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70330阅读:541来源:国知局
一种药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药壶。



背景技术:

清代吴师机在《理淪骈文》中言:“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可见外治与内治在辨证论治与理法方药的原则上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给药途径。中医鼻病序贯疗法使一剂方药内外治法相结合,通过煎药过程中熏鼻、滴鼻和内服相结合的方法,最大的发挥了中药的作用。

目前,传统的方药煎煮口服的方法,在煎药的过程中会有大量的挥发油随蒸汽流失,而挥发油作为鼻病外治的重要成份,其的挥发无疑是对药源及其有效成份的极大浪费。治疗鼻病的中草药多是辛凉宣散、芳香通窍之品,大多都含有挥发油成份,并且很多中药滴鼻剂就是收集煎药过程中的蒸馏液——挥发油水饱和液而制成的。而使用现有的传统单一煎煮中草药口服的过程中,会造成有效成分的极大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集煎药、熏蒸以及蒸馏液收集于一体的药壶,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药物的有效成分,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药壶,包括壶体和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壶盖内侧的下部设置有用于容纳药物蒸馏液的凹糟,所述壶盖的顶部设置有熏蒸口,用于排出所述药壶中的药物蒸汽。

其中,所述壶盖的边缘设置有向内衍生的导向板,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导向板的末端。

其中,所述壶体包括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所述第二筒体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筒体内的上部。

其中,所述壶盖内侧还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设置在所述凹槽的上方,用于收集所述凹槽中的药物蒸馏液蒸发后产生的二次蒸馏液。

其中,所述凹槽的一侧设置有开口,用于将所述凹槽中的液体倒出或流出。

其中,所述壶体的上方还设置有筛网,用于防止所述壶体中的药物在煎煮过程中膨出,避免蒸馏液掺入杂质。其中,所述壶体下部还设置有加热器,用于加热所述壶体;所述壶体上还设置有火力调节器,用于调节所述加热器的火力。

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熏蒸口塞,用于堵塞所述熏蒸口,熏蒸口上还设置温度调节器,用于调整熏蒸温度。

其中,所述熏蒸口上还设置有硬性或柔性导管,用于传导所述熏蒸口的药物蒸汽。

其中,所述凹槽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壶盖上。

本发明的药壶,通过设置用于收集蒸馏液的凹槽和熏蒸口,可以在煎药过程中,同时实现蒸馏液的收集以及熏蒸的治疗形式。同时,使用本发明的药壶,可以最大限度利用中药的有效成分,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并且根据病人病情、年龄、季节和病情的转归等条件,可选择煎药、熏蒸和蒸馏液三种治疗中的任何一种或几种相结合的方式,从而实现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简化治疗所需要的治疗器具,实现一壶多用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药壶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药壶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药壶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药壶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药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实第一施例的药壶,如图1所示,包括壶体10和壶盖20,壶盖20内侧的下部设置有用于容纳药物蒸馏液的凹糟5,在壶盖20的顶部设置有熏蒸口2,用于排出药壶10中的药物蒸汽。

此外,本实施例中,在壶盖10的边缘设置有向内延生的导向板21,凹槽5设置在导向板21的末端。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凹槽5为沿着壶盖20设置的环形凹槽,未与导向板21连接的凹槽5的一个侧边的高度大于导向板21的高度,从而在煎药过程中,防止收集的药物蒸馏液溢出。此外,凹槽5上设置有蒸馏液出口6,用于倒出收集的药物蒸馏液。

另外,熏蒸口2上还配置有熏蒸口塞3,在煎药过程中不需要同时熏蒸时,用熏蒸口塞3将熏蒸口2塞住,以便于能够更高效地煎药。

此外,在需要进行熏蒸时,可以在熏蒸口2直接熏蒸,也可以配置导管4将药物蒸汽导出到合适的位置进行熏蒸,本实施例的导管4可以是柔性导管,也可以是具有合适形状如l型或u型的导管,可以根据具体的需要进行配置。

进一步地,在壶体10的下部设置有加热器7,用于为壶体加热煎药。

此外,本实施例的凹槽5可以设置成可拆卸方式,当不需要收集蒸馏液时,可以将凹槽5卸下,以便于煎药。

本实施例的药壶,在煎药过程中,将药物和水放置在壶体10中,在煎药过程中,不需要熏蒸时,可以将熏蒸口2封住,以加快煎药速度。当需要熏蒸时,打开熏蒸口塞3,在熏蒸口2上连接导管4,通过导管4用鼻吸入药物蒸汽以达到治疗鼻病的目的,在熏蒸结束后,卸下导管4,用熏蒸口塞3封住熏蒸口2,以便于能够更高效地煎药。

