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舒筋活血、通络消肿的中药组合物、膏药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116513阅读:60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舒筋活血、通络消肿的中药组合物、膏药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统称,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经络纵横交贯,遍布全身,身体任何部位的经络不通畅都会影响五脏六腑正常功能的进行。简单的讲,经络不通是就是身体内联系脏腑的通道不通了,通道内瘀滞。经络不通可以是有形的,这就是肿,常由血瘀引起,要消肿,就得活血化瘀。经络不通也可以是无形的,这就是胀,由气滞引起。胀通常是气在经络运行不畅时形成的“涡气”。经络是人身体气血运行联系五脏六腑的通道,如果经络不通就会导致各种疼痛性疾病,例如风湿性骨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关节肿痛、肩周炎、腰痛、坐骨神经痛、痛经、神经痛、疮等疾病。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根据中医理论合理配制,通过各味药材之间的相互配伍,达到疏通经络,消肿祛瘀,治疗各种疾病引起的疼痛。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舒筋活血、通络消肿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舒筋活血、通络消肿的膏药。

本发明的再一目地是提供一种舒筋活血、通络消肿的膏药的制备方法。

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舒筋活血、通络消肿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第一份药:生川乌10-15份,生草乌10-15份,麻黄10-12份,白芷15-20份,木鳖子10-15份,大黄15-20份,白芥子15-20份,生地15-20份,白芨15-20份,血余20-30份,龟板30-50份,浮萍10-15份,黄柏15-20份,半夏15-20份,南星15-20份,红花15-20份,骨碎补15-20份,防风15-20份,乌药15-20份,丹参15-20份,赤芍15-20份,木香20-25份,木瓜20-25份,海桐皮15-20份,桃仁20-25份,刘寄奴15-20份,透骨草10-15份,川断15-20份,五加皮15-20份,苍术15-20份,枣树皮20-25份,细辛10-15份,石膏20-25份,当归15-20份;

第二份药:穿山甲10-15份,降香20-25份,洋金花10-15份,茉莉花根10-15份;

第三份药:麝香5-10份,乳香20-25份,没药20-25份,冰片25-30份,血竭25-30份,自然铜25-30份,儿茶25-30份,硼砂10-15份;

第四份药:黄丹2500-3000份;

和麻油4500-5000份。

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舒筋活血、通络消肿的中药组合物,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第一份药:生川乌12份,生草乌12份,麻黄11份,白芷18份,木鳖子12份,大黄18份,白芥子18份,生地18份,白芨18份,血余25份,龟板40份,浮萍12份,黄柏18份,半夏18份,南星18份,红花18份,骨碎补18份,防风18份,乌药18份,丹参18份,赤芍18份,木香23份,木瓜23份,海桐皮18份,桃仁23份,刘寄奴18份,透骨草12份,川断18份,五加皮18份,苍术18份,枣树皮23份,细辛12份,石膏23份,当归18份;

第二份药:穿山甲12份,降香23份,洋金花12份,茉莉花根12份;

第三份药:麝香8份,乳香23份,没药23份,冰片28份,血竭28份,自然铜28份,儿茶28份,硼砂12份;

第四份药:黄丹2800份;

和麻油4800份。

本发明提供的舒筋活血、通络消肿的中药组合物通过调整第一份药、第二份药、第三份药、第四份药和麻油之间的原料药材的配比关系,实现药物之间更好的配伍,相互制约,协同作用。经过本发明人的研究,通过数年的试验调配,最终确定,当所有的原料药材以以上的配比组合之后,具有最佳的疗效,能够达到更好的治疗由于经络不通引起的各种疼痛,如风寒湿痹,骨关节炎,跌打扭伤,无名肿毒,各种疼痛性疾病如:风湿性骨关节炎,类风湿性骨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关节肿痛,颈椎病,肩周炎,腰痛,腰间盘突出,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宽关节炎,宽关节积液,膝关节滑膜炎,滑膜积液,半月板损伤,骨质增生,骨刺,骨肿瘤,闭合性原位骨折,韧带拉伤,软组织挫伤,胃痛,痛经,神经痛,神经性头痛,各种肿瘤性疼痛,疔,疮,痈,疽等疾病。

