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烯温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08993发布日期:2019-02-10 13:23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石墨烯温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中医针灸器械特别是针灸针的温针装置。



背景技术:

针灸临床一般采用针与灸的治疗方法,针是通过针刺穴位组织产生针刺电化学效应的治疗作用,而灸则是发热并且作用于穴位的一种治病方法,针灸临床一般有采用针与灸相结合的疗法,例如温针(在针灸针针刺穴位治疗的同时在该针灸针柄上燃烧艾绒,通过艾绒燃烧中所传导、散发的热量)治疗;由于在针灸针柄上燃烧的艾绒距离皮肤较远、无法将其所含的有机物通过皮肤让人体吸收;又由于艾绒在燃烧中变成气体、热量、烟雾,更不可能将其所含的有机物在燃烧中通过皮肤让人体吸收(而可用于治疗病症的有机类物质、芳香烃类、生物碱等物质被碳化、烟雾化失去了其有效的药用价值);因此燃烧艾绒在其治疗中实际上产生的是传导、散发热量的热效应。事实上艾绒是前人在没有应用电能的年代,按照人体在治疗病症时所对于热效应的需求而选择(容易收集、储存、廉价)的可应用中药材,然而其在温针应用中既会因燃烧的细小艾绒脱落而烫伤皮肤,又会因燃烧艾绒所产生的烟雾污染空气(损害人体的呼吸系统);此外由于电以及相关电热技术的不断出现,艾绒的容易收集、储存、廉价、发热等过去的优势已不复存在,显然、电热技术就不存在收集、储存的问题,电的使用(较艾绒)价格更为低廉,其热能效应较艾绒更大更易于控制。

随着电热技术的发展应用,申请号为201020539946.2《一种电热针灸针》提出了“由针体和针柄组成,针体的上端弯有导电环,针柄设置在导电环的下方,针柄是由塑料绝缘外套、电热丝和导电套环组成,电热丝从上至下缠绕在针体上,塑料绝缘外套设置在电热丝的外部,导电环与电热线的初端连接,导电套环套在塑料绝缘外套的下端与电热丝的末端连接,导电环和导电套环通过电源线与调压电源连接。”技术方案,其有益效果为“体积小,使用方便,用电热体代替传统的金属线绕制的针柄,将电源接点直接设置在塑料绝缘外套上,这样既形成针柄针体一体化,还不改变针灸针的传统外形,更不影响使用者的使用,还能通过针柄产生热量进行温针治疗。”,该技术方案虽将电热应用于温针但其制作结构复杂、(比常规针灸针)体积太大、(按现行一次性使用)成本太高,此外其还需要在使用中外接电源非常不方便,更大的问题则是该热敷贴技术方案考虑的仅仅只是常规的电热丝加热作用,没有提升加热的频谱频宽、提高加热光波的能量。

目前市场上还有一种温针电针综合治疗仪,该治疗仪采用可固定于针灸针柄的带有电热丝装置(如可固定夹持于针灸针柄的带有电热丝夹具)通过电线输送治疗仪所发出的电能来产生热效应,该技术方案虽将电热应用于温针,但是其离不开电线、必须依靠电线输送电能才能产生作用,故给操作带来极大的不便,此外其更大的问题则是该热敷贴技术方案考虑的仅仅只是常规的电热丝加热作用,没有提升加热的频谱频宽、提高加热光波的能量。

近年来随着石墨烯这个新型纳米材料的开发应用,例如新开发的石墨烯发热材料,石墨烯发热膜、石墨烯发热片、石墨烯发热纤维、石墨烯发热复合纤维、石墨烯发热布等技术(以其具有低电压高热量、安全轻薄、柔软、可折叠便利等特性)正创新应用于智能可穿戴用品、家庭智能取暖用品、家纺居家用品以及军工用品中取得了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但是还缺乏其与针灸针温针温灸的创新互动的技术,缺乏其低电阻率能够从电子、原子、分子、离子、光子等的粒子层面加快、加速针灸针温针温灸电化学效应开发创新的技术;缺乏针灸针温针温灸电化学效应(所产生的电子、离子、元素的变化)作用与其单层、二层、三层、及多层的纳米(二维复合、三维复合、等多维复合)状态狄拉克点附近(载流子的浓度最小,电阻率最大)所产生、跳跃(释放5-25微米波长频谱频宽的光子,较传统的碳系材料提高30%以上)等热效应的快速、提升作用所开发创新的技术;缺乏其低电压高热量(只要3~5v电压就能够快速加温至符合温针温灸的温度)、安全轻薄、柔软可折叠便利等特性能为针灸针温针温灸(不用外接电线电源)提供持续、小巧方便、精准、高效的针与灸相结合治疗(温度可控、可调节)作用的开发创新的技术方法。

