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穿刺辅助导轨及穿刺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23349阅读:835来源:国知局
腰椎间穿刺辅助导轨及穿刺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腰椎间穿刺辅助导轨及穿刺方法。



背景技术:

腰椎间穿刺(lumbarpuncture,以下简称腰穿)是临床工作中的一项基本操作。不仅仅在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临床工作中作为一项成熟检查手段得到广泛应用,而且在麻醉科、血液科等科室中更是作为一项必不可少的检查、治疗手段。

临床实践中,腰穿主要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测定脑脊液压力;了解蛛网膜下腔是否有阻塞;注入造影剂或空气,进行脊髓腔造影或脑室造影;某些脑膜炎、脑炎、正压性脑积水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时,可放取适量脑脊液以降低颅内压和改善临床症状。在出现颅内、脊髓感染中,通过腰穿建立注射通路可实现鞘内注射抗生素。在肿瘤患者出现中枢系统原发肿瘤(如白血病、淋巴瘤的颅内浸润),其他部位恶性肿瘤的颅内转移,通过腰穿建立注射通路鞘内注射抗肿瘤药物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等。在麻醉科中,腰椎麻醉目前依旧是主要的麻醉手段之一。

腰穿手术操作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简便易行,操作也较为安全。但在实际操作中,腰穿在实现穿刺定位以后,腰穿针缓慢刺入患者身体体内,而传进进入蛛网膜下腔的通路仅为1cm左右,极易出现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结果。作为一种有创操作,腰穿要求操作医师技术过硬,但是因为腰穿操作本身完全是“盲探性”操作,即只是在不可用眼睛直视下进行的操作,腰穿针至某一组织只能凭操作医师的个人经验以及结合正常人体解剖学知识小心地进行。

因此,对于很多临床新手以及诸多紧急情况下进行的腰穿操作,则极易出现腰穿针进针角度异常而偏离正确穿刺方向,进而退出重新进针的事件,这样,就延长了穿刺时间,带来不必要的损害,并可加重感染、出血、周围结构损伤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或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确保腰穿针沿导轨刺入皮肤进行准确穿刺的腰椎间穿刺辅助导轨及穿刺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具有如下构成:

腰椎间穿刺辅助导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设有至少一条、供腰穿针穿过的孔;所述孔沿本体的一侧向另一侧倾斜设置;所述孔的中心线与所述本体表面所形成的夹角θ为4-6°。

所述孔上还设有一凹槽,所述凹槽将孔和本体表面连通。

所述凹槽的宽度小于所述孔的直径。

所述孔的中心线与所述设置有孔的本体表面所形成的夹角θ为5°

所述本体上设置的孔的直径不全相同。

所述本体上设置的孔的直径为0.5-2.5mm。

所述孔的直径为0.5、1、1.5、2或2.5mm。

所述本体上还设有一用于按压的凹陷块。

所述凹陷块的剖面为圆弧形结构。

采用所述的腰椎间穿刺辅助导轨的穿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患者弯腰侧卧于病床上;s2,操作者将设置在本体上的孔的导出点对准患者自腰2至骶1椎间隙的皮肤表面;s3,操作者对皮肤表面进行消毒及麻醉后,持腰穿针穿过孔并沿棘突方向刺入。

所述步骤s2中,操作者通过按压设置在本体上的凹陷块,并将导出点对准患者自腰2至骶1椎间隙的皮肤表面。

所述腰穿针的外表面设有刻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操作者可以直接按压所述本体,并将其中一个孔上的导出点直接对准患者自腰2至骶1椎间隙的皮肤表面进行穿刺,并不需要其他的辅助设备;所述孔的中心线与所述设置有孔的本体表面之间所形成的夹角θ,可以有效的保证穿刺角度以及穿刺操作的成功;所述凹槽的设置可使孔和本体表面连通,操作者可以通过凹槽观察腰穿针的进针情况,避免盲穿,并可以根据腰穿针上的刻度确定穿刺深度。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本发明腰椎间穿刺辅助导轨立体图一;

图2:本发明腰椎间穿刺辅助导轨立体图二;

图3:本发明腰椎间穿刺辅助导轨立体图三;