此外,在煎煮中药过程中,药物挥发油随蒸馏液(挥发油水饱和溶液)流入蒸馏液收集凹槽5,经蒸馏液出口6流出或倒出到容器中,原液或稀释后滴鼻使用。

本发明的药壶,可以用于治疗鼻部相关疾病的治疗中,在将药物加热煎成水剂时,煎煮中药蒸汽中含有很多挥发油,它们有着缓解水肿、抑菌、杀菌、抗病毒、抗炎等重要的药理作用,同时还可以起到疏风散寒、行气通络、滋阴润燥、芳香通窍的作用。将熏鼻导管与熏鼻及收集蒸馏液两用锅盖的熏蒸口连接,通过熏蒸导管用鼻吸入药物蒸汽(通过熏蒸口温度调节器控制温度40-45摄氏度为最佳)以达到治疗鼻病的目的。在煎煮中药过程中,药物挥发油随蒸汽转变为蒸馏液,收集到蒸馏液收集凹槽中,在煎煮中药到一定时间,顺蒸馏液出口收集到容器中,稀释或原液滴鼻使用。煎煮的中药在结束煎煮后根据医嘱决定是否口服。

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药壶中,如图2所示,壶体10可以设置成两个,即第一筒体11和第二筒体12,第二筒体12设置在第一筒体11的内部,用于放置一些特殊的药物。在煎药过程中,药物根据情况分别放入第一筒体11和第二筒体12后,通过加热器7进行加热,蒸馏液顺着壶盖的顶壁流入凹槽5中,并且由蒸馏液出口6流出进行收集。壶盖10顶部的熏蒸口2用于在加药过程中进行熏蒸。

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增加了用于防止特殊药物的第二筒体,从而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煎药。

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药壶中,如图3所示,在壶盖20上可以设置两个凹槽,在凹槽5的内部设置第二凹槽8,在煎药的过程中,凹槽5用于收集煎药过程中的水饱和溶液,而第二凹槽8可用于收集纯度更高的二次蒸馏液,从而可以收集纯度不同的蒸馏液备用。

进一步地,在壶体10上可以设置煎药的模式选择按钮9,将熏蒸、蒸馏液的一次和二次收集设置在不同的煎药模式下,从而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煎药模式来控制加热器7的温度,从实现在进行熏蒸、蒸馏液收集时的对煎药过程的控制。

另外,本实施例的煎药模式的控制设置,也可以使用到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药壶中,以实现对煎药过程的控制。

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在壶盖20上不设置导向板,直接在壶盖20的边缘设置向内向上延伸的斜板,并在斜板的末端设置挡板,从而形成用于收集蒸馏液的凹槽5,此结构可以简化壶盖的结构,使得壶盖的制作工艺简化,易于实现批量生产。

在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在壶盖20的边缘设置向内向上延伸的斜板,该斜板与壶盖20内壁形成用于收集蒸馏液的凹槽5,在凹槽5上设置蒸馏液出口6,并在蒸馏液出口6上设置排出导管13,以方便蒸馏液的收集。

进一步地,在壶体10内部的上方还可以设置可拆卸的筛网14,用于防止所述壶体中的药物在煎煮过程中膨出,避免蒸馏液掺入杂质。

此外,在壶体10上还可以设置开关16,以及在壶体10上设置火力调节器15,用于调节加热器7的火力,从而可以根据需要调节煎药时的火力,来实现熏蒸、蒸馏液收集以及煎药。

在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中,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壶体10上设置有开关16,火力调节器14以及模式调节器,模式调节器可以调节煎药模式,如煎药、蒸馏或熏蒸。

此外,在熏蒸口2上设置有固定导管4,导管4远端还可以设置温度调节器,用于调节熏蒸口处药物蒸汽的温度,如在煎药过程中,可以使熏蒸蒸汽达到三十摄氏度到九十摄氏度中任意所需的温度,如四十一摄氏度、四十二摄氏度、四十三摄氏度、四十四摄氏度、四十五摄氏度、四十六摄氏度等。通过上述设置,可以根据方药中药物成份输入煎煮模式或药物名称,控制煎煮时间和加热功率控制,以获得不同药物的有效成份的最佳质量和数量。

本发明的药壶,通过设置用于收集蒸馏液的凹槽和熏蒸口,可以在煎药过程中,同时实现蒸馏液的收集以及熏蒸的治疗形式。同时,使用本发明的药壶,可以最大限度利用中药的有效成分,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并且根据病人病情、年龄、季节和病情的转归等条件,可选择煎药、熏蒸和蒸馏液三种治疗中的任何一种或几种相结合的方式,从而实现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简化治疗所需要的治疗器具,实现一壶多用的目的。

本发明的药壶,在治疗急慢性鼻-鼻窦炎、过敏性鼻炎、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等鼻部相关疾病的过程中,通过一个药壶,实现多种治疗手段,操作方便,节省费用,提高药物疗效,具有简便廉效的优点。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