疗对象按照设定的理疗时间接受理疗的总时间长;

前述输入第一理疗信号的第一幅值或第二理疗信号的第一幅值的输出端为布置在理疗对象患处、敏感处区域远端的输出端;

前述输入第一理疗信号的第二幅值或第二理疗信号的第二幅值的输出端为布置在理疗对象患处、敏感处区域的输出端;

前述第一理疗信号的第三幅值或第二理疗信号的第三幅值为理疗仪对理疗对象进行预理疗时输入输出端的理疗信号强度;

前述第一理疗信号的第四幅值或第二理疗信号的第四幅值为理疗仪对理疗对象完成理疗前理疗仪输入输出端的理疗信号强度。

下面对本发明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

1、理疗仪控制方法,控制具有4个以上输出端的理疗仪对理疗对象进行理疗,采用的输出端较多,能提高理疗效率,增强理疗功效,符合中医的整体观念,同时,随着采用的输出端的增多,理疗时间会逐渐减少,理疗功效与理疗效率会逐渐提高;

该方法适用于经络理疗,还适用于其他方面的人体理疗,在经络理疗时,采用的输出端较多,有利于理疗时对理疗对象的经络的疏通,提升经络疏通、理疗效果,同时,随着采用的输出端的增多,理疗时经络疏通、理疗的效果会更好;

理疗仪的输出端可根据中医经络的走向布置以疏通经络,例如,理疗仪的输出端可布置于一条经络上,按先后顺序进行输出,从而达到更好地疏通经络、理疗的效果;理疗仪的输出端也可根据人体解剖学的走向进行布置,以促进血液循环;

理疗仪控制方法,采用双向有序循环的方式向理疗仪的输出端交替输入理疗信号,根据中医基础理论,人是一个整体,同一条经络的不同穴位也是一个整体,人体的经络具有一定的流动顺序,布置于理疗对象经络上的各输出端相互关联,有利于理疗时经络的疏通,达到更好地疏通经络、理疗的效果;理疗仪的输出端按双向有序循环的方式先后输入理疗信号,该理疗信号的输入方式独特,布置于理疗对象的输出端理疗信号的输入以双向有序循环交替的方式输入,能达到很好地疏通经络、理疗效果;

并且,该理疗信号的输入方式不会导致酸碱失衡,避免了电化学损伤或电灼伤的风险,同时,该理疗信号的输入方式不需要向固定的输出端持续数值属性不变的理疗信号,避免了长期刺激一个部位,使理疗对象的部位产生耐受性;

2、理疗仪输出第n次理疗指令,向第n输出端输入第一理疗信号,并向第1输出端输入第二理疗信号,输入理疗信号的输出端回到起始的第一输出端,理疗仪完成了一次周期性的理疗,后续的理疗过程,理疗仪可重复周期性理疗,向理疗仪的输出端输入理疗信号;理疗仪也可根据设定向理疗仪的输出端输入理疗信号;

3、理疗仪输出第n次理疗指令,向第n-2输出端输入第一理疗信号,并向第n-1输出端输入第二理疗信号,理疗仪的输出端输入理疗信号的方式返回,理疗仪可以该方式持续向输出端输入理疗信号,当理疗信号输入的输出端为第1输出端和第2输出端,理疗仪完成了一次周期性的理疗,后续的理疗过程,理疗仪可重复周期性理疗,向理疗仪的输出端输入理疗信号;理疗期间,理疗仪也可根据设定向理疗仪的输出端输入理疗信号;

4、理疗仪输出第n次理疗指令,向第n-1输出端输入第二理疗信号,并向第n输出端输入第一理疗信号,理疗仪的输出端输入理疗信号的方式返回,并反置理疗信号的属性,向第n-1输出端输入第二理疗信号,第n输出端输入第一理疗信号,理疗仪可以该方式持续向输出端输入理疗信号,当理疗信号输入的输出端为第1输出端和第2输出端,理疗仪完成了一次周期性的理疗,后续的理疗过程,理疗仪可重复周期性理疗,向理疗仪的输出端输入理疗信号;理疗期间,理疗仪也可根据设定向理疗仪的输出端输入理疗信号;

