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高压注射器的针筒状态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高压注射器是医疗设备中经常要用到的装置之一,用于将造影剂、盐水之类的液体注入人体,用来增强医学成像例如x射线或电磁成像的效果。通常高压注射器要求操作要简单方便、高效安全,然而现有高压注射器的针筒状态检测装置,其针筒旋转到位与脱开时均通过一个传感器检测信号,在针筒有旋转但未完全旋转到位时并不能检测到信号,会造成针筒状态检测装置有盲区,影响使用,可靠性低。技术实现要素: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高压注射器的针筒状态检测装置,针筒状态检测无盲区,便于使用,保证针筒检测信号的可靠性。根据本发明的目的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高压注射器的针筒状态检测装置,其包括:与针筒固定连接的旋转部件、以及与旋转部件一端固定配合的固定部件,其中所述旋转部件包括旋转主体、设置在旋转主体一端内侧且可与针筒固定连接的卡扣块、设置在旋转主体另一端的多个凹槽、设置在旋转主体外侧的第一限位块、设置在旋转主体外侧的第二限位块、以及设置在第一、二限位块之间的光耦挡光卡爪,而固定部件包括固定主体、设置在固定主体边缘且轴向延伸并阻止第一或第二限位块运动的第一限位柱、设置在固定主体边缘且轴向延伸并阻止第一或第二限位块运动的第二限位柱、与第一限位柱相邻的第一检测光耦、与第二限位柱相邻的第二检测光耦、以及设置在固定主体上且与凹槽固定配合的弹性柱塞件。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包括如下附属技术方案:所述旋转部件还包括中心孔、以及设置在中心孔外侧且与卡扣块位于同一端并抵靠在针筒末端的弹性支撑件。所述第一、二限位块之间的圆周角大于90度,而第一、二限位柱之间的圆周角也大于90度。所述第一、二检测光耦的开关状态组合对应针筒的三种位置:针筒顺时针到位、针筒逆时针到位、针筒处于中间位置。所述弹性柱塞件包括弹簧、以及设置在弹簧自由端的球头,而凹槽为至少收容球头的弧形凹槽。所述弹性柱塞件的个数为2个且相对设置,而凹槽为四个且90度间隔设置。所述固定部件包括设置在固定主体上且至少部分收容旋转主体的凹陷部。根据本发明的目的提出另一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高压注射器的针筒状态检测装置,其包括:与针筒固定连接的旋转部件、以及与旋转部件一端固定配合的固定部件,其中所述旋转部件包括旋转主体、设置在旋转主体一端内侧且可与针筒固定连接的卡扣块、设置在旋转主体另一端的多个凹槽、设置在旋转主体外侧的第一限位块、设置在旋转主体外侧的第二限位块、以及设置在第一、二限位块之间的光耦挡光卡爪,而固定部件包括固定主体、设置在固定主体边缘且轴向延伸并阻止第一或第二限位块运动的第一限位柱、设置在固定主体边缘且轴向延伸并阻止第一或第二限位块运动的第二限位柱、与第一限位柱相邻的第一检测光耦、与第二限位柱相邻的第二检测光耦、以及设置在固定主体上且与凹槽固定配合的弹性柱塞件,所述固定部件包括设置在固定主体上且至少部分收容旋转主体的凹陷部,所述第一、二检测光耦的开关状态组合对应针筒的三种位置:针筒顺时针到位、针筒逆时针到位、针筒处于中间位置。由此,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本发明针筒状态检测无盲区,便于使用,保证针筒检测信号的可靠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发明的组装图。图2是本发明的分解图。图3是本发明中旋转部件的俯视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中旋转部件的仰视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中固定部件的立体图。图6是本发明在逆时针旋转到位时的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在顺时针旋转到位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如图1-7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高压注射器的针筒状态检测装置的具体实施例,其用于检测针筒1状态并包括与针筒1固定连接的旋转部件2、以及与旋转部件2一端固定配合的固定部件3。针筒1的周身具有凸筋10。旋转部件2包括中心孔20、围绕中心孔20设置的旋转主体22、设置在旋转主体22一端的弹性支撑件21、设置在旋转主体22一端内侧且与凸筋10旋转卡扣配合的卡扣块23、设置在旋转主体22另一端的多个凹槽25、设置在旋转主体22外侧的第一限位块24、设置在旋转主体22外侧且与第一限位块24之间的圆周角大于90度的第二限位块26、以及设置在第一、二限位块24、26之间的光耦挡光卡爪28。凹槽25优选为弧形凹槽,更优选为球形凹槽。固定部件3包括固定主体30、设置在固定主体30上的凹陷部31、设置在固定主体30边缘且轴向延伸的第一限位柱32、设置在固定主体30边缘且轴向延伸并与第一限位柱32之间的圆周角大于90度的第二限位柱34、与第一限位柱32相邻的第一检测光耦36、与第二限位柱34相邻的第二检测光耦38、以及设置在凹陷部31上的弹性柱塞件39。在使用过程中,旋转部件2带有球形凹槽25的一端贴合固定部件3有弹性柱塞件39的一端,而旋转部件2在固定部件3的凹陷部31内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滑动,而针筒1转动时旋转部件2跟着针筒1同步转动。如图6所示,当针筒逆时针转到位时,旋转部件2的第一限位块24会触碰到固定部件3的第二限位柱34,同时光耦挡光卡爪28会卡到第二检测光耦38中间,触发到位信号。固定部件3背部的弹性柱塞件39也会弹到旋转部件2的一组球形凹槽25内,发出“啪嗒”的声音并由此固定。如图7所示,当针筒顺时针转到位时,旋转部件2的第二限位块26会触碰到固定部件3的第一限位柱32,同时光耦挡光卡爪28会卡到第一检测光耦36中间,触发到位信号。固定部件3背部的弹性柱塞件39也会弹到旋转部件2的另一组球形凹槽25内,发出“啪嗒”的声音。对第一、二检测光耦36、38中两种状态进行组合分析,规定光耦处于触发状态时定义为1,断开时定义为0,并设定第一、二检测光耦36、38为a和b,则可以通过光耦的不同组合确定针筒所处的位置:光耦组合a0b1a0b0a1b0针筒位置针筒逆时针到位针筒处于中间针筒顺时针到位本发明针筒状态检测无盲区,便于使用,保证针筒检测信号的可靠性。当然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主要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