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防护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计算机断层扫描仪的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计算机断层扫描仪分为穿射型和发射型,其中,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仪,俗称ect,是一种利用放射性核素的检查方法,ect的成像原理是将放射性药物引入人体,经代谢后在脏器内ect外或病变部位和正常组织之间形成放射性浓度差异,将探测到这些差异,通过计算机处理再成像。
其中,ect是有专门探测核射线(γ射线)的探头、固定探头并能向各方位转动的支架、装有系统程序的中心控制台(能高速运行和进行大量数据处理和存贮的高性能电子计算机,16~64位)。在采集程序控制下,探头收集到从靶器官发射出来的γ射线,经晶体光放大(变成可见光)导向光电倍增管(p.m.t)的阴极(矩阵排列于晶体表面的光导面上,常有50~107支),转变成电脉冲信号,按位置译码器指定位置输送到计算机,计算机将信号经模/数(a/d)转换成数字存贮起来。在处理程序控制下,计算机将进行数/模(d/a)转换,按信号来源卒标方位上的象素(pixel)点在屏幕上投射成图像。
现有医院中的ect床为平板检查床,患者平躺在检查床上进行ect检查,此种ect检查床宽度均较窄,且ect检查属于有辐射检查,医护人员需要远程操控以使检查床携带患者送入到扫描仪中进行检查,其中,对于一些特殊患者,比如精神有障碍的人,由于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易从ect床上滚落下来。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计算机断层扫描仪的防护装置,具有安全性高的特点。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基于计算机断层扫描仪的防护装置,包括检查床,所述检查床包括床板和底座,该防护装置还包括:
检测板,安装于床板上以与人体接触,该检测板被分隔成若干相互间隔的检测区域,每个所述检测区域中均设有压力检测点;
缓冲组件,对称安装于底座中,该缓冲组件包括中空的支撑管、若干连通于支撑管的气管、以及若干分别套接固定在每个气管上的气囊,所述底座上设有若干与气管相对的通道,所述气管上设有与气囊相通的气孔,所述支撑管通过第一软管连通有充气电磁阀,所述充气电磁阀连接有充气泵;
驱动构件,连接于支撑管,用于驱动支撑管移动以使得气管伸出通道;
控制单元,用于记录所有检测区域中压力检测点被触发的个数,在压力检测点被触发的个数小于第一预设个数且大于第二预设个数时,该控制单元控制驱动构件启动以使得气管伸出通道进入预备状态;在压力检测点被触发的个数小于第二预设个数时,该控制单元控制充气电磁阀开启以通过充气泵对气囊充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患者躺在检测板上,该计算机断层扫描仪进入扫描检测工作后,控制单元控制检测板、缓冲组件和驱动构件进入工作状态,此时,患者与检测板接触,患者在检测板上占用多少区域,相应检测区域的压力检测点将被触发,此时,控制单元记录下压力检测点被触发的个数,若患者在检测板上移动,将使得检测区域的压力检测点的个数发生变化,因此,在压力检测点被触发的个数小于第一预设个数且大于第二预设个数时,气管将伸出通道外进入缓冲的预备状态,此时,若患者的移动动作复位与原先保持一致,气管将在驱动构件的作用下缩回;
在压力检测点被触发的个数小于第二预设个数时,表明患者在被检测扫描时从检测板上落下,控制单元将控制充气电磁阀开启,此时,充气泵通过支撑管对气囊进行充气,使得气囊在底座外胀开以对掉落的患者进行缓冲,达到保护患者的目的,具有安全性高的特点。
优选的,所述驱动构件包括固定在底座中的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杆连接在支撑管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气缸驱动支撑管移动的方式,使得气管伸出的速度更加快速。
优选的,所述驱动构件包括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螺杆,所述支撑管的外壁上设有与螺杆螺纹配合的螺纹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伺服电机驱动螺杆转动,螺杆与螺纹块配合使得支撑管移动,以达到支撑管移动稳定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支撑管上通过第二软管连接有抽气电磁阀,所述抽气电磁阀连接有抽气泵,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在气囊被充气后以在预设时间后控制抽气电磁阀开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气囊被充气完成患者缓冲工作后,控制单元将控制抽气电磁阀开启,抽气泵工作以将气囊中的气体抽取,以便于驱动构件对支撑杆复位时,避免胀开的气囊对气管收容进通道造成影响。
优选的,所述气管上包覆有硅胶套,所述硅胶套上设有与气孔相对的气道。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硅胶套具有高弹性的特点,包覆在气管外的硅胶套能避免在气管伸出通道时造成经过人员腿部的受伤。
优选的,所述气囊的开口端通过卡箍固定在气管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气囊的开口端通过卡箍固定在气管上,达到气囊更换方便,气密好的特点。
综上所述,本发明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患者在检查床上进入到计算机断层扫描仪中进行检测扫描时,实时检测患者在检查床上的位置,在患者从检查床上掉落时,充气泵对气囊进行充气,使得气囊在底座外胀开以对掉落的患者进行缓冲,达到保护患者、防止患者落地受伤的目的,具有安全性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安装示意图;