5、理疗仪输出理疗指令,若待输入理疗信号的第g输出端为布置在理疗对象患处、敏感处区域远端的输出端,理疗仪根据预设的理疗信息向相应的输出端输入第一理疗信号的第一幅值或第二理疗信号的第一幅值;

若待输入理疗信号的第g输出端为布置在理疗对象患处区域的输出端,理疗仪根据预设的理疗信息向相应的输出端输入第一理疗信号的第二幅值或第二理疗信号的第二幅值,第一理疗信号的第二幅值为x倍的第一理疗信号的第一幅值,第二理疗信号的第二幅值为x倍的第二理疗信号的第二幅值,1<x≤2;

若待输入理疗信号的第g输出端为布置在理疗对象敏感处区域的输出端,理疗仪根据预设的理疗信息向相应的输出端输入第一理疗信号的第二幅值或第二理疗信号的第二幅值,第一理疗信号的第二幅值为y倍的第一理疗信号的第一幅值,第二理疗信号的第二幅值为y倍的第二理疗信号的第二幅值,0<y<1;

理疗仪根据理疗对象不同部位对理疗信号刺激的敏感度不一样,向输出端输入不同幅值的理疗信号,即在患处、敏感处区域远端输入常用幅值大小的理疗信号,在患处区域输入大于常用幅值大小的理疗信号,在敏感处区域输出小于常用幅值大小的理疗信号,该方法进一步地提升经络理疗的效果,同时,规律变化的信号大小还可以减少理疗对象经络理疗的耐受性;

6、理疗仪输出理疗指令,若待输入理疗信号的第g输出端为布置在理疗对象患处、敏感处区域远端的输出端,理疗仪向相应的输出端按第一理疗作用时间和第一理疗间隔时间输入第一理疗信号或第二理疗信号;

若待输入理疗信号的第g输出端为布置在理疗对象患处区域的输出端,理疗仪向相应的输出端按第二理疗作用时间和第二理疗间隔时间输入第一理疗信号或第二理疗信号,第二理疗作用时间为500~2000ms,第二理疗间隔时间为500~2000ms;

若待输入理疗信号的第g输出端为布置在理疗对象敏感处区域的输出端,理疗仪向相应的输出端按第二理疗作用时间和第二理疗间隔时间输入第一理疗信号或第二理疗信号,第二理疗作用时间为0~500ms,第二理疗间隔时间为0~500ms;

理疗仪在患处、敏感处区域远端按常用理疗时间向输出端输入理疗信号,在患处区域按较长的理疗时间(大于常用理疗时间)向输出端输入理疗信号,在敏感处区域按较短的理疗时间(小于常用理疗时间)向输出端输入理疗信号,该方法提升了经络理疗的效果,通过规律的理疗时间变化进一步促进血液循环,同时,规律变化的理疗时间还可以减少理疗对象的耐受性;

7、理疗仪输出理疗指令,理疗仪在理疗作用时间内断续地向输出端输入第一理疗信号或第二理疗信号,理疗信号的断续输入能有助于血液循环,提升经络理疗的效果,使理疗效果更理想;

8、理疗仪按高、低频率变换地向输出端输入理疗信号,能有助于血液循环,减少患者的耐受性,提升经络理疗的效果,使理疗效果更理想;

9、第1理疗频率和第2理疗频率的取值范围为较佳的取值,在该取值范围内取值,理疗效果较佳;

10、第1理疗频率的单次理疗时间和第2理疗频率的单次理疗时间为500ms~3000ms,该时间既不会过长,也不会过短,理疗仪在每500ms~3000ms内变换地以第1理疗频率或第2理疗频率向输出端输入理疗信号,能较为有效地减少患者的耐受性,取得更佳的理疗效果;

