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经通络止痛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68598阅读:64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温经通络止痛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软组织损伤在中中医中成为伤筋,是指人体肌肉、肌腱等软组织损伤。凡是引起肌肉、肌腱、韧带、关节囊、筋膜等软组织,及一部分软骨的急、慢性损伤,统属伤筋的范围。其伤按不同形式分,可分扭伤、挫伤两类;按病理变化分,可分为瘀血凝滞、筋位异常、筋断裂等类型;从病程分,可分为急性伤筋及慢性伤筋。临床表现为疼痛,肿胀,畸形,功能障碍。《素问·宣明五气篇》记:多因斗殴、扭挫等引起。证见伤后局部肿胀疼痛,色呈青紫,甚则关节功能障碍,屈伸不利。包括古文献之筋断、筋走、筋翻、筋转、筋强等症。

软组织损伤包括急性软组织损伤和慢性软组织损伤。急性软组织损伤系指人体运动系统、皮肤以下骨骼之外的组织所发生的一系列急性挫伤或(和)裂伤,包括肌肉、韧带、筋膜、肌腱、滑膜、脂肪、关节囊等组织以及周围神经、血管的不同情况的急性损伤。这些组织受到外来或内在的不同致伤因素的作用,造成组织急性破坏和组织生理功能的暂时紊乱而产生损伤。急性软组织损伤一般是受外来的机构应力的作用,当应力作用达到一定的强度超过软组织承受负荷,即能诱发损伤,产生症状。

现有技术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所用药物多,成本高,治疗时间长,且具有携带不便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温经通络的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药物组合物,它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川乌10-40份、草乌10-40份、大黄10-40份、当归10-40份、乳香10-40份、没药10-40份、甘松50-150份、红花50-150份、白芷50-150份、樟脑粉50-150份、血竭50-150份、山栀200-600份、牛膝200-500份。

优选地,它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川乌20份、草乌20份、大黄20份、当归20份、乳香20份、没药20份、甘松100份、红花100份、白芷100份、樟脑粉100份、血竭100份、山栀400份、牛膝300份。

其中,所述川乌、草乌、大黄、山栀为生川乌、生草乌、生大黄、生山栀。

其中,所述药物组合物是由所述原料的原生药粉,或者水或有机溶剂提取物为活性成分,加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者辅助性成分制备而成制剂。

所述辅料为白凡士林。

其中,所述制剂是外用制剂。

其中,所述外用制剂是散剂、搽剂、软膏剂、糊剂、贴剂。

本发明提供了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a)称取各重量配比的原料药;

b)干燥,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加入辅料搅拌混匀,即得。

本发明提供了所述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药物中的用途。

具体的,本发明提供了所述药物组合物在制备具有凉血,活血,止痛功效的药物的用途。

本发明是由生川乌、生草乌、生大黄、当归、乳香、没药、甘松、红花、白芷、樟脑粉、血竭、生山栀、牛膝十三味药物组成。方中川乌、草乌、樟脑祛风胜湿、温经散寒,共为君药;乳香、没药、红花、当归、血竭活血化瘀,共为臣药;甘松行气止痛;牛膝补肝肾、强腰膝;白芷祛风除湿、舒筋活络;山栀、大黄清热利湿、凉血解毒。诸药合用,共奏祛风胜湿、温经散寒、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功。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按照本发明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制备

1.原料:生川乌20g、生草乌20g、生大黄20g、当归20g、乳香20g、没药20g、甘松100g、红花100g、白芷100g、樟脑粉100g、血竭100g、生山栀400g、牛膝300g。

2.制备方法:a)称取各重量配比的原料药;b)药物干燥,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混匀,1千克药物加入4千克白凡士林搅拌混匀,即得。

实施例2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制备

1.原料:生川乌10g、生草乌10g、生大黄15g、当归15g、乳香10g、没药10g、甘松75g、红花75g、白芷75g、樟脑粉100g、血竭60g、生山栀200g、牛膝200g。

2.制备方法:a)称取各重量配比的原料药;b)药物干燥,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混匀,1千克药物加入4千克白凡士林搅拌混匀,即得。

实施例3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制备

1.原料:生川乌40g、生草乌30g、生大黄30g、当归35g、乳香30g、没药35g、甘松125g、红花120g、白芷125g、樟脑粉125g、血竭125g、生山栀500g、牛膝400g。

2.制备方法:a)称取各重量配比的原料药;b)药物干燥,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混匀,1千克药物加入4千克白凡士林搅拌混匀,即得。

以下通过具体临床试验证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试验例1:本发明组合物的临床疗效

1、临床资料

1.1诊断标准:

急性软组织损伤包括软组织挫伤和关节扭伤。

软组织挫伤

(1)明确的外伤史、局部肿胀,疼痛剧烈、关节主动活动受限;

(2)局部压痛明显,出现青紫瘀血斑,甚者出现皮下血肿;

(3)伤后2周,肿胀基本消退,疼痛不显,活动改善,轻度受限;

(4)部分损伤严重者,2周后局部仍有肿胀,隐隐作痛,关节主动活动一定程度受限;

(5)x线:排除骨折、脱位及其他骨病。

关节扭伤

(1)扭伤早期:扭伤史明确,局部出现肿胀、疼痛、瘀斑,关节活动受限;

(2)扭伤中期:伤后3-4天,肿胀减退,青紫瘀斑渐浅、肤温高、疼痛缓,关节活动仍受限。

(3)扭伤后期:伤后2周,瘀肿基本消退、疼痛不显、瘀斑变为黄褐色、关节功能基本恢复,少数损伤严重者局部仍有硬结,疼痛、活动受限。

(4)x线:排除骨折、脱位及其他骨病,但对肌腱、韧带软组织及软骨的损伤诊断价值有限。

1.2纳入标准

符合1.1节诊断标准的病例均纳入。

2、治疗方法

实验组:给予本发明实施例1的药物。

具体给药方法为:

外用,病变部位涂抹。

3、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

临床痊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

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

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

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

3.2治疗结果

如表1所示:

实验结论:本发明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疗效显著,药物成本低,可以大生产,携带、使用方便,为临床用药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