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舒筋活血、通络消肿的膏药,所述膏药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第一份药:生川乌10-15份,生草乌10-15份,麻黄10-12份,白芷15-20份,木鳖子10-15份,大黄15-20份,白芥子15-20份,生地15-20份,白芨15-20份,血余20-30份,龟板30-50份,浮萍10-15份,黄柏15-20份,半夏15-20份,南星15-20份,红花15-20份,骨碎补15-20份,防风15-20份,乌药15-20份,丹参15-20份,赤芍15-20份,木香20-25份,木瓜20-25份,海桐皮15-20份,桃仁20-25份,刘寄奴15-20份,透骨草10-15份,川断15-20份,五加皮15-20份,苍术15-20份,枣树皮20-25份,细辛10-15份,石膏20-25份,当归15-20份;

第二份药:穿山甲10-15份,降香20-25份,洋金花10-15份,茉莉花根10-15份;

第三份药:麝香5-10份,乳香20-25份,没药20-25份,冰片25-30份,血竭25-30份,自然铜25-30份,儿茶25-30份,硼砂10-15份;

第四份药:黄丹2500-3000份;

和麻油4500-5000份。

为了方便使用,本发明人将上述的舒筋活血、通络消肿的中药组合物调配成膏药的剂型,方便临床使用,同时,降低药物的毒性,增强疗效。

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舒筋活血、通络消肿的膏药,所述膏药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第一份药:生川乌12份,生草乌12份,麻黄11份,白芷18份,木鳖子12份,大黄18份,白芥子18份,生地18份,白芨18份,血余25份,龟板40份,浮萍12份,黄柏18份,半夏18份,南星18份,红花18份,骨碎补18份,防风18份,乌药18份,丹参18份,赤芍18份,木香23份,木瓜23份,海桐皮18份,桃仁23份,刘寄奴18份,透骨草12份,川断18份,五加皮18份,苍术18份,枣树皮23份,细辛12份,石膏23份,当归18份;

第二份药:穿山甲12份,降香23份,洋金花12份,茉莉花根12份;

第三份药:麝香8份,乳香23份,没药23份,冰片28份,血竭28份,自然铜28份,儿茶28份,硼砂12份;

第四份药:黄丹2800份;

和麻油4800份。

经过本发明人的临床研究,以上述药物原料以及配比制备得到的膏药的疗效最佳,各种药材之间的相互制衡作用明显,有效降低了原料药材的毒性,提升舒筋活血、通络消肿的药效。

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的舒筋活血、通络消肿的膏药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麻油,加热至95-105℃;

(2)将第一份药加入步骤(1)中的麻油中,炸制至原料药材外表棕黑,内部棕红,捞出药渣,过筛,降温至115-125℃,停止加热,得到药物油;

(3)将第四份药黄丹干燥,然后加入步骤(2)得到的药物油中,搅拌熬制,得到第一膏状物;

(4)将第二份药分别粉碎,过筛,混合均匀,加入步骤(3)得到的膏状物中,加热搅拌,熬制25-35min,得到第二膏状物;

(5)将步骤(4)得到的第二膏状物放入凉水中浸泡8-12天,每天换水1-2次,得到第三膏状物;

(6)将第三份药分别粉碎,过筛,混合均匀,得到第三份药物粉,将步骤(5)得到的第三膏状物加热至75-85℃,加入第三份药物粉,搅拌熬制25-35min,静置降温至20-30℃,分摊至膏药布上,即得到所述舒筋活血、通络消肿的膏药。

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的舒筋活血、通络消肿的膏药的制备方法,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加热的器皿为铜制器皿。

每味原料药材都有自身特有的理化属性,而各位药材经过炮制的过程中会发生系列的反应,为了避免原料药材与器皿之间发明理化作用改变药性,因此本发明人经过研究最终确定以铜制器皿熬制膏药,得到的膏药药性最佳。

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的舒筋活血、通络消肿的膏药的制备方法,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加热的升温速率为3-5℃/min。

