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颈椎病、腰椎病、胸椎病患者的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52590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适用于颈椎病、腰椎病、胸椎病患者的床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家具,尤其是一种床。



背景技术:

床是睡眠用的必备器具,现有的床包括前床架、后床架及设置在它们之间的床板,功能较为单一。

踩背可以加强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背部僵硬、疼痛及疲劳,可以人的调节脏腑功能,令人感觉很舒服,尤其对颈椎病、腰椎病、胸椎病患者很有益处。现在大家都去养生馆享受踩背服务,价格较高,不方便,尤其对于老年人而言也不太合适。

如果可以躺在家里的床上即可踩背,就能够解决上述问题,因此需要发明一种可以踩背的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可以踩背的床。

本发明所设计的床,包括前床架、后床架及设置在它们之间的床板,所述床板上方设有移动箱体,在移动箱体两侧设有导向槽,该导向槽更靠近前床架,所述移动箱体的左右两面上设有深入所述导向槽的轴体,所述轴体上设有可在所述导向槽内滚动的滚轮;所述两侧的导向槽前端固定于前支架上、后端固定于后支架上,所述前支架底部为自由端并搁置在所述前床架上,在该前支架上设有把手,所述后支架底部铰接在所述后床架上;所述前支架上设有前轴承座,所述后支架上设有后轴承座,所述前轴承座的轴承内设有前转轴,所述后轴承座的轴承内设有后转轴,所述前转轴两端设有从动齿轮,所述后转轴上设有两个与从动齿轮相对应的主动齿轮,在后转轴端部还设有传动轮,所述后支架上设有往复驱动电机,所述往复驱动电机与所述传动轮传动连接,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之间连接有链条;所述导向槽位于所述链条内侧;所述移动箱体的左右两面上还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位于上部的那段水平设置的链条相连接;所述移动箱体外设有踩踏驱动电机,所述移动箱体内后侧设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两端铰接有摆动杆,在所述移动箱体内还设有一根可转动的凸轮轴,所述踩踏驱动电机与该凸轮轴传动连接,所述凸轮轴上设有左右两个凸轮,两个凸轮分别对应设置在两根摆动杆下方,所述凸轮的凸出部分可将所述摆动杆抬起,所述两个凸轮的凸出部分在空间上呈错开设置,在所述摆动杆后端弯曲后形成凹口,在摆动杆被抬至最高位置后凸轮再转动所述凸轮的凸出部分即落入该凹口内,所述移动箱体前端底面设有左右两个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细于该通孔孔径的升降杆,所述升降杆底部设有按摩脚,所述摆动杆前端设有空槽,所述升降杆顶部可活动设置在所述空槽内;所述凸轮更靠近所述摆动杆的后端;在其中一条导向槽的前后两端都设有行程开关,所述行程开关信号输入至一控制器,该控制器控制所述往复驱动电机工作,当任意行程开关被滚轮触及时控制器控制往复驱动电机反向工作。

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如下:

所述后支架底部铰接在所述后床架上是指:后支架底部的套环套在后床架顶部的圆形横杆上,在该圆形横杆上位于套环两侧的位置设有限位凸;

所述前床架上设有支杆,该支杆顶部嵌入在所述前支架底部的自由端底面;

所述升降杆顶部可活动设置在所述空槽内是指:所述摆动杆前端设有左右两个分叉片,所述空槽设在分叉片上,所述升降杆顶部位于左右两个分叉片之间,一螺杆同时穿过两个分叉片上的空槽以及升降杆的顶部并且在螺杆端部设有限位螺母;

所述往复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设有皮带轮,该皮带轮通过传动带与所述传动轮传动连接;

所述两个凸轮它们凸出部分的相位差是一百八十度;

所述踩踏驱动电机通过直角转向减速机与所述凸轮轴传动连接;

在所述通孔上设有弹性橡胶圈,所述弹性橡胶圈上设有贯通到底面的圆形空腔;

所述的前床架、后床架、床板、前支架、后支架、导向槽和移动箱体的材质都是木头;

本发明所设计的床,它的有益效果是:它能通过往复驱动电机驱动移动箱体前后往复移动,由于在导向槽上设置了行程开关,当任意行程开关被滚轮触及时控制器控制往复驱动电机反向工作,即移动箱体到达另一端后可以往回走;另外,在踩踏驱动电机的驱动下,从移动箱体下端伸出的两只按摩脚能够先后落下并抬起且呈周期性地运动,就像人在踩踏一样,当人躺在床板上时,两只按摩脚可以实现从前往后踩、从后往前踩的过程,以模拟人的踩背动作;使用本发明所设计的床,在家里就可以进行踩背,成本低,使用方便,尤其适合体力劳动者、颈椎病、腰椎病、胸椎病患者以及老年人,可以通过本发明所设计的床来加强他们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背部僵硬、疼痛及疲劳,促进身体健康。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俯视图,图中未安装链条和传动带;

图3是实施例1的侧视图,图中未安装链条、前转轴、前转轴和传动带;

