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蜇蛋白复合生物玻璃组织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40390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蜇蛋白复合生物玻璃组织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自发现生物玻璃至今,人们更多关注的是生物玻璃组份对生物活性的影响。纳米技术的兴起,使人们开始认识到结构对生物活性也有重要影响,更加注重于尺寸效应、微观精细结构对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从纳米尺寸出发研发设计的纳米生物玻璃、介孔生物玻璃更是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生物玻璃能激活细胞基因,有利于增强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具有骨诱导和骨传导的作用。但鉴于其无定形硅骨架的存在,生物玻璃仍呈现为无定形态,机械性能差,且药物附着性差,其在生物医药材料上的应用还有待进一步开发。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械性能好,且具有优良的药物附着性的海蜇蛋白复合生物玻璃组织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海蜇蛋白复合生物玻璃组织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新鲜的海蜇伞部用自来水流水清洗,剪碎,放入烧杯中,加入10倍体积的0.1m氢氧化钠溶液,搅拌3d后清洗至中性;再加入10倍体积的0.5mol/l乙酸溶液,搅拌2d,清洗至中性后,将海蜇溶于8倍体积的0.5m乙酸溶液中,并加入质量百分比1%的胃蛋白酶于5℃条件下搅拌抽提3d,离心处理10000rpm×1h,取出上清液,上清液为胃蛋白酶促溶胶原蛋白粗制液,向粗制液中加入nacl浓度至0.9m,搅拌过夜,离心处理10000rpm×15min,取出沉淀溶于6倍体积0.5m乙酸,转入透析袋透析2d,离心处理10000rpm×15min,所得沉淀再用0.5m乙酸溶液洗2遍,转入透析袋透析2d,干燥后即得海蜇蛋白;

步骤二:将2l去离子水烧热至沸腾,加入4.24g碳酸钠及5g家蚕生丝,煮沸30min,用去离子水清洗干净,烘干后,用9.3mol/l的libr溶液溶解;待完全溶解后将溶液装入透析袋,去离子水透析72h,9000r/min离心处理20min,重复两次,得蚕丝蛋白溶液;

步骤三:将5g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聚环氧乙烷三嵌段共聚物溶于62g体积浓度为70%的乙醇溶液中,充分搅拌后,依次加入6g硅酸乙酯、0.7g磷酸三乙酯、1.5gca(no3)2·4h2o、1g0.5m盐酸溶液,得混合液;

步骤四:将混合液在室温下搅拌24h后静置,当溶液呈粘稠状溶液时,即制得生物玻璃溶液;

步骤五:将蚕丝蛋白溶液、海蜇蛋白、生物玻璃溶液按质量比50:5:9混合均匀,使用超声波震荡对其进行分散,50℃条件下磁力搅拌1h,再在室温下继续搅拌8h,得到粘稠溶液置于与高压装置连接的医用针管中,通过静电纺丝制得修复材料,高压装置电压为20kv,将制得的材料在40℃下真空干燥。

优选的,步骤五中所述的医用针管的容量为20ml。

优选的,步骤五中所述的医用针管的针头固定在距离静电纺丝接收板20cm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蚕丝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组织修复能力,有利于增强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2)生物玻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且具有组织修复的功能,能激活细胞基因,有利于增强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具有骨诱导和骨传导的作用。

3)海蜇胶原蛋白能够保持i/iii型胶原蛋白比例,改善胶原纤维的排列与分布,促进皮肤组织细胞的恢复和再生。

4)蚕丝蛋白可以改善材料的机械性能,生物玻璃可以改善材料的医药性能。

5)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材料,具有良好的孔隙率,有利于药物的附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海蜇蛋白复合生物玻璃组织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新鲜的海蜇伞部用自来水流水清洗,剪碎,放入烧杯中,加入10倍体积的0.1m氢氧化钠溶液,搅拌3d后清洗至中性;再加入10倍体积的0.5mol/l乙酸溶液,搅拌2d,清洗至中性后,将海蜇溶于8倍体积的0.5m乙酸溶液中,并加入质量百分比1%的胃蛋白酶于5℃条件下搅拌抽提3d,离心处理10000rpm×1h,取出上清液,上清液为胃蛋白酶促溶胶原蛋白粗制液,向粗制液中加入nacl浓度至0.9m,搅拌过夜,离心处理10000rpm×15min,取出沉淀溶于6倍体积0.5m乙酸,转入透析袋透析2d,离心处理10000rpm×15min,所得沉淀再用0.5m乙酸溶液洗2遍,转入透析袋透析2d,干燥后即得海蜇蛋白;

步骤二:将2l去离子水烧热至沸腾,加入4.24g碳酸钠及5g家蚕生丝,煮沸30min,用去离子水清洗干净,烘干后,用9.3mol/l的libr溶液溶解;待完全溶解后将溶液装入透析袋,去离子水透析72h,9000r/min离心处理20min,重复两次,得蚕丝蛋白溶液;

步骤三:将5g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聚环氧乙烷三嵌段共聚物溶于62g体积浓度为70%的乙醇溶液中,充分搅拌后,依次加入6g硅酸乙酯、0.7g磷酸三乙酯、1.5gca(no3)2·4h2o、1g0.5m盐酸溶液,得混合液;

步骤四:将混合液在室温下搅拌24h后静置,当溶液呈粘稠状溶液时,即制得生物玻璃溶液;

步骤五:将蚕丝蛋白溶液、海蜇蛋白、生物玻璃溶液按质量比50:5:9混合均匀,使用超声波震荡对其进行分散,50℃条件下磁力搅拌1h,再在室温下继续搅拌8h,得到粘稠溶液置于与高压装置连接的医用针管中,通过静电纺丝制得修复材料,高压装置电压为20kv,将制得的材料在40℃下真空干燥。

步骤五中所述的医用针管的容量为20ml,步骤五中所述的医用针管的针头固定在距离静电纺丝接收板20cm处。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海蜇蛋白复合生物玻璃组织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医药材料领域,包括:海蜇蛋白的制备、蚕丝蛋白溶液的制备、生物玻璃溶液的制备、静电纺丝制得修复材料。其中海蜇蛋白可以改善胶原纤维的排列与分布,蚕丝蛋白可以改善材料的机械性能,生物玻璃可以改善材料的医药性能。本发明制得的组织修复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组织修复性能及药物附着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吉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创沃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5.31
技术公布日:2017.09.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