经本发明人研究,缓慢的升温有利于原料药物释放其中的有效成分,第一份根茎类的原料中的药物成分与麻油充分接触,在缓慢的升温过程中,原料药物的有效成分充分与麻油融合,提升了膏药的药效。

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的舒筋活血、通络消肿的膏药的制备方法,优选地,步骤(2)中,捞出药渣之后过200-400目筛。

为了使得制备的膏药质地细腻,能够更好的穿过皮肤到达病灶,本发明研究发现过滤除去粒径较大的颗粒能够有效提升药效。

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的舒筋活血、通络消肿的膏药的制备方法,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熬制的时间为2-3h。

通过2-3h的文火熬制,本发明的膏药中的多种原料药材的药物有效成分之间发生系列反应,最终熬制得到的膏药的有效性提高,毒性降低。

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的舒筋活血、通络消肿的膏药的制备方法,优选地,步骤(4)中,所述加热至100-120℃。

为了最大程度提取原料药材的有效成分,且保证有效成分少挥发,本发明人研究确定第二份药的最佳加热温度为100-120℃。

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的舒筋活血、通络消肿的膏药的制备方法,优选地,步骤(5)中,所述凉水的温度为5-20℃。

众所周知,“是药三分毒”,为了将原料药材中溶解出的毒性物质溶出,本发明人研究结果表明,将熬制成半成品的膏药放置在5-20℃的凉水中浸泡,能够将其中的水溶性毒性物质溶出,大大降低药物的毒性。

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的舒筋活血、通络消肿的膏药的制备方法,优选地,步骤(6)中,将第三份药分别粉碎,过筛200-400目筛。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对部分原料的功效作进一步说明。

生地,味苦甘,气寒,沉也,阴也。入手少阴及手太阴。凉头面之火,清肺肝之热,亦君药也。其功专于凉血止血,又善疗金疮,安胎气,通经,止漏崩,俱有神功。

白芨,味苦、辛,气平、微寒,阳中之阴也。入肺经。功专收敛,亦能止血。败症溃疡、死肌腐肉,皆能去之。

血余,补阴,苦平。入足少阴、厥阴。补阴消瘀、治诸血病。

龟板含骨胶质、水解物含多种氨基酸、蛋白质、脂肪及钙盐等。龟板滋肾潜阳,益肾健骨,养血补心。主治阴虚阳亢,阴虚内热,虚风内动,肾虚骨痿,囟门不合,阴血亏虚,惊悸,失眠,健忘。龟板为龟科动物的腹甲及背甲。

大黄,味苦,气大寒,阴中之阴,降也,无毒。入胃与大肠。然有佐使,各经皆达也。

穿山甲,除痰疟寒热风痹强直疼痛,通经脉,下乳汁,消痈肿,排脓血。通窍杀虫,疗蚁疮癞,及诸疰疾疥癣恶疮。

浮萍,以带根全草入药,性寒,味辛,功能发汗透疹、清热利水,主治表邪发热、麻疹、水肿等症。

白芥子,味辛,气温,无毒。入肝、脾、肺、胃、心与胞络之经。能去冷气,安五脏,逐膜膈之痰,辟鬼祟之气,消癖化疟,降息定喘,利窍明目,逐瘀止疼,俱能奏效。能消能降,能补能升,助诸补药,尤善收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提供的舒筋活血、通络消肿的中药以生川乌、生草乌、麻黄、生地、龟板、浮萍和穿山甲为君药,其中生川乌、生草乌行气止痛;麻黄具有解热、抗菌、抗病毒的作用;生地能够清火、凉血止血;龟板滋肾潜阳,益肾健骨,养血补心;浮萍发汗透疹、清热利水;穿山甲,除痰疟寒热风痹强直疼痛,通经脉;上述几种药物共为君药,相互配伍,协同作用,具有良好的清火凉血、行气止痛、健骨补血的功效;大黄、白芥子和麻油共为佐使,其余药物为臣药,臣药之间相互配伍,辅助君药,解君药之毒性,提升君药的药效,共同作用,达到疏通经络、补气活血、祛湿消肿、化瘀止痛、解毒散结、消除骨刺的功效;大黄、白芥子和麻油共为佐使,能补能升,能消能降,辅助君药和臣药,消减本发明药物的毒性,提升药效。

