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降血糖作用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36096发布日期:2018-10-23 21:30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降血糖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属于医药保健领域。
背景技术
:现代及西方医学对2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主要是针对高血糖症的“对症”治疗,开发的药物包括磺脲类、双胍类、噻呻烷二酮类、葡糖苷酶抑制剂以及胰岛素本身。尽管现代药物疗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新一代的药物不断出现,但是在长期用药后普遍出现副作用及治疗“继发失效”,且成本较高不宜长期服用。天然药物治疗糖尿病具有西药不可替代的优势。由于糖尿病是一种多病因的、涉及全身多脏器病变的复杂疾病,中药特别是天然药物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种作用机制的特点,符合复杂疾病的治疗要求。蝉花(isariacicadaemiquel)属于真菌界(fungi)的子囊菌门(ascomycot)、盘菌亚门(pezizomycotina)、粪壳菌纲(sordariomycetes)、肉座菌目(hypocreales)、虫草科(cordycipitaceae)、棒束孢属(isaria),是我国名贵的中药材,是寄生在蝉(俗称“知了”)上的一种虫草菌。蝉花具有独特而广泛的功效,如改善肾功能,抗肿瘤、改善脂质代谢等。近年来,随着对蝉花虫草的开发的深入,蝉花虫草的降血糖作用逐渐凸显,尤其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其不仅可以显著降低病人的血糖并维持血糖的长期稳定而且尚未发现其他降糖药物服用后所述的不良反应及症状。现代及西方医学对2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主要是针对高血糖症的“对症”治疗,开发的药物包括磺脲类、双胍类、噻呻烷二酮类、葡糖苷酶抑制剂以及胰岛素本身。尽管现代药物疗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新一代的药物不断出现,但是在长期用药后普遍出现副作用及治疗“继发失效”,且成本较高不宜长期服用。天然药物治疗糖尿病具有西药不可替代的优势。由于糖尿病是一种多病因的、涉及全身多脏器病变的复杂疾病,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种作用机制的特点,符合复杂疾病的治疗要求。过服用降血糖及的中药特别是天然药物制成保健食品有利于运动后尽快地降低血糖,提高生活质量和提高工作效率。对降糖产品的相关研究和开发引起人们的关注。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降血糖作用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具有降血糖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其原料药组成为:蝉花0.5-2重量份、当归2-10重量份、大枣2-10重量份。优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为:蝉花0.7-1.8重量份、当归2.2-8重量份、大枣2.2-8重量份;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为:蝉花0.9-1.5重量份、当归2.5-7重量份、大枣2.5-7重量份;最优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为:蝉花1重量份、当归5重量份、大枣5重量份。所述中药组合物可以是以上述中药为原料组成的任何形式,如上述中药混合后经粉碎得到的组合物,或上述中药混合/分别按常规提取方法提取得到的提取物,或提取物进一步经过精制纯化工艺得到的有效部位,还可以是所述提取物/有效部位进一步按照常规制剂工艺制备得到的常规口服剂型;其中,所述常规提取方法包括浸渍提取、煎煮提取、回流提取、渗漉提取、超声提取、水蒸汽蒸馏等;提取溶剂包括水、20~95%乙醇溶液;所述精制纯化工艺包括水提醇沉、萃取、硅胶色谱柱分离、大孔树脂柱分离等;所述常规口服剂型包括散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口服液、丸剂等。