因此,创造设计出采用石墨烯发热材料与针灸针温针温灸结合应用的技术方案,可使不用因燃烧艾绒所产生的烟雾污染空气,使得石墨烯纳米发热材料在狄拉克点附近所产生、跳跃的宽频谱光子的高能热效应能快速作用于针灸针温针或温灸,使得针灸针温针温灸在石墨烯低电压高热量(只要1.5~6v电压的纽扣电池或其它电池就能够快速加温至温针、温灸所需的温度)作用下不需要依靠外接电线输送电能、就能产生温针温灸的热效应、从而方便温针温灸的操作,以便不管从各种角度所刺入的针灸针都可方便的进行温针温灸(如:呈15度角刺入皮肤的腕踝针,就无法在该针灸针柄上燃烧艾绒、否则会严重的烫伤皮肤,而使用电线输送治疗仪电能所产生热效应、则会因为电线、带有电热丝的夹具夹持针柄等牵拉针柄的相关力量作用而使其容易滑出脱落、并且不方便应用、不利于治疗;又例如呈30度角刺入皮肤的针灸浮针同样不能在该针柄上燃烧艾绒、否则也会严重烫伤皮肤等),采用石墨烯发热材料与针灸针温针温灸结合的技术方案还可以使艾绒等具有针对性治疗作用的中药材所含有的有机类物质、芳香烃类、生物碱类物质通过加热后(在不碳化不产生烟雾污染空气的情况下)的散发而作用于人体,显然完成这从未有过的技术方案设计还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在于研究设计出一种石墨烯发热材料与针灸针温针温灸结合应用的技术方案,而使得针灸针温针温灸不会用因燃烧艾绒而产生的烟雾污染空气,使得石墨烯纳米发热材料在狄拉克点附近所产生、跳跃的宽频谱光子的高能热效应能快速作用于针灸针温针温灸,使得针灸针温针温灸在石墨烯低电压高热量(只要1.5~6v电压的纽扣电池或其它电池就能快速加温至温针、温灸所需的温度)作用下不需要依靠外接电线输送电能、就能够产生温针温灸的热效应、从而方便温针、温灸的操作,以便于不管从各种角度所刺入的针灸针都可以方便的进行温针温灸,采用石墨烯发热材料与针灸针温针温灸结合的技术方案还可使艾绒等具有针对性治疗作用的中药材所含有的有机类物质、芳香烃类、生物碱类物质通过加热后(在不碳化、不产生烟雾污染空气的情况下)的散发而作用于人体的治疗中。

本发明实现其目的采用技术方案是:一种石墨烯温针装置是由石墨烯发热材料以及固定夹持装置和供电系统组成或者是由石墨烯发热材料制成固定夹持装置和供电系统组成,所述的石墨烯发热材料固定在固定夹持装置中或石墨烯发热材料中固定有固定夹持装置或将石墨烯发热材料制成固定夹持装置,所述的石墨烯发热材料及固定夹持装置上安置并联接有一个供电系统。该一种石墨烯温针装置上还可安置一个容纳易发散药物的辅件装置。此外该一种石墨烯温针装置还可以另配一个电池充电装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石墨烯发热材料可分别选用石墨烯发热膜、石墨烯发热片、石墨烯发热纤维、石墨烯发热复合纤维、石墨烯发热布等石墨烯现有的发热品,制作成能夹持针灸针柄的片状形态或能套夹针灸针柄的筒状形态;将石墨烯发热材料与固定夹持装置以及供电系统(选用化工、机械、日用品制造、服装、电器等公知的技术)连成一体,同时还必须与供电系统的电路联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固定夹持装置可分别选用内套夹、外钳夹等等形式:将石墨烯发热材料围制成中空(可容纳夹持针灸针柄)的圆柱状、多边柱状的自套式内套夹,或在圆柱状、多边柱状的套筒内安置石墨烯发热材料、形成可以容纳夹持针灸针柄的内套夹,所述的内套夹中还可以安有弹性针灸针柄内夹具(该夹具可采用片状、线状、膜状等形式);可以选制各种形态的夹具作为外钳夹,夹具内侧固定安置石墨烯发热材料,固定安置在夹具内侧的石墨烯发热材料则直接作用于针灸针柄的夹持。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供电系统由电池盒(含电池盒盖)、电池、电线以及开关(也可以不用开关)组成,应该选最轻、最小的电池(如纽扣电池),供电系统必须与固定夹持装置和石墨烯发热材料联接并连成一体。此外,还应另配一台可供多个(石墨烯发热材料与固定夹持装置及供电系统连成一体的)电池充电的电池充电装置,使每一次温针治疗后该一种石墨烯温针装置即可安放在电池充电装置上充电待用。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容纳易发散药物的辅件装置,可以是安置在一种石墨烯温针装置上的容器(该容器能用以承载粉状、颗粒状或液状的易发散药物,为石墨烯发热材料发热时、那些易发散药物所发散的有机类物质气体、芳香烃类气体、生物碱类气体通过散发作用于人体器官组织);也可以由外石墨烯发热复合纤维、石墨烯发热布作为(等能吸附液状易发散药物)石墨烯敷料(也可在石墨烯发热材料上再覆有如纱布、无纺布等敷料)吸附液状易发散药物,从而能够让(石墨烯发热材料发热时)其所吸附的液状易发散药物所含的有机类物质、芳香烃类、生物碱类液体能以气体状态散发于治疗区域,通过人体(呼吸、血循)器官组织而有益于治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石墨烯发热材料与针灸针温针、温灸结合应用的技术方案,使得针灸针温针、温灸不会用因燃烧艾绒而产生的烟雾污染空气,使得石墨烯纳米发热材料在狄拉克点附近所产生、跳跃的宽频谱光子的高能热效应能快速作用于针灸针温针或温灸,使得针灸针温针、温灸在石墨烯低电压高热量(只要1.5~6v电压的纽扣电池或其它电池就能快速加温至温针、温灸所需的温度)作用下不需要依靠外接电线输送电能、就能产生温针温灸的热效应、从而方便温针、温灸的操作,以便不管各种角度所刺入的针灸针都可方便的进行温针、温灸(如本技术方案还可以直接安放在穴位经络上进行温灸),此外采用石墨烯发热材料与针灸针温针温灸结合的技术方案还可使艾绒等具有针对性治疗作用的中药材所含有的有机类物质、芳香烃类、生物碱类物质通过加热后(在不碳化、不产生烟雾污染空气的情况下)的散发而作用于保健、康复以及各种病症的治疗中。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石墨烯温针装置(内套夹内夹具套筒型)构造示意图;

