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局部烧伤换药隔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24997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局部烧伤换药隔离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多功能局部烧伤换药隔离装置。



背景技术:

烧伤包括热液(水、汤、油等)、蒸气、高温气体、火焰、炽热金属液体或固体(如钢水、钢锭)等所引起的组织损害,主要指皮肤和/或黏膜,严重者也可伤及皮下或/和黏膜下组织,如肌肉、骨、关节甚至内脏。

而一般烧伤的伤口处理后需要进行包扎,防止感染,而在至愈合的期间都需要进行数次的换药包扎。同时,在对四肢烧伤患者的换药过程中通常需要用到换药架,来辅助托起患肢,方便进行医疗护理。

根据上述,目前现有的换药装置普遍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只具备基本的肢体抬高支撑的作用,不仅无法根据需要对烧伤肢体进行隔离保护,此外,当周围环境温度较高时,也无法通过降温机构对患者烧伤肢体区域进行恒温控制,因而易导致烧伤创口发炎情况的发生,给患者康复护理带来隐患,与此同时,众所周知,氧含量的增加可以促进伤口的愈合,而目前传统的换药装置,无法实现对患者烧伤肢体区域的氧含量提升,继而降低了患者烧伤创口的康复速度,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多功能局部烧伤换药隔离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多功能局部烧伤换药隔离装置,来解决目前临床使用的换药装置,因结构简单,存在诸多缺点,从而影响烧伤患者肢体的换药使用以及康复效果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多功能局部烧伤换药隔离装置,包括底座、步进电机、转轴、齿轮、齿条板、滑槽、触发板、第一行程开关、第二行程开关、电动推杆、放置盒、第一避让槽、排出管、盖盒、第二避让槽、温控器、温度传感器、保护罩、半导体制冷器、连接管、调节阀,所述的步进电机位于底座前端上侧,所述的步进电机与底座螺纹相连,所述的转轴位于步进电机后端,所述的转轴与步进电机紧配相连,且所述的转轴与底座转动相连,所述的齿轮贯穿于转轴中端,所述的齿轮与转轴紧配相连,所述的齿条板位于底座内部左侧上端,所述的齿条板与底座滑动相连,且所述的齿条板与齿轮轮齿啮合相连,所述的滑槽位于底座内部左侧,所述的滑槽为矩形凹槽,所述的触发板位于齿条板左侧下端,所述的触发板与齿条板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行程开关位于滑槽顶端,所述的第一行程开关与底座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一行程开关与步进电机导线相连,所述的第二行程开关位于滑槽底端,所述的第二行程开关与底座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二行程开关与步进电机导线相连,所述的电动推杆位于齿条板顶部,所述的电动推杆与齿条板螺纹相连,所述的放置盒位于电动推杆前端下侧,所述的放置盒与电动推杆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避让槽位于放置盒内部上端左右两侧,所述的第一避让槽为弧形凹槽,所述的排出管贯穿放置盒内部右侧下端,所述的排出管与放置盒胶水相连,所述的盖盒位于电动推杆前端上侧,所述的盖盒与电动推杆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避让槽位于盖盒内部下端左右两侧,所述的第二避让槽为弧形凹槽,所述的温控器位于盖盒顶部中端,所述的温控器与盖盒螺纹相连,所述的温度传感器位于盖盒内壁左侧顶端,所述的温度传感器与盖盒螺纹相连,且所述的温度传感器与温控器导线相连,所述的保护罩位于盖盒顶部右侧,所述的保护罩与盖盒螺纹相连,所述的半导体制冷器位于保护罩内部,所述的半导体制冷器与保护罩螺纹相连,且所述的半导体制冷器与温控器导线相连,所述的连接管贯穿盖盒内部右侧顶端,所述的连接管与盖盒胶水相连,所述的调节阀位于连接管中端,所述的调节阀与连接管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底座底部四角处还设有万向定位滑轮,所述的万向定位滑轮与底座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底座外壁左侧上端还设有第一开关,所述的第一开关与底座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底座外壁左侧上端还设有第二开关,所述的第二开