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热保健中药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75334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热保健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保健药和制作工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工作越来越繁忙,身体的问题也在不断增加。保健药是中医传统养生方法的一种,传统的中医养生药能够帮助人体获得健康,但由于使用的便捷性问题一直无法解决,即:膏药凉性,无加热,药效发挥速率慢,人体多有不适;汤药吸收慢,人体有副作用,费工费时;此外,现有的保健药包通常需要贴合在皮肤上,容易引起皮肤瘙痒甚至是病变损伤;上述缺陷导致传统保健药包的使用人群越来越少。可以自行发热的保健药此前还没有出现过,如何实现便捷性设计是目前的研究热点,特别是在养生保健的前提下实现发热,通过加速血液循环、加强药物吸收、实现保健养生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正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发热保健中药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发热保健中药,所述发热保健中药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当归10~15份,太子参10-15份、党参10~15份,茯苓5-7份、艾绒40~65份,排草5-10份、金银花5-10份、红花5~10份,秦艽5~10份,茵陈5~10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发热保健中药的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1)、浸泡:定量称取原料后投入到蒸馏水中浸泡;

步骤(2)、破壁:将步骤(1)中浸泡后的原料连同浸泡用的蒸馏水一并送入湿式药材粉碎机中,对原料进行破碎、打浆处理,然后在90-110℃的条件下进行温煮,再使用纳米剪切机进行剪切处理,形成药液;

步骤(3)、兑稀:将步骤(2)中破壁后的药液加兑有铁粉的蒸馏水进行稀释作用;

步骤(4)、浓缩:将步骤(3)中的药液加热至沸腾,蒸发水分浓缩药液至膏状,形成药膏;

步骤(5)、包覆:将步骤(4)中浓缩后的药膏与矿物粉末混合,使矿物粉末包覆在药膏表面,形成微颗粒包覆缓释药膏;

步骤(6)、涂布:将步骤(5)中包覆后的微颗粒包覆缓释药膏涂布到无纺布药物包的内侧面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矿物粉末为1000-2000目的蛭石粉末。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2)中在90-110℃的条件下进行温煮的时间为45分钟。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实施效果如下:

本发明优选的中药物的配方,对于腰、肩、胃、腿及关节等疼痛均有缓解作用,特别适合老年人。

此外,本发明不直接黏贴到人体皮肤上,而是通过黏贴到衣服从而接触或靠近皮肤,通过无纺布的发热发挥热药物的功效;同时,在寒冷的冬季外出时具有良好的防冻驱寒效果,携带方便,发热持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内容。

附注:本发明主要针对中老年人,特别适用在冬季。

实施例1:

一种发热保健中药,所述发热保健中药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当归10份,太子参10份、党参10份,茯苓5份、艾绒40份,排草5份、金银花5份、红花5份,秦艽5份,茵陈5份。

具体地,所述发热保健中药的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1)、浸泡:定量称取原料后投入到蒸馏水中浸泡;

步骤(2)、破壁:将步骤(1)中浸泡后的原料连同浸泡用的蒸馏水一并送入湿式药材粉碎机中,对原料进行破碎、打浆处理,然后在90℃的条件下进行温煮,再使用纳米剪切机进行剪切处理,形成药液;

步骤(3)、兑稀:将步骤(2)中破壁后的药液加兑有铁粉的蒸馏水进行稀释作用;

步骤(4)、浓缩:将步骤(3)中的药液加热至沸腾,蒸发水分浓缩药液至膏状,形成药膏;

步骤(5)、包覆:将步骤(4)中浓缩后的药膏与矿物粉末混合,使矿物粉末包覆在药膏表面,形成微颗粒包覆缓释药膏;