图2是一种石墨烯温针装置(带容器内套夹内夹具套筒型)构造示意图;

图3是图2放大的仰视示意图;

图4是一种石墨烯温针装置(自套式内套夹型)构造示意图;

图5是一种石墨烯温针装置(外钳夹固定型)构造示意图;

图6是图5侧视示意图;

图1~6图中:1石墨烯发热材料,2固定夹持装置,21内套夹,211内夹具,212自套式内套夹,22外钳夹,221外钳夹支点,222外钳夹操作柄,3供电系统,31电池盒(含电池盒盖及开关),32电池,4容纳易发散药物的辅件装置,41石墨烯敷料,42容器,5揿针针柄进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一种石墨烯温针装置(内套夹内夹具套筒型)构造示意图,图2是是一种石墨烯温针装置(带容器内套夹内夹具套筒型)构造示意图,图3是图2放大的仰视示意图,图4是一种石墨烯温针装置(自套式内套夹型)构造示意图,图5是一种石墨烯温针装置(外钳夹固定型)构造示意图,图6是图5侧视示意图,图1~6中有石墨烯发热材料1、固定夹持装置2、内套夹21、内夹具211、自套式内套夹212、外钳夹22、外钳夹支点221、外钳夹操作柄222、供电系统3、电池盒(含电池盒盖及开关)31、电池32、容纳易发散药物的辅件装置4、石墨烯敷料41、容器42、揿针针柄进入口5。图1在实施中可以将石墨烯发热材料1固定在固定夹持装置2的内套夹21里,石墨烯发热材料1上还置有内夹具211(用于固定夹持针灸针柄)并安排有揿针针柄进入口5,再将内有石墨烯发热材料1的固定夹持装置2与供电系统3连成一体并联接电路、即可包装待用,使用时在电池盒(含电池盒盖及开关)31装上电池32,再将揿针针柄套入揿针针柄进入口5夹持固定,在石墨烯敷料41上输入液状易发散药物,接通电源即可;图2图3在实施中可将石墨烯发热材料1固定在固定夹持装置2的内套夹21里,石墨烯发热材料1中还置有内夹具211(内夹具211与容器42连接固定)安排有揿针针柄进入口5,揿针针柄进入口5的另一头安置有容器42,再将内有石墨烯发热材料1的固定夹持装置2与供电系统3连成一体并联接电路、即可包装待用,使用时在电池盒(含电池盒盖及开关)31装上电池32,再将揿针针柄套入揿针针柄进入口5夹持固定,在容器42中放入易发散药物,接通电源即可;图4在实施中可以将石墨烯发热材料1围制成固定夹持装置2,中间只留下和针灸针柄外径相同尺寸的揿针针柄进入口5,再将内有石墨烯发热材料1的固定夹持装置2与供电系统3连成一体并联接电路、即可包装待用,使用时在电池盒(含电池盒盖及开关)31装上电池32,再将揿针针柄套入揿针针柄进入口5夹持固定,接通电源即可;图5图6在实施中可以将石墨烯发热材料1固定在固定夹持装置2的外钳夹22里,将外钳夹22与供电系统3连成一体并联接电路、即可包装待用,使用时在电池盒(含电池盒盖及开关)31装上电池32,再在石墨烯敷料41上输入液状易发散药物,按压外钳夹操作柄222通过外钳夹支点221作用使的揿针针柄进入口5展开,然后外钳夹22里夹持固定揿针针柄,再接通电源即可。此外还可另外配一台可供多个针对图1、图2、图3、图4、图5、图6产品(不用拿出电池就能充电)的电池充电装置,使每一次温针治疗后的多个产品都能方便充电待用。

上面对本专利的实施方式作了示意性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