为使上述剂型能够实现,需在制备这些剂型时加入药学可接受的辅料,例如:填充剂、崩解剂、润滑剂、助悬剂、粘合剂、甜味剂、矫味剂、防腐剂、基质等。填充剂包括:淀粉、预胶化淀粉、乳糖、甘露醇、甲壳素、微晶纤维素、蔗糖等;崩解剂包括:淀粉、预胶化淀粉、微晶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低取代羟丙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等;润滑剂包括:硬脂酸镁、十二烷基硫酸钠、滑石粉、二氧化硅等;助悬剂包括:聚乙烯吡咯烷酮、微晶纤维素、蔗糖、琼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粘合剂包括:淀粉浆、聚乙烯吡咯烷酮、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甜味剂包括:糖精钠、阿斯帕坦、蔗糖、甜蜜素、甘草次酸等;矫味剂包括:甜味剂及各种香精;防腐剂包括:尼泊金类、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及其盐类、苯扎溴铵、醋酸氯乙定、桉叶油等;基质包括:peg6000,peg4000,虫蜡等。本发明所述蝉花为蝉花子实体或蝉花孢子粉。优选的,所述蝉花为蝉花子实体。本发明还提供所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具有降血糖作用的药物或保健品中的应用。进一步,所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具有降低空腹血糖作用的药物或保健品中的应用。进一步,所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具有改善口服葡糖糖耐受量作用的药物或保健品中的应用。本项发明中所涉及的蝉花其质量要求应符合重金属残留量小于5ppm,农药残留量小于10ppm,外观为黄色或类黄色粉末。此外所使用的蝉花子实体符合卫生部对食品所规定的标准(细菌总数小于1000克,霉菌数小于100克,不应检出大肠杆菌)。本发明中所涉及蝉花配伍组合物中所用的药食两用的中药均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并在质量上符合药典中各味药物相应的质量要求。研究结果显示,本发明将蝉花与当归、大枣配伍,可明显降低模型大鼠的空腹血糖值、改善模型大鼠的口服葡萄糖耐受量的作用,其效果显著优于蝉花与其他补益药的配伍。实验例1蝉花改善血糖及血脂作用研究1.动物模型的建立spf级健康sd雄性大鼠,动物房室温度25℃+-2、相对湿度55%+-5%,光照12/12h,自由获取食物和饮水。大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禁食12h。除空白10只外,其余给予不同高脂饲料喂养8周,饲养完毕后后一次性腹腔注射25mg/kg的stz。注射完毕每天观察大鼠饮食、饮水、排尿量、毛色变化,记录体重变化、死亡情况;1周后,检测模型大鼠的空腹血糖值及口服葡萄糖耐受量,颈静脉采血测定大鼠的血脂各项指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以确定成模情况,以空腹血糖值大于11.1mmol/l,口服糖耐量(oggt)相比正常组出现异常,血脂指标相比正常组出现异常升高为评判指标。2.试验方法动物分组及给药:模型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组,模型组、蝉花低剂量组,蝉花高剂量组,二甲双胍对照组,每组10只。灌胃(ig)给药,给药剂量分别为:蝉花子实体0.166g/kg/天,蝉花子实体0.50g/kg/天;二甲双胍0.045g/kg/天。空白组及模型组ig5‰cmc-na溶液,连续给药60天。蝉花子实体用水煎煮两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备用。3.观察指标(1)空腹血糖测定:给药六周后,实验动物禁食8小时,尾静脉采血,利用罗氏血糖仪及相应试纸测定各组大鼠的空腹血糖值,并做记录,测定原理为试纸上的酶经大肠杆菌e重组表达,将血液中的葡萄糖转化为葡萄酸内酯,进而产生无害的直流电流,因此判读血糖值。