关与底座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排出管中端还设有阀门,所述的阀门与排出管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保护罩前端上侧还设有第三开关,所述的第三开关与保护罩螺纹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多功能局部烧伤换药隔离装置,换药前,医护人员将步进电机、电动推杆、第一行程开关、第二行程开关、温控器、温度传感器以及半导体制冷器与外部电源导线相连,换药时,首先根据患者肢体抬起的高度,对放置盒的高度进行调节,具体操作如下;当需要升高放置盒时,医护人员按压第一开关,使步进电机以及第一行程开关同时开启,即步进电机驱动转轴带动齿轮同步顺时针转动,在齿轮顺时针转动的作用下,使齿条板带动电动推杆联动放置盒顺着底座作由下向上运动,当放置盒升高的位置到达医护人员需要时,医护人员可松开第一开关,使步进电机以及第一行程开关同时停止工作,即步进电机自锁固定,从而实现了放置盒高度的确定,此外,当齿条板带动触发板持续向上移动触碰到第一行程开关时,第一行程开关被触发,即通过第一行程开关触发的作用,使步进电机停止工作并自锁固定,即达到对齿条板向上移动位置的限位,同理,当需要降低放置盒时,医护人员按压第二开关,使步进电机以及第二行程开关同时开启,即步进电机驱动转轴带动齿轮同步逆时针转动,在齿轮逆时针转动的作用下,使齿条板带动电动推杆联动放置盒顺着底座作由上向下运动,当放置盒下降的位置到达医护人员需要时,医护人员可松开第二开关,使步进电机以及第二行程开关同时停止工作,即步进电机自锁固定,从而实现了放置盒高度的确定,此外,当齿条板带动触发板持续向下移动触碰到第二行程开关时,第二行程开关被触发,即通过第二行程开关触发的作用,使步进电机停止工作并自锁固定,即达到对齿条板向下移动位置的限位,最终通过上述操作,从而能够实现对放置盒高度的调节,当放置盒高度调节完毕后,医护人员将患者肢体放入放置盒内的第一避让槽上,此时通过第一避让槽的作用,能够对患者肢体进行限位放置,接着,医护人员拆除患者肢体上包裹的纱布,使患者烧伤创口暴露,然后医护人员可根据需要,对其进行清洗换药即可,此时因放置盒的作用,能够对滴落的药液以及污染液体进行收集,有效的避免污染液体四溅情况的发生,提高了对周围环境的保护,当患者换药完毕后,医护人员可打开阀门,使排出管处于畅通状态,即实现放置盒内部污染液体的排出,接着医护人员再对放置盒进行清洗消毒即可,此外,当周围环境温度高或处于高海拔缺氧地区时,医护人员可将患者烧伤肢体放入放置盒内,接着操作电动推杆,使电动推杆带动盖盒作由上向下运动,当盖盒向下贴近放置盒时,医护人员关闭电动推杆,使盖盒高度保持固定,此时通过上述操作,从而实现盖盒对患者肢体上方的遮挡,即通过盖盒以及放置盒相互配合的作用,能够有效对患者烧伤肢体进行隔离,降低了外界环境对其的影响,接着医护人员再根据需要,若需要降低患者烧伤肢体周围温度时,可打开第三开关,使半导体制冷器、温度传感器以及温控器同时开启,即半导体制冷器下端吸热端对盖盒内部进行吸热,同步半导体制冷器上端散热端进行放热,此时通过半导体制冷器工作的作用,从而实现患者烧伤肢体周围温度的下降,同时,温度传感器对盖盒内部温度进行检测,医护人员可通过观察温控器,即知晓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值,当医护人员需要对半导体制冷器制冷温度进行调节时,可调节温控器,即达到对半导体制冷器制冷温度的调节,此外,若处于高海拔缺氧地区时,医护人员可将外部供氧管道与连接管相连,接着打开调节阀,使连接管处于畅通状态,此时外部氧气通过连接管向盖盒内部流入,即通过氧气流入的作用,从而实现患者烧伤肢体区域的氧含量上升,即通过增加氧含量的作用,来达到促进患者肢体烧伤创口的恢复作用,提高了患者的康复效果,该多功能局部烧伤换药隔离装置,结构巧妙,功能强大,通过使用该装置,首先能够对患者烧伤肢体进行避让支撑以及隔离保护,方便了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换药操作,其次通过内置温度控制机构,能够对患者烧伤肢体区域进行恒温保护,避免环境温度过高,从而引起患者烧伤肢体创口发炎等情况的发生,最后还能根据需要,通过简单的操作来提高患者烧伤肢体区域的氧含量,即通过氧含量的增加,来达到促进患者肢体烧伤创口的恢复作用,最终通过上述,从而在极大的提高了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同时,也方便了医护人员的临床操作,利于医疗行业的推广应用,同时,医护人员可打开万向定位滑轮,接着推动该装置,使万向定位滑轮带动该装置进行方便的移动,当该装置移动的位置到达医护人员需要后,可关闭万向定位滑轮,即使万向定位滑轮自锁,最终实现了该装置的固定,放置盒以及盖盒都为透明材质,从而方便医护人员对患者肢体的观察,滑槽是为了方便触发板进行上下移动,第一避让槽以及第二避让槽是为了方便对患者肢体进行避让。

