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烧伤、烫伤、灼伤的中药药粉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70618阅读:415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医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烧伤、烫伤、灼伤的中药药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烧伤、烫伤、灼伤都是肌体由火焰、电流、高温物质、腐蚀性物质、强辐射热等所引起的损伤,损伤的程度随温度的高低、作用时间的长短而不同。损伤较严重时,如果处理不当或治疗不及时,经常会伴随化脓性感染,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

许多患者在受伤之后直接在创面上涂抹香油、酱油、黄酱、牙膏等物品,但这些日用品不仅没有任何治疗作用,还有可能污染创面,给医生清理创面带来困难。若涂抹紫药水,因其着色重、不易洗净而影响医生判断伤情。许多烧烫伤患者由于在就医前处置不当会导致创面加深,甚至需要手术植皮才可恢复的地步。

目前,在治疗烧伤、烫伤、灼伤时,通常选用外用药结合输液、抗生素等药进行治疗,治疗期较长,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目前市场和药店销售的烧伤、烫伤、灼伤类药物,所具备的功效比较单纯,而且治愈后易留疤痕,对轻度小面积烧伤、烫伤尚有疗效,但治疗期较长。特别是传统软膏剂、油状制剂,涂药后不能立即止痛,涂于创面后阻碍伤口渗出液的排出,影响渗出液的排除,不仅易滋生细菌、造成感染,而且影响新肌体的生长愈合,造成治疗期延长,增加患者治疗费用,而且患处治愈后留有疤痕。

另外,市售的此类药物中配方中含有罂粟壳等成分,只能短期使用促进创面愈合,不能长期使用用于祛除疤痕,也不适合于婴幼儿及敏感性肤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烧伤、烫伤、灼伤的中药药粉,使用方便,能够快速止痛,愈合创面,见效快,疗效好,生肌消炎效果显著,减少疤痕的形成,长期使用还能祛除疤痕;本发明同时提供其简单易行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烧伤、烫伤、灼伤的中药药粉,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雄黄0-5份、冰片1-4份、硼砂1-4份、朱砂1-3份、紫硇砂0-5份、枯矾1-5份、白矾0-5份、芒硝0-5份、凤凰衣1-3份和樟脑0-3份。

所述的冰片即梅冰。

优选地,所述的治疗烧伤、烫伤、灼伤的中药药粉,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雄黄0-2份、冰片2-3份、硼砂2-3份、朱砂1-2份、紫硇砂0-2份、枯矾2-3份、白矾0-2份、芒硝0-2份、凤凰衣1份和樟脑0-1份。

更优选地,所述的治疗烧伤、烫伤、灼伤的中药药粉,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雄黄2份、冰片2份、硼砂3份、朱砂1份、紫硇砂2份、枯矾2份、白矾2份、芒硝2份、凤凰衣1份和樟脑1份。

在急用药,而上述药方中的药物不全时,所述的治疗烧伤、烫伤、灼伤的中药药粉,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冰片3份、硼砂2份、枯矾3份、朱砂1份和凤凰衣1份。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烧伤、烫伤、灼伤的中药药粉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凤凰衣焙干后磨粉,得凤凰衣干粉;

(2)将雄黄、冰片、硼砂、朱砂、紫硇砂、枯矾、白矾、芒硝和樟脑磨粉后与凤凰衣干粉混合,过筛,得所述的中药药粉。

其中,所述的过筛为过100-200目筛。

优选地,所述的过筛为过150目筛。

用法及用量:在烧伤、烫伤或灼伤处无破水的情况下,将本发明药粉用酒精或淡茶水调匀,涂擦患处,每天3次;如果创面发生破水,直接将本发明药粉涂于创面,每天3次,创面定疤后,用酒精将本发明药粉调匀,涂擦疤痕处,每天3次。创面愈合后,坚持涂擦能够祛除疤痕。

本发明中的药物机理如下:

雄黄:解毒杀虫,本品有良好的解毒杀虫作用,临床中常用于湿疹、疥癣等病。

冰片:开窍醒神,本品苦寒,清热止痛、消肿,有较好的清热解毒的作用。

硼砂:具有清热消痰、解毒防腐之功效。

朱砂:镇心安神、清热解毒。

紫硇砂:消积,散瘀消肿。用于经闭,癌肿;外用治目翳胬肉,痈肿疮毒。

枯矾:消痰,燥湿,止泻,止血,解毒,杀虫。治癫痫,喉痹,疚涎壅甚,肝炎,黄疸,黄肿,胃、十二指肠溃疡,子宫脱垂,白带,泻痢,衄血,口舌生疮,疮痔疥癣,水、火、虫伤。

白矾:外用能解毒杀虫,燥湿止痒;内用止血,止泻,化痰。

芒硝:泻下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

凤凰衣:养阴清肺,敛疮,消翳,接骨。

樟脑:通窍醒神,辟秽利气,消肿止痛,杀虫止痒。

以上诸药的主治及功效均参考:中医药院校本科教材《中药学》。

以下为临床试验总结:临床试验治疗烧伤、烫伤、灼伤60例。

烧伤、烫伤、灼伤症状:根据损伤程度分为以下三种:

