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椎弓根螺钉的加压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71537发布日期:2019-01-02 23:09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椎弓根螺钉的加压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椎弓根螺钉的加压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4~5、腰5-骶1发病率最高,约占95%。

目前,对于较为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的情况,医生往往采取手术取出突出的腰椎间盘,并且在原来取出的腰椎间盘的空缺位置处撑开以塞置一些生理填充物(身体其他部位骨骼、具有生理相容性的金属等),最终相邻的两个椎节能通过骨生长的方式进行愈合为一体。其中,对于原来取出的腰椎间盘的空缺位置处撑开空隙,医生并不容易把握尺度,手术操作复杂;此外,塞置填充物后,如果填充物不够多,或者相邻的两个椎节压合的不紧,则很难进行骨生长愈合为一体,从而影响病人康复周期,甚至还须再次进行手术治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可直观准确地通过螺纹调节撑开两个椎节之间的距离,便于手术操作,如植骨等;正向旋转螺纹段,从而可将两个椎节压合紧密,利于相邻的两个椎节骨生长愈合为一体,压合紧密可极大地缩短病人康复周期,手术治疗效果好的椎弓根螺钉的加压连接结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椎弓根螺钉的加压连接结构,其包括两个椎弓根螺钉,各椎弓根螺钉的钉座上均设有u型通槽,每个u型通槽内均螺纹连接有顶丝,顶丝的螺纹中心线与椎弓根螺钉的中心轴线重合,顶丝将u型连接块顶压于u型通槽中,两个u型连接块通过加压直杆连接成一体,加压直杆上设有光杆段和螺纹段,光杆段上固定有位于两个u型连接块之间的凸缘,光杆段上还螺纹连接有定位销,光杆段穿设在一个夹设于凸缘和定位销之间的u型连接块中;螺纹段螺纹连接在另一个u型连接块中。

其中,本发明的两个u型连接块通过加压直杆连接成一体,光杆段穿设在一个夹设于凸缘和定位销之间的u型连接块中;螺纹段螺纹连接在另一个u型连接块中;该结构可在生产阶段进行预装配。手术中,根据两个椎节的间距,医生在另一个u型连接块中正向或反向旋转螺纹段,进行调节合适的钉入间距。接着,在两个椎弓根螺钉从椎弓根钉入至椎体前缘后,将预装配的u型连接块和加压直杆的连接结构经皮穿入至两个u型通槽中。然后,旋紧顶丝,反向旋转螺纹段;由于凸缘和定位销将u型连接块固定,因此该u型连接块所在的椎弓根螺钉固定,从而其钉入的椎节也是固定不动的;相反的,另一个相邻的椎节随螺纹的反向旋转而远离固定不动的椎节,从而医生可直观准确地通过螺纹调节撑开两个椎节之间的距离,便于手术操作,如植骨等。最后,当塞置充足的生理填充物后,正向旋转螺纹段,使一个u型连接块向另一个u型连接块移动,利于相邻的两个椎节骨生长愈合为一体,压合紧密可极大地缩短病人康复周期,手术治疗效果好。

具体地,两个顶丝顶部均设有内六角扳手孔,便于通过六角扳手进行旋转紧固,操作方便,紧固后不易松动。

同理地,螺纹段远离光杆段的外端面上设有内六角扳手孔。

具体地,加压直杆为管状空心杆,并且定位销螺纹连接在光杆段的管壁上的螺纹盲孔中。事先,可将较细的导丝或导针作为辅助经皮依次穿入至两个椎弓根螺钉的钉座的u型通槽中,再将加压直杆的管孔套设在导丝或导针上,并沿导丝或导针进行盲穿至两个椎弓根螺钉的钉座中,从而实现两个椎弓根螺钉的预连接。当u型连接块的边缘碰至u型通槽的槽壁外时,可适当调整导丝或导针在u型通槽中的位置,从而将u型连接块顺利穿入至u型通槽中,实现各个椎弓根螺钉进行连接固定。本发明可通过导丝或导针进行导引两个u型连接块的一体结构,避免u型连接块穿错漏穿椎弓根螺钉,一次性穿设成功,提高了手术效率,减少对肌体组织的伤害。

进一步地,每个u型连接块均为和u型通槽相配合的渐缩型棒体,并且两个u型连接块的大端面对面设置。即u型连接块前段为标准u型结构,后段可以根据人体脊柱生理曲线做成一个弧度处理。该结构可与相邻的两个椎节之间的弯曲弧度相匹配,利于术后康复。