附图说明

图1是多功能局部烧伤换药隔离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多功能局部烧伤换药隔离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多功能局部烧伤换药隔离装置的侧视图;

图4是盖盒部位剖视放大图;

图5是转轴部位剖视放大图;

图6是第二行程开关部位剖视放大图。

底座1、步进电机2、转轴3、齿轮4、齿条板5、滑槽6、触发板7、第一行程开关8、第二行程开关9、电动推杆10、放置盒11、第一避让槽12、排出管13、盖盒14、第二避让槽15、温控器16、温度传感器17、保护罩18、半导体制冷器19、连接管20、调节阀21、万向定位滑轮101、第一开关102、第二开关103、阀门1301、第三开关1801。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多功能局部烧伤换药隔离装置,包括底座1、步进电机2、转轴3、齿轮4、齿条板5、滑槽6、触发板7、第一行程开关8、第二行程开关9、电动推杆10、放置盒11、第一避让槽12、排出管13、盖盒14、第二避让槽15、温控器16、温度传感器17、保护罩18、半导体制冷器19、连接管20、调节阀21,所述的步进电机2位于底座1前端上侧,所述的步进电机2与底座1螺纹相连,所述的转轴3位于步进电机2后端,所述的转轴3与步进电机2紧配相连,且所述的转轴3与底座1转动相连,所述的齿轮4贯穿于转轴3中端,所述的齿轮4与转轴3紧配相连,所述的齿条板5位于底座1内部左侧上端,所述的齿条板5与底座1滑动相连,且所述的齿条板5与齿轮4轮齿啮合相连,所述的滑槽6位于底座1内部左侧,所述的滑槽6为矩形凹槽,所述的触发板7位于齿条板5左侧下端,所述的触发板7与齿条板5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行程开关8位于滑槽6顶端,所述的第一行程开关8与底座1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一行程开关8与步进电机2导线相连,所述的第二行程开关9位于滑槽6底端,所述的第二行程开关9与底座1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二行程开关9与步进电机2导线相连,所述的电动推杆10位于齿条板5顶部,所述的电动推杆10与齿条板5螺纹相连,所述的放置盒11位于电动推杆10前端下侧,所述的放置盒11与电动推杆10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避让槽12位于放置盒11内部上端左右两侧,所述的第一避让槽12为弧形凹槽,所述的排出管13贯穿放置盒11内部右侧下端,所述的排出管13与放置盒11胶水相连,所述的盖盒14位于电动推杆10前端上侧,所述的盖盒14与电动推杆10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避让槽15位于盖盒14内部下端左右两侧,所述的第二避让槽15为弧形凹槽,所述的温控器16位于盖盒14顶部中端,所述的温控器16与盖盒14螺纹相连,所述的温度传感器17位于盖盒14内壁左侧顶端,所述的温度传感器17与盖盒14螺纹相连,且所述的温度传感器17与温控器16导线相连,所述的保护罩18位于盖盒14顶部右侧,所述的保护罩18与盖盒14螺纹相连,所述的半导体制冷器19位于保护罩18内部,所述的半导体制冷器19与保护罩18螺纹相连,且所述的半导体制冷器19与温控器16导线相连,所述的连接管20贯穿盖盒14内部右侧顶端,所述的连接管20与盖盒14胶水相连,所述的调节阀21位于连接管20中端,所述的调节阀21与连接管20螺纹相连,所述的底座1底部四角处还设有万向定位滑轮101,所述的万向定位滑轮101与底座1螺纹相连,所述的底座1外壁左侧上端还设有第一开关102,所述的第一开关102与底座1螺纹相连,所述的底座1外壁左侧上端还设有第二开关103,所述的第二开关103与底座1螺纹相连,所述的排出管13中端还设有阀门1301,所述的阀门1301与排出管13螺纹相连,所述的保护罩18前端上侧还设有第三开关1801,所述的第三开关1801与保护罩18螺纹相连。