(2)口服葡萄糖耐受量:各组给药六周后,实验动物禁食8小时,动物称定体质量,测定空腹血糖后各组按2g/kg的剂量灌胃给予40%的葡萄糖溶液,与灌胃后的30min、1h、2尾静脉取血测定血糖值,观察各组别各时间点血糖曲线下面积的变化并进行计算:血糖曲线下面积=1/2×(0小时血糖值+0.5小时血糖值)×0.5+1/2×(2小时血糖值+0.5小时血糖值)×1.5(3)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的测定:各组给药六周后,实验动物禁食8小时,各组别大鼠颈静脉采血,置于5ml离心管,室温静置30min,3500rpm离心15min,分离血清,用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试剂盒分别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并记录结果。4.实验结果4.1本发明的蝉花子实体对空腹血糖影响根据spss18.0方差分析(onewayanova)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蝉花子实体组和二甲双胍组可明显降低模型大鼠的空腹血糖值,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蝉花子实体组和二甲双胍对照组之间组互相比较差异不显著。结果见表1。表1蝉花子实体对模型大鼠空腹血糖的影响(n=10)组别空腹血糖值(mmol/l)空白组4.7±0.4模型组28.4±5.4*子实体低剂量组22.4±3.9*#子实体高剂量组20.7±4.1*#二甲双胍组23.9±6.2*#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4.2本发明的蝉花子实体对口服葡萄糖耐受量的影响各组给药六周后,实验动物禁食8小时,动物称定体质量,测定空腹血糖后各组按2g/kg的剂量灌胃给予40%的葡萄糖溶液,与灌胃后的30min、1h、2尾静脉取血测定血糖值,观察各组别各时间点血糖曲线下面积的变化并进行计算:血糖曲线下面积=1/2×(0小时血糖值+0.5小时血糖值)×0.5+1/2×(2小时血糖值+0.5小时血糖值)×1.5,spss18.0方差分析显示蝉花子实体组和二甲双胍对照组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蝉花子实体具有改善模型大鼠的口服葡萄糖耐受量的作用。但蝉花子实体组与二甲双胍组进行组间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蝉花子实体高剂量组与二甲双胍组对改善模型大鼠的口服葡萄糖耐受量的作用效果没有差异。测定结果见表2。表2蝉花子实体对改善模型大鼠的口服葡萄糖耐受量的作用的影响结果(n=10)组别血糖曲线下面积空白组13.4±3.2模型组76.6±9.2*子实体低剂量组39.7±4.9*#子实体高剂量组37.6±8.1*#二甲双胍组42.7±6.3*#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4.3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的测定:各组给药六周后,实验动物禁食8小时,各组别大鼠颈静脉采血,置于5ml离心管,室温静置30min,3500rpm离心15min,分离血清,用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试剂盒分别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并记录结果。根据spss18.0方差分析,各组与空白组比较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了模型的稳定性和治疗差异性。模型组与蝉花子实体组和二甲双胍对照组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大鼠经连续灌胃蝉花子实体及二甲双胍60天后,能显著降低血清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对于总胆固醇指标,蝉花给药组与二甲双胍给药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蝉花改善总胆固醇和甘油三脂指标优于二甲双胍。而对于高低密度脂蛋白蝉花给药组和二甲双胍组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结果见表3。表3蝉花子实体对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的影响结果(n=10)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二甲双胍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空腹血糖及口服葡萄糖耐受量是全面反映生物体血糖程度的核心指标,上述实验结果表明,蝉花子实体具有明显降血糖作用。