步骤(6)、涂布:将步骤(5)中包覆后的微颗粒包覆缓释药膏涂布到无纺布药物包的内侧面上。

更具体地,所述矿物粉末为1000目的蛭石粉末;步骤(2)中在90℃的条件下进行温煮的时间为45分钟。

本发明优选的中药物的配方,对于腰、肩、胃、腿及关节等疼痛均有缓解作用,特别适合老年人。

此外,本发明不直接黏贴到人体皮肤上,而是通过黏贴到衣服从而接触或靠近皮肤,通过无纺布的发热发挥热药物的功效;同时,在寒冷的冬季外出时具有良好的防冻驱寒效果,携带方便,发热持久。

实施例2:

一种发热保健中药,所述发热保健中药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当归12份,太子参13份、党参12份,茯苓6份、艾绒53份,排草7份、金银花8份、红花7份,秦艽8份,茵陈8份。

具体地,所述发热保健中药的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1)、浸泡:定量称取原料后投入到蒸馏水中浸泡;

步骤(2)、破壁:将步骤(1)中浸泡后的原料连同浸泡用的蒸馏水一并送入湿式药材粉碎机中,对原料进行破碎、打浆处理,然后在100℃的条件下进行温煮,再使用纳米剪切机进行剪切处理,形成药液;

步骤(3)、兑稀:将步骤(2)中破壁后的药液加兑有铁粉的蒸馏水进行稀释作用;

步骤(4)、浓缩:将步骤(3)中的药液加热至沸腾,蒸发水分浓缩药液至膏状,形成药膏;

步骤(5)、包覆:将步骤(4)中浓缩后的药膏与矿物粉末混合,使矿物粉末包覆在药膏表面,形成微颗粒包覆缓释药膏;

步骤(6)、涂布:将步骤(5)中包覆后的微颗粒包覆缓释药膏涂布到无纺布药物包的内侧面上。

更具体地,所述矿物粉末为1500目的蛭石粉末;步骤(2)中在100℃的条件下进行温煮的时间为45分钟。

本发明优选的中药物的配方,对于腰、肩、胃、腿及关节等疼痛均有缓解作用,特别适合老年人。

此外,本发明不直接黏贴到人体皮肤上,而是通过黏贴到衣服从而接触或靠近皮肤,通过无纺布的发热发挥热药物的功效;同时,在寒冷的冬季外出时具有良好的防冻驱寒效果,携带方便,发热持久。

实施例3:

一种发热保健中药,所述发热保健中药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当归15份,太子参15份、党参15份,茯苓7份、艾绒65份,排草10份、金银花10份、红花10份,秦艽10份,茵陈10份。

具体地,所述发热保健中药的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1)、浸泡:定量称取原料后投入到蒸馏水中浸泡;

步骤(2)、破壁:将步骤(1)中浸泡后的原料连同浸泡用的蒸馏水一并送入湿式药材粉碎机中,对原料进行破碎、打浆处理,然后在110℃的条件下进行温煮,再使用纳米剪切机进行剪切处理,形成药液;

步骤(3)、兑稀:将步骤(2)中破壁后的药液加兑有铁粉的蒸馏水进行稀释作用;

步骤(4)、浓缩:将步骤(3)中的药液加热至沸腾,蒸发水分浓缩药液至膏状,形成药膏;

步骤(5)、包覆:将步骤(4)中浓缩后的药膏与矿物粉末混合,使矿物粉末包覆在药膏表面,形成微颗粒包覆缓释药膏;

步骤(6)、涂布:将步骤(5)中包覆后的微颗粒包覆缓释药膏涂布到无纺布药物包的内侧面上。

更具体地,所述矿物粉末为2000目的蛭石粉末;步骤(2)中在110℃的条件下进行温煮的时间为45分钟。

本发明优选的中药物的配方,对于腰、肩、胃、腿及关节等疼痛均有缓解作用,特别适合老年人。

此外,本发明不直接黏贴到人体皮肤上,而是通过黏贴到衣服从而接触或靠近皮肤,通过无纺布的发热发挥热药物的功效;同时,在寒冷的冬季外出时具有良好的防冻驱寒效果,携带方便,发热持久。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所作的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具体实施仅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