11、理疗仪输出理疗指令,根据当前累积理疗时间t向输出端输入理疗信号,若累积理疗时间t未达到预设理疗参数,理疗仪向相应的输出端输入第一理疗信号的第三幅值或第二理疗信号的第三幅值,此过程为预理疗过程,该方法能在经络理疗时对理疗对象进行预理疗,便于理疗对象的适应,提升经络理疗的效果;

12、理疗仪对理疗对象进行预理疗,此过程输入输出端的理疗信号随着时间的增加逐渐变大,直至等于第一理疗信号的第一幅值和第二理疗信号的第一幅值,0.3倍的第一理疗信号的第一幅值或第二理疗信号的第一幅值为理疗对象经络理疗感觉阈的信号大小,信号幅值随着时间逐渐变大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能达到良好的经络理疗的效果,帮助理疗对象适应经络理疗,提升经络理疗的效率;

13、理疗仪输出理疗指令,根据当前累积理疗时间t向输出端输入理疗信号,若累积理疗时间t达到预设理疗参数,理疗仪向相应的输出端输入第一理疗信号的第四幅值或第二理疗信号的第四幅值,此过程为理疗结束前的缓慢释放过程,该方法能避免理疗对象因理疗信号突然停止输入而引起身体不适,保证经络理疗的效果;

14、理疗仪结束理疗前的适应过程理疗信号随着时间的增加逐渐减小,直至信号幅值为0,信号幅值随着时间逐渐减小是缓慢释放过程,能很好地避免理疗对象产生身体不适,保证经络理疗的效果;

15、理疗仪按照规律的速度变化向输出端输入理疗信号,实现了经络的整体理疗,有助于血液循环,减少患者的耐受性,提升经络理疗的效果,改善病理状态,使理疗效果更理想;

16、理疗仪结束按第n理疗速度向输出端输入理疗信号后,可重复该速度变化的规律继续向输出端输入理疗信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理疗仪向输出端输入理疗信号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理疗仪输出端与理疗信号幅值的二维坐标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理疗仪输出端与理疗作用时间的二维坐标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理疗仪理疗时间与理疗频率的二维坐标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理疗仪总理疗时间与理疗信号幅值的二维坐标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理疗仪理疗时间与理疗信号输入速度的二维坐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理疗仪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理疗仪接收启动指令;

理疗仪输出第1次理疗指令,向第1输出端输入第一理疗信号,并向第2输出端输入第二理疗信号;

理疗仪输出第2次理疗指令,向第2输出端输入第一理疗信号,并向第3输出端输入第二理疗信号;

理疗仪输出第3次理疗指令,向第3输出端输入第一理疗信号,并向第4输出端输入第二理疗信号;

理疗仪输出第n-1次理疗指令,向第n-1输出端输入第一理疗信号,并向第n输出端输入第二理疗信号;

其中,理疗仪具有n个输出端,分别为第1输出端、第2输出端、第3输出端…第n输出端;

第一理疗信号与第二理疗信号的属性相反,第一理疗信号与第二理疗信号包括但不限于电理疗信号,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理疗信号与第二理疗信号为极性相反的电理疗信号;

图1所示的“1,2,3…n”表示理疗仪的输出端,分别表示“第1输出端、第2输出端、第3输出端…第n输出端”;图1所示“(1),(2),(3)…(n-1)”分别表示理疗仪输出第1次理疗指令,理疗仪输出第2次理疗指令,理疗仪输出第3次理疗指令…理疗仪输出第n-1次理疗指令;图1所示“+、-”分别表示第一理疗信号的极性、第二理疗信号的极性。

理疗仪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理疗仪输出第n次理疗指令,向第n输出端输入第一理疗信号,并向第1输出端输入第二理疗信号;输入理疗信号的输出端回到起始的第一输出端,理疗仪完成了一次周期性的理疗,后续的理疗过程,理疗仪可重复周期性理疗,向理疗仪的输出端输入理疗信号;理疗仪也可根据设定向理疗仪的输出端输入理疗信号。