进一步地,顶丝和u型连接块的接触面均为与椎弓根螺钉的中心轴线垂直的平面,接触面更大,顶压效果好。

本发明的一种椎弓根螺钉的加压连接结构的有益效果是:

1.医生可直观准确地通过螺纹调节撑开两个椎节之间的距离,便于手术操作,如植骨等;

2.当塞置充足的生理填充物后,正向旋转螺纹段,从而可将两个椎节压合紧密,利于相邻的两个椎节骨生长愈合为一体,压合紧密可极大地缩短病人康复周期,手术治疗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椎弓根螺钉的加压连接结构的三维结构图一;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椎弓根螺钉的加压连接结构的左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种椎弓根螺钉的加压连接结构的三维结构图二。

其中:1.椎弓根螺钉,101.u型通槽;2.顶丝;3.u型连接块;4.加压直杆,401.光杆段,402.螺纹段,403.凸缘;5.定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图4所示的本发明的一种椎弓根螺钉的加压连接结构的具体实施例,其包括两个椎弓根螺钉1,各椎弓根螺钉1的钉座上均设有u型通槽101,每个u型通槽101内均螺纹连接有顶丝2,顶丝2的螺纹中心线与椎弓根螺钉1的中心轴线重合,顶丝2将u型连接块3顶压于u型通槽101中,两个u型连接块3通过加压直杆4连接成一体,加压直杆4上设有光杆段401和螺纹段402,光杆段401上固定有位于两个u型连接块3之间的凸缘403,光杆段401上还螺纹连接有定位销5,光杆段401穿设在一个夹设于凸缘403和定位销5之间的u型连接块3中;螺纹段402螺纹连接在另一个u型连接块3中。

其中,本实施例的两个u型连接块3通过加压直杆4连接成一体,光杆段401穿设在一个夹设于凸缘403和定位销5之间的u型连接块3中;螺纹段402螺纹连接在另一个u型连接块3中;该结构可在生产阶段进行预装配。手术中,根据两个椎节的间距,医生在另一个u型连接块3中正向或反向旋转螺纹段402,进行调节合适的钉入间距。接着,在两个椎弓根螺钉1从椎弓根钉入至椎体前缘后,将预装配的u型连接块3和加压直杆4的连接结构经皮穿入至两个u型通槽101中。然后,旋紧顶丝2,反向旋转螺纹段402;由于凸缘403和定位销5将u型连接块3固定,因此该u型连接块3所在的椎弓根螺钉1固定,从而其钉入的椎节也是固定不动的;相反的,另一个相邻的椎节随螺纹的反向旋转而远离固定不动的椎节,从而医生可直观准确地通过螺纹调节撑开两个椎节之间的距离,便于手术操作,如植骨等。最后,当塞置充足的生理填充物后,正向旋转螺纹段402,使一个u型连接块3向另一个u型连接块3移动,利于相邻的两个椎节骨生长愈合为一体,压合紧密可极大地缩短病人康复周期,手术治疗效果好。

具体地,两个顶丝2顶部均设有内六角扳手孔,便于通过六角扳手进行旋转紧固,操作方便,紧固后不易松动。

同理地,螺纹段402远离光杆段401的外端面上设有内六角扳手孔。

具体地,加压直杆4为管状空心杆,并且定位销5螺纹连接在光杆段401的管壁上的螺纹盲孔中。事先,可将较细的导丝或导针作为辅助经皮依次穿入至两个椎弓根螺钉1的钉座的u型通槽101中,再将加压直杆4的管孔套设在导丝或导针上,并沿导丝或导针进行盲穿至两个椎弓根螺钉1的钉座中,从而实现两个椎弓根螺钉1的预连接。当u型连接块3的边缘碰至u型通槽101的槽壁外时,可适当调整导丝或导针在u型通槽101中的位置,从而将u型连接块3顺利穿入至u型通槽101中,实现各个椎弓根螺钉1进行连接固定。本发明可通过导丝或导针进行导引两个u型连接块3的一体结构,避免u型连接块3穿错漏穿椎弓根螺钉1,一次性穿设成功,提高了手术效率,减少对肌体组织的伤害。

进一步地,每个u型连接块3均为和u型通槽101相配合的渐缩型棒体,并且两个u型连接块3的大端面对面设置。即u型连接块3前段为标准u型结构,后段可以根据人体脊柱生理曲线做成一个弧度处理。该结构可与相邻的两个椎节之间的弯曲弧度相匹配,利于术后康复。

进一步地,顶丝2和u型连接块3的接触面均为与椎弓根螺钉1的中心轴线垂直的平面,接触面更大,顶压效果好。

应当理解,以上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由本发明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