图4:本发明腰椎间穿刺辅助导轨俯视图;

图5:本发明腰椎间穿刺辅助导轨侧视图;

图6:本发明腰椎间穿刺辅助导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腰椎间穿刺辅助导轨,包括本体10,所述本体10设有至少一条、供腰穿针穿过的孔11;所述孔11沿本体10的一侧向另一侧倾斜设置;所述孔11的中心线与所述本体10表面所形成的夹角θ为4-6°。所述角度θ的设置符合腰穿针进入人体的角度,也是经过实际经验总结得出。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孔11的中心线与所述设置有孔11的本体10表面所形成的夹角θ为5°。所述孔的中心线与所述设置有孔的本体表面之间所形成的夹角θ,可以有效的保证穿刺角度以及穿刺操作的成功。

所述本体10上设置的孔11的直径不全相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操作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设置不同直径的孔11,以满足不同情况下的腰椎间穿刺,本实施例中,所述本体10上设置的孔11的直径为0.5-2.5mm。所述孔11的直径优选为0.5、1、1.5、2或2.5mm,且所述孔的设置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增减。在具体操作时,可以选择不同直径的腰穿针对应的沿与其相匹配的孔进行穿刺,该设置方式灵活多变,实用性高,并且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只能采用某一定量直径的腰穿针进行穿刺操作的技术问题。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本体10上还设有一用于按压的凹陷块13。所述凹陷块13的剖面为圆弧形结构。所述凹陷块13的设置,便于操作者在使用过程中对腰椎间穿刺辅助导轨本体进行按压,具体为左手按压,右手进行穿刺操作,使用方便,且圆弧形结构设置便于按压且可增大接触面,增大摩擦力,避免操作过程中出现打滑现象。

为了便于操作者观察腰穿的穿刺情况,所述孔11上还设有一凹槽12,所述凹槽12将孔11和本体10表面连通。所述凹槽的设置可使孔和本体表面连通,操作者可以通过凹槽观察腰穿针的进针情况,避免盲穿,并可以根据腰穿针上的刻度确定穿刺深度。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凹槽12的宽度小于所述孔11的直径。该设置方式可限定腰穿针的穿刺路径,防止腰穿针因误操作等情况滑出,该设置方式主要起限位作用。

采用上述腰椎间穿刺辅助导轨的穿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患者弯腰侧卧于病床上,该侧卧方式使患者的脊柱突出且绷紧表面皮肤,便于后续进行腰椎间穿刺。

步骤二,操作者将设置在本体10上的孔11的导出点112对准患者自腰2至骶1(以腰3-4为主)椎间隙的皮肤表面,且不需要其他的辅助设备;具体为,操作者通过按压设置在本体10上的凹陷块13,并将导出点112对准患者自腰2至骶1椎间隙的皮肤表面。并且,操作可以从凹槽上观察到导出点112的定位情况,简单方便、直观且易操作。

步骤三,操作者对患者进行局部常规消毒及麻醉后,持腰穿针穿过孔11(沿导入点111向导出点112方向)并沿棘突方向缓慢刺入。所述腰穿针的表面设有刻度,还可在所述凹槽外的本体表面设置刻度,两种刻度的设置可以避免因其中一个刻度受损而无法使用。当成人进针约4-6cm或当小儿进针约3-4cm时,即可穿破硬脊膜而达蛛网膜下腔,抽出针芯流出脑脊液,测压、放液送检或注入麻醉药物等其他治疗药物,以实现检查、麻醉或治疗的目的。

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操作者可以直接按压所述本体,并将其中一个孔的导出点直接对准患者自腰2至骶1椎间隙的皮肤表面进行穿刺;所述孔的中心线与所述设置有孔的本体表面之间所形成的夹角θ,可以有效的保证穿刺角度以及穿刺操作的成功;所述凹槽的设置可使孔和本体表面连通,操作者可以通过凹槽观察腰穿针的进针情况,避免盲穿,并可以根据腰穿针上的刻度确定穿刺深度。

本发明为临床腰椎间穿刺各种介入手术提供了科学准确且使用方便的辅助工具,操作方便,准确可靠,使用广泛,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定,仅仅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