图4是实施例1滚轮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1后支架与后床架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1前支架与前床架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1移动箱体侧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1移动箱体俯视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1摆动杆端部的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2移动箱体俯视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实施例3通孔处结构的放大图;

图中:前床架1、后床架2、床板3、移动箱体4、导向槽5、轴体6、滚轮7、前支架8、后支架9、把手10、前轴承座11、后轴承座12、前转轴13、后转轴14、从动齿轮15、主动齿轮16、传动轮17、往复驱动电机18、链条19、连接块20、踩踏驱动电机21、铰接座22、摆动杆23、凸轮轴24、凸轮25、凹口26、通孔27、升降杆28、按摩脚29、空槽30、行程开关31、控制器32、套环33、圆形横杆34、限位凸35、支杆36、分叉片37、螺杆38、限位螺母39、皮带轮40、传动带41、直角转向减速机42、弹性橡胶圈43、圆形空腔44、轴承45、轴承4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2、3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床,包括前床架1、后床架2及设置在它们之间的床板3,所述床板3上方设有移动箱体4,在移动箱体4两侧设有导向槽5,该导向槽5更靠近前床架1,所述移动箱体4的左右两面上设有深入所述导向槽5的轴体6,所述轴体6上设有可在所述导向槽5内滚动的滚轮7;所述两侧的导向槽5前端固定于前支架8上、后端固定于后支架9上,所述前支架8底部为自由端并搁置在所述前床架1上,在该前支架8上设有把手10,所述后支架9底部铰接在所述后床架2上;所述前支架8上设有前轴承座11,所述后支架9上设有后轴承座12,所述前轴承座11的轴承45内设有前转轴13,所述后轴承座12的轴承45内设有后转轴14,所述前转轴13两端设有从动齿轮15,所述后转轴14上设有两个与从动齿轮15相对应的主动齿轮16,在后转轴14端部还设有传动轮17,所述后支架9上设有往复驱动电机18,所述往复驱动电机18与所述传动轮17传动连接,所述主动齿轮16和从动齿轮15之间连接有链条19;所述导向槽5位于所述链条19内侧;所述移动箱体4的左右两面上还设有连接块20,所述连接块20与位于上部的那段水平设置的链条19相连接;如图7、8所示,所述移动箱体4外设有踩踏驱动电机21,所述移动箱体4内后侧设有铰接座22,所述铰接座22两端铰接有摆动杆23,在所述移动箱体4内还设有一根可转动的凸轮轴24,所述踩踏驱动电机21与该凸轮轴24传动连接,所述凸轮轴24上设有左右两个凸轮25,两个凸轮25分别对应设置在两根摆动杆23下方,所述凸轮25的凸出部分可将所述摆动杆23抬起,所述两个凸轮25的凸出部分在空间上呈错开设置,在所述摆动杆23后端弯曲后形成凹口26,在摆动杆23被抬至最高位置后凸轮25再转动所述凸轮25的凸出部分即落入该凹口26内,所述移动箱体4前端底面设有左右两个通孔27,所述通孔27内设有细于该通孔27孔径的升降杆28,所述升降杆28底部设有按摩脚29,所述摆动杆23前端设有空槽30,所述升降杆28顶部可活动设置在所述空槽30内;所述凸轮25更靠近所述摆动杆23的后端;在其中一条导向槽5的前后两端都设有行程开关31,所述行程开关31信号输入至一控制器32,该控制器32控制所述往复驱动电机18工作,当任意行程开关31被滚轮7触及时控制器32控制往复驱动电机18反向工作。

本实施例所描述的床,它的有益效果是:它能通过往复驱动电机18驱动移动箱体4前后往复移动,由于在导向槽5上设置了行程开关31,当任意行程开关31被滚轮7触及时控制器32控制往复驱动电机18反向工作,即移动箱体4到达另一端后可以往回走;另外,在踩踏驱动电机21的驱动下,从移动箱体4下端伸出的两只按摩脚29能够先后落下并抬起且呈周期性地运动,就像人在踩踏一样,当人躺在床板3上时,两只按摩脚29可以实现从前往后踩、从后往前踩的过程,以模拟人的踩背动作;使用本发明所设计的床,在家里就可以进行踩背,成本低,使用方便,尤其适合体力劳动者、颈椎病、腰椎病、胸椎病患者以及老年人,可以通过本发明所设计的床来加强他们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背部僵硬、疼痛及疲劳,促进身体健康。

本实施例所描述的床,往复驱动电机18驱动移动箱体4前后往复移动的原理如下:往复驱动电机18与传动轮17传动连接可带动传动轮17转动,由于传动轮17位于后转轴14端部,其带动后转轴14转动的同时可带动左右两个主动齿轮16转动,主动齿轮16通过链条19带动从动齿轮15转动,这样链条19就运动起来了,链条19的水平段在往复驱动电机18正反转时可以前后移动,而移动箱体4上的连接块20与位于上部的那段水平设置的链条19相连接,因此移动箱体4可以随链条19前后动,移动箱体4可移动的另外一点是其左右两面轴体6上的滚轮7可以在导向槽5内滚动,因此导向槽5可以对移动箱体4提供纵向支撑的力,而在链条19对移动箱体4扯动时,移动箱体4又能够作前后动,从而实现上述功能;

