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吻合器及其吻合操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52084阅读:5799来源:国知局
血管吻合器及其吻合操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血管吻合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血管吻合器及其吻合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血管吻合手术是外科手术中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基本操作,在很多涉及到血管疾病或战创伤手术中都需要进行血管吻合操作,例如:血管疾病、血管移植、血管修复和动静脉内瘘制作等。

目前,血管吻合手术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缝线吻合的方式,一种是采用血管吻合器械的吻合方式,迄今为止,缝线吻合依然是临床上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血管吻合方法。即使是经过长时间多次手术训练的手术技术很好的医生,手工吻合每个吻合口也需要5到30分钟不等。当手术中需要吻合的血管较多时,手术时间更长。有些血管吻合需要在体外循环下进行,长时间的体外循环会给病人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即使不需要体外循环辅助,长时间的麻醉和手术也可对病人造成较大的打击。另一方面长时间的血管吻合会使手术医生非常疲劳,医生的身体劳累和心情烦躁往往使血管吻合的失误率增加,增加手术风险。在某些手术中,血管吻合要争分夺秒。如移植手术,由于供体器官缺血时间不能太长,手术要争分夺秒,手术时间的长短与手术的成功率息息相关。采用常规的手工缝合,即使在对手术医生进行强化训练缝合技术后,仍很难使手术时间大幅度缩减。传动手工缝线血管吻合手术不仅操作难度大,效率低,其施术吻合的精准度和可靠性均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随着医疗器械制造工艺的发展和新材料的出现,血管吻合器吻合技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各类血管吻合器相继出现,其常见结构如中国专利zl201310111076.7公开的一种大血管吻合器,它采用夹体和齿扣的固定方式,虽然结构相对较为简单,但操作位置的准确性较低,尤其难以保证吻合血管的贴合度,且不能保证血管吻合角度和位置的精确性,术后拆装难度也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血管吻合器及其吻合操作方法,它具有结构简单稳定、操作方便和血管吻合度高的特点。

本发明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血管吻合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导向管套组件以及与导向管套组件相连的钳口组件,该钳口组件内设有卸料圈以及与卸料圈相连的外圈支撑管,外圈支撑管外套设有弹性的血管吻合外圈,血管吻合外圈内套设有与该血管吻合外圈配合的血管吻合内圈。

所述导向管套组件包括定位管套以及一端伸入到定位管套内的并与定位管套滑动连接的活动内管。

所述钳口组件包括与活动内管相连的活动钳口以及与定位管套相连的定位钳口。

所述活动内管伸入到定位管套内的一端还连有弹簧。

优选的是:所述血管吻合内圈的外周上均匀设有若干个用于固定血管的穿刺结构。

优选的是:所述定位钳口和活动钳口背离导向管套组件的一侧均设有缺口。

所述卸料圈为栅栏式结构,外圈支撑管靠近卸料圈的一端外周均匀排布有若干个与栅栏式结构定位配合的卡接定位块;所述卸料圈和外圈支撑管均为可拆卸的半开结构。

优选的是:所述血管吻合外圈和血管吻合内圈均为网型结构圈。

本发明还记载了一种血管吻合器的吻合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操作方法基于上述结构的血管吻合器,它包括如下步骤:(1)按照上述结构组装血管吻合器,并将血管吻合外圈套设在外圈支撑管外;(2)将血管a从活动钳口插入,使得血管a的插入端依次穿过卸料圈和外圈支撑管,并延伸到血管吻合外圈外侧;(3)将血管b套在血管吻合内圈外,并将血管b的延伸端外翻;(4)将带有血管吻合内圈的血管b装入血管a中,直至血管吻合内圈完全伸入到血管b中;(5)推动活动内管,带动与活动内管相连的活动钳口向血管吻合外圈的方向运动,活动钳口推动卸料圈,卸料圈将套设在外圈支撑管上的血管吻合外圈推向血管吻合内圈,在血管吻合外圈脱离外圈支撑管后箍在血管吻合内圈位置处的血管b上;(6)拆卸导向管套组件、钳口组件以及卸料圈和外圈支撑管,完成血管a和血管b的吻合操作。

