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祛湿疮皮疹的中药饮片配方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48987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配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祛湿疮皮疹的中药饮片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许多患者由于饮食失节、情志不畅、皮肤敏感及内分泌失调等原因,容易出现皮疹、湿疮、癣症等皮肤问题,这往往是由于脾胃收到损失、脾失健运,致湿浊内阻,久而化生浊毒,浊毒内蕴,日久浊毒未解而又耗伤阴血,化燥生风,此类皮肤问题若不能得到对症下药、规范治疗,会出现病情反复的情况,使患者苦不堪言,中药饮片是近年来常见的中药配取方式,其具有方便快捷、便于携带等优点,因此,研制一种祛湿疮皮疹的中药饮片配方,皮疹湿疮等皮肤病患者在使用此种中药饮片后,可非常有效地改善红色斑丘疹、瘙痒燥湿、皮肤藓变、舌质红暗等症状,通过调理,起到化浊解毒、清热利湿、杀菌止痒、去浊排湿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化浊解毒、清热利湿、杀菌止痒、去浊排湿的祛湿疮皮疹的中药饮片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祛湿疮皮疹的中药饮片配方,该中药饮片配方是由以下原料按重量配比组成:藿香11—13份;佩兰11—13份;白藓皮11—13份;浮萍5—7份;双花13—16份;地肤子9—11份;青黛7—10份;苍耳子9—11份;蝉衣7—10份;滑石7—10份;黄柏7—10份;丹皮7—10份;生甘草3—5份。

所述的藿香、佩兰分别采用段状藿香全草、段状佩兰。

所述的白癣皮、黄柏、丹皮、生甘草分别采用块状白癣皮根皮、块状黄柏、段状丹皮及片状甘草根茎。

所述的青黛采用靛花干燥叶片,它是由采摘的靛花经清洗、晒干、杀菌得到。

所述的滑石采用碎块滑石,且碎块的最小外径不小于2cm。

它是由各组分按照以下重量配比制成:藿香12克;佩兰12克;白藓皮12克;浮萍6克;双花15克;地肤子10克;青黛9克;苍耳子10克;蝉衣9克;滑石9克;黄柏9克;丹皮9克;生甘草3克。

该中药饮片配方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选材;选取合格的各种药材原料;

步骤2:制取原料;将步骤1中选取的各种药材原料分别进行除杂处理,并分别选取藿香全草、白癣皮根皮、浮萍叶片、双花、靛花叶片、生甘草根茎作为药用部位;选取佩兰、地肤子、苍耳子、蝉衣、滑石、黄柏及丹皮作为入药部位;

步骤3:清洗;将步骤2中选取的各药用部位进行清洗处理;

步骤4:成型;将步骤3中经清洗处理后的藿香全草及佩兰切断处理;将步骤3中经清洗处理后的白癣皮根皮作切块处理;将步骤3中经清洗处理后的生甘草根茎作切片处理;将步骤3中经清洗处理后的滑石作碎块处理;

步骤5:干燥;将步骤4中制得的段状藿香全草、段状佩兰、块状白癣皮根皮、片状生甘草根茎及块状滑石分别进行干燥处理;将步骤3中经清洗处理后的浮萍叶片、双花、地肤子、靛花叶片、苍耳子及蝉衣分别进行干燥处理;

步骤6:制取黄柏、丹皮:将步骤3中经清洗处理后的黄柏分掰成小块状黄柏;将步骤3中经清洗处理后的丹皮分掰成段状丹皮;

步骤7:混合;将步骤5中制得的干燥段状藿香全草、干燥段状佩兰、干燥块状白癣皮根皮、干燥片状生甘草根茎、干燥块状滑石、干燥浮萍叶片、干燥双花、干燥地肤子、干燥靛花叶片、干燥苍耳子及干燥蝉衣与步骤6制得的小块状黄柏、段状丹皮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量配比进行均匀混合;

步骤8:杀菌;将步骤7中制得的药片混合物进行杀菌处理,并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重量配比进行包装处理。

下面集合中医理论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配置原料中藿香味辛、性微温,归脾、胃、肺经,有醒脾和胃、和中止呕、解暑祛湿的功能;佩兰味辛、性平,既能表散暑邪,又能宣化湿浊、和中而定痛,二药均为芳香化湿浊要药,相须为用则芳香化浊之功益彰,白癣皮、地肤子、黄柏及滑石均可清热利湿,双花、青黛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丹皮清热凉血、活血,蝉衣、浮萍具有散风清热的作用,苍耳子散风祛湿,生甘草清热解毒、补脾和中,另外,双花、青黛及丹皮有广谱抗菌作用,白癣皮、地肤子能抗真菌,故可预防其继发感染,苍耳子、蝉衣及地肤子都有良好的止痒镇定作用,本中药饮片配伍精当,功效显著,本发明具有原料丰富、疗效显著、化浊解毒、清热排湿、无副作用的优点。

