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中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11573发布日期:2018-10-09 20:34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糖尿病是一种高发病率的多病因的慢性代谢紊乱疾病,临床上分为1型、2型,其中以2型患者居多。2型糖尿病特征是外周对胰岛素产生抵抗作用,在分子水平表现为胰岛素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后信号转导缺失,引起持续高血糖从而导致氧化应激增加,产生各种慢性并发症。

由于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目前还缺乏有效的病因治疗方法。市场上已有多种类型的抗2型糖尿病的化学药物用于临床治疗,主要包括磺酰脲类、双胍类、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药、非磺酰脲类促胰岛分泌药及胰岛素,但这些药物大都存在疗效有限,不良反应明显等问题。

本病属于传统中医学“消渴”的范畴。中医认为“消渴”是由于阴虚燥热,五脏虚弱所导致的以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为特征的病症。导致消渴的病因有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及察赋不足等方面。其病机主要为燥热阴虚,五脏虚弱。发病过程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近年来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不断深入,研究证明天然药物有效成分具有明显降糖作用。丁怡敏等,“黄连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群瘦素、脂联素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吉林医学2013年第22期中公开了黄连素可降低血糖,提高脂联素,降低瘦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聂绪强等,“吴茱萸次碱对2型糖尿病肥胖大鼠的干预作用”中国药理学通报2010年第26期公开了吴茱萸次碱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申请号:cn201611145495.2,发明名称:一种防治2型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防治2型糖尿病的药物组合物,它是采用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仙灵脾8-15、仙茅8-15、金樱子8-15、覆盆子8-15、菟丝子8-15、葫芦巴8-15、僵蚕8-15、地龙8-15、黄连10-15、地骨皮16-20、天花粉10-15、肉桂2-5、黄精8-15、玉竹8-15、玉米须8-15、车前草8-15、鬼箭羽8-15、虎杖10-15、赤芍10-15、丹参8-15。

现未见将黄连和吴茱萸2味药配合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药物组合物的新用途。

本发明提供了含有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药物在制备治疗糖尿病和/或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药物中的用途:黄连2-10份、吴茱萸1-10份。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原料药重量配比为:黄连2份、吴茱萸1份。

其中,所述药物是由黄连、吴茱萸的原生药粉或水或有机溶剂提取物为活性成分,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而成的制剂。

所述的制剂是口服制剂。

其中,所述的口服制剂是颗粒剂、散剂、丸剂、胶囊剂、软胶囊剂、片剂或口服液。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丸剂为滴丸剂,胶囊剂为软胶囊剂。

所述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按重量配比称取原料药;

b、原料药直接打粉,或将原料药加水煎煮或有机溶剂提取,提取液浓缩,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成药学上常用的制剂。

所述药物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

其中,所述药物是治疗胃热肝寒型2型糖尿病的药物。

其中,所述药物是降低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ogtt2h血糖水平和/或胰岛素抵抗的药物。

目前己公认“整体观念”、“辨证施治”、“复方使用”、“复方配伍用药如用兵”是中医最科学最有效的几大优势,其中“复方配伍用药如用兵”是非常科学的中医药原创理论。中医组方中并药如行兵布阵那样环环相扣的严密配伍,是其优于西药配方的有效治疗手段。中医方剂理论认为,每一方剂,不仅需要根据病因病机选择合适的药物妥善配伍,同时也应符合组方的基本结构,即“君、臣、佐、使”的组方配伍,所谓“君、臣、佐、使”的组方配伍,就是其建立在对疾病病机的全方位判断基础上的科学配比。中医用方通过多环节、多靶点整合调节的生物学机制,对2型糖尿病及依赖这样机制复杂难查、西医疗效、治疗非常困难的疾患或症状进行凋控,可以取得比西药更好、更彻底的治疗效果,而这种疗效是建立在上述中医传统原创理论的确切指导之上的,本发明组方遵循了这一原则。

中医学理论指导下,2型糖尿病属“消渴”,病机主要为燥热阴虚,五脏虚弱。发病过程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重用黄连苦寒作为君药,清泻胃热,胃火降则其气自和;吴茱萸辛热,一者能温补阳气;二者疏肝解郁,以使肝气条达,郁结得开,脾运得健;三者和胃降逆,导热下行;四者反佐以制黄连之寒,使泻火而无凉遏之弊。如此一味药共司臣、佐之职。全方寒热并用(一寒一热,寒者正治,热者从治),辛开苦降(辛苦相合,泄中寓开,通且能降)共凑清胃暖肝之效。

本发明药物由黄连和吴茱萸两味药组成,具有“清胃暖肝”之功效,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ogtt2h血糖(ogtt2hpg)水平,降低胰岛素抵抗,无不良反应。本发明药物组合用药精简,老方新用,将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完美结合,达到调节胃热肝寒型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的目的,为临床用药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显然,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

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制备

取黄连2份、吴茱萸1份。各药味按量称取,掺以足量的净水,文火煎煮30分钟以上。收集水煎液后,再加水煎煮2次,合并各次水煎液,即得汤剂。

实施例2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制备

取实施例1制备的汤剂,浓缩后,加适当淀粉、糊精混匀后制粒。

实施例3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制备

取黄连2份、吴茱萸1份。各药味按量称取,掺以足量的净水,文火煎煮30分钟以上。收集水煎液后,再加水煎煮2次,合并各次水煎液,干燥,加入适量糊精、可溶性淀粉制粒后,压片,即得片剂。

实施例4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制备

取黄连2份、吴茱萸1份。各药味按量称取,掺以足量的净水,文火煎煮30分钟以上。收集水煎液后,再加水煎煮2次,合并各次水煎液,干燥后,加适量微晶纤维素,混匀后,装胶囊,即得胶囊剂。

