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食管贲门失弛缓症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52427发布日期:2019-02-12 22:51阅读:63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草药制剂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治疗食管贲门失弛缓症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在世界文化科技史上,中医是惟一历经2000余年仍能焕发勃勃生机的文化与科技奇迹。中医药方是传统中医文化的智慧结晶和组成部分。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那些神奇灵妙的药方,中医必将黯淡无光,奇迹也将无从谈起。

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是因食管神经肌肉运动功能障碍,下段食管括约肌呈失驰缓状态,食物无法顺利通过,滞留于食管,逐渐导致食管张力减退、蠕动消失及食管扩张的一种疾病。食管神经肌肉功能障碍而引起食物不能顺利通过贲门口,导致整个食管明显扩张,延长及弯曲的一种非器质性食管狭窄性疾病。本病为一种少见病(估计每10万人人中仅约1人),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最常见于20~39岁的年龄组。临床上以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及食物返流为最常见的症状。其主要病理改变为食管壁间神经丛的节细胞数量减少甚至消失,可累及整个胸段食管,以食管中下部最明显。该病治疗不及时有潜在发生食管癌的危险。

目前,治疗食管贲门失弛缓症的方法较多,主要分为非手术方法和手术方法。非手术方法主要针对年轻、初次发作或者病程较短者,治疗范围小且容易复发;手术方法治疗创口大,可能会引发感染,造成血管大出血、脏器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食管贲门失弛缓症的中药组合物。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食管贲门失弛缓症的中药组合物,由太子参、白术、云苓、甘草、白芍、台乌、威灵仙组成,其中,太子参30g、白术15g、云苓15g、甘草5g、白芍15g、台乌12g、威灵仙15g。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砂仁、元胡或合用乌贝散,每服2-3g,适用于嗳气反酸患者。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合用乌贝散采用85%的乌贼骨和15%浙贝母研为极细末均匀混合而成,便于吸收。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白芍、枳壳、郁金,每服2-3g,适用于肝气郁结患者。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左金丸,每服2-3g,适用于肝气郁结患者。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黄芪、桂枝、法夏,适用于脾胃虚寒患者。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侧柏叶、白及、阿胶、田七粉末,适用于吐血便血患者。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麦冬、石斛、玉竹,适用于胃阴亏虚患者。

本发明治疗食管贲门失弛缓症的中药组合物,无副作用,能够健脾益气,缓急进食,经过年临床验证,疗效显著。

本发明用水煎服,按照组方和重量选取药材,装入砂锅,加适量水,煎成口服溶液500毫升,为一剂,分两次服用,每次250毫升,早晚饭后半小时后温热服用,15天一个疗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实施例:一种治疗食管贲门失弛缓症的中药组合物,由太子参、白术、云苓、甘草、白芍、台乌、威灵仙组成,其中,太子参30g、白术15g、云苓15g、甘草5g、白芍15g、台乌12g、威灵仙15g。

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砂仁、元胡或合用乌贝散,每服2-3g,适用于嗳气反酸患者,其中,上述合用乌贝散采用85%的乌贼骨和15%浙贝母研为极细末均匀混合而成,便于吸收。

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白芍、枳壳、郁金,每服2-3g,适用于肝气郁结患者。

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左金丸,每服2-3g,适用于肝气郁结患者。

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黄芪、桂枝、法夏,适用于脾胃虚寒患者。

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侧柏叶、白及、阿胶、田七粉末,适用于吐血便血患者。

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麦冬、石斛、玉竹,适用于胃阴亏虚患者。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中草药制剂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治疗食管贲门失弛缓症的中药组合物,由太子参、白术、云苓、甘草、白芍、台乌、威灵仙组成,其中,太子参30g、白术15g、云苓15g、甘草5g、白芍15g、台乌12g、威灵仙15g,其中,嗳气反酸患者加砂仁、元胡或合用乌贝散(乌贼骨85%、浙贝母15%研为极细末),每服2~3g;肝气郁结患者加白芍、枳壳、郁金,或左金丸;肝郁化火或胃热过盛患者合用三黄泻心汤;脾胃虚寒患者加黄芪、桂枝、法夏或附桂理中汤;兼吐血便血患者加侧柏叶、白及、阿胶、田七末(炒);胃阴亏虚患者加麦冬、石斛、玉竹等。

技术研发人员:王月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月琴
技术研发日:2017.07.31
技术公布日:2019.02.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