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由脾虚引起的痰瘀毒互结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2475阅读:45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由脾虚引起的痰瘀毒互结导致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中药制剂,具体包括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



背景技术: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因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局部血栓形成,以致冠状动脉血流量明显减少或血流中断为基本病理生理特征的临床症状,在中医学中属 “真心痛”范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高脂肪,高糖的摄入导致脾失健运,痰浊内生,瘀血形成,积聚体内,变生热毒,损伤心络,导致该病的发生发展。

目前治疗主要包括血运重建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他汀类治疗、抗心肌缺血治疗,其缺点是须长期用药,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亦须谨慎联合使用其他药物,对症状改善针对性不强;中医药以活血化瘀、祛痰降浊、清热解毒为主,以脾虚为主要论治的中成药市场欠缺,业内中药治疗又多为汤剂,携带不便、难以大规模生产。

瓜蒌薤白半夏汤原方始载于《金匮要略》(张仲景著),由瓜蒌,薤白,半夏,白酒组成。方中薤白辛开行滞、苦泄痰浊,祛寒散结而温通胸阳,为君药;瓜蒌清肺化痰、利气散结,开通胸隔痹塞,为臣药;半夏燥湿化痰,清痞散结,为佐药;白酒通阳为使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瓜蒌具有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抗凝血、祛痰等作用;薤白具有抑菌消炎、解痉平喘、抗血小板聚集、抗动脉粥样硬化等功能;半夏具有镇咳、祛痰、抗心律失常、降脂、降压等作用;白酒能活血通络。栀子豉汤原方始载于《伤寒论》(张仲景著),由栀子,淡豆豉组成。方中栀子泄热除烦,降中有宣,能散心包之热,引心火下行,为君;淡豆豉升散调中,宜中有降,可引肾阴上交于心,使心肾得交,为臣。栀子具有抗氧化、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降血脂的作用;淡豆豉具有调节血脂、降低血糖、保护主动脉内膜、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

现代临床上常在上方进行化裁,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功能衰竭、心肌炎、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系统疾病。例如:刘丽.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6,12(21):147-148,以瓜蒌薤白半夏汤化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之痰浊闭阻证,可显著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及心绞痛持续时间,疗效显著;于占富.栀子豉汤加减治疗心绞痛48例临床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6,45(8):949-951,采用栀子豉汤加减治疗心绞痛中痰热扰心证,改善患者烦热胸中痛,及心电图表现。以上两个临床实例可改善临床症状及心电图表现,但有一定局限性,在刘氏一文中,治疗组中医症状评分由23.5±4.2降至4.8±1.5,说明其胸痛、胸闷、背痛、疲乏、肢体沉重、气短、痰多、舌质淡、脉滑等相关症状有所改善,但对于水肿、肢冷、喘促、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疗效不理想;并且药物剂型均为汤剂,在煎煮过程中可能失去一些芳香性成分和脂溶性成分,煎煮时间长,且药物种类繁多。综上所述,研究开发针对性强、服用方便、效果显著的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由脾虚引起的痰瘀毒互结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中药制剂。该中药疗效显著、实际针对性强,针对的症状主要包括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胸闷,痛引肩臂,或胸痛彻背,背痛彻胸,伴有心悸、气短、神疲乏力、口唇青紫、口中粘腻、身体困重等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制剂,其原料药按重量组成如下:黄芪10-15g、清半夏6-10g、瓜蒌5-10g、桃仁10-15g、葛根5-10g、连翘10-15g、栀子5-10g。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按所需重量称取各原料,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与挥发油另器收集;药渣再加水煎煮2-3次,合并煎液与蒸馏后水溶液,滤过,50℃条件下,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2的稠膏;将稠膏与适宜辅料按比例混合均匀后,加入挥发油制成制剂,分装成袋。

所述的制剂为颗粒剂、丸剂、散剂、口服液、崩解片剂或分散片剂;所述的辅料为蔗糖、糊精、蜂蜜或淀粉等。

黄芪:甘,微温,归脾、肺经。具有补气托毒,活血逐瘀,敛疮生肌之功。重在补气,心气足则可推动血液循环;活血逐瘀托毒,化解过高的血脂、血栓、氧自由基、尿素氮;敛疮生肌,缩小心肌梗死面积,促进侧支循环生成,加速梗死愈合。

清半夏:辛,温。归脾、胃、肺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其燥湿化痰之功适用于湿痰证,可降低全血黏度、明显抑制红细胞的聚集、提高红细胞的变形能力,并可抗心律失常、镇静催眠。