踩踏驱动电机21驱动两只按摩脚29的原理如下:踩踏驱动电机21带动凸轮轴24转动,左右两个凸轮25因此转动,凸轮25转动后,凸轮25的凸出部分可以将摆动杆23抬起,这样连接在摆动杆23端部的升降杆28就提升,按摩脚29向上移动,当摆动杆23被抬至最高位置后,凸轮25再转动所述凸轮25的凸出部分即落入该凹口26内,这样由于摆动杆23下方瞬间失去了支撑,摆动杆23、升降杆28在重力的作用下下落至最低处,按摩脚29下落形成踩踏,并直到凸轮25再转过来时将其抬下,周而复始,由于两个凸轮25的凸出部分在空间上呈错开设置,因此两只按摩脚29先后踩踏,摸拟人的动作;这样的优点在于,按摩脚29是在重力作用下下落的,当改变按摩脚29的重量或在其上加装重物时可以改变蹊踏的力道,另一方面,按摩脚29最低位置取决于人体背部曲线,背部下凹处按摩脚29就落得低一点、上凸处按摩脚29就落得高一点,不会对人体产生伤害;由于摆动杆23前端运动轨迹呈弧线,因此将通孔27孔径设置成粗于升降杆28,并且升降杆28顶部可活动设置在摆动杆23前端的空槽30内,这样可以确保升降杆28可以正常的抬起和下落。

由于前支架8底部为自由端并搁置在所述前床架1上,前支架8是自由的,后支架9底部铰接在所述后床架2上,这样通过把手10可以将整个装置由前支架8处抬起,这样就方便人躺到床板3上去;

具体地说,如图5所示,所述后支架9底部铰接在所述后床架2上是指:后支架9底部的套环33套在后床架2顶部的圆形横杆34上,在该圆形横杆34上位于套环33两侧的位置设有限位凸35;当然铰接方式不限于此,且铰接也为现有技术,具体不详述。

如图6所示,所述前床架1上设有支杆36,该支杆36顶部嵌入在所述前支架8底部的自由端底面;这样可确保前支架8的稳定性,明显地前支架8只要确保自由和能够得到前床架1的支撑即满足要求;

如图9所示,所述升降杆28顶部可活动设置在所述空槽30内是指:所述摆动杆23前端设有左右两个分叉片37,所述空槽30设在分叉片37上,所述升降杆28顶部位于左右两个分叉片37之间,一螺杆38同时穿过两个分叉片37上的空槽30以及升降杆28的顶部并且在螺杆38端部设有限位螺母39;明显,可活动设置不限于此,如摆动杆23前端不分叉仅设置空槽30,升降杆28顶部连接一个可在空槽30内移动、转动且不脱出的铆钉即可;

所述往复驱动电机18的电机轴上设有皮带轮40,该皮带轮40通过传动带41与所述传动轮17传动连接;传动连接的方式更多,可通过齿轮、链条等实现;

所述两个凸轮25它们凸出部分的相位差是一百八十度;也可以是其他角度,如120度,150度等,只要形成足够的相位差可确保两只按摩脚29先后落下抬起即可;

所述滚轮7最好是如图4所示工字轮,这样导向槽5落入滚轮7的凹限处,滚轮7左右位置可得到限位,移动箱体4也就得到限位使移动箱体4位置更稳固,明显地滚轮7还可以是其他结构,如滚轮7是限位于导向槽5内且可滚动的,或者滚轮7穿过导向槽5并在滚轮7上另设限位结构防止其脱出等等形式。

控制器32通过得到行程开关31的信息控制往复驱动电机18正反转的技术为现有技术,具体不详述。

另外,所述的前床架1、后床架2、床板3、前支架8、后支架9、导向槽5和移动箱体4的材质可选用金属,如不锈钢,或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识作其他选择,最好是所述的前床架1、后床架2、床板3、前支架8、后支架9、导向槽5和移动箱体4的材质都用木头,尤其可采用橡木,这样制作出来的床比较古典,适当家具。

实施例2: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床,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踩踏驱动电机21通过直角转向减速机42与所述凸轮轴24传动连接。

直角转向减速机42的变速功能,使带动凸轮轴24的力更大,可使按摩脚29重量做得更大,直角转向减速机42的转向功能使踩踏驱动电机21安装位置更合适,不占地方。

实施例3: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床,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在所述通孔27上设有弹性橡胶圈43,所述弹性橡胶圈43上设有贯通到底面的圆形空腔44。

弹性橡胶圈43设在升降杆28和通孔27之间对它们进行保护,弹性橡胶圈43上设有贯通到底面的圆形空腔44可尽量提高其缓冲能力。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构思作举例说明,明显地,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上述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