2.本发明提供的舒筋活血、通络消肿的中药通过各组分中药之间相互配伍,共同达到祛风除湿,舒筋活血,通络消肿,化於止痛,解毒散结的功效,能够有效治疗风寒湿痹,骨关节炎,跌打扭伤,无名肿毒以及各种疼痛性疾病,如:风湿性骨关节炎,类风湿性骨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关节肿痛,颈椎病,肩周炎,腰痛,腰间盘突出,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宽关节炎,宽关节积液,膝关节滑膜炎,滑膜积液,半月板损伤,骨质增生,骨刺,骨肿瘤,闭合性原位骨折,韧带拉伤,软组织挫伤,胃痛,痛经,神经痛,神经性头痛,各种肿瘤性疼痛,疔,疮,痈,疽等疾病。

3.本发明提供的舒筋活血、通络消肿的膏药的制备方法通过分批次熬制而成,先将根茎类的原料药材与麻油共熬,萃取原料药材中的药物有效成分,然后调节药物油的温度至最佳,加入黄丹,熬制至滴水成珠,不粘手,拉丝不断,把第二份药粉碎加入其中,边加热边搅拌,使得各原料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由于原料药材中有毒性溶出,因此将熬制出的半成品加入到凉水中,使得熬制出的半成品中的毒性成分溶解在凉水中,拔除毒性,最大程度保留药效,降低毒性;第三份药的有效成分中含有易挥发的成分,因此将在经过凉水浸泡之后的半成品加热至75-85℃,再加入第三份药,有效避免药物有效成分的流失。本发明提供的舒筋活血、通络消肿的膏药的制备方法最大程度保留药物的有效成分,降低药物毒性,使得药物发挥最佳的疗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舒筋活血、通络消肿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的原料:

第一份药:生川乌10g,生草乌10g,麻黄10-12g,白芷15g,木鳖子10g,大黄15g,白芥子15g,生地15g,白芨15g,血余20g,龟板30-50g,浮萍10g,黄柏15g,半夏15g,南星15g,红花15g,骨碎补15g,防风15g,乌药15g,丹参15g,赤芍15g,木香20g,木瓜20g,海桐皮15g,桃仁20g,刘寄奴15g,透骨草10g,川断15g,五加皮15g,苍术15g,枣树皮20g,细辛10g,石膏20g,当归15g;

第二份药:穿山甲10g,降香20g,洋金花10g,茉莉花根10g;

第三份药:麝香5g,乳香20g,没药20g,冰片25g,血竭25g,自然铜25g,儿茶25g,硼砂10g;

第四份药:黄丹2500g;

和麻油4500g。

实施例2

舒筋活血、通络消肿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的原料:

第一份药:生川乌15g,生草乌15g,麻黄12g,白芷20g,木鳖子15g,大黄20g,白芥子20g,生地20g,白芨20g,血余30g,龟板30-50g,浮萍15g,黄柏20g,半夏20g,南星20g,红花20g,骨碎补20g,防风20g,乌药20g,丹参20g,赤芍20g,木香25g,木瓜25g,海桐皮20g,桃仁25g,刘寄奴20g,透骨草15g,川断20g,五加皮20g,苍术20g,枣树皮25g,细辛15g,石膏25g,当归20g;

第二份药:穿山甲15g,降香25g,洋金花15g,茉莉花根15g;

第三份药:麝香10g,乳香25g,没药25g,冰片30g,血竭30g,自然铜30g,儿茶30g,硼砂15g;

第四份药:黄丹3000g;

和麻油5000g。

实施例3

舒筋活血、通络消肿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的原料:

