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肝瘟病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16519阅读:92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肝瘟病的中药。



背景技术:

中医中肝瘟病即为西医的肝炎,肝炎是由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等肝炎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五种肝炎病毒通过不同途径传播,是常见的严重传染病之一,其特征是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高等特点。临床上以食欲减退、恶心、上腹部不适、肝区痛、乏力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人可有黄疸发热和肝大伴有肝功能损害。有些病人可慢性化,甚至发展成肝硬化,少数可发展为肝癌。临床上治疗肝炎较为棘手,一般服用西药虽病情好转,但停药复发,不能彻底治愈,本病据其临床表现属中医“胁痛”、“黄疽”、“虚损”、“急黄”、“瘟黄”、“肝积”等范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肝瘟病的中药。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治疗肝瘟病的中药,包括以下成份:山慈菇、虎杖、二花、鳖甲和大青叶,其制作方法为以上成份各1000克混合在一起,放入坛中,倒入粮食醋没过以上药材,泡制一周后可服用,其服用方法为每次服用300ml泡制好的液体,三个月为一疗程,对于肝炎病十年及以上的患者需服用一至两个疗程。

粮食醋为粮食酿制的食用醋,包括山西老陈醋、镇江香醋、保宁醋和红曲米醋等食用醋。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的效果:

本发明采用山慈菇、虎杖、二花、鳖甲和大青叶,并以食醋泡制,对肝炎治疗效果显著,起效快,经过长期的验证,具有十余例治疗成功范例,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用于治疗肝瘟病的中药,包括以下成份:山慈菇、虎杖、二花、鳖甲和大青叶,其制作方法为以上成份各1000克混合在一起,放入坛中,倒入粮食醋没过以上药材,泡制一周后可服用,其服用方法为每次服用300ml泡制好的液体,三个月为一疗程,对于肝炎病十年及以上的患者需服用一至两个疗程。

粮食醋为粮食酿制的食用醋,包括山西老陈醋、镇江香醋、保宁醋和红曲米醋等食用醋。

山慈菇,别名冰珠子、金灯花、鹿蹄草、山茨菇、慈菇、毛慈菇、泥冰子、算盘七、人头七、太白及、水珠子、泥宾子和采配兰;功效:消肿、散结和解毒;性味:味甘、微辛、性寒、小毒;归经:肝经、胃经、肺经;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主治:痈疽恶疮,结核,咽痛喉痹,蛇虫咬伤;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磨汁,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磨汁涂,或研末调敷。

虎杖,别名花斑竹、酸筒杆、酸汤梗、斑杖根、黄地榆,功效: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散瘀止痛,止咳化痰;性味:味微苦,性微寒;归经:归肝、胆、肺经;主治:用于湿热黄疸、淋浊、带下、风湿痹痛,痈肿疮毒,水火烫伤,经闭,跌打损伤,肺热咳嗽;用法用量:9~15g,外用适量,支撑煎液或油膏涂敷;

二花:别名忍冬花、银花;功效:清热;性味:寒、甘;归经:心、肺、胃;主治: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用于痈肿疗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用法用量:每日10~15g,水煎服。

鳖甲:别名上甲、鳖壳、团甲鱼、鳖盖子;功效:滋阴潜阳,软坚散结,主治阴虚发热,痨热骨蒸,阴虚风动,经闭,久疟疟母;性味:咸、寒;归经:肝、肾:主治:去血气,破癞结,恶血,堕胎,消疮肿并扑损瘀血,疟疾,肠痈;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8钱,熬膏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敷;与二花共为佐药。

大青叶:别名蓝叶、蓝菜,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性味:味苦、性寒;归经:肝、心、胃、肺;主治:用于热病高热烦渴,神昏,斑疹,吐血,黄疸,泻痢,丹毒,喉痹,口疮;用法用量:9~15g。

食醋既有软坚散结、通气杀菌、降低转氨酶纠正酸性体质的功效。

病例一

孟二娃,男,30岁,山西省洪洞县赵城镇瓦窑头村人,于2007年10月3日就诊,其纳差、乏力5年余,经临汾市传染病医院确诊为乙型病毒型肝炎。经多方治疗,效果不佳。经查:面色灰暗,神疲乏力,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脉濡滑;诊断为慢性乙型病毒型肝炎,治疗:患者服用本中药,服用一月患者纳差消失,面色晦暗减轻,神疲乏力基本消失,舌体胖大减轻,舌边齿痕减少,脉略濡滑,大小便正常;服用第二个月患者饮食大增,腹胀呕恶消失,面色光鲜精神大增,舌质红胎薄白,脉缓和有力,一呼一吸四至间至五止,三月余治愈,至今未复发。

病例二

席全全,男,53岁,山西省洪洞县赵城镇瓦窑头村人,。患者于2016年3月5日就诊,其纳差、乏力、消瘦一年余,经临汾市传染病医院确诊为丙型病毒型肝炎,经多方治疗效果不佳,遂来我处就诊;经查:其面色暗黑,神疲乏力,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脉弦滑,诊断为丙型病毒型肝炎;治疗:患者服用本中药,服用一周患者感觉放屁增多,纳差乏力消失,饮食如常,面色略红润,舌体胖大减轻,齿痕减少,脉略弦滑,服用一月临床病例症状基本消失,大小便正常,六月余治愈,至今未复发。

病例三

刘小坏,男,38岁,山西省洪洞县堤村乡安定堡村人。患者2010年10月5日就诊,其纳差,乏力,消瘦,身体免疫力低下,易感冒,二年余。经临汾市传染病医院确诊为乙型病毒型肝炎,经多方治疗效果不佳,遂来我处就诊。查诊:面色黝黑,神疲乏力,舌体稍胖,边有齿痕,脉弦滑。诊断为乙型病毒型肝炎,治疗:患者服用本中药,服用一月面色红润精神矍铄,舌质红苔薄白,齿痕消失,脉一吸一呼四至间至五止。二便如常,六月余治愈,至今未复发。

病例四

王雷锋,男,52岁,山西省霍州市义旺村人,患者于2017年2月7日就诊,其头晕,乏力,肥胖,身体免疫力低下,易感冒,经霍州市人民医院确诊为脂肪肝,经多方治疗效果不佳,遂来我处就诊。经查诊:面色黑暗,神疲乏力,舌体胖大,苔黄厚腻,边有齿痕,脉弦滑。诊断为脂肪肝,治疗:患者服用本中药一周肠蠕动增快,失气增多,腹胀消失,二便如常。头闷乏力消失,面色红润精神振奋。舌体胖大减轻,苔略黄微腻,齿痕减少,脉微弦滑。服用三月后舌体胖大消失,面色红润,精神矍铄。舌质红苔薄白。体重减轻,二便如常,脉象正常,临床症状全部消失。b超显示脂肪肝消失,至今未复发。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肝瘟病的中药,包括以下成份:山慈菇、虎杖、二花、鳖甲和大青叶,其制作方法为以上成份各1000克混合在一起,放入坛中,倒入粮食醋没过以上药材,泡制一周后可服用,其服用方法为每次服用300ml泡制好的液体,三个月为一疗程,对于肝炎病十年及以上的患者需服用一至两个疗程,本发明采用山慈菇、虎杖、二花、鳖甲和大青叶,并以食醋泡制,对肝炎治疗效果显著,起效快,经过长期的验证,具有十余例治疗成功范例,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靳国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靳国龙
技术研发日:2017.09.13
技术公布日:2017.12.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