理疗仪在输出理疗指令时,根据预设的理疗参数,将待输入理疗信号的第g输出端与预设的第h输出端作比较,若比较结果与预设的理疗参数相符,理疗仪根据预设的理疗信息向相应的输出端输入第一理疗信号的第一幅值或第二理疗信号的第一幅值;若比较结果与预设理疗参数不相符,理疗仪根据预设的理疗信息向相应的输出端输入第一理疗信号的第二幅值或第二理疗信号的第二幅值;

理疗信息包括第一理疗信号的第一幅值、第二理疗信号的第一幅值、第一理疗信号的第二幅值以及第二理疗信号的第二幅值;

若待输入理疗信号的第g输出端为布置在理疗对象患处、敏感处区域远端的输出端,理疗仪根据预设的理疗信息向相应的输出端输入第一理疗信号的第一幅值或第二理疗信号的第一幅值;

若待输入理疗信号的第g输出端为布置在理疗对象患处区域的输出端,理疗仪根据预设的理疗信息向相应的输出端输入第一理疗信号的第二幅值或第二理疗信号的第二幅值,第一理疗信号的第二幅值为x倍的第一理疗信号的第一幅值,第二理疗信号的第二幅值为x倍的第二理疗信号的第二幅值,1<x≤2;优选的,1<x≤1.3,0.7≤y<1;

若待输入理疗信号的第g输出端为布置在理疗对象敏感处区域的输出端,理疗仪根据预设的理疗信息向相应的输出端输入第一理疗信号的第二幅值或第二理疗信号的第二幅值,第一理疗信号的第二幅值为y倍的第一理疗信号的第一幅值,第二理疗信号的第二幅值为y倍的第二理疗信号的第二幅值,0<y<1;

如图2所示,第3输出端为布置在理疗对象患处的输出端,第n-1输出端为布置在理疗对象敏感处的输出端;

在本实施例中,待输入理疗信号的第g输出端与预设的第h输出端作比较,若|g-h|≤2,理疗仪根据预设的理疗信息向相应的输出端输入第一理疗信号的第二幅值或第二理疗信号的第二幅值;若|g-h|>2,理疗仪根据预设的理疗信息向相应的输出端输入第一理疗信号的第一幅值或第二理疗信号的第一幅值;本实施例给出的仅为理疗仪设置理疗参数方式的一种,不代表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定,在实际使用时,理疗仪设置理疗参数的方式可为其他,理疗仪根据是否符合预设的理疗参数按预设的理疗信息输入相应的理疗信号。

理疗仪在输出理疗指令时,根据预设的理疗参数,将待输入理疗信号的第g输出端与预设的第h输出端作比较,若比较结果与预设的理疗参数相符,理疗仪向相应的输出端按第一理疗作用时间和第一理疗间隔时间输入第一理疗信号或第二理疗信号;若比较结果与预设理疗参数不相符,理疗仪向相应的输出端按第二理疗作用时间和第二理疗间隔时间输入第一理疗信号或第二理疗信号;

理疗时间信息包括第一理疗作用时间、第一理疗间隔时间、第二理疗作用时间以及第二理疗间隔时间;

第一理疗作用时间为ta1,第一理疗间隔时间为tb1,0<ta1≤2000ms,0≤tb1≤100ms;第二理疗作用时间为ta2,第二理疗间隔时间为tb2,500ms≤ta2≤2000ms,50ms≤tb2≤100ms;或所述第二理疗作用时间为tc2,第二理疗间隔时间为td2,0<tc2≤500ms,0≤td2≤50ms;

优选的,50ms≤ta1≤800ms,500ms≤ta2≤800ms,50ms≤tc2≤400ms;

