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痹通络汤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36189发布日期:2018-11-14 02:25阅读:71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祛痹通络汤剂,用于治疗痹症内服中药制剂,具有补血滋阴、补益肝肾、通络止痛的功效。

背景技术

痹,即痹阻不通。痹症是指人体机表、经络因感受风、寒、湿、热等引起的以肢体关节及肌肉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症的一类病证。临床上有渐进性或反复发作性的特点。主要病机是气血痹阻不通,筋脉关节失于濡养所致。本病与外感风寒湿热之邪和人体正气不足有关。风寒湿等邪气,在人体卫气虚弱时容易侵入人体而致病。汗出当风、坐卧湿地、涉水冒雨等,均可使风寒湿等邪气侵入机体经络,留于关节,导致经脉气血闭阻不通,不通则痛,正如《素问·痹论》所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根据感受邪气的相对轻重,常分为行痹(风痹)、痛痹(寒痹)、着痹(湿痹)。若素体阳盛或阴虚火旺,复感风寒湿邪,邪从热化或感受热邪,留注关节,则为热痹。总之,风寒湿热之邪侵入机体,痹阻关节肌肉筋络,导致气血闭阻不通,筋脉关节失于濡养产生本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痹症内服中药制剂,具有补血滋阴、补益肝肾、通络止痛的功效。内服,可以用于痹症治疗,具有确切疗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中药制剂选择的药材及重量份分别是:羌活20克、狗脊20克、黄芪20克、熟地黄20克、川断20克、蜈蚣8克、马钱子3克、甘草9克、防己20克、玉竹23克、补骨脂23克、当归25克、独活25克、石斛20克、白芍18克、刘寄奴18克。

本发明选择的中药原料中:羌活:【功效】: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止痛。主外感风寒;头痛无汗;油印寒湿痹;风水浮肿;疮疡肿毒。用于阳痿遗精,遗尿尿频,腰膝冷痛,肾虚作喘,五更泄泻;外用治白癜风,斑秃。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狗脊:金毛狗脊根茎含淀粉30%左右.狗脊蕨根茎含淀粉为48.5%,并含鞣质类.狗脊含11种微量元素,其中镁、钙、钾、铝的含量较高.含蕨素r,金粉蕨素,金粉蕨素-2'-o-葡萄糖甙,金粉蕨素-2'-o-阿洛糖甙,欧蕨伊鲁甙,蕨素z。【性味归经】苦、甘,温。归肝、肾经。【功效】祛风湿,补肝肾,强腰膝。【主治】风湿痹痛,腰膝酸软,下肢无力,尿频,遗尿,白带过多。外敷金疮止血。

黄芪:具有1、表虚自汗,多用于体虚表弱所致的自汗。2、阴虚盗汗;3、急性肾炎水肿,用于阳气不足所致的虚性水肿;4、慢性肾炎水肿、脾肾虚者;5、阳气虚弱,用于疮疡久不溃破而内陷,有促进溃破及局限作用。6、疮疡久溃不愈,用于疮疡溃破后,久不收口,有生肌收口之作用;7、脾气虚证,虚弱倦怠,泄泻,中气下陷,脏器脱垂,食少纳呆诸症。8、肺气虚证。咳喘日久,气短神疲,痰雍于肺无力咯出。9、多汗而浮肿。10、用于气虚衰弱,倦怠乏力,或中气下陷、脱肛、子宫脱垂。性味:甘,微温。归经:归肺、脾、肝、肾经;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

熟地黄:味甘性微温,归肝、肾经,有养血滋阴,补精益髓的功效,适用于血虚证,妇女月经不调,肝肾阴虚证,消渴证,精血亏虚证等。熟地为滋补肝肾的重要药物,不仅能够养血滋阴,而且能够生精填髓。熟地黄具有抑制脂质过氧化,提高抗氧化酶活性等作用,并能降血压、降血脂、抑制血栓形成、改善心肌缺血等。

川断:又名续断,中药名。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川续断的根,因能“续折接骨”而得名。秋季采挖,除去根头及须根,用微火烘至半干,堆置“发汗”至内部变绿色时,再烘干。《滇南本草》:“补肝,强筋骨,定经络,止经中(筋骨)酸痛,安胎,治妇人白带,生新血,破瘀血,落死胎,止咳嗽咳血,治赤白便浊。”

蜈蚣:性温,味辛,有毒。具有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之功能。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破伤风症、风湿顽痹、疮疡、瘰疬、毒蛇咬伤。

马钱子:通络止痛:用治风湿顽痹或拘挛麻木。消肿散结:用治外伤瘀肿疼痛及痈疽肿痛。近年用治多种癌肿,有一定疗效。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腰椎间盘突出症,三叉神经痛,类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瘀血疼痛,风寒湿痹、全身关节拘急、麻木,癌肿等。主治咽喉痹痛,痈疽肿毒,风痹疼痛,骨折,面神经麻痹,重症肌无力。