轻度伤:损伤皮肤表层,局部轻度红肿、无水疱、疼痛明显。

中度伤:真皮损伤,局部红肿疼痛,有大小不等的水疱。

重度伤:伤在皮下,脂肪、肌肉、骨骼都有损伤,并呈灰或红褐色。

治疗方案:施用实施例治疗烧伤、烫伤、灼伤的中药药粉,伤处无破水的情况下,将本发明药粉用酒精或淡茶水调匀,涂擦患处,每天3次;如果创面发生破水,直接将本发明药粉涂于创面,每天3次,创面定疤后,用酒精将本发明药粉调匀,涂擦疤痕处,每天3次。创面愈合后,坚持涂擦能够祛除疤痕。

治疗标准:

痊愈:治疗后,创面完全愈合,症状全部消失,全身无阳性体征可查。

有效:治疗后,创面等皮肤溃破处完全愈合,症状消失,偶感局部隐痛但不影响正常生活。

无效:疼痛缓解,但肿胀消退不明显。

治疗结果:治疗烧伤、烫伤、灼伤60例,其中,轻度伤40例,中度伤15例,重度伤5例。采用本发明治疗烧伤、烫伤、灼伤的中药药粉进行治疗后,痊愈48例,占80%,有效10例,占16.7%,无效2例,占3.3%,总有效率96.7%。通过治疗所示,对病人无任何副作用,三大常规化验及肝肾功能检测未发现异常现象。

以下列举几个典型病例:

病例1:患者李某某,男,6岁,在玩耍时打碎热水瓶、被开水烫伤右下肢及足部,右下肢及足背部见有水疱4处、部分皮肤剥脱、疼痛难忍,哭闹不止,诊为中度烧烫伤,清创处理后给予本发明药物治疗,半个月后痊愈。

病例2:患者蒋某某,男,50岁,工作中不慎烧伤左手背部,手背部当即出现大量水疱,部分皮肤剥脱、基底红褐色、疼痛难忍,创面面积10×10cm,诊为重度烧伤,清创处理后给予本发明药物治疗,1个月后痊愈。

病例3:患者常某某,男,27岁,腹部及大腿等处大片皮肤被开水烫伤,轻度红肿、无水疱、疼痛明显,诊为轻度烫伤,给予本发明药物治疗,3天后痊愈。

本发明药物临床使用表明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所选中草药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

(2)本发明采用不同药效的中药材,进行科学配伍,相辅相成,具有协同作用,疗效确切,用药后迅速止痛、干水、结痂,直至自行脱痂愈合。治愈率高,且使用方便、不吃药、不打针、不输液、无任何不适及伤痛。愈合后不留疤痕,无色素沉淀。

(3)本发明采用的药物相互配伍,具有杀菌消炎的作用,治疗过程中不需要对创面进行包扎,并且配方中无油状物,不会阻碍创口渗出液的排出。

(4)本发明构思巧妙,配方合理,用药精良,对肝肾功能没有损伤,可长期使用,用于祛除疤痕。

(5)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科学合理、简单易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不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所述的治疗烧伤、烫伤、灼伤的中药药粉,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雄黄2份、冰片2份、硼砂3份、朱砂1份、紫硇砂2份、枯矾2份、白矾2份、芒硝2份、凤凰衣1份和樟脑1份。

其制备方法如下:

(1)将凤凰衣焙干后磨粉,得凤凰衣干粉;

(2)将雄黄、冰片、硼砂、朱砂、紫硇砂、枯矾、白矾、芒硝和樟脑磨粉后与凤凰衣干粉混合,过150目筛,得所述的中药药粉。

实施例2

所述的治疗烧伤、烫伤、灼伤的中药药粉,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冰片3份、硼砂2份、枯矾3份、朱砂1份和凤凰衣1份。

其制备方法如下:

(1)将凤凰衣焙干后磨粉,得凤凰衣干粉;

(2)将雄黄、冰片、硼砂、朱砂、紫硇砂、枯矾、白矾、芒硝和樟脑磨粉后与凤凰衣干粉混合,过200目筛,得所述的中药药粉。

实施例3

所述的治疗烧伤、烫伤、灼伤的中药药粉,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雄黄5份、冰片4份、硼砂4份、朱砂1份、紫硇砂5份、枯矾1份、白矾5份、芒硝1份、凤凰衣1份和樟脑2份。

其制备方法如下:

(1)将凤凰衣焙干后磨粉,得凤凰衣干粉;

(2)将雄黄、冰片、硼砂、朱砂、紫硇砂、枯矾、白矾、芒硝和樟脑磨粉后与凤凰衣干粉混合,过100目筛,得所述的中药药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