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状人工韧带及其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56295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状人工韧带及其加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植入性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管状人工韧带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工作和生活中,尤其是运动过程中,人们往往会因各种原因造成自身韧带各种不同程度的损伤。为了修复韧带和恢复关节功能,市面上出现了人工韧带这一产品,目前现有的涤纶织造人工韧带的产品,结构采用纵向涤纶丝和横向涤纶丝锁链形成的编织结构,纵向上有2.5-4.5cm的长度无横向涤纶丝锁链结构。编织完成后,通过手工或机械方式加工成管状。它的缺点是,植入后,关节处能够自由扭转,但是扭转后不易恢复到原位,缺乏反方向的回拉力,不利于韧带受损处关节的自由扭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状人工韧带及其加工方法,主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植入后,受损关节处可以自由扭动且能够使得受损关节处更好地主动恢复原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管状人工韧带,它是采用纵向涤纶丝和横向涤纶丝锁链形成的编制结构卷绕形成的管状体,其特征在于:编制材料在横向方向上有一定长度无纵向涤纶丝锁链结构,无纵向涤纶丝锁链结构的横向部分通过两根涤纶丝交叉连接对角。

一种管状人工韧带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以下步骤:

a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状人工韧带横向平铺展开,沿着横向方向将人工韧带一端平整地放置在变速电机的滚轴和弹力压轴中间;

b变速电机带动滚轴转动,滚轴通过滚轴阻尼橡胶套带动人工韧带卷绕成管状;

c将滚轴与管状人工韧带一同取下,抽出滚轴,得到管状人工韧带成品。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本发明的编织结构中由于在横向方向上有一定长度无纵向涤纶丝锁链结构,无纵向涤纶丝锁链结构的横向部分通过两根涤纶丝交叉连接对角,增加人工韧带扭转后的恢复原位的回拉力,植入后,可以有效帮助受损韧带处关节自由扭转且更好地主动恢复原位。

2、本发明通过变速机电加工成管状韧带成品,弹力压轴起到固定人工韧带作用,将人工韧带平整的压平在滚轴上,通过旋转手柄来调节加工管状人工韧带的速度。滚轴处的阻尼橡胶套增加滚轴和人工韧带之间的摩擦力,帮助滚轴带动人工韧带进行旋转进而卷曲成管状。该加工方法,操作简单便捷,有效提高了加工效率,节省人工成本。

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所提供的优选方案虽然为管状设计,但可是实现相同功能的其他非管状设计也涵盖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内。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尺寸,以满足不同患者所需和实务操作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所述管状人工韧带编织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所述管状人工韧带成品(局部)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所述卷绕成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

本技术:
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具体参见图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管状人工韧带,它采用纵向涤纶丝和横向涤纶丝锁链形成的编制结构,编制材料在横向方向上有一定长度无纵向涤纶丝锁链结构,无纵向涤纶丝锁链结构的横向部分通过两根涤纶丝交叉连接对角。

其中:所述的无纵向涤纶丝锁链结构的长度为2.5-4.5cm。

具体参见图2和图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管状人工韧带的加工方法。该方法中使用了如图3所示的卷绕成型装置。该卷绕成型装置1包括由变速电机1连接驱动的滚轴2,以及与滚轴2平行设置的弹力压轴3,该滚轴2上套设有滚轴阻尼橡胶套5。上述变速电机1、滚轴2、弹力压轴3均设置在一均有敞口的壳体上,并通过该敞口装入如上所述的人工韧带基材。

具体操作时包含以下步骤:

a.将上述的管状人工韧带横向平铺展开,沿着横向方向将人工韧带一端平整地放置在变速电机1的滚轴2和弹力压轴3中间;

b.电机带动滚轴转动,滚轴2通过滚轴阻尼橡胶套5带动人工韧带卷绕成管状;

c.将滚轴2与管状人工韧带一同取下,抽出滚轴2,得到管状人工韧带成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植入性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管状人工韧带及其加工方法。它是采用纵向涤纶丝和横向涤纶丝锁链形成的编制结构卷绕形成的管状体,编制材料在横向方向上有一定长度无纵向涤纶丝锁链结构,无纵向涤纶丝锁链结构的横向部分通过两根涤纶丝交叉连接对角,编织完后通过机械方式加工成管状人工韧带成品。本发明产品植入后,受损关节处可以自由扭动且能够使得受损关节处更好地主动恢复原位。

技术研发人员:金跃辉;殷青;周海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契斯特医疗科技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6.19
技术公布日:2017.09.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