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头部治疗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56269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神经外科头部治疗固定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神经外科头部治疗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神经外科头部治疗过程中有时需要患者坐立配合手术,当患者坐立手术时需要抬起头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然而长时间保持抬头姿势可能会使头部产生酸痛感,为此人们设计了多种结构的头部辅助定位装置,但大多定位装置结构较为复杂,而且针对性强,并不实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神经外科头部治疗固定装置,该神经外科头部治疗固定装置便于头部辅助定位,而且结构简单,通用性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上部设有上滑道,所述上滑道上滑动连接有上油缸,所述上油缸伸缩杆穿过上滑道且下伸,上油缸伸缩杆的下伸端固接有第一上连接杆,所述第一上连接杆的下端部转动连接有第二上连接杆,所述第二上连接杆的下端部固接有上弧形定位板;所述机架的下部设有与上滑道平行设置的下滑道,所述下滑道上滑动连接有下油缸,所述下油缸伸缩杆穿过下滑道且上伸,下油缸伸缩杆的上伸端固接有第一下连接杆,所述第一下连接杆的上端部转动连接有第二下连接杆,所述第二下连接杆的上端部固接有下弧形定托板。

所述上弧形定位板与下弧形定托板上下对应设置。

所述第一上连接杆的下端部设有圆槽,所述第二上连接杆的上端部设有转动连接在圆槽内的转球,第一上连接杆上设有与上述转球配合的顶紧销;所述第一下连接杆的上端部设有圆槽,所述第二下连接杆的下端部设有转动连接在圆槽内的转球,第一下连接杆上设有与上述转球配合的顶紧销。

所述上弧形定位板的相对内表面设有海绵层;所述下弧形定托板的相对内表面设有海绵层。

所述上滑道的中部设有滑槽,上油缸滑动连接在上述滑槽内,上滑道的侧部设有与滑槽贯通的长条孔,所述长条孔内设有与上油缸配合的顶紧螺栓。

所述下滑道的中部设有滑槽,下油缸滑动连接在上述滑槽内,下滑道的侧部设有与滑槽贯通的长条孔,所述长条孔内设有与下油缸配合的顶紧螺栓。

采用上述方案后的优点效果是:根据患者头部抬起的角度调整上弧形定位板和下弧形托板的位置,从而使上弧形定位板卡紧在患者的额头或头部,使下弧形托板托起患者下巴处,并通过上油缸调整上弧形定位板的上下位置,通过下油缸调整下弧形托板的上下位置,这样就可以实现患者头部的辅助定位,而且适合不同抬头角度使用,通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该神经外科头部治疗固定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的上部设有上滑道2,上滑道2上滑动连接有上油缸21,上滑道2的中部设有滑槽,上油缸21滑动连接上述滑槽内,上滑道2的侧部设有与滑槽贯通的长条孔,长条孔内设有与上油缸21配合的顶紧螺栓,调整好上油缸21的位置后可以通过顶紧螺栓实现上油缸21的定位。上油缸21伸缩杆穿过上滑道2且下伸,上油缸21伸缩杆的下伸端固接有第一上连接杆3,第一上连接杆3的下端部转动连接有第二上连接杆4,本实施例中第一上连接杆3的下端部设有圆槽,第二上连接杆4的上端部设有转动连接在圆槽内的转球,本实施例中转球与圆槽之间的转动连接关系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这种连接关系可以使第二上连接杆4多角度转动,第一上连接杆3上设有与上述转球配合的顶紧销11,调整好第二上连接杆4的转动角度后通过顶紧销11实现定位即可。第二上连接杆4的下端部固接有上弧形定位板5,本实施例中上弧形定位板5的弯弧角度与人体额头部或头部相适应。

如图1-图2所示,机架1的下部设有与上滑道2平行设置的下滑道6,下滑道6上滑动连接有下油缸7,下滑道6的中部设有滑槽,下油缸7滑动连接在上述滑槽内,下滑道6的侧部设有与滑槽贯通的长条孔,长条孔内设有与下油缸7配合的顶紧螺栓,调整好下油缸7的位置后可以通过顶紧螺栓实现下油缸7的定位。下油缸7伸缩杆穿过下滑道6且上伸,下油缸7伸缩杆的上伸端固接有第一下连接杆8,第一下连接杆8的上端部转动连接有第二下连接杆9,第一下连接杆8的上端部设有圆槽,第二下连接杆9的下端部设有转动连接在圆槽内的转球,本实施例中转球与圆槽之间的转动连接关系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这种连接关系可以使第二下连接杆9多角度转动,第一下连接杆8上设有与上述转球配合的顶紧销11,调整好第二下连接杆9的转动角度后通过顶紧销11实现定位即可。第二下连接杆9的上端部固接有下弧形定托板10,本实施例中下弧形定托板10的弯弧角度与人体下巴处相适应.

本实施例中上弧形定位板5与下弧形定托板10上下对应设置,上弧形定位板5的相对内表面设有海绵层20,下弧形定托板10的相对内表面设有海绵层20,海绵层20与人体皮肤直接接触,提高舒适度的同时还可以吸收汗渍。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上滑道2的左端的长度大于下滑道6左端的长度,使用时患者将头部放置在左端部上下滑道之间,根据患者头部抬起的角度调整上弧形定位板5和下弧形托板10的位置,从而使上弧形定位板5卡紧在患者的额头或头部,使下弧形托板10托起患者下巴处,并通过上油缸21调整上弧形定位板5的上下位置,通过下油缸7调整下弧形托板10的上下位置,这样就可以实现患者头部的辅助定位。患者头部抬起角度大时,上弧形定位板5和下弧形托板10之间的距离就大,相反,患者头部抬起角度小时,上弧形定位板5和下弧形托板10之间的距离就小。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神经外科头部治疗固定装置,包括机架,机架的上设有上滑道和下滑道,根据患者头部抬起的角度调整上弧形定位板和下弧形托板的位置,从而使上弧形定位板卡紧在患者的额头或头部,使下弧形托板托起患者下巴处,并通过上油缸调整上弧形定位板的上下位置,通过下油缸调整下弧形托板的上下位置,这样就可以实现患者头部的辅助定位,而且适合不同抬头角度使用,通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宋丽丽;徐炳梅;郑连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宋丽丽
技术研发日:2017.06.19
技术公布日:2017.09.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