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肿瘤标本运送装置。
背景技术:
肿瘤手术过程中,将肿瘤摘除后需要取样进行病理分析,现有技术中病理分析室与手术室都是分开的,一般都是医生将取样的肿瘤放置到无菌袋中,由患者家属或医护人员将取样送至病理分析室,现有无菌袋结构简单,取样的肿瘤在送的过程中存在样品被污染的风险,而且取样的肿瘤还会沾有血液,影响病理分析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肿瘤标本运送装置,该肿瘤标本运送装置便于取样肿瘤的存放,避免被污染的风险。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结构特征是:包括内袋,所述内袋的外侧包裹有外袋,所述内袋和外袋的上部均设有封口装置,所述内袋的中部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上均布有多个通孔,外袋的上部设有密封罩,所述外袋的外侧部包裹有遮光层。
所述封口装置包括设置在内袋开口部一内侧的卡条,内袋开口部的另一内侧设有与卡条配合的卡槽。
所述封口装置包括设置在外袋开口部一内侧的卡条,外袋开口部的另一内侧设有与卡条配合的卡槽。
所述分隔板的上表面设有防滑凸起。
所述密封罩包括顶板和环设在顶板侧部且下伸的插装套。
所述外袋的侧部对称两个外伸的滑块,插装套的内壁上对称设有与滑块配合的滑槽。
所述密封罩的顶板上设有手柄。
所述外袋的外表面设有信息标记部。
采用上述方案后的优点效果是:外袋可以保护内袋中标本不受污染,密封罩可以进一步降低标本受污染的风险。取样的肿瘤放置在内袋中,运送过程中家属或医护人员接触到的是外袋,而且外袋上设有密封罩,因此内袋不能受到污染,病例分析人员可接触到的是内袋,因此这种样本运送工具大大降低样本被污染的风险。而且遮光层可以避免阳光照射到内袋中取样的肿瘤。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3是封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密封罩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该肿瘤标本运送装置包括内袋1,内袋1的外侧包裹有外袋2,内袋1中可以放置取样的肿瘤,外袋2的外表面设有信息标记部24,信息标记部24上可以填写相关信息。外袋2的外侧部包裹有遮光层5,遮光层5可以避免阳光照射到内袋1中取样的肿瘤。内袋1和外袋2的上部均设有封口装置,本实施例中内袋1上的封口装置包括设置在内袋1开口部一内侧的卡条11,内袋1开口部的另一内侧设有与卡条11配合的卡槽7,卡槽7包括两个相间设置的挡条,两挡条之间即为卡槽7,本实施例中卡条11由弹性材料制成,卡条11的厚度略大于两挡条之间的距离,需要密封时使卡条11压紧在卡槽7内,卡条11受挤压力变形即可卡紧在卡槽7内,从而实现内袋1开口部的密封。外袋2上的封口装置包括设置在外袋2开口部一内侧的卡条11,外袋2开口部的另一内侧设有与卡条11配合的卡槽7,本实施例中外袋2上的封口装置与内袋上的封口装置结构相同,使用方式也相同。然而,外袋2开口部通过密封口装置密封后,其顶部还可能会落上灰尘,因此外袋2的上部设有密封罩4。如图2和图4所示,密封罩4包括顶板和环设在顶板侧部且下伸的插装套,外袋2的侧部对称两个外伸的滑块21,插装套的内壁上对称设有与滑块21配合的滑槽22,滑块21滑动连接在滑槽22内,即可实现密封罩4的固定。密封罩4的顶板上设有手柄23,手柄23便于密封罩4的取放。密封罩4可以实现外袋2的上部实现密封,避免灰尘落到外袋2的上部。外袋2可以保护内袋1中标本不受污染,密封罩4可以进一步降低标本受污染的风险。
如图1所示,内袋1的中部设有分隔板3,分隔板3上均布有多个通孔31,样本放置到分隔板3上后血液会通过通孔31落到内袋1的底部。分隔板3的上表面设有防滑凸起32,防滑凸起32可以增大样本与分隔板3之间的摩擦,避免样本在运送过程中来回晃动,造成摩擦。
本实施例中取样的肿瘤放置在内袋1中,运送过程中家属或医护人员接触到的是外袋2,而且外袋2上设有密封罩4,因此内袋1不能受到污染,病例分析人员可接触到的是内袋1,因此这种样本运送工具大大降低样本被污染的风险。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做若干的更改和修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