研究结果显示,本发明的蝉花子实体可明显改善模型大鼠的血脂程度;大鼠经高脂饲料诱导后,血脂明显升高,蝉花子实体具有降低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和改善高密度脂蛋白含量的作用,表明蝉花子实体具有明显的降血脂的作用。实验例2蝉花组合物降低血糖及血脂作用研究1.试验方法:动物分组及给药:sd模型大鼠随机分组,即空白组,模型组、蝉花组合物组(a-h),二甲双胍对照组,每组10只。灌胃(ig)给药,给药剂量分别为:蝉花子实体组合物折合成蝉花给药量0.50g/kg/天;二甲双胍0.045g/kg/天。空白组及模型组ig5‰cmc-na溶液,连续给药60天。实验药物:组合物a:蝉花子实体2.5g,沙棘3g、刺五加6g;组合物b:蝉花子实体5g、陈皮2g、人参1g、玉竹2g、山楂1g、沙棘2g、粉葛2g、茯苓1g;组合物c:蝉花子实体2g、绞股蓝2g、黄芪1g、陈皮2g、红景天1g、山药1g;组合物d:蝉花子实体1g、陈皮2g;组合物e:蝉花子实体3g、太子参2g、黄芪5g、党参6g;组合物f,蝉花子实体1g、当归5g、大枣5g;组合物g,蝉花子实体3g、杜仲10g;组合物h,蝉花子实体2g、熟地3g、玉竹5g、太子参5g、枸杞5g;二甲双胍对照组;蝉花各配方组,将原料药合并水煎煮两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浓缩,备用。2.观察指标(1)空腹血糖测定:给药六周后,实验动物禁食8小时,尾静脉采血,利用罗氏血糖仪及相应试纸测定各组大鼠的空腹血糖值,并做记录,测定原理为试纸上的酶经大肠杆菌e重组表达,将血液中的葡萄糖转化为葡萄酸内酯,进而产生无害的直流电流,因此判读血糖值。(2)口服葡萄糖耐受量:各组给药六周后,实验动物禁食8小时,动物称定体质量,测定空腹血糖后各组按2g/kg的剂量灌胃给予40%的葡萄糖溶液,与灌胃后的30min、1h、2尾静脉取血测定血糖值,观察各组别各时间点血糖曲线下面积的变化并进行计算:血糖曲线下面积=1/2×(0小时血糖值+0.5小时血糖值)×0.5+1/2×(2小时血糖值+0.5小时血糖值)×1.53.实验结果4.1本发明的蝉花子实体组合物对空腹血糖影响根据spss18.0方差分析(onewayanova)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蝉花子实体组合物和二甲双胍组可明显降低模型大鼠的空腹血糖值,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见表5。表5蝉花子实体各组方对模型大鼠空腹血糖的影响(n=10)组别空腹血糖值(mmol/l)空白组4.7±0.4模型组28.4±5.4二甲双胍组23.9±6.2*组合物a22.4±3.9*组合物b23.7±5.24*组合物c26.49±4.73*组合物d21.12±3.74*组合物e19.35±2.78*组合物f17.10±5.96*组合物g21.14±4.71*组合物h24.06±5.67*注:*.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2本发明的蝉花子实体组合物对口服葡萄糖耐受量的影响各组给药六周后,实验动物禁食8小时,动物称定体质量,测定空腹血糖后各组按2g/kg的剂量灌胃给予40%的葡萄糖溶液,与灌胃后的30min、1h、2尾静脉取血测定血糖值,观察各组别各时间点血糖曲线下面积的变化并进行计算:血糖曲线下面积=1/2×(0小时血糖值+0.5小时血糖值)×0.5+1/2×(2小时血糖值+0.5小时血糖值)×1.5,spss18.0方差分析显示蝉花子实体各配方组和二甲双胍对照组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蝉花子实体组合物具有明显改善模型大鼠的口服葡萄糖耐受量的作用。结果见表6。表6蝉花子实体组合物对改善模型大鼠的口服葡萄糖耐受量的作用的影响结果(n=10)组别血糖曲线下面积空白组13.4±3.2模型组76.6±9.2二甲双胍组42.7±6.3*组合物a47.6±4.7*组合物b52.4±5.6*组合物c62.7±6.6*组合物d55.1±5.6*组合物e44.6±4.7*组合物f37.1±3.4*组合物g42.4±5.8*组合物h43.5±7.2*注:*.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空腹血糖及口服葡萄糖耐受量是全面反映生物体血糖程度的核心指标,上述实验结果表明蝉花与当归、大枣配伍具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且效果明显优于其他组合物。