若待输入理疗信号的第g输出端为布置在理疗对象患处、敏感处区域远端的输出端,理疗仪向相应的输出端按第一理疗作用时间和第一理疗间隔时间输入第一理疗信号或第二理疗信号;

若待输入理疗信号的第g输出端为布置在理疗对象患处区域的输出端,理疗仪向相应的输出端按第二理疗作用时间和第二理疗间隔时间输入第一理疗信号或第二理疗信号,第二理疗作用时间为500~2000ms,第二理疗间隔时间为500~2000ms;

若待输入理疗信号的第g输出端为布置在理疗对象敏感处区域的输出端,理疗仪向相应的输出端按第二理疗作用时间和第二理疗间隔时间输入第一理疗信号或第二理疗信号,第二理疗作用时间为0~500ms,第二理疗间隔时间为0~500ms;

如图3所示,第3输出端为布置在理疗对象患处的输出端,第n-1输出端为布置在理疗对象敏感处的输出端;

在本实施例中,待输入理疗信号的第g输出端与预设的第h输出端作比较,若|g-h|≤2,理疗仪按第二理疗作用时间和第二理疗间隔时间向相应的输出端输入第一理疗信号或第二理疗信号;若|g-h|>2,理疗仪按第一理疗作用时间和第一理疗间隔时间向相应的输出端输入第一理疗信号或第二理疗信号;本实施例给出的仅为理疗仪设置理疗参数方式的一种,不代表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定,在实际使用时,理疗仪设置理疗参数的方式可为其他,理疗仪根据是否符合预设的理疗参数按预设的理疗信息输入相应的理疗信号。

理疗仪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理疗仪输出理疗指令,理疗仪在理疗作用时间内断续地向输出端输入第一理疗信号或第二理疗信号,断续时间0<tg≤50ms。

理疗仪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理疗仪按第1理疗频率f1向输出端输入理疗信号,理疗仪按第2理疗频率f2向输出端输入理疗信号,理疗仪按第1理疗频率f1向输出端输入理疗信号,理疗仪按第2理疗频率f2向输出端输入理疗信号…理疗仪按第1理疗频率f1或第2理疗频率f2向输出端输入理疗信号;

第1理疗频率f1大于第2理疗频率f2,或第1理疗频率f1小于第2理疗频率f2;第1理疗频率100Hz≤f1≤100000Hz,第2理疗频率0<f2≤200Hz;或第1理疗频率0<f1≤200Hz,第2理疗频率100Hz≤f2≤100000Hz;

第1理疗频率f1的单次理疗时间为tf1,500ms≤tf1≤3000ms;第2理疗频率f2的单次理疗时间为tf2,500ms≤tf2≤3000ms;

如图4所示,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理疗仪理疗时间与理疗频率的二维坐标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第1理疗频率f1大于第2理疗频率f2

理疗仪在输出理疗指令时,根据预设的理疗参数,将累积理疗时间t与预设的总理疗时间T作比较,若比较结果与预设的理疗参数相符,理疗仪根据预设的理疗信息向相应的输出端输入第一理疗信号的第三幅值和第二理疗信号的第三幅值,或第一理疗信号的第四幅值和第二理疗信号的第四幅值;

理疗信息包括第一理疗信号的第三幅值、第二理疗信号的第三幅值、第一理疗信号的第四幅值和第二理疗信号的第四幅值;

若累积理疗时间t未达到预设的理疗参数,理疗仪向相应的输出端输入第一理疗信号的第三幅值或第二理疗信号的第三幅值,此过程为预理疗过程,预理疗过程便于理疗对象的适应,提升经络理疗的效果;此处预设的理疗参数为理疗仪向输出端输入第一理疗信号的第一幅值或第二理疗信号的第一幅值的时间;

第一理疗信号的第三幅值为a倍的第一理疗信号的第一幅值,第二理疗信号的第三幅值为a倍的第二理疗信号的第一幅值,0.3≤a<1,且第一理疗信号的第三幅值和第二理疗信号的第三幅值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变大,直至最终等于第一理疗信号的第一幅值和第二理疗信号的第一幅值;