甘草:性平,味甘。功能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在中医上,甘草补脾益气,止咳润肺,缓急解毒,调和百药。

防己:功效:利水消肿,祛风止痛。主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疹疮毒,风湿痹痛,高血压症。一般认为,汉防己利水消肿作用较强,木防己祛风止痛作用较好。

玉竹:含黄精螺甾醇(polyspirostanol)poa,黄精螺甾醇甙(poly-spirostanoside)pob、poc、po1.po2.po3.po4.po5,黄精呋甾醇甙(polyfuroside),黄精呋甾醇甙poc、pod、po6.po7.po8及po9等甾族化合物。po2与pob具有相同结构,均为25-r、s立体异构混合物,只是r/s比值不同;po3为poc极其25-r的混合物。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燥咳;劳嗽;热病阴液耗伤之咽干口渴;内热消渴;阴虚外感;头昏眩晕;筋脉挛痛。

补骨脂:补肾助阳;纳气平喘;温脾止泻。主肾阳不足;下元虚冷;腰膝冷痛;阳痿遗精;尿频;遗尿;肾不纳气;虚喘不止;脾肾两虚;大便久泻。

当归:【化学成分】含基本内酯、正丁烯酰内酯、阿魏酸、烟酸、蔗糖和多种氨基酸,以及倍半萜类化合物等。【性味归经】性温,昧甘、辛。归肝、心、脾经。【功能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

独活:性味归经:辛、苦,微温。归肝、肾、膀胱经。功能主治祛风胜湿;散寒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头痛齿痛。

石斛:其性味:甘淡微咸。性属清润,清中有补,补中有清。功能主治: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用于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

白芍:化学成分:芍药甙、牡丹酚、芍药花甙,尚含苯甲酸、挥发油、脂肪油、树脂、鞣质、糖、淀粉、粘液质、蛋白质、β-谷甾醇和三萜类等。药性功效:白芍性凉,味苦酸,微寒,具有补血养血、平抑肝阳、柔肝止痛、敛阴止汗等功效,适用于阴虚发热、月经不调、胸腹胁肋疼痛、四肢挛急,泻痢腹痛、自汗盗汗、崩漏、带下等症。芍药甙有抗菌、解热、抗炎、增加冠状动脉流量、改善心肌营养血流、扩张血管、对抗急性心肌缺血、抑制血小板聚集、镇静、镇痛、解痉、抗溃疡、调节血糖的作用。白芍煎剂能抑制痢疾杆菌、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绿脓杆菌等。

刘寄奴:功用主治:破血通经,敛疮消肿。治经闭症瘕,胸腹胀痛,产后血瘀,跌打损伤,金疮出血,痈毒焮肿。性味归经:苦。温,归心、肝、脾经。

本发明所选用的原料药材药性效互补,规避了药物之间配伍的相恶、相畏、相杀之选,使药物相须、相使作用显著,具有提高免疫力,补血滋阴、补益肝肾、通络止痛的功效。内服治疗痹症,具有确切疗效。

利用本发明所述用于治疗痹症内服中药制剂,通过临床应用,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满意效果;

本发明药物治疗痹症临床观察:

1.一般资料

收治门诊患者共44例,年龄20-30岁5例,31-40岁16例,41-50岁13例,50岁以上10例。

2.具体实施病例如下:曹某,女,67岁。于2009年4月18日初诊。以双下肢疼痛、麻木10年,加重半月为主诉来诊。患者于10年前不明原因出现双下肢疼痛、麻木,行走及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可稍缓解,近半月来,患者自觉双下肢疼痛、麻木加重,足部尤甚,腰部因疼痛明显,脉沉细弱,舌质淡,舌尖红,薄白苔。腰部ct示:腰椎间盘突出。贝格征(-)。腰部活动明显受限。诊断为痹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证属肾虚络阻。以补益肝肾、通络止痛法治疗。随投以本发明方剂30剂,日服1剂,早晚分2次温服,空腹开水冲服。随后来诊。诸症均有明显改善,疼痛、麻木已不甚明显,亦不觉口渴。继服21个疗程,诸症皆除。嘱咐其,继续治疗一疗程巩固疗效。服数剂即愈。

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用于治疗痹症内服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选择的中药原料及重量份分别是:羌活20克、狗脊20克、黄芪20克、熟地黄20克、川断20克、蜈蚣8克、马钱子3克、甘草9克、防己20克、玉竹23克、补骨脂23克、当归25克、独活25克、石斛20克、白芍18克、刘寄奴18克;

制备方法:羌活20克、狗脊20克、黄芪20克、熟地黄20克、川断20克、蜈蚣8克、马钱子3克、甘草9克、防己20克、玉竹23克、补骨脂23克、当归25克、独活25克、石斛20克、白芍18克、刘寄奴18克;分别制成饮片,经过高压锅蒸煮杀菌40-70分钟,晾干,获得无菌原材料,进行密封包装,获得商品中药制剂饮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