第一份药:生川乌12g,生草乌12g,麻黄11g,白芷18g,木鳖子12g,大黄18g,白芥子18g,生地18g,白芨18g,血余25g,龟板40g,浮萍12g,黄柏18g,半夏18g,南星18g,红花18g,骨碎补18g,防风18g,乌药18g,丹参18g,赤芍18g,木香23g,木瓜23g,海桐皮18g,桃仁23g,刘寄奴18g,透骨草12g,川断18g,五加皮18g,苍术18g,枣树皮23g,细辛12g,石膏23g,当归18g;

第二份药:穿山甲12g,降香23g,洋金花12g,茉莉花根12g;

第三份药:麝香8g,乳香23g,没药23g,冰片28g,血竭28g,自然铜28g,儿茶28g,硼砂12g;

第四份药:黄丹2800g;

和麻油4800g。

实施例4

舒筋活血、通络消肿的膏药,所述膏药包括以下重量的原料:

第一份药:生川乌10g,生草乌10g,麻黄10-12g,白芷15g,木鳖子10g,大黄15g,白芥子15g,生地15g,白芨15g,血余20g,龟板30-50g,浮萍10g,黄柏15g,半夏15g,南星15g,红花15g,骨碎补15g,防风15g,乌药15g,丹参15g,赤芍15g,木香20g,木瓜20g,海桐皮15g,桃仁20g,刘寄奴15g,透骨草10g,川断15g,五加皮15g,苍术15g,枣树皮20g,细辛10g,石膏20g,当归15g;

第二份药:穿山甲10g,降香20g,洋金花10g,茉莉花根10g;

第三份药:麝香5g,乳香20g,没药20g,冰片25g,血竭25g,自然铜25g,儿茶25g,硼砂10g;

第四份药:黄丹2500g;

和麻油4500g。

上述舒筋活血、通络消肿的膏药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麻油,在铜制器皿中以3℃/min的升温速率加热至95℃;

(2)将第一份药加入步骤(1)中的麻油中,炸制至原料药材外表棕黑,内部棕红,捞出药渣,过400目筛,降温至115℃,停止加热,得到药物油;

(3)将第四份药黄丹干燥,然后加入步骤(2)得到的药物油中,搅拌熬制2h,得到第一膏状物;

(4)将第二份药分别粉碎,过筛,混合均匀,加入步骤(3)得到的膏状物中,边加热边搅拌,加热至110℃停止加热,继续搅拌,熬制25min,得到第二膏状物;

(5)将步骤(4)得到的第二膏状物放入5℃的凉水中浸泡8天,每天换水1次,得到第三膏状物;

(6)将第三份药分别粉碎,过400目筛,混合均匀,得到第三份药物粉,将步骤(5)得到的第三膏状物加热至75℃,加入第三份药物粉,搅拌熬制25min,静置降温至20℃,分摊至膏药布上,即得到所述舒筋活血、通络消肿的膏药。

实施例5

舒筋活血、通络消肿的膏药,所述膏药包括以下重量的原料:

第一份药:生川乌15g,生草乌15g,麻黄12g,白芷20g,木鳖子15g,大黄20g,白芥子20g,生地20g,白芨20g,血余30g,龟板30-50g,浮萍15g,黄柏20g,半夏20g,南星20g,红花20g,骨碎补20g,防风20g,乌药20g,丹参20g,赤芍20g,木香25g,木瓜25g,海桐皮20g,桃仁25g,刘寄奴20g,透骨草15g,川断20g,五加皮20g,苍术20g,枣树皮25g,细辛15g,石膏25g,当归20g;

第二份药:穿山甲15g,降香25g,洋金花15g,茉莉花根15g;

第三份药:麝香10g,乳香25g,没药25g,冰片30g,血竭30g,自然铜30g,儿茶30g,硼砂15g;

第四份药:黄丹3000g;

和麻油5000g。

上述舒筋活血、通络消肿的膏药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麻油,在铜制器皿中以5℃/min的升温速率加热至105℃;

(2)将第一份药加入步骤(1)中的麻油中,炸制至原料药材外表棕黑,内部棕红,捞出药渣,过200目筛,降温至125℃,停止加热,得到药物油;

(3)将第四份药黄丹干燥,然后加入步骤(2)得到的药物油中,搅拌熬制3h,得到第一膏状物;