若累积理疗时间t达到预设的理疗参数,理疗仪向相应的输出端输入第一理疗信号的第四幅值或第二理疗信号的第四幅值,此过程为理疗结束前的缓慢释放过程,该过程能避免理疗对象因理疗信号突然停止输入而引起身体不适,保证经络理疗的效果;此处预设的理疗参数为理疗仪结束理疗前缓慢释放的时间;

第一理疗信号的第四幅值为b倍的第一理疗信号的第一幅值,第二理疗信号的第四幅值为b倍的第二理疗信号的第一幅值,0≤b<1,且第一理疗信号的第四幅值和第二理疗信号的第四幅值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直至最终第一理疗信号的第四幅值和第二理疗信号的第四幅值为0;

如图5所示,0~3n时间内为理疗仪对理疗对象进行预理疗的过程,8n~10n时间内为理疗仪对理疗对象理疗结束前缓慢释放的过程。

理疗仪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理疗仪按第1理疗速度向输出端输入理疗信号;理疗仪按第2理疗速度向输出端输入理疗信号;理疗仪按第3理疗速度向输出端输入理疗信号;…;理疗仪按第n理疗速度向输出端输入理疗信号;

第1理疗速度大于第2理疗速度;第2理疗速度大于第3理疗速度;…;第n-1理疗速度大于第n理疗速度;

或第1理疗速度小于第2理疗速度;第2理疗速度小于第3理疗速度;…;第n-1理疗速度小于第n理疗速度;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1理疗速度大于第2理疗速度;第2理疗速度大于第3理疗速度;…;第n-1理疗速度大于第n理疗速度。

在理疗仪结束按第n理疗速度向输出端输入理疗信号后,理疗仪按第1理疗速度向输出端输入理疗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理疗仪为中、低频理疗仪;理疗仪采用交流电或直流电输出。

本实施例的优点:

1、理疗仪控制方法,控制具有4个以上输出端的理疗仪对理疗对象进行理疗,采用的输出端较多,能提高理疗效率,增强理疗功效,符合中医的整体观念,同时,随着采用的输出端的增多,理疗时间会逐渐减少,理疗功效与理疗效率会逐渐提高;

该方法适用于经络理疗,还适用于其他方面的人体理疗,在经络理疗时,采用的输出端较多,有利于理疗时对理疗对象的经络的疏通,提升经络疏通、理疗效果,同时,随着采用的输出端的增多,理疗时经络疏通、理疗的效果会更好;

理疗仪的输出端可根据中医经络的走向布置以疏通经络,例如,理疗仪的输出端可布置于一条经络上,按先后顺序进行输出,从而达到更好地疏通经络、理疗的效果;理疗仪的输出端也可根据人体解剖学的走向进行布置,以促进血液循环;

理疗仪控制方法,采用双向有序循环的方式向理疗仪的输出端交替输入理疗信号,根据中医基础理论,人是一个整体,同一条经络的不同穴位也是一个整体,人体的经络具有一定的流动顺序,布置于理疗对象经络上的各输出端相互关联,有利于理疗时经络的疏通,达到更好地疏通经络、理疗的效果;理疗仪的输出端按双向有序循环的方式先后输入理疗信号,该理疗信号的输入方式独特,布置于理疗对象的输出端理疗信号的输入以双向有序循环交替的方式输入,能达到很好地疏通经络、理疗效果;

并且,该理疗信号的输入方式不会导致酸碱失衡,避免了电化学损伤或电灼伤的风险,同时,该理疗信号的输入方式不需要向固定的输出端持续数值属性不变的理疗信号,避免了长期刺激一个部位,使理疗对象的部位产生耐受性;

