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假体非骨水泥髋关节假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19082阅读:58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髋关节假体结构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假体非骨水泥髋关节假体。



背景技术:

近年来,人工关节置换术是骨科领域取得的最重要进展之一,随着我国医疗器械技术的不断更新,特别是在骨科领域,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已成为医学界治疗髋关节致残疾病普遍采用的一种有效方法,而手术后植入的髋臼和股骨柄与自然骨之间的固定效果是决定人工关节使用寿命和疗效的关键。髋关节假体是仿照人体髋关节的结构制成的,通常包括髋臼、球头和股骨柄,将股骨柄插入下肢的股骨髓腔内,球头和髋臼之间相互配合后并固定于人体骨盆髋臼窝内,从而模拟实现股骨的曲伸和运动。对于不同年龄段的患者来说,骨盆髋臼窝的中轴线与股骨髓腔的中轴线所形成的夹角各不相同,而髋关节假体的股骨颈与股骨柄之间形成的夹角为固定值,因此髋关节假体无法适用于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即使安装到人体后,患者也会感到无比疼痛,影响病人的恢复,因此现有的髋关节假体使用范围有限。此外,股骨柄插入到股骨骨髓腔内后,股骨柄下端部的外表面光滑,需要耗费很长时间才能与骨头相结合,存在恢复期长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紧凑、适用于不同年龄段患者、股骨颈与股骨柄角度可任意调节、加快患者恢复的假体非骨水泥髋关节假体。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假体非骨水泥髋关节假体,它包括股骨柄、股骨颈、球头和角度调整装置,所述股骨柄的近端部上经销钉铰接有股骨颈,股骨颈的另一端设置有球头,球头的外部安装有髋臼,所述的角度调整装置由筒体、活动轴和锁紧螺钉组成,筒体与股骨柄呈锐角设置,筒体的一端设置于股骨柄上,活动轴的一端插装于股骨柄内,活动轴的另一端铰接于股骨颈的下端部,筒体上连接有锁紧螺钉,锁紧螺钉抵压于活动轴上,所述的股骨柄的远端上且沿其长度方向上开设有多条沟槽。

所述的沟槽之间的间距相等。

所述的沟槽斜向下倾斜设置。

所述的筒体上连接有至少两颗锁紧螺钉。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结构紧凑、适用于不同年龄段患者、股骨颈与股骨柄角度可任意调节、加快患者恢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股骨柄,2-股骨颈,3-球头,4-销钉,5-髋臼,6-筒体,7-活动轴,8-锁紧螺钉,9-沟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一种假体非骨水泥髋关节假体,它包括股骨柄1、股骨颈2、球头3和角度调整装置,所述股骨柄1的近端部上经销钉4铰接有股骨颈2,股骨颈2的另一端设置有球头3,球头3的外部安装有髋臼5,所述的角度调整装置由筒体6、活动轴7和锁紧螺钉8组成,筒体6与股骨柄1呈锐角设置,筒体6的一端设置于股骨柄1上,活动轴7的一端插装于股骨柄1内,活动轴7的另一端铰接于股骨颈2的下端部,筒体6上连接有至少两颗锁紧螺钉8,锁紧螺钉8抵压于活动轴7上,当要调整股骨颈2与股骨柄1角度时,先拧松锁紧螺钉8,再使活动轴7伸出或缩回,股骨颈2即可绕销钉4做旋转运动,当调整到位后,再次拧紧锁紧螺钉8,即可任意调整股骨颈2与股骨柄1夹角,使该角度等于实际患者的骨盆髋臼窝的中轴线与股骨髓腔的中轴线所形成的夹角相等,因此该髋关节假体安装后患者不会疼痛,可适用于不同年龄段患者。

如图1所示,所述的股骨柄1的远端上且沿其长度方向上开设有多条沟槽9,沟槽9之间的间距相等,沟槽9斜向下倾斜设置,沟槽9能够增大股骨柄1与股骨髓腔的结合力,增大股骨柄与骨头的生物相融性,结合力增大,加快患者恢复。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如下:手术时,髋臼5用于安装于患者骨盆髋臼窝内,骨病柄1安装于下肢的股骨髓腔内,即可实现该髋关节假体的安装。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假体非骨水泥髋关节假体,它包括股骨柄(1)、股骨颈(2)、球头(3)和角度调整装置,股骨柄(1)的近端部上经销钉(4)铰接有股骨颈(2),股骨颈(2)的另一端设置有球头(3),球头(3)的外部安装有髋臼(5),角度调整装置由筒体(6)、活动轴(7)和锁紧螺钉(8)组成,筒体(6)的一端设置于股骨柄(1)上,活动轴(7)的一端插装于股骨柄(1)内,活动轴(7)的另一端铰接于股骨颈(2)的下端部,筒体(6)上连接有锁紧螺钉(8),锁紧螺钉(8)抵压于活动轴(7)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紧凑、适用于不同年龄段患者、股骨颈与股骨柄角度可任意调节、加快患者恢复。

技术研发人员:鄢新章;郑克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贝施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6.01
技术公布日:2017.09.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