图2为检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驱动构件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驱动构件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缓冲组件中气管伸出到通道外的状态示意图;
图6为驱动构件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系统框图;
图7为驱动构件另一个实施例的系统框图。
附图标记:1、检查床;101、床板;102、底座;103、升降台;104、滑移台;2、中心控制台;3、检测板;301、检测区域;302、压力检测点;4、缓冲组件;401、支撑管;402、气管;403、气囊;404、卡箍;405、硅胶套;406、气孔;407、通道;408、充气电磁阀;409、充气泵;410、抽气电磁阀;411、抽气泵;412、第一软管;413、第二软管;5、驱动构件;510、气缸;520、伺服电机;521、联轴器;522、螺杆;523、螺纹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计算机断层扫描仪的防护装置,包括检查床1,检查床1包括床板101和底座102,底座102上设置有升降台103,升降台103用以驱动床板101上下升降,其中在升降台103上设有用于驱动床板101前后移动的滑移台104,因此,床板101能在滑移台104的作用下进入到该计算机断层扫描仪中。该计算机断层扫描仪连接有中心控制台2,本实施例中,中心控制台2采用能高速运行和进行大量数据处理和存贮的高性能电子计算机。在采集程序控制下,探头收集到从靶器官发射出来的γ射线,经晶体光放大导向光电倍增管的阴极,转变成电脉冲信号,按位置译码器指定位置输送到中心控制台2,中心控制台2将信号经a/d转换成数字存贮起来。中心控制台2的处理程序控制下,中心控制台2将进行d/a转换,按信号来源卒标方位上的象素点在屏幕上投射成图像。
该防护装置还包括检测板3、缓冲组件4、驱动构件5和控制单元。
如图2所示,检测板3安装于床板101上以与人体接触,该检测板3被分隔成若干相互间隔的检测区域301,每个所述检测区域301中均设有压力检测点302,本实施例中,每个压力检测点302中均设置有压电陶瓷或力敏电阻用来检测患者对检测板3的压力情况。在患者躺在检测板3上时,患者的身体将与检测板3中的每个检测区域301接触,检测区域301相互间隔,因此,相邻两个检测区域301互不干扰,被患者身体辐射的每个检测区域301中的压力检测点302均能检测到患者身体的压力。
如图3所示,缓冲组件4本实施例设置有两个,两个缓冲组件4对称安装于底座102中,该缓冲组件4包括中空的支撑管401、若干连通于支撑管401的气管402、以及若干分别套接固定在每个气管402上的气囊403。气管402设置有四个,四个气管402沿支撑管401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气囊403的数量与气管402的数量对应,气囊403的开口端通过卡箍404固定在气管402上,其中,气管402上设有与气囊403相通的气孔406,气管402上包覆有硅胶套405,硅胶套405上设有与气孔406相对的气道。
底座102上设有若干与气管402相对的通道407,其中,支撑管401的一端通过第一软管412连通有充气电磁阀408,充气电磁阀408连接有充气泵409;支撑管401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软管413连接有抽气电磁阀410,抽气电磁阀410连接有抽气泵411。
如图3所示,驱动构件5连接于支撑管401,用于驱动支撑管401移动以使得气管402伸出通道407;在一个实施例中,驱动构件5包括固定在底座102中的气缸510,气缸510的输出杆连接在支撑管401上;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4所示,驱动构件5包括伺服电机520,伺服电机520的输出轴上通过联轴器521连接有螺杆522,在支撑管401的外壁上设有与螺杆522螺纹配合的螺纹块523。
结合图2、图6、图7所示,控制单元用于记录所有检测区域301中压力检测点302被触发的个数,在压力检测点302被触发的个数小于第一预设个数且大于第二预设个数时,该控制单元控制驱动构件5启动以使得气管402伸出通道407进入预备状态;在压力检测点302被触发的个数小于第二预设个数时,该控制单元控制充气电磁阀408开启以通过充气泵409对气囊403充气。
该防护装置的工作过程:
控制单元检测到该计算机断层扫描仪进入扫描检测工作后,控制单元控制检测板3、缓冲组件4和驱动构件5进入工作状态;
此时,患者与检测板3接触,患者在检测板3上辐射多少检测区域301,相应检测区域301的压力检测点302将被触发,此时,控制单元记录下压力检测点302被触发的个数,若患者在检测板3上移动,如转身、抬手等,将使得检测区域301的压力检测点302的个数发生变化,因此,在压力检测点302被触发的个数小于第一预设个数且大于第二预设个数时,气管402将伸出通道407外进入缓冲的预备状态;
若患者的移动动作复位与原先保持一致,气管402将在驱动构件5的作用下缩回;
在压力检测点302被触发的个数小于第二预设个数时,表明患者在被检测扫描时,患者的身体没有位于检测板3上,导致检测板3上的压力检测点302的数量过少或等于零,此时,判断患者从检测板3上落下,控制单元将控制充气电磁阀408开启,此时,充气泵409开始工作,气体分别经过充气电磁阀408、第一软管412、支撑管401进入到气管402中,并通过气管402的气孔406中进入到气囊403中,由于在预备状态中,气管402已经伸出到通道407外,参照图5所示,从而被充气的气囊403将在底座102外胀开以对掉落的患者进行缓冲,达到保护患者的目的,具有安全性高的特点。
值得说明的是,当控制单元控制充电电磁阀开启以使得气囊403被充气后,控制单元中设置有延时电路,在预设时间后,控制单元将控制抽气电磁阀410开启,并控制抽气泵411启动以将气囊403中的气体抽出,并控制驱动构件5启动,以将气管402重新收容进入到底座102内,以便于下次进入到预备状态对患者进行缓冲。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