瓜蒌:甘,微苦,寒。归肺、胃、大肠经。具有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的功效。其宽胸散结之功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供血、减低心肌耗氧;清热涤痰之功可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等。

桃仁:苦,甘,平。归心、肝、大肠经。具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的功效。其活血祛瘀之功可抗凝血、抗血栓形成、并能增加动脉血流量,降低血管阻力。

栀子:苦、寒。归心、肺、三焦经。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的功效。其清热利湿之功可解热、镇痛、利胆、利尿、降血脂,其凉血解毒之功可抗炎、抗氧化。

葛根:甘、辛、凉。归脾、胃、肺经。具有解肌生津,升阳止泻,通经活络,解酒毒的功效。其通经活络之功可调节血压,抗氧化,改善微循环,降低胆固醇。

连翘:苦、微辛、寒。归肺、心、小肠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的功效。其清热解毒之功可抗菌、抗炎,消肿散结之功可防治血栓形成,降血脂,另有强心、利尿、降血压的作用。

本发明中黄芪甘温,入脾肺经,行气化痰为君药;臣以清半夏、瓜蒌、桃仁、栀子,瓜蒌甘寒,清肺化痰、利气散结,清半夏辛温,燥湿化痰,清痞散结,桃仁苦甘平,活血祛瘀,栀子苦寒,清心除烦,泻火解毒,共奏开通胸隔痹塞、祛痰化瘀之功;佐以葛根、连翘,葛根入脾胃经,善于升阳解肌,通经活络,连翘苦微寒,清热解毒,散结消肿,共奏清心解毒除烦、开通心脉之功。

本发明的显著效果。

本发明的药方是由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栀子豉汤化裁而成。瓜蒌薤白半夏汤、栀子豉汤配伍关系明确、疗效确切显著,但两个古方的合剂是市场的空白,并且原方组合所含药味数量较多,对症不确切,为大规模工业生产带来了有效物质提取、质量控制、成本控制等诸多不利因素。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属中医“真心痛”范畴;近年来,关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病因病机的观点有血瘀学说、瘀毒从化说、痰瘀学说、阳虚血瘀说、络病学说、心脾痰瘀相关说、热毒说以及络风说等。其中,血瘀学说、痰瘀学说、热毒学说最为常见;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基本病理因素为血脉瘀滞,不通则痛,遂发为真心痛,除血瘀外,痰浊因素是其发病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脏气不足,气化失调,津血营运不畅,以致津液凝聚成痰,血液涩滞成瘀,痰瘀闭阻,心脉不通而发,另外,由于气候环境恶化、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加、饮食失调,摄取的热量过剩、保健品滥用以及痰湿、阳盛体质人群的增多,导致人体内脂毒、糖毒、浊毒、瘀毒蓄积蕴结,日久变生热毒为患;热毒伤及心络营阴,不通或不荣则痛,发为真心痛,上述病理因素均可从脾论治。

因此,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当以健脾化痰、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为主,通过多年的临床研究出具有组成简单、配伍得当、用量较小、疗效确切等优点的药方,本药方是由纯中药制成的治疗以胸闷、胸痛、痛引肩臂,甚或胸痛彻背,背痛彻胸,伴有心悸、气短、神疲乏力、口唇青紫、口中粘腻、身体困重等症的中药制剂;通过临床试验证明具有显著的改善真心痛、祛痰化瘀解毒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治疗由脾虚引起的痰瘀毒互结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中药颗粒剂,其原料按重量配比如下:黄芪10g、清半夏6g、葛根5g、桃仁10g、瓜蒌5g、栀子5g、连翘10g。

上述的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如下:以上述7味药材加10倍量水,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4小时,蒸馏后的水溶液与挥发油另器收集;药渣再加入8倍量的水煎煮两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与蒸馏后水溶液,滤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2的稠膏(50℃);稠膏与糊精、蔗糖按1:3:1的比例混合,加入适量乙醇制成颗粒,干燥后喷入挥发油,分装即可。

实施例2。

一种用于治疗由脾虚引起的痰瘀毒互结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中药颗粒剂,其原料按重量配比如下:黄芪15g、清半夏10g、葛根10g、桃仁15g、瓜蒌10g、栀子10g、连翘15g。

实施例3。

一种用于治疗由脾虚引起的痰瘀毒互结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中药颗粒剂,其原料按重量配比如下:黄芪10g、清半夏8g、葛根5g、桃仁10g、瓜蒌8g、栀子8g、连翘15g。

一、临床试验。

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队列和巢氏病例对照临床试验设计;与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患者25例相比较,运用实施例1制备的制剂干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30例,即试验组,观察实施例1制备的制剂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两组患者半年内再入院情况调查结果,见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绞痛症状积分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见表2。