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取蝉花子实体,粉碎,加水煎煮两次,每次1小时,合并水煎液,浓缩,真空干燥,即得。实施例2蝉花子实体6g,沙棘5g、刺五加4g;按比例取上述各原料药,除蝉花子实体外,其余各原料混合后加水煎煮2次,每次1h,每次加水10倍量,滤过,合并两次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2(80℃),与蝉花子实体及适量辅料混匀后一步制粒,压片,包薄膜衣即得片剂。实施例3蝉花子实体1g,沙棘2g、刺五加3g;按比例取上述各原料药,加水煎煮2次,每次1h,每次加水10倍量,滤过,合并两次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2(80℃),与适量辅料混匀后一步制粒,装入胶囊即得胶囊剂。实施例4蝉花子实体4g,沙棘1g、刺五加8g;按比例取上述各原料药,加75%乙醇溶液回流提取2次,每次1h,滤过,合并两次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2(80℃),与适量辅料混匀后一步制粒,得颗粒剂。实施例5蝉花子实体2.5g,沙棘3g、刺五加6g;按比例取上述各原料药,加水超声提取2次,每次40min,滤过,合并两次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2(80℃),得口服液。实施例6蝉花子实体5g、陈皮2g、人参1g、玉竹2g、山楂1g、沙棘2g、粉葛2g、茯苓1g;按比例取上述各原料药,加水煎煮2次,每次1h,每次加水10倍量,滤过,合并两次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2(80℃),与适量辅料混匀后一步制粒,压片,包薄膜衣即得片剂。实施例7蝉花子实体5g、陈皮4g、人参3g、玉竹3g、山楂2g、沙棘2g、粉葛3g、茯苓2g;按比例取上述各原料药,加水煎煮2次,每次1h,每次加水10倍量,滤过,合并两次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2(80℃),与适量辅料混匀后一步制粒,装入胶囊即得胶囊剂。实施例8蝉花子实体10g、陈皮2g、人参2g、玉竹2g、山楂1g、沙棘1g、粉葛1g、茯苓2g;按比例取上述各原料药,加水煎煮2次,每次1h,每次加水10倍量,滤过,合并两次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2(80℃),与适量辅料混匀后一步制粒,得颗粒剂。实施例9蝉花子实体2g、绞股蓝2g、黄芪1g、陈皮2g、红景天1g、山药1g;按比例取上述各原料药,混合,粉碎,即得。实施例10蝉花子实体1.5g、绞股蓝3.5g、黄芪0.8g、陈皮4g、红景天0.8g、山药2g;按比例取上述原料药,加60%乙醇浸泡提取3次,每次1h,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2(80℃),与适量辅料混匀后一步制粒,得颗粒剂。实施例11蝉花子实体3g、绞股蓝1g、黄芪2g、陈皮1g、红景天2g、山药0.8。实施例12蝉花孢子粉6g、绞股蓝1g、黄芪4g、陈皮1g、红景天3g、山药0.5g。实施例13蝉花子实体1g、绞股蓝6g、黄芪0.5g、陈皮6g、红景天1g、山药3g。实施例14蝉花子实体1g、陈皮2g。实施例15蝉花子实体4g、陈皮1g。实施例16蝉花子实体0.8g、陈皮4g。实施例17蝉花子实体3g、太子参2g、黄芪5g、党参6g。实施例18蝉花孢子粉2g、太子参4g、黄芪3g、党参10g。实施例19蝉花子实体6g、太子参1g、黄芪8g、党参4g。实施例20蝉花子实体1g、太子参5g、黄芪2g、党参12g;实施例21蝉花孢子粉1g、当归5g、大枣5g。实施例22蝉花子实体0.8g、当归7g、大枣3g。实施例23蝉花子实体2g、当归3g、大枣8g。实施例24蝉花孢子粉0.5g、当归8g、大枣2g。实施例25蝉花子实体1.5g、当归2g、大枣10g。实施例26蝉花子实体3g、杜仲10g。实施例27蝉花孢子粉2g、杜仲12g。实施例28蝉花子实体6g、杜仲6g。实施例29蝉花孢子粉2g、熟地3g、玉竹5g、太子参5g、枸杞5g。实施例30蝉花子实体5g、熟地2g、玉竹8g、太子参2g、枸杞10g。以上实施例11-30,按比例取各原料药,按实施例2方法制备成片剂。药理实验表明,实施例1-30的组合物制剂均有明显改善血糖及血脂的作用。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