2、理疗仪根据理疗对象不同部位对理疗信号刺激的敏感度不一样,向输出端输入不同幅值的理疗信号,即在患处、敏感处区域远端输入常用幅值大小的理疗信号,在患处区域输入大于常用幅值大小的理疗信号,在敏感处区域输出小于常用幅值大小的理疗信号,该方法进一步地提升经络理疗的效果,同时,规律变化的信号大小还可以减少理疗对象经络理疗的耐受性;

3、理疗仪在患处、敏感处区域远端按常用理疗时间向输出端输入理疗信号,在患处区域按较长的理疗时间(大于常用理疗时间)向输出端输入理疗信号,在敏感处区域按较短的理疗时间(小于常用理疗时间)向输出端输入理疗信号,该方法提升了经络理疗的效果,通过规律的理疗时间变化进一步促进血液循环,同时,规律变化的理疗时间还可以减少理疗对象的耐受性;

4、理疗仪输出理疗指令,理疗仪在理疗作用时间内断续地向输出端输入第一理疗信号或第二理疗信号,理疗信号的断续输入能有助于血液循环,提升经络理疗的效果,使理疗效果更理想;

5、理疗仪按高、低频率变换地向输出端输入理疗信号,能有助于血液循环,减少患者的耐受性,提升经络理疗的效果,使理疗效果更理想;第1理疗频率和第2理疗频率的取值范围为较佳的取值,在该取值范围内取值,理疗效果较佳;

6、第1理疗频率的单次理疗时间和第2理疗频率的单次理疗时间为500ms~3000ms,该时间既不会过长,也不会过短,理疗仪在每500ms~3000ms内变换地以第1理疗频率或第2理疗频率向输出端输入理疗信号,能较为有效地减少患者的耐受性,取得更佳的理疗效果;

7、理疗仪对理疗对象进行预理疗,便于理疗对象的适应,提升经络理疗的效果,此过程输入输出端的理疗信号随着时间的增加逐渐变大,直至等于第一理疗信号的第一幅值和第二理疗信号的第一幅值,0.3倍的第一理疗信号的第一幅值或第二理疗信号的第一幅值为理疗对象经络理疗感觉阈的信号大小,信号幅值随着时间逐渐变大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能达到良好的经络理疗的效果,帮助理疗对象适应经络理疗,提升经络理疗的效率;

8、理疗仪结束理疗前的适应过程理疗信号随着时间的增加逐渐减小,直至信号幅值为0,信号幅值随着时间逐渐减小是缓慢释放过程,能很好地避免理疗对象产生身体不适,保证经络理疗的效果;

9、理疗仪按照规律的速度变化向输出端输入理疗信号,实现了经络的整体理疗,有助于血液循环,减少患者的耐受性,提升经络理疗的效果,改善病理状态,使理疗效果更理想;

10、理疗仪结束按第n理疗速度向输出端输入理疗信号后,可重复该速度变化的规律继续向输出端输入理疗信号。

实施例二

如图1所示,理疗仪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理疗仪接收启动指令;

理疗仪输出第1次理疗指令,向第1输出端输入第一理疗信号,并向第2输出端输入第二理疗信号;

理疗仪输出第2次理疗指令,向第2输出端输入第一理疗信号,并向第3输出端输入第二理疗信号;

理疗仪输出第3次理疗指令,向第3输出端输入第一理疗信号,并向第4输出端输入第二理疗信号;

理疗仪输出第n-1次理疗指令,向第n-1输出端输入第一理疗信号,并向第n输出端输入第二理疗信号;

其中,理疗仪具有n个输出端,分别为第1输出端、第2输出端、第3输出端…第n输出端;

第一理疗信号与第二理疗信号的属性相反,第一理疗信号与第二理疗信号包括但不限于电理疗信号,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理疗信号与第二理疗信号为极性相反的电理疗信号;

