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潮微晶茶多酚的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980188发布日期:2019-02-26 19:26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茶叶深加工
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潮微晶茶多酚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茶多酚在食品加工、医药、日用化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因此茶多酚的提取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茶多酚含有大量的亲水性成分,如多糖、蛋白质、氨基酸、无机盐等,具有较强的吸水性,极易吸潮氧化变质,因此茶多酚保质期很短,使得应用茶多酚的诸如中药制剂、功能食品等加工带来较大困难,尤其是中药制剂,仅停留在动物试验、药效机理研究或体外模拟实验阶段。克服茶多酚吸湿性强的缺陷是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一般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将物料中的大分子强吸水性物质去除,传统工艺是采用溶剂萃取法,但溶剂属于易燃易爆品,不仅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生产成本也较高;二是在茶多酚的加工过程中添加具有防潮功能的成分,但因添加成分的防潮效果差异较大,并且与其它成分相互作用以及工艺条件关系密切等因素的影响,致使添加效果非常不稳定而不能工业化应用。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公开一种防潮微晶茶多酚的加工方法,该方法获得的微晶茶多酚具有稳定的防潮性能。本发明的防潮微晶茶多酚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干绿茶平铺于浸出器的微孔网板上,温度为40-60℃的去离子水对干绿茶喷淋、浸泡,去离子水与干绿茶的体积比为5-8:1,干绿茶经去离子水喷淋、浸泡3-5分钟后的茶汁从网板下方输出进入下一级浸出器,经四级浸出器连续喷淋、浸泡进行逆流浸提得到绿茶提取液;(2)清除浸出器中的茶渣;(3)在压力0.1mpa条件下,将温度为20-30℃的绿茶提取液经孔径为5μm连续超滤膜去除绿茶提取液中微粒和大分子杂质;(4)采用连续纳滤膜将去除杂质的绿茶提取液浓缩,浓度为15-20%,同时除去无机盐;(5)浓缩后的绿茶提取液浓经离心萃取处理,处理时添加二氯甲烷萃取咖啡碱,二氯甲烷与浓茶汁重量比为1:1,离心萃取时间为3-10分钟;(6)离心萃取处理得到的重相液体送入蒸发器,加热温度为50-60℃,回收二氯乙烷的同时得到咖啡碱;离心萃取得到的轻相液体进行喷雾干燥,得到含量≧98%的茶多酚粉;(7)茶多酚粉与微晶纤维素按重量比1:0.1-0.3均匀混合,即得微晶茶多酚。所述茶多酚粉与微晶纤维素均匀混合的同时添加微粉化乳糖,微晶纤维素与微粉化乳糖重量比为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和优点在于:本方法采用40-60℃的去离子水循环喷淋浸泡逆流浸提、连续微滤膜除杂、连续纳滤膜浓缩、离心萃取溶剂提取咖啡因、回收溶剂、喷雾干燥和微晶处理七道工序,其中去离子水循环喷淋浸泡逆流浸提使干绿茶得到扰动,不仅其有效成分溶解提取充分也能避免现有技术中中连续蒸煮破坏有效成分的缺陷。采用连续超滤膜去除绿茶提取液中的强吸水物质,如多糖、蛋白质、氨基酸等,降低了操作成本,也提高了产品的纯度。本方法采用微晶纤维素作为防潮辅料,虽其本身然具有很强的吸湿性能,但其吸湿后形成的是不易扩散的结晶水,对药物或食品的其它成分影响很小,既达到了吸湿避免受潮和发霉的目的,又延长了药物或食品的保质期,为中药制剂、功能食品等的加工带来了方便。微粉化乳糖在药物的混合阶段药物粒子可以黏附于载体乳糖表面,降低药物粒子之间的吸附,因此可以提高药物的流动性和分散性,可以有效的减少药物之间的聚集。离心分离处理得到的咖啡碱是本方法的副产品。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微晶茶多酚防潮效果好、加工成本较低的突出优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1本方法使用的浸出器具有微孔网板和水循环机构,所谓水循环机构是浸出器底部设置出水口,浸出器上部设置进水口,出水口与进水口由水泵和管路连接,出水口由水泵和管路连接下一级浸出器上部,还可以在浸出器下部设置电加热装置。首先将干绿茶平铺于浸出器的微孔网板上,加入去离子水,去离子水温度为40-60℃,循环水与干绿茶的体积比为5-8:1,即循环水液面高于干绿茶表面。开启水泵,使去离子水对干绿茶连续喷淋、浸泡3-5分钟后去离子水成为茶汁,该茶汁从微孔网板下方输出泵送进入下一级浸出器,经四级浸出器连续喷淋、浸泡进行逆流浸提得到绿茶提取液,清除各浸出器中的茶渣,以备再次逆流浸提使用。将温度为20-30℃绿茶提取液在泵压力为0.1mpa条件下通过孔径为5μm连续超滤膜去除绿茶提取液中微粒和大分子杂质,至少两个循环。采用将去除杂质的绿茶提取液浓缩,浓度为15-20%均可,同时除去无机盐。连续超滤膜和连续纳滤膜为现有产品。浓缩后的绿茶提取液经离心萃取处理,处理时添加二氯甲烷萃取咖啡碱,二氯甲烷与浓茶汁重量比为1:1,离心萃取时间为3-10分钟。离心萃取处理得到的重相液体送入蒸发器,加热温度为50-60℃,回收二氯乙烷的同时得到咖啡碱,咖啡碱为本方法的副产品。离心萃取得到的轻相液体进行喷雾干燥,得到含量≧98%的茶多酚粉。将茶多酚粉与微晶纤维素按重量比1:0.1-0.3均匀混合,即得微晶茶多酚。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茶多酚粉与微晶纤维素均匀混合的同时添加微粉化乳糖,微晶纤维素与微粉化乳糖重量比为1:2。实施例2的其它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以下简要叙述实施例1或实施例2获得的微晶茶多酚其吸湿性的测定方法和结果:准确称取本微晶茶多酚和一般茶多酚粉各2g,分别平摊于干燥至恒重的扁形称量瓶中,料粉厚约2mm,开盖置于干燥器中1—2h以上脱湿平衡,备用。将底部盛有氯化钠过饱和溶液的玻璃干燥器置于室温48h使其内部相对湿度为72.5%,将上述分别装有本微晶茶多酚和一般茶多酚粉称量瓶准确称定质量后置于干燥器中(称量瓶盖打开),分别于1、3、6、12、24、36小时准确称定各扁形称量瓶的重量。本微晶茶多酚和一般茶多酚粉按上述方法平行做3次,以下式分别计算吸湿百分率,吸湿百分率(%)=(吸湿后粉料的质量-吸湿前粉料的质量)/吸湿前粉料的质量×100%,取均值。比较结果见下表时间(小时)136122436一般茶多酚粉1.23.110.418.622.328.1本微晶茶多酚0.31.824.015.879.8311.32比较吸湿结果明显可见本微晶茶多酚具有优良的防潮吸湿性能。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