(4)将第二份药分别粉碎,过筛,混合均匀,加入步骤(3)得到的膏状物中,边加热边搅拌,加热至120℃停止加热,继续搅拌,熬制35min,得到第二膏状物;

(5)将步骤(4)得到的第二膏状物放入20℃的凉水中浸泡12天,每天换水2次,得到第三膏状物;

(6)将第三份药分别粉碎,过200目筛,混合均匀,得到第三份药物粉,将步骤(5)得到的第三膏状物加热至85℃,加入第三份药物粉,搅拌熬制35min,静置降温至30℃,分摊至膏药布上,即得到所述舒筋活血、通络消肿的膏药。

实施例6

舒筋活血、通络消肿的膏药,所述膏药包括以下重量的原料:

第一份药:生川乌12g,生草乌12g,麻黄11g,白芷18g,木鳖子12g,大黄18g,白芥子18g,生地18g,白芨18g,血余25g,龟板40g,浮萍12g,黄柏18g,半夏18g,南星18g,红花18g,骨碎补18g,防风18g,乌药18g,丹参18g,赤芍18g,木香23g,木瓜23g,海桐皮18g,桃仁23g,刘寄奴18g,透骨草12g,川断18g,五加皮18g,苍术18g,枣树皮23g,细辛12g,石膏23g,当归18g;

第二份药:穿山甲12g,降香23g,洋金花12g,茉莉花根12g;

第三份药:麝香8g,乳香23g,没药23g,冰片28g,血竭28g,自然铜28g,儿茶28g,硼砂12g;

第四份药:黄丹2800g;

和麻油4800g。

上述舒筋活血、通络消肿的膏药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麻油,在铜制器皿中以4℃/min的升温速率加热至100℃;

(2)将第一份药加入步骤(1)中的麻油中,炸制至原料药材外表棕黑,内部棕红,捞出药渣,过400目筛,降温至120℃,停止加热,得到药物油;

(3)将第四份药黄丹干燥,然后加入步骤(2)得到的药物油中,搅拌熬制2.5h,得到第一膏状物;

(4)将第二份药分别粉碎,过筛,混合均匀,加入步骤(3)得到的膏状物中,边加热边搅拌,加热至100℃停止加热,继续搅拌,熬制30min,得到第二膏状物;

(5)将步骤(4)得到的第二膏状物放入10℃的凉水中浸泡10天,每天换水2次,得到第三膏状物;

(6)将第三份药分别粉碎,过400目筛,混合均匀,得到第三份药物粉,将步骤(5)得到的第三膏状物加热至80℃,加入第三份药物粉,搅拌熬制30min,静置降温至25℃,分摊至膏药布上,即得到所述舒筋活血、通络消肿的膏药。

试验例

1.试验人员一般资料

选择经络不通引起的各种疾病患者273例,其中:风湿性骨关节炎患者6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56例;颈椎病患者38例;骨质增生患者45例;关节肿痛患者42例;跌打扭伤患者32例。

2.按照实施例6得到的膏药,每日一次,外敷于患处。连续外敷30天为一疗程,连续外敷3个疗程,若治愈则停止用药。

3.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经过2-3个疗程后,各症状及临床体征消失,其他客观检查指标基本正常;

显效:经过2-3个疗程后,各症状及临床体征减轻,其他客观检查指标明显改善;

无效:经过2-3个疗程后,各症状及临床体征无改善或加重,其他客观检查指标改善或加重。

有效率为治愈和显效的例数与总例数的百分比。

4.治疗结果见表1。

表1本发明实施例6的膏药的疗效

从表1的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舒筋活血、通络消肿的膏药对经络不通引起的各种疼痛性疾病具有良好的效果,其中对风湿性骨关节炎的有效率为88.3%,对痛风性关节炎的有效率为87.5%,对颈椎病的有效率为86.8%,对骨质增生的有效率为88.9%,对关节肿痛的有效率为92.9%,对跌打扭伤的有效率为90.6%,对以上疾病的总有效率为89%。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