表1.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半年内再入院数比较。

P=0.031<0.05,两种干预措施统计学有差异;可见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可显著降低患者再入院数次数 (P<0.05),说明该中药制剂具有较优良的改善患者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情况。

表2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X±S )。

P=0.000<0.05,两种干预措施统计学有差异;可见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可显著降低患者心绞痛症状积分(P<0.05),说明该中药制剂具有较优良的改善患者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情况。

二、典型病例。

病例1.初诊:张某,男,65岁,2015年3月15日初诊,主诉“胸闷反复发作5年,加重7天”;患者于5年前由于劳累,出现胸闷反复发作,伴心慌、汗出,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片可缓解;近7天患者由于劳累和过食肥甘厚味,上述症状再发,已经常规西医基础治疗,效果欠佳;为求中西医结合治疗,就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83次/分,偶发房早,舌暗红,苔薄白,脉弦。心脏彩超示:左室顺应性减退,动脉弹性减退,EF:60%;生化检查:胆固醇5.01mmo/L,低密度脂蛋白4.28 mmo/L;辨证脾虚痰浊血瘀证;治法化瘀祛痰、健脾解毒;方药:按照实施例1用药14付,100ml日二次温服;二诊:两周后,患者再次来诊,自诉胸闷症状明显减轻,余无明显不适症状;处置:继续口服本方7付,以增强化瘀祛痰、健脾解毒之功;两周后,患者复诊,已无胸闷症状,无心慌、汗出,亦无明显其他不适症状,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72次/分,舌淡,苔白,脉沉细。

按语:本案患者西医明确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型心绞痛)、血脂异常症。患者老年男性,《素问·阴阳印象大论》曰“年四十而阴气自半。”真心痛之基本病机乃本虚标实。就本案而言,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可认为脾气虚是本,痰瘀互结是标。治疗当标本同治,即健脾解毒、化瘀祛痰。方中瓜蒌,宽胸散结;清半夏化痰降逆;桃仁活血化瘀;连翘、栀子,泻火解毒;黄芪,益气健脾;葛根主升脾胃清阳之气。本方标本兼治,共奏化瘀祛痰、健脾解毒之功。

病例2. 初诊:李某,男,60岁,2015年8月10日初诊,主诉“胸闷隐痛反复作10余年,加重3天”患者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隐痛,伴心悸、汗出,痰多气短,肢体沉重,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迅速缓解;之后以上症状反复发作,曾就诊于沈阳多家医院,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具体治疗方案不详;近3天来,患者由于过食肥甘厚味和大量饮酒,上述症状再发,已经予常规西医基础治疗,效果不佳;为求中西医结合治疗,就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75次/分。ST段压低约0.1mv;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滑。心脏彩超示:二、三尖瓣轻度反流,主动脉硬化改变,EF:58%;生化检查:总胆固醇5.30mmo/L,甘油三酯3.25 mmo/L,低密度脂蛋白4.70mmo/L;辨证脾虚痰浊血瘀证;治法:化瘀祛痰、健脾解毒;方药:按照实施例1用药14付,100ml日二次温服;二诊:两周后,患者再次来诊,自诉胸部隐痛症状消失,但仍偶有胸闷、气短等症状;处置:嘱患者注意休息,合理饮食;继续口服本方14付,以治疗胸闷、气短等不适症状;三诊:两周后患者再次来诊,自诉已无明显不适症状,舌淡,苔薄白,脉沉缓。

按语:本案患者西医明确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型心绞痛)、血脂异常症。《脾胃论》云:“湿从下受之,脾为至阴,本乎地也,有形之土,下填九窍之源,使不能上通于天,故曰五脏不和,则九窍不通。”就本案而言,属于本虚标实之证。患者嗜食肥甘厚味,贪杯好饮,日久而伤及脾胃,导致脾虚,脾气虚而无力运化,健运失司,聚湿而生痰。痰为有形之邪,可影响血液的运行,气血运行不畅而发为血瘀,形成痰瘀互结之证。痰瘀日久,热雍成毒,而形成痰瘀毒互结。所以,在治疗时应注意标本兼治,在健脾的同时,重视祛痰、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的治疗。本方用药就是以化瘀祛痰、健脾解毒为主要治疗原则。方中黄芪,益气健脾;葛根能鼓舞脾胃清阳之气;半夏、瓜蒌,化痰散结;桃仁,活血化瘀;连翘、栀子,清热解毒。本方以“化瘀祛痰、健脾解毒”立法,标本兼治。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