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急救开口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56306阅读:795来源:国知局
智能急救开口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用具,特别的,是一种开口器。



背景技术:

开口器是急救医疗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如在癫痫病发作时,患者的口腔不受控制的咬合,同时口吐白沫;此时患者很可能会要掉舌头,同时堵塞呼吸;医生在紧急救援时,需要保持患者的嘴巴张开,同时要即使清理患者口腔中的白沫,防止液体进入气管、堵塞呼吸;但是传统的开口器操作不便,使用过程中可能会打滑,使得患者的口腔再次闭合;此外,牙齿与开口器的接触面积较小,对牙齿的压力较大,容易造成牙齿的松动,对患者的口腔存在较大的危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急救开口器,该开口器结构新颖、独特,能够保持患者口腔开启,同时保护患者的牙齿,减小口腔伤害,同时保证呼吸的畅通。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智能急救开口器包括有手柄和弹性的开口囊;气密的开口囊固定安装在手柄的一侧;

在手柄内部开设有导流管,在导流管内同轴的安装有抽吸轮,所述抽吸轮与一个单向轴承的内轮啮合,单向轴承的外轮伸出导流管的管壁;

在所述导流管的外周平行的分布有操作筒,在各所述操作筒中同轴的安装有风动轮,各所述风动轮的外环面伸出操作筒并与单向轴承的外轮啮合;在所述操作筒内还设置有存液腔,存液腔内有分隔膜将药液隔离;存液腔内放置有待反应的药物;

在操作筒的前端滑动设置有活塞,在所述活塞上固定有刺破针;刺破针的尖端朝向存液腔和分隔膜,刺破针的尾端露出操作筒并固定在推板上;在操作筒的后端开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与所述开口囊连通;操作筒、活塞、开口囊形成气密空间;

贯穿所述开口囊还设置有抽吸管,抽吸管的管壁与开口囊之间气密连接;所述抽吸管的一端与导流管连通,另一端与空气连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自然状态下,开口囊呈缩扁状态,开口囊紧贴抽吸管;在患者出现紧急情况时,如在癫痫发作时,将开口囊塞入患者的口中,同时按压推板,将存液腔内的分隔膜刺破;待反应的药物互相接触并产生气体,该气体从通气孔流过并进入开口囊,开口囊膨胀进而将患者的口腔膨胀开。

由于患者在发病过程中会不自主的反复咬合开口囊,因此开口囊内的气体会反复的经过通气孔,进而挤进、排出操作筒,在气体反复进出的过程中,气体带动风动轮正向、反向转动,风动轮带动单向轴承的外轮往复转动;在单向轴承的作用下,内轮仅能够沿固定方向转动,即抽吸轮仅超固定方向转动,从而持续的定向抽吸;于是,口腔内的唾液、白沫从抽吸管、导流管被抽吸出来,从而保证了患者的口腔洁净,有效防止白沫进入气管,影响患者呼吸。

由于开口囊具有一定的弹性,开口囊能够贴合患者的口腔形状,而非仅仅接触牙齿,因此开口囊对口腔的施力面积有效增大,对口腔和牙齿的压力伤害明显减小;对患者的口腔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同时膨胀的开口囊能够将舌头压住,有效防止患者咬伤自己;开口囊在膨胀后较为圆润,各个方向的尺寸大致相同,因此,患者即使挣扎、咬合,造成开口器发生转动、位移,开口器也能够始终起到保护作用;该发明结构新颖、独特,操作简单快捷,能够为医疗救援赢得宝贵时间;同时能够保证患者口腔的洁净,防止呼吸道被堵塞,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为优选,在所述开口囊上设置有齿痕凹槽;以便于患者将其咬住、保护牙齿,同时能够提供较大的摩擦力,保证开口器稳定的置于患者的口腔中。

作为优选,在操作筒和活塞之间安装有复位压簧;开口囊在不断咬合的过程中,气体反复的进入操作筒中,在气压的作用下,活塞被反复的推挤,复位压簧能够促使活塞快速的复位,进而提高风动轮的转动速度和频率,从而提高抽吸轮的抽吸效果。