所述步骤(3)中,待血管b的延伸端距离血管吻合内圈近端大于或等于血管吻合内圈的长度时,将血管b翻边180°,直到血管吻合内圈的穿刺结构插入血管b的管壁并固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一方面通过设计的导向管套组件与钳口组件能够对吻合圈进行定位和导向,使得血管吻合外圈顺利脱离,并精准地与血管吻合内圈配合实现血管的吻合,操作方便,可靠稳定,利于提高血管吻合的效率;另一方面,通过改进的血管吻合圈以及卸料圈和外圈支撑管的结构,使得血管吻合中的位置固定更加准确稳定,提高了血管的贴合性,利于提高血管吻合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爆炸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结构装配图。

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结构剖面图。

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导向管套组件与钳口组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血管吻合外圈与外圈支撑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血管吻合外圈与外圈支撑管以及定位钳口的装配图。

图7为图1所示实施例与血管a的装配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血管a与吻合器装配后的示意图。

图9为血管吻合内圈与血管b的装配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血管b与血管吻合内圈装配并外翻后的示意图。

图11为血管a与血管b装配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血管a与血管b装配完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血管吻合外圈箍在血管a外并与血管吻合内圈配合完成血管吻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完成吻合后拆卸外圈支撑管和卸料圈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血管吻合内圈2、血管吻合外圈3、定位钳口4、外圈支撑管5、活动钳口6、卸料圈7、活动内管8、定位管套9、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如图1-3所示,所述血管吻合器包括导向管套组件以及与导向管套组件相连的钳口组件,该钳口组件内设有卸料圈6以及与卸料圈6相连的外圈支撑管4,如图6所示,外圈支撑管4外套设有弹性的血管吻合外圈2,如图5所示,血管吻合外圈2内套设有与该血管吻合外圈2配合的血管吻合内圈1;利用管套组件对钳口组件的位置以及运动的方向进行定位和导向,使得位于钳口组件内的卸料圈6推动套设在外圈支撑管4外的血管吻合外圈2脱离,以利用血管吻合外圈2的弹性紧箍血管,使其与血管吻合内圈1配合实现血管的吻合;该吻合器不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而且定位准确,利于提高血管吻合的效率和成功率。

本发明的关键结构在于导向管套组件、钳口组件以及钳口组件与卸料圈6和外圈支撑管4结构与位置关系,在具体实施时,所述导向管套组件包括定位管套8以及一端伸入到定位管套8内的并与定位管套8滑动连接的活动内管7;与该导向管套组件配合的钳口组件结构如图4所示,它包括与活动内管7相连的活动钳口5以及与定位管套8相连的定位钳口3;为了提高操作的稳定性,所述活动内管7伸入到定位管套8内的一端还连有弹簧9;这样,通过导向管套组件中定位管套8与活动内管7的配合,即可定位活动钳口5与定位钳口3的相对位置关系,在操作时,施加给活动内管7作用力,使其相对于定位管套8移动,即可调整活动钳口5与定位钳口3的相对位置,实现精确定位控制;在活动钳口5的作用下,套设在外圈支撑管4外的血管吻合外圈2脱离,其与血管吻合内圈1配合实现血管吻合。

本发明另外一个关键实施结构在于血管吻合内圈1以及血管吻合外圈2的形状结构,通过其结构的改进设计使得吻合操作更加可靠简便,在具体实施时,所述血管吻合内圈1的外周上均匀设有若干个用于固定血管的穿刺结构101,如图9所示,所述血管吻合外圈2和血管吻合内圈1均为网型结构圈;一方面利用穿刺结构101可实现对血管的固定,保证吻合的位置精度,另一方面,网型结构圈能够均匀分散血管吻合外圈2和血管吻合内圈1与血管的作用力,使得血管吻合后的贴合性更好。