以下通过临床观察证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试验例1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治疗2型糖尿病的验证

1实验材料

1.1实验药物

①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取黄连2份、吴茱萸1份。各药味按量称取,掺以足量的净水,文火煎煮30分钟以上。收集水煎液后,再加水煎煮2次,合并各次水煎液,即得汤剂;②取黄连2份,掺以足量的净水,文火煎煮30分钟以上。收集水煎液后,再加水煎煮2次,合并各次水煎液,即得汤剂;③取吴茱萸1份,掺以足量的净水,文火煎煮30分钟以上。收集水煎液后,再加水煎煮2次,合并各次水煎液,即得汤剂。

1.2患者资料

病例选择:①患者均来自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共纳入48例;②符合西医2型糖尿病病诊断标准,生活能够自理无严重肝、肾、心、脑疾病,血糖控制欠佳且血糖稳定至少2个月以上;③所有患者符合胃热肝寒证。

2实验方法

2.1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正式公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凡具有糖尿病症状(有多尿、多饮及不能解释的体质量下降),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即可诊断为糖尿病:①空腹血糖≥7.0mmol/l;②随机血糖≥11.1mmol/l;③糖耐量试验(ogtt)2小时血糖11.1mmol/l。无糖尿病症状者,需改日重复检查。

胃热肝寒证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中医诊断学》拟定2型糖尿病胃热肝寒证的证候诊断标准:需要同时满足胃热证及肝阳虚证。胃热证:胃脘灼痛,渴喜冷饮,或消谷善饥,口臭,牙龈红肿或灼痛,齿衄,小便短黄,大便秘结;肝阳虚证:两胁胀闷,畏冷肢凉,头晕眼花;参考舌脉。

2.2病例分组

将受试者按就诊顺序从1~96编号,使用dps统计软件的完全随机分组功能,指定样本数为96例,分组组数为3,将患者随机分为黄连+吴茱萸组(黄:吴=2:1),黄连组,吴茱萸组(每组各32例)。

2.3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严格执行糖尿病饮食及运动治疗,均在长期服用药物不变的基础上,进行以下治疗:

(1)黄连+吴茱萸组:单用黄连本发明制剂,按实施例1方法所述的原料用量及方法制备,由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药房提供,每日1剂,1日3次,口服。

(2)黄连组:单用黄连2份,按实施例1方法所述的原料用量及方法制备,由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药房提供,每日1剂,1日3次,口服。

(3)吴茱萸组:单用吴茱萸1份,按实施例1方法所述的原料用量及方法制备,由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药房提供,每日1剂,1日3次,口服。

所有患者连续观察4周为一个疗程,若患者血糖出现异常变化,即做相应处理。

2.4观察指标

(1)安全性指标:心率、呼吸、血压(治疗0、2、4周各测一次);血、尿、粪常规化验,心电图、肝肾功能(治疗0、4周各检查一次)。随时报告不良事件。

(2)疗效观察指标: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ogtt2h血糖(ogtt2hpg)。分别于治疗第0、4周检测,并计算homa-ir。按照公式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fpg×fins/22.5,计算homa-ir。

以上所述血糖测定采用静脉血浆葡萄糖氧化酶法。

2.5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疗效标准。

(1)显效: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空腹血糖<7.2mmol/l,或血糖较治疗前下降30%以上;

(2)有效: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空腹血糖<8.3mmol/l,或血糖较治疗前下降10%以上;

(3)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血糖下降未达上述标准。

2.6统计学方法

试验数据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检验方式如下:计量资料t检验,方差分析或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所有的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3实验结果

各组患者病例完成情况比较:黄连+吴茱萸组、黄连组、吴茱萸组各纳入32人,各组病例完成例数分别为:29、24、25。各组病例完成情况采用pearsonχ2检验进行分析比较,结果p=0.238>0.05,提示各组纳入病例完成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病例完成情况具有可比性。

3.1药物治疗前后血糖变化

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各组药物治疗前后血糖变化(mmol/l)

注:p<0.05p<0.01vs治疗前;p<0.05p<0.01vs黄连+吴茱萸组。

结果如表1所示:经药物干预4周后,各组fpg、ogtt2hpg较治疗前均下降明显,经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比较:黄连+吴茱萸组血糖下降幅度更大,优于其他组,经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实验结果说明,本发明药物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空腹血糖及ogtt2hpg水平,且优于单用黄连、吴茱萸。

3.2药物治疗前后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变化

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本发明药物治疗前后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变化表

注:p<0.05p<0.01vs治疗前;p<0.05p<0.01vs黄连+吴茱萸组。

结果如表2所示:经药物干预4周后,fins、homa-ir较治疗前均下降明显,经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比较:黄连+吴茱萸组以上指标下降幅度更大,优于其他组,经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实验结果说明:本发明药物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空腹胰岛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指数,且优于单用黄连、吴茱萸。

3.3药物治疗后有效率

实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各组药物治疗后有效率(例(%))

结果如表3所示:经药物干预4周后,黄连+吴茱萸组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单用黄连、吴茱萸组,经统计学分析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所有受试者在4周临床观察过程中,均未出现皮疹、发热等过敏反应,且各项生命体征平稳,治疗前后的血、尿、便常规,心电图及肝肾功能未见异常。所有入组研究病例治疗全程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偶有乏力、纳差、烦躁、腹泻、胃胀等不适,在未采取其他药物干预情况下自行缓解。

综上,本发明组合物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ogtt2h血糖(ogtt2hpg)水平,降低胰岛素抵抗,无不良反应,为临床用药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