作为优选,反复按压推板主动加速风动轮的转速;进而提高抽吸轮的抽吸效果,加速口腔内白沫的排出。

作为优选,在所述导流管的内管壁上设置有除泡凸起;患者口腔内的白沫在经过导流管后,除泡凸起将气泡刺破,有效防止白沫堵塞整个导流管,阻碍空气的流通,进而为患者提供充足的氧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智能急救开口器一个实施例正常状态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在使用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在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本智能急救开口器包括有手柄1和弹性的开口囊2;气密的开口囊2固定安装在手柄1的一侧;在所述开口囊2上设置有齿痕凹槽21;

在手柄1内部开设有导流管11,在导流管11内同轴的安装有抽吸轮12,所述抽吸轮12与一个单向轴承3的内轮啮合,单向轴承3的外轮伸出导流管11的管壁;在所述导流管11的内管壁上设置有除泡凸起111;

在所述导流管11的外周平行的分布有操作筒4,在各所述操作筒4中同轴的安装有风动轮41,各所述风动轮41的外环面伸出操作筒4并与单向轴承3的外轮啮合;在所述操作筒4内还设置有存液腔42,存液腔42内有分隔膜将药液隔离;存液腔42内放置有待反应的药物;

在操作筒4的前端滑动设置有活塞5,在操作筒4的前端和活塞5之间安装有复位压簧51;在所述活塞5上固定有刺破针52;刺破针52的尖端朝向存液腔42和分隔膜,刺破针52的尾端露出操作筒4并固定在推板6上;在操作筒4的后端开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与所述开口囊2连通;操作筒4、活塞5、开口囊2形成气密空间;

贯穿所述开口囊2还设置有抽吸管7,抽吸管7的管壁与开口囊2之间气密连接;所述抽吸管7的一端与导流管11连通,另一端与空气连通。

自然状态下,开口囊2呈缩扁状态,开口囊2紧贴抽吸管7;在患者出现紧急情况时,如在癫痫发作时,将开口囊2塞入患者的口中,同时按压推板6,将存液腔42内的分隔膜刺破;待反应的药物互相接触并产生气体,该气体从通气孔流过并进入开口囊2,开口囊2膨胀进而将患者的口腔膨胀开。

由于患者在发病过程中会不自主的反复咬合开口囊2,因此开口囊2内的气体会反复的经过通气孔,进而挤进、排出操作筒4,在气体反复进出的过程中,气体带动风动轮41正向、反向转动,风动轮41带动单向轴承3的外轮往复转动;在单向轴承3的作用下,内轮仅能够沿固定方向转动,即抽吸轮12仅超固定方向转动,从而持续的定向抽吸;在本实施例中,气体反复的进入操作筒4中,在气压的作用下,活塞5被反复的推挤,复位压簧51能够促使活塞5快速的复位,进而提高风动轮41的转动速度和频率,从而提高抽吸轮12的抽吸效果。

于是,口腔内的唾液、白沫从抽吸管7、导流管11被抽吸出来,如图2中虚线箭头所示;从而保证了患者的口腔洁净,有效防止白沫进入气管,影响患者呼吸;在本实施例中,患者口腔内的白沫在经过导流管11后,除泡凸起111将气泡刺破,有效防止白沫堵塞整个导流管11,阻碍空气的流通,进而为患者提供充足的氧气。

由于开口囊2具有一定的弹性,开口囊2能够贴合患者的口腔形状,而非仅仅接触牙齿,因此开口囊2对口腔的施力面积有效增大,对口腔和牙齿的压力伤害明显减小;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在开口囊2上的齿痕凹槽21能够进一步的保护牙齿,同时具有较好的防滑作用,有效防止开口囊2从口腔中脱离;对患者的口腔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同时膨胀的开口囊2能够将舌头压住,有效防止患者咬伤自己;开口囊2在膨胀后较为圆润,各个方向的尺寸大致相同,因此,患者即使挣扎、咬合,造成开口器发生转动、位移,开口器也能够始终起到保护作用;该发明结构新颖、独特,操作简单快捷,能够为医疗救援赢得宝贵时间;同时能够保证患者口腔的洁净,防止呼吸道被堵塞,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此外,医护人员还可以主动反复按压推板6,加速风动轮41的转速;进而提高抽吸轮12的抽吸效果,加速口腔内白沫的排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