为了便于操作,进一步提高实际应用的可靠性,本发明还对吻合器的具体细节进行了改进,如图4所示,所述定位钳口3和活动钳口5背离导向管套组件的一侧均设有缺口,这样一方面便于血管吻合后的设备拆装,另一方面也便于观察钳口组件以及钳口组件与卸料圈6的工作,操作更加简便。于此同时,还将所述卸料圈6为栅栏式结构,如图1所示,外圈支撑管4靠近卸料圈6的一端外周均匀排布有若干个与栅栏式结构定位配合的卡接定位块401,利用栅栏式结构与卡接定位块401配合,能够准确导向卸料圈6的位置和滑动轴向,使其能够将精准地推动套设在外圈支撑管4外的血管吻合外圈2,保证血管吻合外圈2的正常脱离;所述卸料圈6和外圈支撑管4均为可拆卸的半开结构,如图14所示,这样可进一步提高操作的便利性。

在吻合器装配时,由于血管吻合外圈2是一有弹性能力的一个网型结构圈,将其通过外圈支撑管4支撑开,并套在外圈支撑管4外壁,如图5所示;然后再按箭头方向装入定位钳口3,如图6。再装入卸料圈6和活动钳口5,定位钳口3与定位管套7固定,活动钳口5与活动内管8固定,定位管套7与活动内管8内装入弹簧9,就可完成整个组件的安装,如图2所示。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血管吻合器的吻合操作方法,该操作方法基于上述结构的血管吻合器,它包括如下步骤:(1)按照上述结构组装血管吻合器,并将血管吻合外圈2套设在外圈支撑管4外;(2)将血管a从活动钳口5插入,使得血管a的插入端依次穿过卸料圈6和外圈支撑管4,并延伸到血管吻合外圈2外侧,操作中,将血管a按箭头方向从活动钳口5插入,如图7所示。插入后他们的位置如图8所示;(3)将血管b套在血管吻合内圈1外,并将血管b的延伸端外翻,如图9和图10所示,由于血管吻合内圈1为一个网型结构圈,无弹性,四周带有穿刺结构101,通过该穿刺结构101固定血管b外壁及其外翻边;(4)将带有血管吻合内圈1的血管b装入血管a中,直至血管吻合内圈1完全伸入到血管b中,如图11和图12所示;(5)推动活动内管7,带动与活动内管7相连的活动钳口5向血管吻合外圈2的方向运动,活动钳口5推动卸料圈6,卸料圈6将套设在外圈支撑管4上的血管吻合外圈2推向血管吻合内圈1,在血管吻合外圈2脱离外圈支撑管4后箍在血管吻合内圈1位置处的血管b上,如图12和图13所示;(6)拆卸导向管套组件、钳口组件以及卸料圈6和外圈支撑管4,如图14所示,完成血管a和血管b的吻合操作;将血管吻合内圈1与血管b固定好的组件按箭头方向装入之前的血管a中,如图11,装入到血管b翻转口与血管a端口齐平,血管a在血管吻合内圈1的穿刺结构101作用下固定在血管b外壁,如图12所示。然后通过外力f推动活动内管7,使得固定在活动内管7上的活动钳口5作用着卸料圈6,带动血管吻合外圈2从外圈支撑管4壁上脱离下来,箍在血管a外壁上,这样血管a与血管b在血管吻合内圈1与血管吻合外圈2的弹力作用下完成吻合。

为了提高吻合的稳定性,该操作方法尤其要注意血管b外翻的长度和位置,所述步骤3中,待血管b的延伸端距离血管吻合内圈1近端大于或等于血管吻合内圈1的长度时,将血管b翻边180°,直到血管吻合内圈1的穿刺结构101插入血管b的管壁并固定,只有外翻的长度不小于血管吻合内圈1的长度,才能保证血管b与血管a内壁贴合性,使其吻合稳定性得到保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留言
  • 访客 来自[中国] 2022年12月04日 03:10
    医院卖的好贵啊,还需要自费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