该多功能局部烧伤换药隔离装置,换药前,医护人员将步进电机2、电动推杆10、第一行程开关8、第二行程开关9、温控器16、温度传感器17以及半导体制冷器19与外部电源导线相连,换药时,首先根据患者肢体抬起的高度,对放置盒11的高度进行调节,具体操作如下;当需要升高放置盒11时,医护人员按压第一开关102,使步进电机2以及第一行程开关8同时开启,即步进电机2驱动转轴3带动齿轮4同步顺时针转动,在齿轮4顺时针转动的作用下,使齿条板5带动电动推杆10联动放置盒11顺着底座1作由下向上运动,当放置盒11升高的位置到达医护人员需要时,医护人员可松开第一开关102,使步进电机2以及第一行程开关8同时停止工作,即步进电机2自锁固定,从而实现了放置盒11高度的确定,此外,当齿条板5带动触发板7持续向上移动触碰到第一行程开关8时,第一行程开关8被触发,即通过第一行程开关8触发的作用,使步进电机2停止工作并自锁固定,即达到对齿条板5向上移动位置的限位,同理,当需要降低放置盒11时,医护人员按压第二开关103,使步进电机2以及第二行程开关9同时开启,即步进电机2驱动转轴3带动齿轮4同步逆时针转动,在齿轮4逆时针转动的作用下,使齿条板5带动电动推杆10联动放置盒11顺着底座1作由上向下运动,当放置盒11下降的位置到达医护人员需要时,医护人员可松开第二开关103,使步进电机2以及第二行程开关103同时停止工作,即步进电机2自锁固定,从而实现了放置盒11高度的确定,此外,当齿条板5带动触发板7持续向下移动触碰到第二行程开关9时,第二行程开关9被触发,即通过第二行程开关9触发的作用,使步进电机2停止工作并自锁固定,即达到对齿条板5向下移动位置的限位,最终通过上述操作,从而能够实现对放置盒11高度的调节,当放置盒11高度调节完毕后,医护人员将患者肢体放入放置盒11内的第一避让槽12上,此时通过第一避让槽12的作用,能够对患者肢体进行限位放置,接着,医护人员拆除患者肢体上包裹的纱布,使患者烧伤创口暴露,然后医护人员可根据需要,对其进行清洗换药即可,此时因放置盒11的作用,能够对滴落的药液以及污染液体进行收集,有效的避免污染液体四溅情况的发生,提高了对周围环境的保护,当患者换药完毕后,医护人员可打开阀门1301,使排出管13处于畅通状态,即实现放置盒11内部污染液体的排出,接着医护人员再对放置盒11进行清洗消毒即可,此外,当周围环境温度高或处于高海拔缺氧地区时,医护人员可将患者烧伤肢体放入放置盒11内,接着操作电动推杆10,使电动推杆10带动盖盒14作由上向下运动,当盖盒14向下贴近放置盒11时,医护人员关闭电动推杆10,使盖盒14高度保持固定,此时通过上述操作,从而实现盖盒14对患者肢体上方的遮挡,即通过盖盒14以及放置盒11相互配合的作用,能够有效对患者烧伤肢体进行隔离,降低了外界环境对其的影响,接着医护人员再根据需要,若需要降低患者烧伤肢体周围温度时,可打开第三开关1801,使半导体制冷器19、温度传感器17以及温控器16同时开启,即半导体制冷器19下端吸热端对盖盒14内部进行吸热,同步半导体制冷器19上端散热端进行放热,此时通过半导体制冷器19工作的作用,从而实现患者烧伤肢体周围温度的下降,同时,温度传感器17对盖盒14内部温度进行检测,医护人员可通过观察温控器16,即知晓温度传感器17检测的温度值,当医护人员需要对半导体制冷器19制冷温度进行调节时,可调节温控器16,即达到对半导体制冷器19制冷温度的调节,此外,若处于高海拔缺氧地区时,医护人员可将外部供氧管道与连接管20相连,接着打开调节阀21,使连接管20处于畅通状态,此时外部氧气通过连接管20向盖盒14内部流入,即通过氧气流入的作用,从而实现患者烧伤肢体区域的氧含量上升,即通过增加氧含量的作用,来达到促进患者肢体烧伤创口的恢复作用,提高了患者的康复效果,同时,医护人员可打开万向定位滑轮101,接着推动该装置,使万向定位滑轮101带动该装置进行方便的移动,当该装置移动的位置到达医护人员需要后,可关闭万向定位滑轮101,即使万向定位滑轮101自锁,最终实现了该装置的固定,放置盒11以及盖盒14都为透明材质,从而方便医护人员对患者肢体的观察,滑槽6是为了方便触发板7进行上下移动,第一避让槽12以及第二避让槽15是为了方便对患者肢体进行避让。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仅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