图1所示的“1,2,3…n”表示理疗仪的输出端,分别表示“第1输出端、第2输出端、第3输出端…第n输出端”;图1所示“(1),(2),(3)…(n-1)”分别表示理疗仪输出第1次理疗指令,理疗仪输出第2次理疗指令,理疗仪输出第3次理疗指令…理疗仪输出第n-1次理疗指令;图1所示“+、-”分别表示第一理疗信号的极性、第二理疗信号的极性。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理疗仪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理疗仪输出第n次理疗指令,向第n-2输出端输入第一理疗信号,并向第n-1输出端输入第二理疗信号;

理疗仪输出第n+1次理疗指令,向第n-3输出端输入第一理疗信号,并向第n-2输出端输入第二理疗信号;

理疗仪输出第n+k次理疗指令,向第n-k-2输出端输入第一理疗信号,并向第n-k-1输出端输入第二理疗信号;

理疗仪输出第n次理疗指令,向第n-2输出端输入第一理疗信号,并向第n-1输出端输入第二理疗信号,理疗仪的输出端输入理疗信号的方式返回,理疗仪可以该方式持续向输出端输入理疗信号,当理疗信号输入的输出端为第1输出端和第2输出端,理疗仪完成了一次周期性的理疗,后续的理疗过程,理疗仪可重复周期性理疗,向理疗仪的输出端输入理疗信号;理疗期间,理疗仪也可根据设定向理疗仪的输出端输入理疗信号。

本实施例的其余内容可参照实施例一,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实施例三

理疗仪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理疗仪接收启动指令;

理疗仪输出第1次理疗指令,向第1输出端输入第一理疗信号,并向第2输出端输入第二理疗信号;

理疗仪输出第2次理疗指令,向第2输出端输入第一理疗信号,并向第3输出端输入第二理疗信号;

理疗仪输出第3次理疗指令,向第3输出端输入第一理疗信号,并向第4输出端输入第二理疗信号;

理疗仪输出第n-1次理疗指令,向第n-1输出端输入第一理疗信号,并向第n输出端输入第二理疗信号;

其中,理疗仪具有n个输出端,分别为第1输出端、第2输出端、第3输出端…第n输出端;

第一理疗信号与第二理疗信号的属性相反,第一理疗信号与第二理疗信号包括但不限于电理疗信号,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理疗信号与第二理疗信号为极性相反的电理疗信号;

图1所示的“1,2,3…n”表示理疗仪的输出端,分别表示“第1输出端、第2输出端、第3输出端…第n输出端”;图1所示“(1),(2),(3)…(n-1)”分别表示理疗仪输出第1次理疗指令,理疗仪输出第2次理疗指令,理疗仪输出第3次理疗指令…理疗仪输出第n-1次理疗指令;图1所示“+、-”分别表示第一理疗信号的极性、第二理疗信号的极性。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理疗仪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理疗仪输出第n次理疗指令,向第n-1输出端输入第二理疗信号,并向第n输出端输入第一理疗信号;

理疗仪输出第n+1次理疗指令,向第n-2输出端输入第二理疗信号,并向第n-1输出端输入第一理疗信号;

理疗仪输出第n+k次理疗指令,向第n-k-1输出端输入第二理疗信号,并向第n-k输出端输入第一理疗信号;

理疗仪输出第n次理疗指令,向第n-1输出端输入第二理疗信号,并向第n输出端输入第一理疗信号,理疗仪的输出端输入理疗信号的方式返回,并反置理疗信号的属性,向第n-1输出端输入第二理疗信号,第n输出端输入第一理疗信号,理疗仪可以该方式持续向输出端输入理疗信号,当理疗信号输入的输出端为第1输出端和第2输出端,理疗仪完成了一次周期性的理疗,后续的理疗过程,理疗仪可重复周期性理疗,向理疗仪的输出端输入理疗信号;理疗期间,理疗仪也可根据设定向理疗仪的输出端输入理疗信号。

本实施例的其余内容可参照实施例一,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不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不违反本发明构思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替换与改进,均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