具体实施例

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祛湿疮皮疹的中药饮片配方,该中药饮片配方是由以下原料按重量配比组成:藿香11份;佩兰13份;白藓皮11份;浮萍5份;双花14份;地肤子11份;青黛9份;苍耳子10份;蝉衣8份;滑石9份;黄柏7份;丹皮10份;生甘草4份,所述的藿香、佩兰分别采用段状藿香全草、段状佩兰,所述的白癣皮、黄柏、丹皮、生甘草分别采用块状白癣皮根皮、块状黄柏、段状丹皮及片状甘草根茎,所述的青黛采用靛花干燥叶片,它是由采摘的靛花经清洗、晒干、杀菌得到,所述的滑石采用碎块滑石,且碎块的最小外径不小于2cm。

本发明配置原料中藿香味辛、性微温,归脾、胃、肺经,有醒脾和胃、和中止呕、解暑祛湿的功能;佩兰味辛、性平,既能表散暑邪,又能宣化湿浊、和中而定痛,二药均为芳香化湿浊要药,相须为用则芳香化浊之功益彰,白癣皮、地肤子、黄柏及滑石均可清热利湿,双花、青黛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丹皮清热凉血、活血,蝉衣、浮萍具有散风清热的作用,苍耳子散风祛湿,生甘草清热解毒、补脾和中,另外,双花、青黛及丹皮有广谱抗菌作用,白癣皮、地肤子能抗真菌,故可预防其继发感染,苍耳子、蝉衣及地肤子都有良好的止痒镇定作用,本中药饮片配伍精当,功效显著,本发明具有原料丰富、疗效显著、化浊解毒、清热排湿、无副作用的优点。

实施例2

一种祛湿疮皮疹的中药饮片配方,该中药饮片配方是由以下原料按重量配比组成:藿香13份;佩兰12份;白藓皮11份;浮萍6份;双花14份;地肤子11份;青黛9份;苍耳子9份;蝉衣8份;滑石7份;黄柏10份;丹皮9份;生甘草5份,该中药饮片配方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选材;选取合格的各种药材原料;步骤2:制取原料;将步骤1中选取的各种药材原料分别进行除杂处理,并分别选取藿香全草、白癣皮根皮、浮萍叶片、双花、靛花叶片、生甘草根茎作为药用部位;选取佩兰、地肤子、苍耳子、蝉衣、滑石、黄柏及丹皮作为入药部位;步骤3:清洗;将步骤2中选取的各药用部位进行清洗处理;步骤4:成型;将步骤3中经清洗处理后的藿香全草及佩兰切断处理;将步骤3中经清洗处理后的白癣皮根皮作切块处理;将步骤3中经清洗处理后的生甘草根茎作切片处理;将步骤3中经清洗处理后的滑石作碎块处理;步骤5:干燥;将步骤4中制得的段状藿香全草、段状佩兰、块状白癣皮根皮、片状生甘草根茎及块状滑石分别进行干燥处理;将步骤3中经清洗处理后的浮萍叶片、双花、地肤子、靛花叶片、苍耳子及蝉衣分别进行干燥处理;步骤6:制取黄柏、丹皮:将步骤3中经清洗处理后的黄柏分掰成小块状黄柏;将步骤3中经清洗处理后的丹皮分掰成段状丹皮;步骤7:混合;将步骤5中制得的干燥段状藿香全草、干燥段状佩兰、干燥块状白癣皮根皮、干燥片状生甘草根茎、干燥块状滑石、干燥浮萍叶片、干燥双花、干燥地肤子、干燥靛花叶片、干燥苍耳子及干燥蝉衣与步骤6制得的小块状黄柏、段状丹皮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量配比进行均匀混合;步骤8:杀菌;将步骤7中制得的药片混合物进行杀菌处理,并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重量配比进行包装处理。

本发明配置原料中藿香味辛、性微温,归脾、胃、肺经,有醒脾和胃、和中止呕、解暑祛湿的功能;佩兰味辛、性平,既能表散暑邪,又能宣化湿浊、和中而定痛,二药均为芳香化湿浊要药,相须为用则芳香化浊之功益彰,白癣皮、地肤子、黄柏及滑石均可清热利湿,双花、青黛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丹皮清热凉血、活血,蝉衣、浮萍具有散风清热的作用,苍耳子散风祛湿,生甘草清热解毒、补脾和中,另外,双花、青黛及丹皮有广谱抗菌作用,白癣皮、地肤子能抗真菌,故可预防其继发感染,苍耳子、蝉衣及地肤子都有良好的止痒镇定作用,本中药饮片配伍精当,功效显著,本发明具有原料丰富、疗效显著、化浊解毒、清热排湿、无副作用的优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